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71

  裴英娘恍然大悟。
  蔡老大嗜赌如命,为了凑齐赌资,连利息极高的放贷也敢借,然后利滚利,加上逢赌必输,欠下的钱越来越多。到最后走投无路,为了应付追债的胡人,竟然狠心卖妻卖子。
  马氏赎身之后,蔡老大再度上门纠缠,最后夫妻俩闹得不死不休,一个送了性命,一个失手酿成大错,锒铛入狱。
  蔡四郎无力拯救自己的母亲,便把仇恨投诸到盘剥蔡老大的胡商身上。
  裴英娘想起蔡四郎那个阴狠麻木的眼神,带着野兽的凶狠冷漠,律法道德,世间万物,他都不放在眼里,他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所到之处狼烟滚滚,似乎想毁灭目之所及的一切。
  杨知恩说蔡四郎不是主犯,裴英娘不敢苟同,她有种直觉,坊民和胡商的冲突,应该就是蔡四郎挑起来的。
  不能因为蔡四郎才十四岁,就小看他。
  当初他敢去大理寺为母鸣冤,把马氏的事情闹大,甚至于惊动李旦,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冲动吗?
  旁人都觉得他痴心妄想,莽撞蠢笨,公主的家奴又如何?一个皇室养女,越到这种关头,只会迅速和家奴撇清干系,绝不会冒险施救一个昔日奴仆。
  蔡四郎也没抱什么希望,可为了那一丝可能,他仍旧义无反顾,口口声声公主家奴,把毫不知情的裴英娘拉下水。
  半夏和忍冬都对蔡四郎很不满,想找公主求助,方法多的是,他先把公主是马氏靠山的事传得沸沸扬扬的,损害了裴英娘的名声不说,还会让大理寺提高警惕,判决愈发严格。如此损人不利已,实在糊涂!
  裴英娘倒是或多或少能猜出蔡四郎的打算。
  他的目的,并不是逼迫裴英娘向大理寺施压,而是把马氏杀夫的事情闹大,闹得越大,同情马氏的人越多,牵连进案件的人越复杂,马氏就能多活几天。
  一开始是身为永安公主的裴英娘,现在是城中放贷的胡人和坊民,不知道蔡四郎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哪方势力。
  为了救马氏,蔡四郎只怕连李治和武皇后都敢编排。
  裴英娘叹口气,不知道该为蔡四郎的孝顺感慨,还是为他的疯狂心惊。
  李旦从球场过来,听杨知恩说了蔡四郎的事,没有多想,直接道:“送他走,越远越好。”
  裴英娘在一旁扯一扯李旦的衣袖,“马娘子还在大理寺呢,这时候送他走,谁知他会不会再跑回来?”
  李旦不语,他的人亲自送蔡四郎走,就不会让他有逃脱的机会。不过这种事,英娘不需要明白。
  “先暂时把蔡四郎看管起来吧。”裴英娘想了想,决定给蔡四郎一个机会,毕竟他是马氏唯一的儿子,“告诉蔡四郎,马娘子的判决极有可能是流刑,他们母子还有团圆的一天,如果他再闹,就不一定了。”
  杨知恩看李旦没说话,知道他默许裴英娘的做法,躬身应承,自去忙活。
  回东阁的路上,裴英娘觉得李旦似乎有些不高兴,嘴角轻抿,眉头微蹙,一副心事沉沉的模样。
  莫非今天的球赛他输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裴英娘挺起胸脯,学着儒学士平时授课时老气横秋的语气,缓缓道,“何况一场球赛呢?阿兄下次一定能赢的。”
  李旦怔了一下,眼底漾出一丝清浅的笑容,郁色略微淡去几分,弯腰抱起她,“今天累不累?”
  裴英娘有些羞赧,她虽然生得矮小,但年底就要十岁了,还被李旦抱着走,好像有点不合适。
  不过李旦现在心情不好,为了安慰他,她这个做妹妹的,只能委屈一下,装乖卖巧,哄兄长开心啦。
  她伸手去够李旦肩头低垂的幞头帛带,把乌黑的帛带绕在指间当成花绳玩,“我不累,明天还能接着学。”
  李旦淡淡一笑。
  到了东阁,李旦放开裴英娘,“明天还是和今天一样,散学过后冯德会去接你。”
  裴英娘点点头,李旦虽然是富贵闲人,但来往应酬不会少,不可能天天接送她。
  李旦摸摸裴英娘的头顶,欲言又止,既然她已经深处宫闱,注定躲不开纷纷扰扰,还是不要吓着她,让她先好好玩几天吧。
  裴英娘目送李旦离开,突然捧着肚子,扑哧扑哧笑个不停。
  半夏和忍冬莫名所以,一脸茫然。
  裴英娘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踉跄着回到寝殿,躺在坐褥上,让半夏给她揉肚子。
  八王院和东阁隔着重重回廊和几座高楼主殿,李旦一路沉默,踏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八王院。
  冯德唤内侍上前为李旦宽衣,内侍刚伸出手,忽然神色大变,跪倒在地。
  李旦蹙眉,走到竹帘后,自己除下外袍,披上一件干净清爽的宽袖交领袍。
  冯德气急,轻轻踹内侍一脚,轻声责骂:“你没吃饱还是怎么的?这么简单的差事都干不好!”
  内侍瑟瑟发抖,抬起头时,神色惶恐:“大王、大王的幞头带子……”
  “带子怎么了?糊涂东西……”冯德恶声恶气,回头看向李旦。
  他骂人的话噎在嗓子眼里,脸色也变了。
  “大王。”冯德小心翼翼靠近李旦,“刚才永安公主……”
  李旦坐在书案前,撩起眼帘,扫他一眼。
  冯德不敢隐瞒,支支吾吾着说:“永安公主她、她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
  他让内侍把钿螺八角铜镜送进房,跪在地上,双手把铜镜举得高高的,让李旦自己看。
  李旦看着铜镜,他的幞头还未解下,低垂的两根帛带被人系在一起,绕成结子,编出一只蝴蝶的形状。
  蝴蝶编得栩栩如生,随着他的动作,翅膀轻轻扇动,活灵活现,因此非常的显眼。
  冯德知道李旦不喜欢别人近身伺候,平时随侍左右时,基本上老老实实跟在李旦身后几步远的地方,不敢抬头,所以没发现帛带的异常。
  但是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可以想见,回八王院的路上,有多少宫婢、内侍看见平时严肃沉默的八王肩膀后面挂着一只大蝴蝶!
  不用说,蝴蝶自然是裴英娘的杰作。只有她能肆无忌惮地把李旦的幞头带子揪着玩。
  冯德哭笑不得,永安公主平时不是很稳重内敛的吗,怎么也这么调皮?八王肯定会生气的!
  出乎他的意料,李旦并没有恼怒,只是摇头笑了笑,继续埋头翻看书卷。
  不但丝毫没有生气的迹象,反而眉眼舒展,和刚才沉默不语的样子判若两人。
  仿佛一幅死气沉沉的水墨画,忽然有了鲜活的生机。
  冯德松口气,挥退内侍。
  五天之后,裴英娘才开始第一次真正的骑马。
  今天她不是一个人单独来围场的,李令月死乞白赖,非要跟着过来和她一起练习骑术——原因无他,薛绍今天在隔壁球场参加马球赛。
  天气晴好,太子李弘和礼部侍郎在麟德殿宴请各国使臣。
  倭国一向仰慕大唐风尚,效仿大唐,也组建了一支波罗球队,听说球队的队员大部分是倭国皇族王孙。倭国使臣认为自己国家的波罗球队乃天潢贵胄,非常具有实力,曾多次提出,想和大唐的波罗球队切磋一下球技。
  太子向来仁厚大度,慷慨应允下来,球赛就选在今天。
  朝廷官员们自诩是中原上国,觉得和倭国的比赛只是闲暇时的消遣,不用太兴师动众,没有劳动李贤、李旦,派出的队员是十二卫中年轻俊朗的少年郎,没有超过二十岁的。
  李令月骑在一匹温顺的三花马上,有些担心,“倭国人虽然个子小,但凶狠粗野,三表兄不会受伤吧?”
  裴英娘也坐在马背上,不过她身后还坐了一个房瑶光。李治听说她最近在学骑马,特意找武皇后借人,把骑射本领高超的房瑶光派来亲自教她。
  “阿姊放心,太子和诸位相公在场观看比赛,倭国人不敢伤人。”
  李令月点点头,觉得裴英娘说得对,可她依然忧心忡忡,提心吊胆。
  事实证明不吉利的话还是少说为妙,李令月忧愁来忧愁去,还真是一语成谶。
  薛绍摔下马了。
  球场的喧闹声传到围场这边,李令月来不及派人去球场探听状况,一勒缰绳,像一道迅疾的风,呼啸而去。
  沿路的宫婢、宦者躲闪不及。
  裴英娘现在还只能牵着笼头在平坦的围场上慢腾腾转圈,拦不住骑术娴熟的李令月,慌忙叫忍冬把自己抱下马,“快让人去球场,拦住太平公主!”
  李令月待人很宽和,但涉及到薛绍,天晓得她会不会找倭国人撒气。事关两国外交,不能由着她任性。
  一声马嘶在耳畔响起,房瑶光一言不发,夹紧马腹,纵马追了上去。
  裴英娘松口气,怎么把房瑶光给忘了!有她在,肯定能追上李令月。
  半盏茶的工夫,房瑶光提溜着愤愤不平的李令月,返回球场。
  李令月不住挣扎,“房女史,我只是过去探望三表兄,又不会惊扰使臣和太子,你抓着我干什么?”
  房瑶光面色冷淡,不顾李令月的言辞威胁或是讨好奉承,坚持把她送回裴英娘身边。
  “阿姊,这会儿外边正乱着呢,咱们贸贸然过去,只会给三表兄添麻烦。”裴英娘揽住李令月的胳膊,细声细气安慰她,“等昭善打听清楚情况,我陪阿姊一起去看三表兄。”
  李令月冷静下来,顿足道:“我就说倭国人没安好心!”
  裴英娘没有反驳,倭国人口口声声仰慕大唐风采,恨不能把整座长安城原样搬回他们自己国家。那些倭国使臣和留学生讨好朝廷官员的手段,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连裴英娘作为旁观者,都替他们觉得脸红。恭顺到没有脊梁的倭国人竟然敢在太子李弘面前伤人,实在诡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