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71

  李弘打了个哆嗦,扭过脸,颓然道:“罢手吧。”
  他或许能狠心利用裴英娘的死去离间阿父和阿娘,可李旦是他的亲弟弟,他下不了手。
  东宫詹事知道大势已去,如丧考妣,半晌,喉间发出嘶哑的笑声,“此事乃我一人主谋,和太子殿下无关!”
  他霍然站起身,大笑数声,瞪着双眼,冲向一旁的朱漆廊柱。
  一道高大颀长的身影斜刺里钻出来,强劲的手臂扼住东宫詹事的肩膀,把他掀翻在地,“你真死了,太子才是百口莫辩。”
  “执失!”秦岩喜形于色,“你小子还没死呐!”
  逢凶化吉,他格外高兴,打趣执失云渐,“你怎么总是在这种时候窜出来!”
  执失云渐没理睬他。
  殿外的打斗声已经平息下来,整齐响亮的脚步声靠近正殿,十几个着丹色圆领袍、身姿矫健的千牛卫奔入内殿,刀光闪烁,双目如电,宛若一群在黑夜中逡巡领地的野兽。
  东宫精兵不是千牛卫的对手,加上迟迟听不到李弘开口指示,无头苍蝇一样乱窜,很快节节败退,束手就擒。
  东宫詹事瘫在地上,哈哈大笑:“若不是太子仁慈,不忍心毒杀永安公主,岂能容你等在东宫张狂!”
  执失云渐冷冷瞥他一眼,眉眼深邃,面孔犹如刀削,淡淡吐出两个字:“愚蠢。”
  “阿弟……”李弘捏捏眉心,苦笑道,“放他们走吧,今晚的事,我一人担了。”
  李旦笑了一下,笑声里略带嘲弄,“王兄,你担得下吗?”
  他挥手示意千牛卫退下。
  千牛卫们押着茫然无措的东宫精兵和表情狰狞的东宫詹事退出内殿,唯有执失云渐和秦岩没走,仍旧留在李旦和裴英娘身边。
  殿内只剩下他们五个人。
  “阿兄,外面的人……”裴英娘拉拉李旦的衣袖,“能放就放了吧,不能惊动其他人。”
  李旦轻轻颔首。
  李弘自嘲似地一笑,抬起脸,“罢了,一人做事一人当,你们去告诉母亲吧。我已经受够了!与其一天天在恐惧中活着,不如痛痛快快了结此事,是生是死,总得有个结果。”
  裴英娘俯身捡起玉如意,温润剔透的红色美玉,雕刻了热闹喜庆的吉祥纹饰和堆叠的花朵,只可惜摔碎了一角,断口处突兀锋利。
  她走到床榻边,把残缺的玉如意递给李弘,“王兄刚才为什么要阻止我喝下参汤呢?”
  太子并不是真正的毫无心机城府,从一开始揭发武皇后幽禁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时,就谋划好了接下来的种种应对之法。触怒武皇后,当众晕倒,和武皇后决裂,让李治对武皇后心生隔阂,夫妻反目,最后太子再身中剧毒,武皇后自然会首当其冲,成为李治唯一的怀疑对象。
  看似拙劣可笑的计划,因为太子一直以来的迂直高洁,和武皇后的淡漠冷酷,不仅不会让人怀疑,反而一环扣一环,成为一道死结,任武皇后如何睿智精明,也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裴英娘误打误撞,破坏了太子的计划。东宫詹事决定将计就计,将她擒住,逼她喝下鸩酒,毒发身亡,如此一来,李治必然会冷落疏远武皇后。
  李弘合上双目,叹息一声,再睁开眼睛时,目光清冽,“你明知那碗药有蹊跷,是故意试探我的?”
  裴英娘点点头,直言不讳:“王兄,我认得那个端药进来的使女。”
  那个使女是羊仙姿的同乡,裴英娘听上官璎珞说过,羊仙姿对同乡非常照顾,时常把天后赏赐给她的金银彩帛分送给同乡。
  太子的病太蹊跷了,前几天他病得虽重,至少还能行动自如,突然晕厥,实在奇怪。而且东宫如临大敌,却没有人去找李治求助,只有执失云渐冒险入宫,所有人牢牢守着东宫,仿佛在等着什么的到来。
  现在裴英娘明白了,他们准备好了陷阱,等着武皇后一脚踏进来。
  如果武皇后不中计,那他们就主动出击,把武皇后扯下来。
  由羊仙姿的同乡端来的汤药,就是太子派系为武皇后准备的杀招。
  李弘凄然苦笑。
  他不想毒死任何人,用自己的身体来当赌注,也是担了风险的。裴英娘的到来,本该有利于他实施自己的计划,有阿父疼爱的公主亲眼目睹他被羊仙姿的同乡下毒戕害,母亲的嫌疑就更重一分。
  然而他没有想到,裴英娘会抢着为自己试药。
  毒药剧烈,他提前服用过解药,饮用一些不会有大碍,裴英娘懵里懵懂,一旦喝下汤药,必死无疑!
  他睁开双眼,面色逐渐平静下来,接过碎了一角的玉如意,似悲似喜,“你还是个孩子。”
  所以他不能继续装睡,不能眼睁睁看着裴英娘死在他的谋算之中,她只是个无辜的小娘子。
  哪怕他知道,打掉那碗汤药,他的全盘计划将功亏一篑。
  李弘是李治的儿子,他有扳倒母亲、彻底把权柄归拢到自己手中的野心,有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但他没有李治年轻时的狠决果断。
  裴英娘恍惚从他身上看到李治因为妻子和儿子左右为难时的痛苦无奈,缓缓道:“王兄,阿父和母亲决定迁去骊山温泉宫,你且好生养病罢。”
  李弘怔愣良久,“你不去母亲面前告发我?”
  他设计陷害母亲,暗中扣下执失云渐,差点默许精兵杀死裴英娘,她竟然什么都不做,就这样轻轻放过此事?
  裴英娘摇摇头,摸出袖中的银牌,“是阿父让我来的,阿父他……只想看到你好好的。”
  不论是李弘,还是武皇后,李治一个都不想伤害,她只能瞒下这件事。
  毕竟,武皇后已经先退一步,不能再挑起她的怒火。
  李弘双手颤抖,抬起头,目光越过帐幔,投向李旦。
  李旦站在昏黄的烛火下,长身玉立,眉目俊秀。
  他最小的弟弟,从来不温不火,不咸不淡,自自在在做他的闲散皇子,既不关心朝政,也不亲近阿父或者阿娘。
  连胸无大志的李显有时候都会因为一时的意气和李贤翻脸,李旦明明年纪最小,却是最不掐尖要强、任性骄纵的那一个,他沉稳得像个清心寡欲的僧侣。
  “王兄。”李旦开口,“我带来的人,全是阿父的护卫。”
  他没有倒向武皇后。
  李弘鼻尖发酸,眼里闪出隐隐约约的泪花。
  作者有话要说:
  怕大家觉得转变太突兀,解释一下哈,之前十七是以自保为主,所以该装傻时装傻,安安心心当个小孩子,现在发现人心是无法控制的,李治也意识到他的优柔寡断没有丝毫用处,开始为将来铺路,所以之后十七要主动啦~\(≧▽≦)/~
  然后人参在唐朝的地位没有后世那么高,参汤是我胡诌的……
第50章
  花形玄绫云履轻轻踩在脚凳上,
啪嗒两声细微轻响,
宽大的襦衫袖子像潺潺的水波垂落而下,黑地刺绣月梅梢蜀锦披帛随风滑落,无声萎落在地。
  裴英娘走下卷棚车,站在石阶前,
仰望着夜色中高耸的宫墙,
喟然长叹:李弘是皇太子,
不可能坐视武皇后独揽朝纲。武皇后贪恋权势,亦不可能甘心退守后宫。这对母子,
只有不死不休一条路可走。
  如果李治能狠得下心肠,或许还能解开如今的困局,
但李治真能铁面无情,
悍然对武皇后下手的话,
他就不是李治了。
  更何况武皇后现在羽翼丰满,在朝中颇有威望,不是轻易说废黜就能废黜的。不然东宫属臣不会将她视作心腹大患,意欲除之而后快。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捡起裴英娘遗落的披帛,
抖去尘土,笼在她肩上,看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那双手顿了一下,
在她肩头多停留了一会儿,张开蜀锦披帛,把她包得严严实实的。
  裴英娘拢紧披帛,
蜀锦厚实,她觉得暖和了很多。
  李旦轻声道:“英娘,你觉得冀州怎么样?”
  “冀州?”裴英娘愣了一下,仰起脸看着李旦,“冀州怎么了?”
  李旦不语,下颌微微紧绷。
  裴英娘等了一会儿,没等到他解释,目光落在他的手上,蜷曲的手指间,有几道暗红的勒痕。
  她想起危急关头那支破空而来的羽箭,耳边似乎还回想着弓弦震动的嗡鸣声,李旦冲入内殿时手中一直紧握着长弓,大概是那时候拉伤的。
  她拉起李旦的手,轻轻拂开他的手指,从袖中摸出一张帕子,盖在伤痕上,“阿兄的手受伤了。”
  语气带着愧疚和心疼。
  如果不是因为担心她,李旦不会和李弘作对。
  粉腻娇软的手指握着自己的手掌,像浮在半空中的云朵一样,软软的,暖暖的,仿佛还有几分香甜,掌心有些微微发热,又有些酥软,明明知道她纯粹是出于关心,李旦还是不自在地轻咳一声,缓缓抽回手,“不碍事。”
  裴英娘上前一步,拉住他的手,不许他退开,就着忍冬手中的宫灯那一点暗淡的光芒,仔仔细细查看一遍,“还好没有破皮,天气愈发冷了,阿兄天天练字,伤口露在外面,容易生冻疮的。”
  李旦干脆由着她小心翼翼把自己的手掌包起来,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你怎么晓得我天天练字?”
  裴英娘抬起头,双眼亮晶晶的,“阿父告诉我的,阿父说阿兄小时候天天坚持练两个时辰的字,还专门在庭院里修了个洗砚池呢!”
  看着她弯眉下一双乌黑发亮的双眸,李旦不由自主摸摸她的头,难怪阿父喜欢英娘的陪伴,她总能迅速从阴郁的泥沼中抽身,在平凡无奇的细枝末节中找到乐趣。听着她若无其事地闲话家常,如果不是双掌还隐隐酸痛,他差点忘了他们刚刚从东宫脱身出来。
  宦者提着八角琉璃灯走下石阶,“公主,圣人等候多时了。”
  他不动声色瞥一眼李旦,似乎奇怪李旦为什么会在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