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88

  傅云英低头检查文具。
  袁三和钟天禄从甲堂的方向一路狂奔至讲堂,看到他们,硬挤过来,对着傅云英使劲眨眼睛,“云哥,待会儿考试,你得当心!”
  傅云英抬起头,环视一周,甲堂的人目光躲闪,不敢上前和她说话,乙堂、丙堂的人站在一旁瞧热闹,至于剩下那些笑得见牙不见眼,一脸傻乎乎憨态的人——不必问,一定是丁堂的。
  才不过一夜,大家的态度已经开始变了。
  她收回视线,“怎么?”
  钟天禄搓搓手,看一眼左右,小声说:“按顺序,你得和丁堂的人一起考试,你是第一名考进来的,他们肯定会偷看你的卷子,你提防着点啊,要是别人扯你的袖子,你别慌,告诉监考先生!”
  傅云英笑了一下,“无事。”
  经、论、策,考经时一定要考帖经,这个还能靠瞄同窗的卷子来作弊,考论和策的时候,哪怕把同窗的卷子重抄一遍也没用,讨不了好处不说,还会被先生判罚成“雷同考卷”。
  “苏桐昨晚熬了一宿。”
  袁三悄悄道,虽然尽量压低声音了,但周围的人依旧能听清他说的话,“老大,这一次你太倒霉了,临考前被那个杨家少爷这么一搅合,谁还有心情考试啊?”
  “就是!”傅云启附和了一句。
  两人嘀嘀咕咕说杨平衷的不是,傅云英没说话,视线漫无目的的逡巡一周,刚好和人群里苏桐的目光撞上。
  苏桐似乎望了她很久,对上她的目光,嘴角轻扯,朝她笑了一下,眼睛里却没有笑意,只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嘲讽。
  这是一个代表挑战的笑容。
  傅云英嘴角微微勾起,回以一笑。目光没有停留,飞快掠过苏桐,落到另一个人身上。
  陈葵、杜嘉贞等人站在人群最前方谈笑风生,他们是秀才,有功名在身,根本不惧任何考试。
  莫名其妙搬到丁堂,取代杜嘉贞的计划就这么泡汤了。但这不表示傅云英要半途而废,之前的种种举动并非无用功,不管是甲堂生,还是丁堂生,她都要打败杜嘉贞。
  至于苏桐,早在她代替傅云章批改他的文章时,他便不是她的对手了。
  很快轮到他们几人入场,果然如钟天禄所说,她和傅云启被分到最西边的角落,那里是丁堂学生的位子。
  傅云英顺着负责监考的副讲吴同鹤手指的方向走到一张条桌前,还没落座,旁边几个丁堂学生按捺不住窃喜之情,拍手哈哈大笑。
  “傅云坐我旁边!”
  “傅云坐我前边!”
  他们仰天大笑,旁边的丁堂学生又羡又妒,不屑一哂,哼道:“你们老实点,要是把傅云吓走了,堂主揍死你们!”
  几人恍若未闻,凑到傅云英身边,“傅云,待会儿考试的时候,就靠你照应兄弟们了!”
  不远处的傅云启看他们围着傅云英巴结,抄起桌上的一本书扔过来,“去去去,别打扰我们家云哥!”
  几人既不羞愧也不恼火,抱着头躲开砸到跟前的书,继续讨好傅云英。
  直到吴同鹤敲响代表考试开始的铜钟,他们才消停下来,回到各自的位子上。
  傅云英考试的时候很专注。
  她基础打得牢,没遇到任何答不出的难题。
  等她答完一半试题,停笔休息的时候,听到周围窸窸窣窣一片响动,余光一扫,前后左右的丁堂学生都伸长脖子往她的方向看,试图看清她答了什么。
  她的字体工整婉丽,虽然小,但离得近的人偶尔能认出一两排字。
  这不,她身边的学生趁吴同鹤不注意的时候猛地往前一个弯腰捡笔的动作,眼睛却死死盯着她答题的卷子,动作太用力,眼珠都要瞪出来了,片刻后,他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如获至宝,坐回位子上,埋头奋笔疾书。
  傅云英摇摇头,没有理会周围人各种奇奇怪怪的动作,接着答题。
  考了一整天,到下午散学的时候,学生们就像被抽走精气神,一个个歪歪倒倒,脸色蜡黄,见人先嚎一嗓子,然后一起痛骂出题的山长心思太难猜了。
  赵师爷今天没课,刚从赵善姐家回到书院,背着手溜达到讲堂前,找到刚从里面出来的傅云英,“你觉得如何?能有把握考前十么?”
  傅云英点了点头。
  书院考课范围有限,只针对入学以来学的内容,她基础打得牢,学过的内容能倒背如流,自信自己不会出错,而且考课没有她不擅长的赋诗和古文,她觉得自己能进前十。
  赵师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抬脚走了。
  …………
  傅云英要去藏经阁帮管干抄写藏书目录,出了讲堂,别过众人,径自往东边拐。
  过了长廊,几个仆从立在台阶底下窃窃私语,中间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少年,少年坐在栏杆上,百无聊赖,手里摇着一把洒金川扇,旁边几个仆从正搜肠刮肚说笑话给他听。
  看到傅云英出来,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新鲜笑话而急得满头大汗的吉祥顿时眼前一亮,“傅少爷来了!”
  仆从们不约而同松口气,呼啦啦退开。
  杨平衷站起身,笑嘻嘻迎到傅云英跟前,“应解,考完了?”
  这不是废话么,不考完她怎么出来?
  傅云英点点头,没有停留,接着往前走。
  杨平衷立马跟上。
  …………
  昨晚那一托盘银子,傅云英一开始没有收。
  “杨兄,搬斋舍倒是其次,但是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擅自让家仆闯进我的屋子,搬走我的行李,实在过分,这不是赔不是就能随便敷衍过去的小事,请恕我心胸狭窄,委实做不到大度容人……”她面无表情,心平气和道,“而且,如果我的行李里有很重要、很特别、不能随便碰触的东西,你拿什么赔我?”
  杨平衷呆了一呆,望一眼摞起来的银锭,怯怯道,“我的家仆打坏你的东西了?”
  他跺跺脚,回头骂仆从不中用,转过身指指银锭,“是什么东西?这些银子不够赔,还差多少?我让他们回去拿……”
  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倒仿佛是傅云英在欺压他。
  对着一个明明又高又壮,但却一脸纯良无辜,明显涉世未深的富家少爷,傅云英有种一拳打到棉花的感觉,她明白,冷淡的态度吓不走对方。
  杨平衷一眨不眨地望着她,等着她回答。
  她沉默了片刻,皱眉道:“杨兄,我不喜欢别人不经允许进我的屋子,不喜欢别人碰我的东西,很不喜欢。”
  杨平衷眨眨眼睛,恍然大悟,拱拱手,弯腰唱了个肥喏,态度真诚,“我晓得了!这次是我错了,我记下来,以后绝不会再犯,我保证。”
  他继续锲而不舍地把托盘往屋里送,“应解,这一次没人提醒我,我真心给你道歉,你能原谅我吗?”
  傅云英没说话,等杨平衷再三赌咒发誓以后绝不会随随便便动她屋里的东西,方把银子收下了。
  突然被强行送到丁堂来住,打乱她之前的布置,害得她不得不准备新的计策,找杨平衷要一点补偿天经地义。
  反正他们家金山银山数不清。
  …………
  杨平衷打蛇随棍上,得到傅云英的原谅后,立刻央求她推荐几本书给他看。
  “市井上的小说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三国》、《西游记》、《水浒传》这些书好看是好看,但是书坊一版再版,一年到头只晓得卖旧书,光听戏都听得耳朵长茧子,你平时都看什么书?”
  傅云英心里一动,“杨兄喜欢看小说?”
  杨平衷点点头,“别的我看不来。”
  …………
  书坊卖古书,卖时文,卖历书,卖小说。这卖得最好的,无疑是通俗小说。历书由官府刊印,民间书坊不能随意盗印,违者抄没家产,古书卖不动,时文卖得好,但论暴利,绝对是卖通俗小说。尤其在富庶的江南一带,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富商大贾云集,老百姓们生活富裕,舍得费钞买一两本通俗小说回家消遣。一本小说流行开来,人人争相购买,书坊几次加印,仍然供不应求。
  书坊印书成本低廉,利润却颇丰,每年都有一批新的书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北直隶、浙江、福建等地渐渐出现因为刻书行业而集聚起来的村落,并渐渐发展成市镇。
  傅四老爷今年就在做刻书的生意。托傅云英那几本地图册子的福,他结识了一位书商,那位书商用自家书坊刻印傅云英绘制的册子,后来给了二百两银子作为酬劳。傅四老爷留了个心眼,私下里打听一番,听说书商赚得更多以后,回家和卢氏说起,卢氏道:“既然刻书的生意好做,官人为什么不试试?”
  卢氏是妇道人家,傅四老爷每年几个月外出跑船,风里来雨里去,风餐露宿,一走好几个月没有音信,她着实放心不下,想着刻书这事听起来简单,而且风雅,用不着跑来跑去进货出货,一时触动心事,劝傅四老爷趁着身子还硬朗,不如改做刻书的买卖。
  傅四老爷有些心动,家中两个男伢子都不是做生意的料,胆子还小,让他们做买卖,没几年一点家业就得败光。开书坊不需要太多本金,两个男伢子刚好会识文断字,如果刻书的话,以后把铺子传给他们,他们好上手,不至于一窍不通。就算赔了,还可以把书坊改建成纸坊,照样能赚钱。
  考虑了半个月后,傅四老爷和傅云英说了这事,她答应帮傅四老爷臻选刻印的书稿。
  买书的人多,但写书的人不多,文人墨客喜欢刊印诗集、文集,对通俗小说不屑一顾。书商们捧着黄金白银求读书人写小说,客气的委婉拒绝,那脾气烈的,一盆冷水浇到书商脸上,将书商骂得狗血淋头还不解气。
  只有落魄文人才会放下身段为书商写书稿,爱惜名声的绝不会涉足通俗小说的圈子。实在缺钱,不得不卖书稿,那也得匿名,绝不暴露身份。
  像《西游记》、《水浒传》这几本在市井广为流传,全国各地书坊隔三差五就再版的通俗小说,虽然卖得红红火火,但作者地位不高。
  更让人无奈的是,因为盗版太猖獗了,作者虽然写出了畅销全国并且流行几十年的大作,却拿不到多少酬劳。
  于是愿意放下书本为书商写书稿的读书人更少了。
  傅四老爷是正经商人,当然不会学其他书商私自盗印书籍,他想正正经经找几个读书人求书稿,要价多高都不要紧,只要书稿好。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