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388

  这天王大郎按时送来吃的,揭开提盒,里头拢共八样精致果菜,其中一道是清炒茼蒿菜芽,盛在雪白瓷盘里,绿油油的,极为鲜嫩。
  已经到吃茼蒿芽的时节了。
  傅云英忽然想起远在京师的傅云章。
  不知道他会试发挥得如何。
  怕打扰到他备考,她已经几个月没给他写信了。
  吃过饭,她命王大郎铺纸磨墨,提笔给傅云章写信,信上一句不提会试的事,只问他饮食起居和北方的天气如何。然后详细写自己最近在忙什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姚文达过年的时候又病了,书院教授们前去探望,被臭骂了一顿,过了中秋傅月就要出阁嫁人,傅四老爷特意从南方拉来一整套苏式黄花梨家具,箱笼、靠椅、圆凳、
高柜、书桌、扶手椅、博古架、小插屏、炕几……还有一张描金钿螺拔步床,傅家其他房的亲戚全给吓着了,知道傅四老爷这些年没少赚钱,但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整座黄州县的人都跑到傅家看热闹,夸傅四老爷疼女儿,舍得给嫁妆……
  零零碎碎的日常琐事写了足足十张信纸,她歇口气,吹干纸上墨迹,又拿起一张青纸。
  如果傅云章会试得中,人逢喜事精神爽,肯定很愿意接到家中来信。如果他不幸落第,失魂落魄,家书可以抚慰他,让他抖擞精神,记起黄州县的家人,不至于就此消沉。
  她写完信的时候,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
  杜嘉贞、赵琪、袁三、傅云启几人在外面大堂按着她给的目录翻找书籍,藏经阁里静悄悄的,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闪着金色光芒的粉尘。
  她把平时画的几幅小景图一并放入信中,让王大郎送出去。
  ……
  这日,武昌府大大小小的书肆门口都挂上一张新的告示牌,上书:新作《楚地英雄列传》,一两二分银,赠丹映公子《制艺手册》。
  《楚地英雄列传》讲的是一群游侠走南闯北、劫富济贫的故事,文采说不上如何,胜在故事离奇,曲折动人,荡气回肠,更奇的是,这本书每隔几页都有插图,插图线条简单,描绘简洁,几笔勾勒出书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就算看不懂书中典故,还可以照着书猜故事。
  认字的人看字,不认字的人看画,全家人都能读得懂。
  市面上最流行的几本通俗小说一版再版,刻了又刻,大家早就耳熟能详,坊间对新的小说如饥似渴,这本《楚地英雄列传》字里行间有雄豪气,文笔上略差,胜在通俗易懂,一经推出,不出三天便售罄了。
  傅四老爷来信告诉傅云英,他决定再加印,不然那些盗版商人私自翻印的版本马上就会抢占市场。
  书卖得贵,但成本极低,袁三作为文字作者只拿了几百两银子,刻板子的刻工拿得更少,才五十两。傅云英给书画了图,还附赠《制艺手册》,但从头到尾分文不取。
  反正最后的利润有她一半,她这是在给自己干活。
  袁三拿到银子,喜滋滋一个挨一个拿起来咬一口,拿出一部分托人送回长沙府给袁县令,剩下的请傅云英帮他保管,“老大,你帮我收着吧,我没挣过这么多钱,攒不住。”
  傅云英帮他把银子存进钱庄,“书卖得很好,你赶快再写几个故事,好推新书,盗版书屡禁不止,我们只能想办法不断出新书。”
  袁三应下,挠挠脑袋,“老大,为什么《制艺手册》不拿出去卖呢?”
  “对啊!”一旁的傅云启立刻插话进来,“你费了那么多心力……”
  傅云英一笑,“卖时文永远卖不过通俗小说,我编这本册子的时候就没有打算拿它挣钱,现在是赠送,再过不久,我会把底稿无偿送给各地书商,准许他们自行刻印。”
  “那你岂不是一文钱都赚不到?”傅云启更糊涂了。
  “赚不到钱,却能赚到名声。”
  傅云英看一眼门口的方向,小声说,“袁三,你记住,《楚地英雄列传》的作者是湖先生。”
  袁三咧嘴一笑,点点头,拍着胸脯道:“老大,你放心,我晓得轻重。”
  一旁的傅云启压低声音嘀咕一句:“我不会说出去的。”
  士人看不起通俗小说作家,袁三以后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匿名写书。《制艺手册》不是通俗小说,讲的是写八股文的技巧,是启蒙入门读物,不会给傅云英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她直接用丹映公子这个名号署名。
  袁三忽然问:“老大,为什么要让我写,故事是你告诉我的,你也可以写小说啊?”
  傅云英轻描淡写道,“我笔力不如你。”
  写通俗小说费时费力,而且写得再好,终归越不过《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小说作者不受文人待见,只有落魄文人能舍下身段用真名写小说刻印。
  别人是家徒四壁,袁三连家都没有,他需要钱,肯为赚钱担风险,而且文笔故事都过关,让他写小说最合适。
  书肆是傅家的,书坊也是傅家的,她虽然不写书,但卖书赚来的钱比袁三这个作者要多多了。而且她不擅长此道,写了有什么用?
  不如专心编写辅导启蒙读物,让丹映公子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
  到那时,普天之下的士子,不管看不看得上她的文章,案头上都得摆放几本她讲解写作技巧的册子。
  ……
  乍暖还寒时节,黄鹂晛睆,紫燕呢喃,朱红宫墙内外花木掩映,绿柳垂丝。
  花红柳绿,满园芳菲。
  皇上和孙贵妃终于如愿以偿废了皇后,虽然现在不是重新立后的好时机,但明眼人都知道独得盛宠的孙贵妃就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孙贵妃一高兴,宫里的娘娘们都得跟着堆起笑脸,宫人们换上簇新春装为主子们助兴,连内侍也在纱帽旁簪起红花。
  长街两旁遍植杏树,春暖花开,杏花堆满枝头,微风拂过,落英缤纷。
  来往的宫女发鬓、脸上、身上落满花瓣,花开如锦,香气盈袖。
  身着纻丝彩织云肩飞鱼服的男人自长街走过,衣袍飞扬,花瓣洋洋洒洒,似落雨一般,擦着他刀刻般的脸颊飘落。
  几名穿圆领青袍的缇骑跟在他身后,一行人脚步匆匆,往千步廊的方向走来。
  一名穿贴里的内侍挡住男人的去路,躬身道:“霍大人,孙娘娘有请。”
  霍明锦置若罔闻,依然大踏步往前走。
  内侍脸色一变,跺跺脚,含恨而去。
  缇骑中的一人加快脚步,落后霍明锦半个步子,小声说:“大人,孙娘娘现在是后宫头一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您不妨先听听孙娘娘想说什么,再做决定。”
  霍明锦道:“后宫之事,不可牵扯太深。以后不管孙贵妃开口要什么,你们无须理会。”
  缇骑拱手应喏。
  又到了千步廊官员掣签的时候,号房前人头攒动,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早有内侍在门前等候,“大人,万岁爷爷等候多时了。”
  霍明锦唔了声,随内侍前去内殿。
  缇骑们在宫门外等了半个时辰,听到门内传来内侍那独特的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笑声,忙挺直脊背。
  霍明锦走了出来,脸色如常,和刚才进去时一样没什么表情。
  “大人,皇上有什么吩咐?”
  霍明锦道:“湖广荆襄一带流民暴起,已达百万之巨,皇上想命我总督湖广荆襄军务,前往镇压流民。”
  缇骑们互望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总督军务,岂不是说以后二爷能重新领兵?
  却听霍明锦道:“我已经推了任命,此事以后不要再提。”
  缇骑们面面相觑。
  霍明锦嘴角一扯,“皇上无意让我领兵,主动提出让我总督军务,只是为了试探罢了。”
  缇骑们暗叹一口气,“属下明白。”
  出了宫门,缇骑们翻身上马,簇拥着霍明锦穿过大街。
  刚走出不远,前方忽然涌出一群人,把巷口挤得水泄不通。人人脚步匆忙,面色焦急,你推我挤,生怕落后一步。
  霍明锦勒马停下,眉头轻皱。
  缇骑催马往前走几步,道:“二爷,今天会试放榜,他们都是去看榜的。”
  会试于杏花盛放时节发榜,因此也叫杏榜。
  霍明锦双眸微垂,扫一眼拥挤的人群,吩咐左右:“有个叫傅云章的,籍贯湖广,你们去看看他考中了没有。”
  缇骑应喏,两人滚下马,飞快钻进比肩接踵的人群之中。
  等了足足半个时辰,缇骑方飞奔回来,挤得满头大汗,拱手笑道:“二爷,傅云章考中第九名贡士,捷报已经往他住处送过去了。”
  果然是少年才子,会试考了第九名,殿试面圣,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考中二甲进士。他又生得眉目端正,风姿出众,如果殿试对答出色,皇上说不定会把他提进一甲。
  傅家出了一个进士,对黄州县那种小地方的百姓来说,傅云章无异于文曲星再世。
  名师出高徒,难怪。
  缇骑试探着问:“二爷,可要打发人过去贺喜?”
  听二爷的意思,似乎认识那位新晋贡士。听说对方考中了,二爷脸上的神色明显缓和了一点,这说明二爷是希望对方榜上有名的。
  霍明锦摇摇头。
  傅云章是湖广人,和沈党一派来往甚密,李寒石说过,此子和崔南轩政见相合,很难拉拢。
  还真有点棘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