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388

  问话的是王阁老,内官不敢隐瞒,道:“听说副都御使拿到广东总督通倭的证据,把东西送回来了。”
  众人皱了皱眉。
  这时,殿内响起茶杯落地的声音,继而是帝王震怒的低吼声。
  几位阁臣面面相觑,朱和昶的脾性素来柔和,还从未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王阁老、姚文达和汪玫压低声音说话,讨论皇帝为何会动怒,广东总督通倭的事大家早有耳闻,已经不是秘密,皇帝应该不会为了这事失态,必定还有其他事情让皇帝恼怒。
  众人猜疑间,内官出来,请他们进殿。
  大家互望一眼,默契地后退几步。
  于是官职最低、本来站在最末尾的傅云英就这么成了打头的人。
  她抬起头,环顾一圈。
  汪玫笑眯眯看着她,道:“皇上传召你呢,还不进去!”
  傅云英嘴角轻轻抽了一下,踏进内殿。
  殿内空气暖闷,鎏金香炉里燃了香块,香气扑鼻。
  几个穿窄袖衣的力士跪在地上,头压得低低的。
  龙案前,朱和昶头戴金冠,一身宝蓝地盘领窄袖团龙纹常服,两肩日月二章,手边是几本摊开的奏章,面色阴沉。
  傅云英走进去,躬身行礼。
  看到她,朱和昶脸色缓和了些,道:“你过来看看这个。”
  她走近几步,接过奏折细看。
  奏折是副都御使和崔南轩写的,详细汇报了广东总督这些年收受贿赂、放纵海寇、私自容留外国人的事。
  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广东总督和当地世家大族勾结,外通海寇,劫掠沿海市镇,以往广东向朝廷上报的倭寇犯边事件,有一半其实是海寇所为。
  倭寇说的是倭人,海寇,不止有倭人,还有流亡的海盗,贼寇……其中很多是中原人。
  沿海等地的高门大户,大多和海寇关系微妙,他们暗中为海寇通风报信,当官府封锁沿海时,他们私下里为海寇提供淡水饮食,老百姓明知和他们做生意的人是海寇,只要有钱赚,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钱赚到手再说。
  崔南轩在奏折里用了一句话来形容海寇和沿海居民的关系:
  沿海诸省,无人不通寇!
  倭寇为什么屡屡能长驱直入?为什么他们总是能提前预知官府的动向?
  因为不止老百姓、当地世家大族,连官府的人都被海寇收买。
  傅云英合上奏折,难怪朱和昶会大动肝火。
  朱和昶揉揉眉心,叹口气,“世家大族和海寇有来往,这一点朕早就知情,朕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老百姓明知对方是海寇,还为他们通风报信?”
  傅云英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然是为了利益。皇上,沿海的土地不适合耕种,当地人靠水吃水,海禁制度导致他们生活更加困苦,为了更大的利益,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朱和昶苦笑道:“民间有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果然不错。”
  过了一会儿,又道,“现在只能寄希望于霍督师能够旗开得胜,夺回双鱼岛。”
  双鱼岛上盘踞了各方势力,先得把这颗毒牙给拔了。
  霍明锦走了之后,每天都有信送回傅家,不过信中没有透露他走到哪里了,外面的人都以为他要到下个月月底才能抵达广东。
  傅云英却觉得他月初就能到,不为其他,只因为他是霍明锦。
  朱和昶叹息几句,喝口茶,挥手命副都御使的人退下,这才让阁老们进殿来。
  忽然想起一事,“对了,副都御使把那几个贿赂广东总督的小佛朗机人带了回来,你以前说过要见他们?”
  傅云英一笑,“来得正好!”
  大佛郎机使臣还在胡搅蛮缠,刚好副都御使把小佛朗机人抓来了,当真是瞌睡遇枕头,来得正是时候。
  朱和昶道:“朕让人把那几个外国人送到大理寺去,交给你审问。”
  她躬身应喏,走出大殿。
  汪玫等人迎面走过来,仔细端详她。
  她垂眸道:“皇上为通倭之事龙颜大怒,其他的无妨。”
  汪玫盯着她看了许久,摇头失笑,扭头告诉其他人。
  众位大臣心里有了底,唔一声,目光在傅云英身上停留了片刻。
  是个厚道的,难怪能和王阁老一派融洽相处。
  出了乾清宫,傅云英拿着吉祥给她的朱和昶的亲笔文书,找到礼部,问周天禄:“谁会说佛朗机语?”
  周天禄挠挠脑袋,疑惑问:“你不是会吗?”
  傅云英撩起眼皮扫他一眼,“我不会,你听我说的那几句,不过是用来唬那两个使臣的罢了。”
  周天禄张大嘴巴,“你气势那么足,装得那么像,礼部的人都以为你会啊!”
  笑了半天,又问:“怎么不去找鸿胪寺的人?”
  傅云英道:“礼部官员管藩属国来使,和佛郎机人打过交道。”
  说话间,周天禄找到一个懂佛朗机语的礼部主事,“就是他了。”
  礼部主事被傅云英带出千步廊,诚惶诚恐,亦步亦趋跟着她,期间屏息凝神,喘气都小心翼翼的。
  不用问,这一位主事肯定喜欢看话本故事,以为傅云英脾气暴烈,对谁都不假辞色,所以紧张忐忑。
  周天禄闲着没事做,死乞白赖跟着打下手,见礼部主事吓成那样,朝傅云英挤挤眼睛,凤眼多情。
  “还是我懂你,对吧?”
  傅云英没理会他,径自去见那几个佛朗机人。
  官员一向对外国人友好,但因为广东总督有受贿的嫌疑,都察院副都御使直接命人将几个行贿的佛朗机人押解进京,甭管是绿眼睛还是蓝眼睛,一人一副镣铐,一路吃喝拉撒都在小小的车厢里解决。
  傅云英见到几个佛朗机人的时候,皱了皱眉。
  他们被关在一间牛棚里,形容狼狈,满身恶臭,衣袍烂成一块块贴在身上,蜷卷的金色、褐色头发里爬满虱子。
  而几个传教士见到她,却目露激动狂热神色,匍匐至她脚下。
  看守的兵士厉声喝止他们。
  传教士不为所动,双眼血红,似看到救星一般,有的朝傅云英磕头,有的用被镣铐磨得皮开肉绽的双手在胸前比划,嘴里不知说着什么。
  礼部主事后退两步,“他们这是疯了?”
  傅云英摇摇头,她听到其中一个传教士说的汉话,叫的是天使两个字。
  她确实是天子使者,但是传教士们为什么笃定自己不会为难他们?
  ……
  很多年后,广东肇庆府大教堂的神父白长乐告诉他的信众们,他为了自己的信仰远渡重洋,来到强大繁盛的东方古国,九死一生,历经波折,虽然屡屡受挫,但为了他的信仰,他百折不挠,不会轻易放弃。五十岁时,他终于在南方找到一处栖身之地,博得当地士子儒商们的好感,并且成功改变几位饱读诗书的士绅的信仰,发展了十位教徒,然而没等他站稳脚跟,皇帝突然派人将他们一行人抓捕进京。
  那段旅途就像是在地狱中走了一回,他们中的几人死在路上,剩下的生还者绝望而麻木。
  就在他们躺在牲畜屎堆里,静静等待死亡来临的时候,那位年轻美丽的大人,传说中的皇帝心腹,来到他们的面前。
  这位傅大人,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看的中原人,肤白似雪,发鬓乌黑,双眸清亮有神,一身青色官袍,长身玉立,恍如谪仙。
  那一刻,白长乐和其他几个同伴同时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仿佛冥冥中有谁在告诉我们,这位傅大人,将是解救他们的天使。
  白长乐七十岁时,写了一本书,详细记载自己在中原各地的见闻,其中涉及到傅大人的部分单独成篇,他在书中说自己其实第一次看到傅大人的时候就觉得对方与众不同,她身上有种和圣母玛利亚相似的神圣气质。
  果然,不久之后,世人都知道傅大人是名奇女子。
  朝中大臣看过白长乐的书后,嗤之以鼻,说白长乐这是在吹牛,假借傅大人的名声给他自己脸上贴金。
  傅大人怎么会是外国人的天使?
  她明明是属于中原人的!
  ……
  傅云英曾暗示过副都御使,找到几个外国人后,不必客气,先让他们吃点苦头。
  她没想到副都御使这么实诚,这一棒子力道太狠,直接把佛朗机人给弄死了几个,剩下的也半死不活,完全看不出人样了。
  佛朗机人蓬头垢面,神情激动,跪在地上,亲吻她脚下的土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