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388

  要是运气不好,在路上碰到卫奴往西进的队伍,就是霍明锦也来不及救他们。
  傅云英摇摇头,“皇上登基时日尚浅,逢此巨变,必定慌乱,身边的人未必能劝住他,我得回去。”
  朱和昶虽然当上皇帝了,终究只是个凡人,也会怕的。他没打过仗,忽然听说十几万卫奴挥兵朝京城杀过来,难免会害怕惊慌,这时候如果那些怕死的官员怂恿误导他,他很可能犯错。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
  她得在卫奴打进北京城前赶回京师,正好带上老楚王,给朱和昶壮胆。
  这是她的职责。
  傅云章眉头轻皱,“不告诉霍督师一声?”
  傅云英笑了笑,回望襄城的方向,说:“二哥,不用担心明锦哥那边,他派人来保护我,就是知道我一定会赶回去。”
  霍明锦了解她,知道她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如果霍明锦想留下她,可以隐瞒战报,用其他法子把她骗回襄城去。
  他没有,说明他默许她回北京。
  傅云章沉默了一瞬,看着那十几个风尘仆仆的亲兵,唇角轻翘,“那就回去吧。”
  霍明锦当真是懂她的,而且会在尊重她的选择的同时,尽量护她周全。
  这样的毫无保留,感情单纯炽烈,一如少年,又有成熟男人的宽广和包容。
  难怪英姐会喜欢他。
  ……
  因为要尽快赶回京师,他们抛下其他行礼,只带上干粮和清水,从驿站要了几匹最好的马,快马加鞭,连夜赶路。
  苗八斤的预感成真,他看到过路商旅人数锐减就敏锐地猜到北边出了变故,让傅云英派人去查看。从她得知卫奴打进长城了,自告奋勇,也和他们一起骑马赶路。
  他皮糙肉厚,带伤赶路,速度竟然和亲兵一样快。
  一行人赶回京师的时候,听到东边传来噩耗。
  守将周将军率九千多急行军赶至遵化堵截卫奴大军,被卫奴大军全歼于遵化城外。
  遵化、三屯营皆破,巡抚、总兵先后自刎而死。
  杀人不眨眼、曾经屠空几座城池的卫奴就在三百里外,目标直指京师。北京城中人心惶惶,坊市的店铺、酒肆全都关了,大街上行人脚步匆匆,如丧考妣。
  傅云英刚回京,连衣裳都来不及换,就入宫求见朱和昶。
  朱和昶正召见几位阁老,一屋子人愁容满面,气氛肃穆。当年朝廷三路大军几十万精锐尽丧于卫奴之手,想到那群虎豹豺狼就在遵化城外,这些天没有一个大臣能睡一个安稳觉!
  大臣们脸色难看,内官奉茶的时候,一点声响都不敢发出。
  就在这时,一名内官快步走进暖阁,行礼,小声道:“万岁爷,傅大人回来了。”
  听了这话,皱眉沉思的朱和昶一惊,猛地抬起头。
  ……
  “你怎么回来了?!”
  见到傅云英后,他呆了一呆,叹道。
  按行程,云哥应该下个月才能回京,那时候正好快过年了,他们可以好好团聚。
  傅云英抬头看朱和昶一眼,他眉头紧皱,气色还好,脸色苍白,眼圈周围一圈淡淡的青黑,像是好久没能睡个好觉。
  她拱手道:“京师危矣,臣自然要赶回来。”
  朱和昶叹口气,“已经下诏各路总兵北上勤王,保卫京师。大臣们说卫奴打不到北京,只是入关劫掠牛羊财宝,但愿如此吧。”
  镇守辽东的徐鼎已经出发,率领大军护卫军师,据说快到蓟州了。所有人都说有徐鼎坐镇,卫奴绝对不可能打下蓟州。
  蓟州、抚宁、永平、玉田各城,都有重兵把守。
  大臣们的心态还算平和,但民间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心惊胆战,寝食难安,一点动静就闹得沸沸扬扬。
  市井里什么流言都有,甚至有人说徐鼎早就被卫奴收买了,卫奴是他故意放进关的,不然十几万卫奴兵怎么能大摇大摆跨过长城,轻轻松松突破防线?
  朝中不断有人弹劾徐鼎。
  朱和昶把那些折子扣下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当务之急是解决卫奴兵,他们还在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简直不知所谓!”
  他说完,皱起眉。
  “可惜徐鼎用兵偏于保守,只怕截不住卫奴。”
  徐鼎擅长守城,不擅长野战,所以宁锦防线固若金汤,不管卫奴怎么攻打,就是找不出徐鼎的破绽。
  但徐鼎几次带兵攻打卫奴,却是输多胜少,而且伤亡惨重。
  所以他后来就不主动出击了,老老实实守在城内,管你卫奴怎么叫骂,不出城就是不出城。
  就这么把卫奴上一代首领给活活耗死了。
  其实朝中大将大多都是如此,处在守势时能占上风,让他们带兵主动攻打地方,就露怯了。
  卫奴兵入关后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徐鼎作为关外总督,有一定的责任,急忙带兵回来勤王,但准备不充分,临时抽调兵力迎战,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兵部这次下诏命各地总兵速速进京勤王,其中有几支队伍没有接到诏令,霍明锦就是其中之一。
  荆襄一带起义军还没有彻底剿灭,霍明锦不想给对方死灰复燃的机会,坚持要斩草除根,彻底荡平匪乱。
  傅云英离开荆襄的时候,他追击起义军入川,十天半个月没有音讯是常有的事,茫茫大山中,谁知道大军在哪个山旮旯里?而且四川太远了,山地不便行军。
  所有人,包括朱和昶都认为霍明锦还在打大山里捉流寇,所以先把离得最近的宣府、大同总兵召来护卫京师。
  说完这些,朱和昶揉揉眉心。
  见傅云英神色倦怠,想起她才刚刚回来,就被自己拉着诉苦,笑了笑,“京师城墙坚固,又高又厚,就算卫奴打到京师脚下,也不足为虑。你先回去休息,明天再过来。”
  怎么布置兵力打仗的事,傅云英不懂,这些朝里的大臣肯定心里有数。她没有插嘴多问什么,想起老楚王还在外面等着,道:“皇上,归鹤道长也和臣一起回来了。”
  朱和昶忙站起来,“他在哪儿?”
  老楚王穿一件花团锦簇的法衣,坐在偏殿次间的炕上剥核桃吃,他喜欢自己剥,一碗核桃快吃完了,朱和昶才和傅云英说完话,过来见他。
  他翻了个白眼,轻哼了一声。
  朱和昶端详他许久,“老爹,你又长胖了。”
  以前的老楚王年纪虽长,那也是风度翩翩。如今的老楚王,心宽体胖,又白又圆,面色红润,虽然穿道袍,戴道士冠,却和道家人的出尘气质一点都不沾边,活脱脱就是个养尊处优、慈眉善目的富家翁。
  看到老爹长胖,朱和昶自然高兴,坐到他对面,剥核桃给他吃,“你跟着云哥回来也好,如今外边乱糟糟的,我正想着派人去接你。你可别再乱跑了,等把卫奴赶回关外去,随你爱去哪儿。”
  老楚王丢开钳子,等着儿子孝敬自己,凤眼微抬,偷偷看站在门口的傅云英一眼。
  两人无声用眼神交流。
  确定老楚王明白自己的意思后,傅云英慢慢退出来,让父子俩独处。
  老楚王抓耳挠腮,龇牙咧嘴,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朱和昶手里剥着核桃,看他好几眼,神情疑惑,“老爹,你怎么了?眼睛不舒服?”
  老楚王接过他递给自己的核桃,长叹一口气。
  突然鼻尖发酸,泪如泉涌。
  朱和昶吓了一跳,“老爹,你受委屈了?”
  老楚王摇摇头,抽出香罗帕,擦擦眼泪,幽怨地盯着朱和昶,“宝儿啊,爹一直有个秘密,不敢告诉你,怕你生气。”
  朱和昶先是一愣,然后摇头失笑,“什么难言之隐?您直说就是,我怎么会生您的气。”
  老楚王嘴巴瘪了瘪,道:“其实有件事我一直瞒着你。”
  看他神色郑重,不像是在开玩笑,朱和昶放下钳子,正襟危坐,等着他的下文。
  老楚王眼珠一转,警惕地瞧瞧左右,小声道:“其实……你有个妹妹!”
  朱和昶愣住了。
  老楚王咳嗽几声,举起袖子抹眼泪,“老爹不敢告诉你啊,你那个妹妹,是外边美妾生的,因为是个女孩儿,我就让养大了,要是个男孩子,那绝对是不能留的!”
  朱和昶表情呆滞,半天回不过神。
  老楚王小心翼翼戳他的胳膊,声音压低,可怜兮兮,“宝儿,你不会怨爹吧?爹最疼你,其他人都比不上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