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88

  “你觉得怎么样?”傅四老爷搓搓手,“英姐,是不是只要书上有的,你都能画出来?他们不识字,那几本你说的什么五记六记的他们看不懂,他们就喜欢这个。”
  他用手指点点图志,语气骄傲,“谁让他们没有我们英姐这么聪明懂事的侄女呢!没办法,只能来求我了。”
  面对他的夸奖,傅云英面无表情,“要是照着这一份画,不出半个月我能画完。如果他们想要不一样的,还得看他们想要什么地方的图志,我才能去书里找。”
  给傅四老爷的图志是她问过王叔他们之后画出来的,家里的仆人知道傅四老爷每次南下的路途,她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很快画完。如果要把书上记载的路线全部详细复刻一份,一年都画不完。
  傅四老爷噎了一下,挠挠脑袋,他不懂画图纸的事,还以为只要翻开书本,照着书描几笔就画好了呢!
  “他们的要求各有不同。”他面露尴尬之色,听英姐的意思,画图不是随便画几条线那么简单,“都怪四叔嘴快,没事,我留了个心眼,没答应他们。”
  傅云英还在想十两银子的事,她希望能早日长大,早日回报身边人的恩情,早日摆脱束缚,画图比编网巾挣钱要快多了。
  “四叔,你应下也没什么。”她话锋一转,“不过价钱要提高一点,十两银子只是一模一样的图,如果他们出二十两,我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需要画一份只有他看得懂的图志。”
  绘制图志的时候,为防傅四老爷的图志被外人看到从而窥破傅家的商业机密,她在图上画的特殊标记只要傅四老爷看得懂。别人只能看得出路线,看不出其他东西。
  相信傅四老爷的同行们明白带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对他们有多重要。图画好后,就和她这个绘图人没关系了,他们能自己修改标记。
  傅四老爷嘴巴微微张开,愣了好久,还以为侄女和读书人一样觉得谈钱太腌臜了,不愿理会这事,没想到她想得更多。
  “好!”
  他难以抑制激动兴奋,一巴掌猛地拍向小方桌,震得摞起来的账册啪嗒啪嗒往下掉。
  ※
  傅四老爷做事雷厉风行,前一晚他和傅云英提起绘图的事,第二天就让人去铺子里大肆采购,笔墨纸砚,胶、矾,各种工具,各色颜料,杂七杂八买了一大堆,着人送到傅云英房里。
  她晨起读书,看到地下堆得乱七八糟的攒盒,摇摇头,让芳岁和朱炎把东西先分门别类收起来。
  画图还早着呢,傅四老爷的朋友还没有提要求,而且书都在傅云章的书房里,就算现在她想画也画不出来。
  想到傅云章,她放下书,走到支起的窗前,问丫鬟,“二少爷昨晚几时回的?”
  丫鬟回道:“二少爷还没回来呢。”
  傅云英眉头轻蹙。
  吃过早饭后,和傅四老爷相熟的人陆陆续续上门,问起钟家大公子撞伤傅家仆人的事。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有的人刚听到消息立刻赶过来安慰傅四老爷,帮他想办法。更多的人则是在观望过后听说钟家给傅家送礼,过来打听消息,想借机和钟家搭上关系。
  傅四老爷应酬了一上午,脸都笑僵了。有心躲出去,傅云启和傅云泰不敢出门,傅云章又还没回来,只得待在家里等消息。
  一直到日暮西山时分,门外响起马车车轮轧过石板路的声音,钟大郎亲自把傅云章送回来了。
  仆人认出钟大郎,吓得不轻,连滚带爬冲进院子里通报。
  傅四老爷正坐在蔷薇花架下乘凉吃西瓜,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回房换了件最体面的道袍,戴上六合帽,带着畏畏缩缩的傅云启和傅云泰迎出去。
  钟家在武昌府说一不二,钟大郎的名声委实不怎么好听。
  得知欺辱傅四老爷和两个弟弟的钟大郎上门来,傅月、傅桂也不吃西瓜了,揪着帕子跟到垂花门前,躲在蓊郁的花丛后面往外张望。
  傅云英叫来婆子,“准备醒酒酸汤和容易消化的汤羹。”
  婆子问:“早上煮的菌菇野鸡汤还剩了半吊子,使得吗?”
  “鸡汤太腻了,煮一锅鳝丝汤,两碗就够了,用小钵煮。”
  婆子应下,去灶房忙活。
  傅云英站在树荫下出了会儿神,照顾酒醉归家的人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官场上应酬极多,不论是魏选廉还是崔南轩,从外边赴酒局回来,多半是没吃饱的,酒桌上不乏刀光剑影,说的每个字都要斟酌再斟酌才能吐出口,纵然满眼皆是美味佳肴,谁能吃得下?
  傅云章还没当官,但他也会和崔南轩一样,走上同样的道路。
  看得越多,她愈发认识到家世一般、没有背景的人想平步青云有多艰难,渐渐能明白崔南轩当初的选择。
  当然,只是理解而已。让她寒心的并不是他的袖手旁观。
  “二哥哥回来了!”
  傅桂的声音在傅云英耳畔响起。
  抄手游廊那头脚步声杂乱。走在最前面的是傅四老爷和一个穿织金锦袍、眼圈微红的男子,仆人簇拥在两人后面,莲壳搀扶着傅云章走在最中间。
  傅云章似乎吃醉了,脚步虚浮,俊秀的脸布满红晕。钟大郎时不时回头和他说话,他只点点头,笑而不语。
  傅云启、傅云泰显然还很惧怕钟大郎,神色惊恐,遥遥缀在最后面,恨不能扒到王叔身上。
  “好了,我就送到这了,云章,下次我们接着喝!”
  钟大郎蒲扇似的大手拍拍傅云章的肩膀,踉踉跄跄往外走。
  傅四老爷哪敢就这么让他走,一边示意仆人们赶紧过来扶,一边挽留,“大热天,难为大公子亲自送云章回来,吃杯茶再走不迟。”
  钟大郎左摇右摆,站都站不稳了,却不让仆人扶他,摆摆手,笑道:“不吃茶了,下次再来!”
  傅四老爷拿不住他的脾气,没有执意留他,小心翼翼送他出去。
  仆人拥着他们二人出去,院内众人还能听见钟大郎爽朗的笑声。这时,傅云章揉揉眉心,忽然往前栽了一下,差点倒地。
  莲壳小声惊叫,旁边的仆人连忙几步冲上前,七手八脚架住傅云章。
  “快送二哥哥回房。”傅桂急忙道。
  傅月一脸心疼,“钟家人真坏,让二哥哥吃这么多酒。”
  傅云英想起傅云章在渡口巧遇李寒石那晚,也是吃多了酒醉倒,他似乎很容易吃醉。
  忙乱间,仆人们准备香汤,服侍傅云章洗漱。
  等傅四老爷送走钟大郎回来,傅云章已经换了身干净衣裳,靠在床栏前喝鱼汤。
  “云章,没事吧?”傅四老爷仔细端详他的脸色,“钟家大公子有没有为难你?”
  傅云章摇摇头,淡淡道:“无事,钟大郎不难相处。”
  他无意多说钟大郎的事,“四叔,准备几样时鲜礼物,明天我带英姐去见一个人。”
  “不是见过了吗?”傅四老爷一愣,他以为傅云章这次来武昌府就是为了带英姐拜见长春观的道人。
  傅云章脸上浮出一丝笑,没说话,接着喝鱼汤。
第40章
故人
  傅云英没有想到,这辈子头一个见到的旧相识,竟然会是姚文达。
  站在一间深处陋巷的宅院面前,听到门扉后传来那道熟悉无比的痛骂世风、讽刺士林的大嗓门,她怔了片刻,嘴角不自觉轻翘。
  上一世作为崔南轩的妻子,她憎恶处处和丈夫为难的姚文达,觉得他小肚鸡肠,落于下乘。
  此刻她只是黄州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傅家小娘子,角度不同,姚文达似乎也没那么讨厌了。
  就像故乡土物,在家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离家千里后才知其珍贵,倍觉怀念。在异地他乡辗转多年,偶尔听到一句乡音便能激动得鼻尖发酸、热泪盈眶。这个时候忽然碰到一个认识的故人,哪怕那个人自己曾十分厌恶,也会觉得对方亲切可爱。
  姚文达依旧还是那个不擅理家、清贫度日的姚大人,他住的宅子在渡口附近,临着吊脚楼、窝棚街,用钟家大郎的话说,这条巷子住的都是下等人。
  这里房租便宜。
  姚家只有一个丫鬟,两个老仆。一个老仆在书房伺候,一个老仆管姚文达出门的事,丫鬟打扫房屋,浆洗衣裳,缝补上灶,什么活都会干。
  今天丫鬟烧饭的时候不小心打了个盹,把一锅饭烧得乌漆墨黑。最上面一层饭焦黄,勉强算是熟了,中间夹生,底下的锅巴则几乎成了黑炭,得用锅铲使劲铲才能铲出点黑漆漆的齑粉。
  丫鬟跪在廊前反省,姚文达火冒三丈,叉腰站在书房里,隔着紧闭的槅窗痛骂丫鬟。
  中气十足,声如洪钟。
  莲壳上前几步准备叩门,傅云章叫住他,“等等。”
  傅云英在一旁道:“去巷口买几笼馒头、炊饼,要滚热的面汤,若是有油条,多买些。”
  傅云章垂目看她。
  她指指傅家家仆手中的大提盒,淡淡道:“出门的时候,我看婆子装提盒,除了几条鲜鱼,都是些鲜藕、莲蓬、菱角、西瓜之类的时蔬,下酒菜只有腊鸭、花生米、酱菜和酿黄瓜。姚先生是南方人,不过他在北方待了很多年,年纪又大了,口味会变的。我以前在北方的时候,那边的老人牙齿不好,不喜欢吃凉的卤菜,喜欢吃点热烘烘的面食。”
  “你就这么肯定姚先生会留我们吃饭?”傅云章挑眉,笑问。
  傅云英没说话,悄悄白他一眼。
  姚文达脾气古怪,软硬不吃,敢当面指着首辅沈介溪的鼻子骂他是权臣。她此前从未和姚文达打过交道,以傅云章的细心体贴,一定早已经笃定姚文达不会给他们难堪,才会特地带她来姚家走这一趟。
  而且他连下酒菜都预备好了,又何必多此一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