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开荒者(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780

  徐庶奔回,在刘备身前勒马而住,道:“某因心乱如麻,却忘了一件要事相告,此间有一奇士,住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前往求之?”
  刘备闻言略显失望,黯然问道:“此人才能与先生相比何如?”
  徐庶微微一笑,道:“某与之相比,犹如驽马比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某观之,管、乐亦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便称之为天下第一人也不为过。”
  刘备闻言大喜,原本以为徐庶回来举荐人才,只是为了弥补他离开,而导致的自己麾下谋士不足的空缺,但在他看来,徐庶已经是天下难得的谋士,能比他强的又有几个呢?
  却没想到他竟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一个能让徐庶甘愿自比驽马的奇士,那他的才能得有多高,当下喜道:“却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徐庶侃侃而谈,“此人乃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大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
  “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诸葛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定居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隆中。”
  “其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此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可亲往求之,若此人肯出山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刘备恍然,更添喜意,道:“昔日水镜先生曾为备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元直所云莫非即伏龙、凤雏乎?”
  徐庶微微摇了摇头,道:“凤雏乃襄阳庞统庞士元也,而伏龙正是诸葛孔明。”
  刘备兴奋的对着徐庶抱拳一礼,感激道:“若非元直相告,备便要与如此大贤擦肩而过了,他日若能乘风而起,皆元直之功也。”
  徐庶荐了孔明,再别刘备,策马而去,刘备听了徐庶一席话,方悟水镜先生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立刻引众将回至新野,便要准备厚礼,同关羽张飞前去襄阳请孔明,却将新野城交付给赵云镇守。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国历史、由此改变、福将赵云之谋
  且说徐庶别过刘备,感念其留恋之情,怕孔明不肯出山辅之,遂调转马头,直奔卧龙冈下,着随从与狗头于冈下等候,自己径往山上草庐而去。
  到得草庐,徐庶见诸葛亮满脸春风得意之状,遂问缘由,方得知其即日便要大婚,一番恭贺自是不必提。
  “元直,你我同门师兄弟,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徐庶一声叹息,无奈道:“庶一心欲助刘豫州,在新野一试小才,不料被曹操查知身份,将家中老母骗去许都囚禁,命在旦夕,驰书来召。”
  “庶无法,只得舍皇叔而赴许都,临行前,我将孔明你举荐于刘皇叔,不出意外,皇叔近日便要前来奉请,还望孔明莫要推阻,一展平生之大才辅之。”
  诸葛亮闻言面色微沉,起身道:“亮本乃闲云野鹤之身,且即日便要大婚,暂无出山之意,你自己因孝行而废忠义,此时又擅作主张,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
  说完拂袖进了内屋,徐庶闻言羞惭难当,也无颜再多说,径自出了茅庐,速至冈下,招呼从人上马启程,赶赴许都见母。
  ……
  却说赵云在徐庶离开后,与关张一起护卫刘备还城,想起狗头的异常神色,心下狐疑不已。
  刘备回城后,命赵云镇守新野,自己则是与关张去备下厚礼,准备赶赴襄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赵云领命,退下之后却是愈想愈疑,觉得其中必有别因,惟恐徐庶在路上有何不测,故而也不回营,只向孙乾打了声招呼,单人独骑急急出城,竟暗地追踪徐庶而来。
  原本徐庶与狗头并另一从人先行半日,赵云当追之不上的,但徐庶因转道去了趟隆中,耽搁了一些时间。
  他们从隆中出来,回到赴许都大道上时,天上乌云四合,忽然大雨倾盆,徐庶无法,只得觅地避雨,追在他身后的赵云自然也是一样。
  一场大雨过后,官道之上水潦纵横,泥深没踝,但徐庶见母心切,不顾道路难行,天色稍晴,便上马赶路。
  而送信人狗头,原是个乡下农夫,向未骑惯马匹,又遇大雨新晴,泥泞路滑,他跟在徐庶马后追赶,行至一处,路有大石,徐庶骑术精湛,控马越过。
  而狗头慌张驾驭,不得其法,胯下马匹前蹄一抬,人立而起,前足方落,后股猛然朝上一掀,登时将这狗头从马上摔了下来,跌在石上,两只狗腿,顿时骨断筋折,受伤甚重。
  徐庶在前闻声,勒住马匹,下马探视,见他受伤颇重,又急于见母,顾他不得,忙令从人就近寻一人家,留下一些银钱作为养伤费用,令其在此安心将息,供伤愈再行起程赶回许都。
  逍遥谷。
  肖鹏从玄光镜中看到这一幕,目光闪动,口中喃喃自语,“三国中可没有这一出啊!如此看来,这个世界的三国历史,当要改变了,却不知这个世界有了至尊宝他们的乱入,又会走向何方。”
  “呵呵,越来越有趣了啊!未知才有意思,若什么都知道了,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如来不是说万般皆有定数吗?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都有定数,若最终三国归晋,便算我输。”
  “三国原著中怎么写的来着?好像是徐庶赶到许都,见到老母,方知自己上了曹操的恶当,老母大骂他一顿后,还自尽身亡,最终才能不比诸葛亮弱多少的徐庶落得个不忠不孝之名。”
  “后来他果然一生未给曹操设一计,出一谋,还形成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嗯,这次由于赵云‘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看出了端倪,心下生疑而追将上去,势必遇到那被摔断腿的‘馆下走卒’狗头。”
  “以赵云的手段,只消略一盘问,便可查知真相,那么他一定会追上徐庶,陈说此事,三国历史,当由此改变。”
  “仲舒啊仲舒,你可不要让师父失望,给师父创造个新三国史来看看,到时候恐怕功德也少不了,呵呵,不过历史从来不是由一个人所创造,徒儿们,都给为师加油吧!”
  ……
  且不提肖鹏在那莫名其妙的自嗨,却说赵云飞骑追赶徐庶,追出去一百二十多里,仍不见徐庶踪影,见路旁田间有农人劳作,遂下马打探。
  “敢问长者,此地何名?可是赴许都大道?”赵云向一锄地老者问道。
  见赵云顶盔掼甲,且和声相询,不敢怠慢,恭声应道:“此处地名长秋镇,正是许都大道。”
  赵云点点头,复又问道:“前有三骑,何时过去,长者可曾见着?”
  老者摇头道:“不曾。”
  老者身旁有个年轻人忽然道:“当时家父不在此间,是以不知,我倒是见着了三匹马,只是马有三匹,过去的人却只有两个,不知是不是将军要找之人。”
  赵云闻言精神一振,细加盘问,那年轻人一五一十的道:“本来人有三个,有一人因路上坠马受伤,留在我们村中养伤,另二人已自去了。”
  赵云心中有数,伸手入怀,掏出些许五铢钱,请那年轻人带自己前去探视,年轻人得了好处,欣然引路前往。
  赵云到了一村民家中,见到那人,正是那送信人狗头,眼中精芒一闪,又请村人将狗头抬到自己的战马旁,横放于马背之上,当下带着狗头一路奔回新野。
  那狗头在赵云面前毫无反抗之力,虽然一路上被颠得头昏脑胀,胸闷欲吐,却不敢有任何怨言,只心下惴惴。
  回到新野时,刘备三兄弟准备妥当,却还未出发,见赵云出去一趟,又将这送信之人带了回来,不明所以,赵云这才将自己先前所疑向刘备细细分说。
  刘备听完赵云之言,脸上惊疑不定,看向趴伏在地的狗头。
  赵云突然转头,对被他丢在地上的狗头怒喝道:“尔奉何人所差,敢来新野行事?快快如实招来,若有半句假话,定教你身首异处。”
  那狗头匍匐堂下,正自心中忐忑,听到赵云这突如其来的一喝,吓得魄胆皆飞,大呼冤枉,“将军饶命,小人不敢有诈,小人冤枉啊!”
  赵云冷笑道:“送别徐军师时,所有人皆涕泪横流,唯独你在旁喜形于色,这是为何?还敢言无诈?”
  “若你将许都来此实情据实相报,看在军师份上,尚可饶你一命,且予你治伤,再敢隐瞒丝毫,立将你活剐当场。”
  “哇呀呀,你这狗贼,还不如实招来?信不信俺老张先剁你一条手臂下酒吃?”见那狗头目光闪烁,半晌不语,张飞从一旁墙上拔出一口钢刀,两步跨到狗头身侧,怒目圆睁,高举钢刀,作势欲砍,气势骇人。
  那狗头顿时崩溃,双手抱头大呼,“将军饶命,小人之来,乃程公之命也。”
  说完便将程昱之计的前后情事,详细供明,且咬牙切齿,似深恨程昱,又因创伤大作,呼痛不已。
  听完狗头的话,场中众人脸色大变,刘备懊恼惊呼道:“军师危矣,如此可怎生是好?”
  赵云忙安慰道:“主公且莫急,军师行不多时,二将军赤兔马迅疾,可日行千里,只需沿途追赶,定能拦下军师。”
  说到这赵云略一沉吟,突然眼前一亮,对刘备道:“主公,云有一计,或可救出徐老夫人,令军师可安心为主公效力。”
  刘备眼前一亮,他知道自己这位爱将不仅武艺超群,且素有智计,只是之前有军师在此,掩盖了赵云的光芒,毕竟术业有专攻,赵云不是纯粹的谋士,可徐庶不在的情况下,赵云的智谋就相当重要了。
  孙乾简雍乃是内政型人才,对于谋略并不擅长,是以刘备忙问道:“计将安出?”
  赵云令左右先将狗头架出去,请大夫医治,这是之前答应过他的,人无信不立,但吩咐左右军士,治好其伤之后,便将之押入大牢,令其蹲大狱。
  毕竟这家伙为利谋害军师,实则罪不可恕,斩他十回都不多,但他毕竟是军师同族,也不好先将事情做绝,故而这家伙就蹲一辈子大牢吧!
  狗头被押出去后,赵云才对关羽问道:“二将军,当日我等破八门金锁阵,战败曹军,所得曹仁李典营中令箭,及军士衣甲可还在?”
  关羽两眼微眯,抚须点头道:“自然还在。”
  他也不是只通武艺的莽汉,赵云刚说了个开头,他便大概猜到了赵云之计,只是不知细节如何,当下与赵云仔细推敲合计,片刻之后,总算定计,刘备见有了万全之策,顿时放下心来,直呼赵云乃其福将也。
  对于福将这一称呼,关羽张飞都是服气的,不说以前种种,便说今日之事,若不是他无意中发现了送信之人的异常,恐怕他们就真的永远失去了徐庶这个良才矣。
  当下关张赵三人各自准备,赵云领取曹兵衣甲数副,令箭一枝,乔装改扮后,径投许都而去,关羽则驾驭着在白门楼吕布死后得到的赤兔马先行一步。
  待得关羽带着徐庶返回时,在途中与赵云一行相遇,徐庶此时自然已明了前因,什么都没说,只在马上对赵云俯身一礼,赵云自然明白其意,郑重点头,随即驱马离去。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赵云巧计救徐母、关张路阻虎豹骑
  却说徐母自被曹操诳入许都,程昱时不时就会到府上嘘寒问暖,陪老人闲话家常,或谈论字画书法,徐母年轻时也是有名的才女,是以写的一手好字,有程昱投其所好,老夫人也不觉寂寞。
  可自从程昱算计已定,得了老夫人手书笔迹之后,便再未来献殷勤,徐老夫人门前自是门可罗雀。
  这日傍晚,徐母进膳后闲坐,忽有丫鬟入内禀报,说程公差军士前来送信,并有新衣送来,有话要面禀。
  徐母即令丫鬟请来人入内,来人呈上书信一封,包袱一个,随即便侍立一旁,恭敬候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