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开荒者(校对)第7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4/780

  紫霄宫签押封神榜后,众圣各自返回了自家道场,依然是该怎么过怎么过,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至于是否真的没有影响,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总之,玉虚宫门下纷纷开始闭关,不再外出行走,而碧游宫通天圣人的讲道也开始频繁起来。
  人族经过鲲鹏红云的数千年教化,已经大变样,当然,那变化是体现在精神文明上的,物质上却并没有大跨步的发展,最多不过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儒教的提前出现,洪荒人族的精气神看上去一点都不像原始人,虽是穿着兽皮,住着茅草棚,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礼有节,社会形态也十分具备文明气息。
  在黄河下游姜水一带有一个人族部落,因靠姜水而居,这个部落的人皆自称姜姓。
  此时有一个小孩正站在一片呈现五彩颜色的植物前发呆,那小孩十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两眼乌黑发亮,偏生给人一种成熟稳重之感。
  却听他正喃喃自语道:“飞鸟只吃些草木之籽,却也可以生存,不知我们的族人可否也只以草木之籽为食?若是如此,就有很多人不用饿死了。”
  原来如今人族飞速发展,人口成倍增长,却依然是靠打猎捕鱼摘野果为生,慢慢的便难已维系生活,许多人都饿死了。
  又因为洪荒凶禽猛兽甚多,因此打猎之人死伤是时有的事情,小男孩之父,正是在他幼时上山打猎被猛兽咬死,剩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小男孩姓姜名石年,烈山氏,乃是有蟜氏部落首领之子,自小聪慧,善于思考,父亲死后与母亲任姒率部落居于姜水。
  姜石年虽然年幼,却十分有自己的主见,见如今食物匮乏,族人多有饥饿而死者,便一直在思考,怎样能改变现状。
  今日他不知为何,突然心中有感,便向着一个方向行去,无意间进入了这个山谷,见到了这片五彩植物。
  那五彩植物正是后世《拾遗记》中所记载的五彩九穗谷,姜石年见那五彩九穗谷五彩光华闪耀,一种浓郁的清香从上飘来,心道此物定非凡品。
  当下捋了一把下来,将谷穗揉搓后放进嘴里咀嚼,发现那谷穗香甜可口,大是兴奋,拔出一束便奔出了山谷,返回部落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任姒和族人。
  任姒也是颇有见识之人,看到那谷穗后,啧啧称奇,问了姜石年的想法后,便大力支持他的做法。
  任姒派了一群族人,让他们听姜石年吩咐,姜石年则是教他们砍倒树木,割掉野草,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半年后大获丰收,五种不同颜色的种子种出了五种谷物,姜石年分别将它们命名为稻、黍、稷、麦、菽,即后世人们所称的五谷。
  族人们看到如此多的粮食也是惊奇不已,于是纷纷向姜石年讨要了些种子回家种植,于是,五谷慢慢的在姜氏部落种植开来,后又向其它部落流传。
  那些部落听说姜氏部落不需要冒着危险去狩猎,不需要四处采摘果实,只要勤劳的耕作农田便可以吃饱肚子,于是纷纷举族归顺。
  姜氏部落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姜石年的名气也越传越大,十年后,他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大家都叫其神农,意为神奇的农夫,其本名姜石年倒被人渐渐遗忘。
第三十七章
大贤神农、联合的老子与原始、谋划人王
  自巫妖二族隐退,洪荒世界运转混乱,各种元素时有暴动,星辰之力忽强忽弱,影响着洪荒的一切,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着人族的生存环境。
  好在因伏羲遇到了肖鹏,机缘巧合下提前领悟出先天八卦,伏羲便将先天八卦选取资质悟性高绝的人族传了下去,推广开来,因为先天八卦乃是伏羲所创,人族感念伏羲恩德,又称之为伏羲八卦。
  伏羲八卦得以流传开来后,人族通过推算,便可预测灾害何时会发生,具体又是什么灾害,会造成什么后果等等信息。
  知道了这些,便可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受到损害,因此,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族越来越少,相反,数量越来越多。
  渐渐的,通过打猎捕鱼、采摘野果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族吃食要求了,很多族人都被饿死。
  伏羲原本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将人王之位传下去,自己好回谷全心修行,以期早日证得大道。
  可惜此事一出,伏羲却是不好抽身了,但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填饱众人肚子,不由十分焦虑。
  这一日,伏羲却是听得千里之外的姜水流域姜氏部落有一大贤名为神农,他种植了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解决了千万人的口粮问题。
  这让伏羲心下大喜,他记得老师逍遥道人曾说过,神农出世,便是他功成身退之时,当即便决定亲自前往探个究竟,身化流光,伏羲很快就到了姜水一带。
  从天上望下去,只见部落里有水的低处种着稻子,无水的高坡上种着麦子,又有粟、荞、蔷间或其间,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农夫在地里耕作,小孩在垄里玩耍,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伏羲按落云头,从林中行出,找了几个人问答,都道这是首领神农的功劳,伏羲心下更是高兴。
  神农听说人王亲至,连忙率族民前来迎接,伏羲见神农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想是长期在地里劳作所致,于是便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种植庄稼的问题,神农自然是对答如流。
  伏羲又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管理洪荒众部落的问题,发现神农也能推陈出新,提出许多好的见解,不由赞道:“神农真乃大贤也,吾道后继有人矣!”
  伏羲遂邀请神农前往首阳山,好接任那人王之位,神农自是欣然同意,洪荒人族生性淳朴,加上儒教教化之功,对权利并不热衷。
  有能力者更多想的是将自己的能力用到让人族过得更好上,人王有意让他接任人王之位,他也能将许多想法付诸实际,为全人族造福。
  是以神农自然不会推拒,当下辞别家人,与伏羲一起去了。
  神农到了首阳山,被红云收为亲传弟子,传授修行之道,随即便在儒教两位圣人的见证下,接受了伏羲的禅位,成了新的人王。
  便在那一刻,海量功德金光从天而降,纷纷没入伏羲体内,伏羲修为暴涨一截,这自是天道感应伏羲为人族作出的大贡献,降下功德以示奖励,随即伏羲便回了逍遥谷,开始闭关修行。
  神农接位人王后,以仁德治理天下,他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极受天下人族之爱戴,在他治理的地方,不赏而民勤,不罚而民正,人们生活富足而快乐。
  人类学会种植五谷后,许多吃不完的粮食因为保存不好而毁坏,神农又教大家捕捉山中幼兽小鸟,用那些吃不完的粮食来饲养,等到幼兽小鸟长大后再将其宰杀。
  如此,可谓一举两得,既将那些吃不完的粮食发挥了功用,又免除了人族去山上捕猎的危险,慢慢的,人们发现猪、牛、马、羊、狗、鸡等六种动物最好饲养,便将其统称为“六畜”。
  五谷六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而缁衣氏与有巢氏后人这些年也颇有建树,无论是洪荒人族的衣物还是居住环境,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
  大罗山,八景宫。
  一直冷冷清清的八景宫今日迎来了一个客人,正是那玉清圣人元始天尊。
  “师弟来意我已知晓,只是你与通天同为我三清一脉,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却是不好偏袒,上次送你封神榜与打神鞭已经引起了通天的不满。”老子眯缝着双眼,老神在在的淡淡道。
  原始摇了摇头,道:“师兄此言差矣,通天早就对我俩心存意见,不将我们这两个师兄放在眼中,再说通天门下皆是些禽兽虫鱼,也平白侮辱了你我盘古正宗之说。”
  老子默然,其实他对通天的做派也颇有不满,他为人教教主,行的是那教化人族之事,他人教气运本就被儒教夺去大半,所剩无几,通天门下尽是些禽兽虫鱼,若截教大兴,他人教却又如何发展?
  但老子的道讲究清净无为,何况此又是通天家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原始自然知道老子之意,当下把心一横,道:“封神大劫中若是通天对付了我阐教,怕是以后更不会再将你我放在眼里,原始今日在此言语,我阐教以后却是以师兄人教为长。”
  老子顿了半晌,方开口道:“眼下洪荒人族正兴,下一位人王却是几十年后要出生在有熊部落,师弟宜早做筹谋,不过你要小心儒教。”
  “儒教在人族中的威望远远超过我们三教,俨然以人族唯一教派自居,若是儒教介入此事,为兄也是无法助你。”
  原始闻言满意的点点头,老子透露下一任人王信息,却是打定主意要帮自己对付通天了。
  要知道人王乃是人族共主,若能收人王为徒,日后在人间布道自然是便捷万分,况且人王功德圆满后,更是可得功德以涨阐教气运。
  当下原始朝老子行了一礼,道:“原始在此多谢师兄了,我这就回去做那准备之事。”
  对于老君所说的儒教之事,原始倒是不太在意,心道如今大师兄已经站在自己这一边,而且当年他与鲲鹏红云有怨,定会出手相助,斗起来自己却是不怕。
  回到玉虚宫后,原始心道那未来人王虽然尊贵,却也终究是一个凡夫俗子,还当不得自己圣人之尊亲自前往,自己还是派门下一弟子前去即可,于是把收人王为徒之事与众人说了。
  众弟子久为修道之人,听得有此等好事,哪还不个个翘首以盼,希望得此一行。
  原始只把目光一个个的向门下望去,本想派燃灯前往,但想到当年紫宵宫中通天所言“外来之人”话语,心道此事还得就此做罢,免得又留下话柄。
  于是对广成子道:“广成子,你为我门下十二金仙之首,此事便由你去吧!”
  说完手一翻,一柄玉如意浮现于手中,那玉如意首端呈庆云状,有三枚无极宝珠镶嵌其中,分呈青碧赤三色。
  所谓上有三宝日月星,下有三才天地人,三枚无极宝珠正是上对日、月、星三光,下对天、地、人三才,寓奉天承运,与道同修。
  玉如意手柄处有九条升降各异,互不雷同的五爪金龙,九条金龙各具神韵,在祥云中穿行,每条金龙鳞片、龙须等纤毫毕现,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
  龙身抖动,曲颈昂首腾跃于空,龙须目怒张,阔口长须,鳞爪锐利,肘毛如剑,硕长的龙躯搅动着云气,势不可挡,犹如真龙再现,寓八荒六合,唯吾独尊。
  玉如意尾端呈灵芝状,有五福图纹,每道图纹虽然形体不同,却精髓神似,其气遒劲浑厚,其劲苍猛有力,其势笔走龙蛇,飞动流畅,可谓福内藏圣,圣如天福,寓仙福永享,圣寿无疆。
  原始将玉如意递给广成子,道:“此乃先天功德灵宝三宝玉如意,威力惊人,且杀人不沾因果,你且拿去防身。”
  如今不周山未倒,广成子的成名法宝番天印自然是没影的事,原始心知广成子此去与儒教发生冲突的可能十分之大,故而予了他这件自己手中除盘古幡外数一数二的上品灵宝。
  广成子此刻双喜临门,自是心花怒放,只在众人艳羡中跪拜原始天尊大恩,接过那三宝玉如意,去那洪荒等待人王出世去了,众门下也是各自散去筹谋自己之事不提。
  却有一人心中大恨,正是那阐教唯一准圣燃灯道人,燃灯道人本就不是心胸宽广之人,他在玉虚门下为那副掌教之职,也算是兢兢业业,劳苦功高,可到现在也没得元始天尊赐下什么傍身的灵宝。
  除了一盏与他伴生而来的灵鹫灯与一根乾坤尺外,可谓光杆准圣一个,而他那后世借以成道,演化二十四诸天的二十四颗定海珠,还不知道躺在何处海底呢!
  此时听到原始说那收人王为徒之事,燃灯满以为原始会派自己前往,却没想到如此美差终究还是落到了其亲传弟子头上,更是赐予了威力惊人的三宝玉如意,此举怎能不叫燃灯心中不忿?
  燃灯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心道既然你不仁,我便不义,于是也寻了个机会,往洪荒赶来。
第三十八章
西海夜话、截教三霄、孔宣得灵宝、燃灯来了
  自肖鹏闭关,孔宣、羽翼仙、镇元子、无崖子四人便结伴游历洪荒,到如今已两千年。
  洪荒很大,即便是两千年,几人也没能游遍洪荒每一个角落,在此过程中,四人或多或少的都得到了一些宝贝,有天材地宝,也有灵宝,当然,也结交了一些朋友,结下了一些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4/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