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开荒者(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780

  轩辕一时声望无两,天下共主的地位从此稳固,那些先前因观望轩辕部落与九黎部落大战而左右摇摆,还没有归顺的部落纷纷遣使来贺,对轩辕俯首称臣。
  轩辕也大度的既往不咎,将这些部落全部划归治下,而有一些仍然冥顽不灵的部落,轩辕也不客气,派出大军前去征讨。
  那些战士经过轩辕部落与九黎部落大战地洗礼,如今是个个力能搏虎,普通人哪是对手?轩辕部落前后历经大小五十余仗,终于完成了洪荒一统。
  天下一统后,轩辕自称为帝,又因轩辕平时着一黄色帝袍,所以洪荒人族皆称轩辕为“黄帝”,又称那喜着红色帝袍的神农为“炎帝”,这也是后世汉人自称炎黄子孙的由来。
  统一洪荒后,轩辕开始大力发展治理天下,将洪荒大地分为九州、州下有师、都、邑、里、朋、邻、井等单位,皆设官司职,各安其事。
  轩辕要求各官员勤简朴素,反对奢侈浪费,他选贤任能,在全人族大力推行儒家学说,设立了孝、慈、文、仁、信、言、恭、忠、勇、义等“九德之臣”用来教化万民思想。
  轩辕以德教化,以法治理,任命了执法官,设立了斩首、流放、关押等三大刑罚。
  随后他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定五色、五音、五味,制礼兴乐,教化万民。
  轩辕又划分天上众星为二十八宿,对应的在地上取了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十大天干计日。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用来记时,天干地支结合在一起用来记年,六十年为一甲子。
  轩辕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对土地实行田亩制,在保留国家所有的同时将土地分与百姓耕种。
  他开辟园圃,将果蔬禽兽分开种植饲养,发明机抒,制作衣裤鞋帽,建造宫堡楼庙,各有其用,制作车鼓刀枪,征战四方……如此种种,不可言表。
  洪荒人族终于大兴,首阳山此时已经满足不了轩辕治政所需,轩辕便召集天下各部族首领,在当年和蚩尤发生大战的逐鹿平原会盟,签了符契,在轩辕丘上建造都城。
  此举标志着轩辕治理洪荒已初步功成,三皇治世,达到顶峰。
第四十六章
仓颉造字天下动、气运滔天的儒教、御女三千的轩辕
  却说儒教在数千年发展间,鲲鹏红云基于肖鹏曾为他们所讲大道,许多东西都提前问世。
  比如四书中的《大学》《中庸》,五经中的《诗经》《尚书》《礼记》,以及在伏羲的参与下,汇编出的《易经》。
  这些东西原本是很好的教化人族之经典,但可惜,苦于洪荒中还没有出现一种能够让人族普及的文字,他们用于记录的道文根本不是人族能够领会的。
  是以一直只是老师教学生,口口相传,根本就无法真正做到大范围推广,轩辕也为此事大伤脑筋。
  而轩辕却不知道,他的老师仓颉,这些年来一直没间断过对造字的研究,涿鹿之战过去二十年后,这一日,仓颉突至圣贤宫面见鲲鹏红云。
  “老师,仓颉不负老师期望,已造得千字,有此千字,日后我儒家学说,当可遍布洪荒。”
  听完仓颉之言,鲲鹏与红云尽皆目露激赏之意,言道:“大善,仓颉你当祭告天道,坐实这造字之功德。”
  当下二圣与一众门徒齐齐出了圣贤宫,来至殿前广场,仓颉手握玄黄笔,立于当中,先是对着天地一拜,随即朗声喝道:“今儒教红云圣人门下弟子仓颉,为教化洪荒万民,造字功成,今祭告天道,愿天道庇佑我儒教。”
  祭告完成,仓颉举起手中玄黄笔,再次大喝一声,“洪荒人族且牢记我字体。”
  仓颉这些话瞬间传遍了洪荒各地,轩辕于帝都之中率文武臣属向圣贤宫方向跪拜,口呼:“圣人与天同寿,仓颉大神万岁。”
  众人见轩辕黄帝都已下拜,当下也是随轩辕一起拜道:“圣人与天同寿,仓颉大神万岁。”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洪荒人族都在朝拜儒教圣贤宫,声音响彻洪荒,天下万民念力所聚,声势何等浩大,当下洪荒的每一个角落都感觉到了。
  儒教气运便如坐火箭一般飙升,天上七彩霞光闪耀,功德金光已经在酝酿,只等仓颉将文字显化完毕,便会降临而下。
  洪荒之北,白泽仰天长叹,他此刻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蝼蚁般卑微的人族,可以取代巫妖两族成为天地主角,原来他们并非是没有力量,而是力量聚集在一起爆发开来,足以毁天灭地。
  逍遥谷中,女娲与伏羲同时睁开了双眼,各自露出一抹欣喜的笑意,人族大兴,最高兴的莫过于这对兄妹了,随即伏羲依然闭目修炼,而女娲则是将温柔的目光投向了身边聚灵阵中丈余高的五彩神石。
  肖鹏也被这天地间的大动静给惊醒了过来,掐指一算,眼中露出一丝了然之意,“仓颉造字了吗?难怪有这么大动静,文字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仓颉所造虽然仅区区千字,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地文字,记载了天道的进程,延续了人类文明地发展,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自是功德无量。”
  “仓颉造字完,便是五帝定伦时代,距离封神又近了不少,时间不多了啊!三千大道只悟透一千七百多,得抓点紧了。”
  肖鹏重新合上双眼,继续领悟三千大道。
  西方教八德池边,接引依然一脸疾苦之色,对坐在旁边的准提道:“师弟,没想到儒教这些年一直不温不火,一出现情况就是大动静,如今儒教气运滔天,看来封神之事,依然还得着落在阐截二教了。”
  准提叹了口气,道:“我们都失算了,恐怕儒教日后才是真正的洪荒第一大教,不过暂时与我们关系都不大,反正我西方教都是要在封神之后数千年方可兴起,让他们斗去吧!”
  金鳌岛碧游宫,通天此时目光在疾速闪烁,似是心下在算计着什么,他下意识的看了首阳山圣贤宫方向一眼,随即依然闭上双目,闭关去了。
  八景宫中的老子与玉虚宫中的原始皆只是眼睛微微一睁,便面无表情的闭上,但他们心中显然都不会如表面那么平静,许多布置,看来都得变一变了。
  不提各方反应,仓颉在说完那些话后,手中玄黄笔便凌空挥动起来,一个大大的“天”字浮现在半空,仓朝那“天”字大喝一声:“天。”
  便见天上有七彩霞光飞到那“天”字上,“天”字七彩光芒大盛,宛若实体,朝洪荒飞去,天地间一个大大的天字横空,洪荒人族慌忙记下。
  那“天”字在洪荒飞了一圈,便又飞了回来,缩小后绕着仓颉飞舞,旁观众儒教门人直看得目瞪口呆,才一个“天”字而已,竟然就有如此大的功德,如果所有字体全出,那还得了?
  仓颉一边挥动玄黄笔,一边念念有声,每写出一个字,便大声念出那个字的读音,刹时间,只见“地”“玄”“黄”“宇”“宙”“洪”“荒”等一个个大字飞出,最后也是全部回到了仓颉身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仓颉身边飞舞的字体越来越多,一个个大字散发着七彩光芒将仓颉围住,照耀着整个首阳山上空。
  这些字拆分开来不过一个个文字而已,但连起来,却是阐明了天道运转,万物生长,气候变化的规律与道理,可以说,仓颉在造字的同时,也给洪荒万民讲了一次道。
  待得第一千个字体飞回后,仓将玄黄笔收回,道:“洪荒千字,今已完毕,洪荒万民且牢记,收。”
  只见那一千个带着七彩霞光的字体全部向仓颉涌去,没入仓颉体表消失不见,却又有两成七彩霞光撒到了圣贤宫上,儒教众门徒皆得余泽,修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而修为提升得最大的,当数仓颉,他原本为玄仙初期的鸿儒之境,此时得了这无边功德,修为开始疯狂蹿升,玄仙中期,玄仙后期,玄仙巅峰……
  到了玄仙巅峰,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鲲鹏与红云对视一眼,齐齐点了点头,只见红云挥手扔出一块砚台,而鲲鹏亦是扔出了一把折扇。
  “仓颉,此时不斩尸更待何时?”
  仓颉福至心灵般,接过两件圣人赐下的灵宝,借着无边功德,几乎瞬间炼化,下一刻,仓颉大喝一声,“斩。”
  只见他头顶接连盛开三朵白花,身上却一左一右闪出两道人影,与他本身长得一模一样,两道人影对他躬身一礼,随即便融入了头上两朵白花之中。
  便在这造字结束,天降无边功德之时,鲲鹏红云当机立断,一人贡献出一件灵宝,让仓颉顺势斩出了善恶二尸,突破至准圣之境。
  最终,仓颉的修为稳固在了准圣后期,如此一来,儒教圣人之下,也终于有了准圣坐镇,势力一举超过阐教,成为了洪荒第二大势力。
  ……
  洪荒有了文字,轩辕便专门设立了史官,用来记载洪荒所发生之大事,从此,洪荒文明便慢慢的传承下来。
  经过大乱之后几十年的大治,洪荒如今已是太平盛世,一派繁华景象,各种发明创造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人类文明进入了高速前行的态势。
  轩辕有了文字做依托,许多政令颁布也不需要象以前一般劳心劳力的去教导众人,只需派下官员前去指导民众习字即可自己查看榜文。
  如今洪荒风调雨顺,民众又甚是淳朴,远不如后世那般多作奸犯科之人,如此一来,轩辕的日子倒是清闲了下来,他娶了四妃十嫔,诞下许多子嗣。
  其中有十四人尤为优秀,得了轩辕分封,并以封地赐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分别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其中的姬姓,正是日后起兵伐纣的西伯侯先人。
  值得一提的是轩辕的正妃嫘祖,她教人族女子栽桑养蚕,纺线织纱,为人族的服饰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洪荒中有名的贤后。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玄牝氏了,她本为妖族女子,精通诸多妖族秘术,她与黄帝合体双修,创出了一门双修之术,让轩辕可以借助处子元阴提升修为,很快就达致大儒巅峰,距离鸿儒只一步之遥。
  当然,与轩辕双修的女子同样有着巨大好处,并非是后世那些采阴补阳的邪术。
  轩辕与玄牝氏精研房中术,且结合神农流传下来的医术,自创了许多养生之法,他将那些养身之法汇编成册,编撰了一部《皇帝内经》。
  《黄帝内经》问世之时,亦有天降功德,随后轩辕一边遣人寻访洪荒贤人,一边努力修行,他的修行与旁人不同,乃是与处子双修,直到御女三千,轩辕大道终成,破入鸿儒之境。
  而此时,经过臣属寻访,发现其孙颛顼乃是大贤之人,经过一番考验后,颛顼获得了轩辕的认可,于泰山之上封禅,并将人王之位传予颛顼,自己则是回归了圣贤宫,安心修行。
  三皇治世至此而终,洪荒中进入了五帝定伦的时代。
第四十七章
肖鹏出关、属性歪了的纣王、封神大劫临近
  轩辕回归圣贤宫,为表彰神农与轩辕为人族做下的贡献,红云将自己未成圣前的居所火云宫赐予了二人作为道场。
  却说颛顼接任人王之位后,自号高阳氏,他鼓励百姓大力种植五谷,畜养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利,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
  同时他还对洪荒宗教进行了一次改革,曾被轩辕征服的众多小部落,普遍祭拜各种各样的小鬼小神。
  颛顼强令他们顺从华夏部落的教化,只祭祀圣母女娲、儒教二圣与其门下,奉伏羲为天皇、神农为地皇、轩辕为人皇,各人族先贤与帮助过人族的修真中人亦可供奉。
  取缔了对各类鬼神的祭祀,这一改革促进了各部族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将其他教派的气运掠夺了过来。
  至此,人教气运几乎降至冰点,阐教除了出山相助轩辕的广成子与云中子得了些许功德,气运却丝毫未涨。
  而儒教气运却是再一次大涨,这让元始与老子无奈万分的同时,也齐齐恨上了鲲鹏红云,但他们对儒教更加忌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