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开荒者(校对)第7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0/780

  在两年前刚开始实施时自然受到了极大的抵触,但齐国算是个战败国,加上后羿和姮娥用大商驻军牢牢控制住国内局面,还设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若有违犯,治以重罪。
  在灭掉几个反抗最大地典型后,为保全性命的领主们只得屈服,但这一屈服,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是惊人的。
  有了自由和土地的动力,奴隶们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就连老弱病残都不例外,加上纣王采用“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之策,使齐国发展迅猛,渐有了富庶之国的雏形。
  齐国上下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领主们在过着以前做梦才有的奢华生活的同时,也明白了新政的好处。
  他们只需安分守己,就能继续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少数人在武力的控制下,也不得不将野心和恨意收敛起来。
  土地改革的新政在齐国大获成功,纣王便下定决定要在大商全境推广,包括所有诸侯国,而这一来,却是为诸侯叛乱埋下了祸根。
  天地大势不可更改,封神大劫必然爆发,只是这爆发的因由却完全不同。
  原剧情中,乃是因纣王荒淫暴虐,又被妖邪迷惑,以至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最终被诸侯举正义之师讨伐,拉开了封神大劫的序幕。
  而如今,则是因为纣王新政,利国利民,却动摇了诸侯的利益。
  历史上的变法革新,哪一次不是伴随着战乱呢?但是纣王新政一旦成功推行,那对天下万民来说,可谓莫大的福祉。
  龙德殿。
  纣王端坐王位之上,静静看着大殿之下的文武群臣,淡淡问道:“众卿可有异议?若无异议,从明日起,大商境内全面施行新政。”
  上大夫赵启素以直谏闻名,思前想后,终于咬牙出列奏道:“大王,臣有本奏,大王大赦苦奴,授予土地,本是大慈之举。”
  “但近至朝中肱股大臣,远至边关大将,莫不因此根本动摇,损失惨重,大王因下贱苦奴而寒了一干臣子的心,岂非舍本逐末?请大王三思。”
  赵启这一当出头鸟,许多大臣顿时跳出来附议,当然,反对者也立刻冒出头来。
  “上大夫此言差矣!”
  第一个出来反对的却是费仲,原剧情中,费仲尤浑二人实乃奸佞小人,媚上欺下,为纣王出了许多导致社稷动荡的馊主意,与申公豹妲己之流沆瀣一气,为葬送大商基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如今,费仲尤浑二人乃是根正苗红的儒教门生,与商容比干等忠贞之臣乃是师兄弟的关系。
  他们虽因资质问题仅学得儒家学说,治国之道,并未习修行之法,但也是身怀正气的大商肱股之臣。
  只听费仲神情凛然的喝道:“君不见齐国昔年还是不毛之地,施行新政方才两年,所获成功有目共睹,如今齐国已经一跃成为富庶之国。”
  “就连东伯侯经营多年的东鲁也要为之逊色,许多东鲁人更是不顾严令,举家迁往齐国。”
  “若我大商全境推行新政,不仅能拯救天下苦奴于水深火热,还可使我大商国力再强数倍,天下富庶,实乃圣明之举。”
  费仲这一出列,立刻得到了尤浑等人的附议。
  玄光镜前的肖鹏看着此情此景,忽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原历史中臭名昭著的奸臣们竟然在拥立利国利民的新政,而反对的却是那些忠臣,这还真是……很扯淡的感觉啊!
  费仲等人声势不弱,赵启一方势力也不小,梅伯也是个胆大的家伙,更是大声责斥费仲:“虽齐国以新政治国略有小成,但毕竟是治理夷人之法,怎可照搬于我大商之用?”
  “尔等休要在此迷惑大王,误国误民,届时天下大乱,悔之莫及。”
  对于梅伯的高调,同为费仲阵营的尤浑毫不示弱,回击道:“梅伯危言耸听,好生大胆。”
  “大王昔日曾说过,东夷已更名为齐,为大商管辖的诸侯国之一,永服大商,从此再无商人夷人之别,你此言究竟是何居心?请大王治他一个危言耸听,分裂国家之罪。”
  梅伯一时语塞,纣王倒也不急于治罪,而是对闻太师和首相商容、亚相比干问道:“三卿乃我臂膀之臣,有何见解?”
  “大王乃人王之尊,老臣与诸位将军深受君恩,不敢忘怀,我大商将士都是铁血男儿,忠心耿耿,自当唯大王圣意是从。”
  闻太师的话表达了军方的意思,商容也表示同意,众臣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比干更是言道:“此事非同小可,若是普及天下,亦有不小难度,何况各国情况不一,宜因地制宜为好。”
  “大王可先在辖地内实施新政,视其进展再行修正,并召四大诸侯来朝,议定各地实施之法。”
  比干所说的已经不再是“同不同意”的问题,而是怎么开展和实施新政的细则了。
  诸臣见这三位重臣都表示了同意,知道大势已去,只得附议,只有赵启和梅伯等几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还是以“祖宗之法不可废”或“不可动摇社稷根本”来坚持己见。
第五十八章
推行新政、冀州侯反、封神大幕拉开、征讨苏护
  纣王知道这几个人都是硬骨头,若逼急了他们真敢以死相谏,当下也不动怒,只淡淡道:“你们为直谏不惜冒犯君颜,可算是忠贞之臣,但不知所忠为谁?”
  赵启等人闻言一愣,纣王语气骤然提高,喝问道:“寡人登基以来,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心为国为民,如今实施新政,只为天下苍生,只为重现大商盛世。”
  “你们却为卿士贵冑的利益,无视国家、民生大计,我且问你们,究竟是为国而忠,还是为卿士而忠?”
  赵启几人听得汗流浃背,纣王又以齐国为例,阐明了推行新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强调了百姓对国家的关键作用。
  在条条国家为重的大道理鞭打下,向来自诩忠贞的赵启、梅伯等人自觉理屈,哑口无言。
  纣王借机再表彰他们往日的忠心,不惩反奖,命他们为新政的监督人,授以重位,赵启等人心服口服,跪地谢恩,表示一定不辜负大王的信任。
  众臣见到大王如此手段,三言两句竟然使新政最强烈的反对者变成了坚决的拥护者,心中惊惧,更不敢有异议。
  大商的新政与齐国基本相同,只是在贵族们的优惠政策年限和土地占有比例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适当地增加贵族们利益。
  目前大商的状况是,绝大部分肥沃的土地都掌握在贵族卿士地手中,而对于荒地,平民们又缺乏开垦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愿意去开垦荒地。
  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被奴隶主们牢牢把握,如今,纣王的新政利用大量奴隶开荒,有三层用意。
  其一,解放奴隶,使其获得宝贵的自由,告别最野蛮的人族社会制度。
  其次,奴隶们为了自由,劳动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大面积的开垦荒地不仅为后面的新制度打下基础,还能迅速促进大商的农业发展。
  最后,可以大大削弱以贵族卿士为首地奴隶主对农业的控制,为进一步改制做准备。
  当然,在肖鹏这个通晓未来数千年历史发展的人眼中,这种目前看来先进的土地制,还存在着相当地弊端。
  政治上对贵族、地主们的依赖,从而使得将来他们土地所有制得势壮大,进而蚕食、破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是破坏了国家经济的根基,导致国弱民贫,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必然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不过,纣王自然考虑不到这么长远的问题,肖鹏琢磨着,看来有机会,得传授一些新的东西给纣王了,总的来说,这个纣王让肖鹏十分满意。
  他将肖鹏传给红云,又由红云传给仓颉,再由仓颉传给轩辕,最后由轩辕教给他的东西运用得淋漓尽致,甚至在其中还自己摸索出了更加具体化的细节性东西。
  这个纣王,很有成为千古一帝的潜质。
  纣王交代了新政的细节与相关法令后,又安排了一系列人事,并定下时日,通知四大诸侯届时来朝歌议事。
  然而,新政即将普及天下的消息一出,各路诸侯骚动不断,新政中没收大部分土地归为国有与解放奴隶这两条,更是让许多诸侯和贵族无法接受。
  但获得最新消息和新政好处的小贵族、平民以及奴隶们却是欢欣鼓舞,一心盼着新政能在自己的居地尽早实现。
  四大诸侯对于纣王的召集命令则采取了拖延的对策,有的称病重难动,有的称外族入侵需要抵御,就是不肯前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第一只出头鸟终于出现,冀州侯苏护。
  冀州位处北地,是大禹所划九州之一,颇为繁华,是上古的中心地带,距离不周山很近,战略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苏护坐镇冀州多年,素有野心,手握数万重兵,麾下勇猛之将众多,尤以长子苏全忠为首。
  如今借着纣王实施新政,天下诸侯人心不稳的时机,得到了某些许诺的苏护终于压抑不住野心,走了上叛乱之路,还公开放言称:“君坏臣基,有悖祖礼,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这一反,许多诸侯纷纷响应,北海袁福通更是纠集了七十二路诸侯一齐作乱,东海的平灵王也趁势反叛。
  面对这严峻的形势,纣王并没有慌乱,一边命令各关总兵将领严守岗位,谨防生变,一边下令清剿叛军。
  在原史中,北海袁福通是个棘手的家伙,闻太师费了十五年才剿灭结束,致使纣王身边无人管制,将商朝的根基败了个干净。
  而这次,纣王并没有派闻仲前往,而是派北伯侯崇侯虎为主帅,赠白黄铖,其弟曹州侯崇黑虎为副帅,兄弟一同讨伐袁福通。
  北海原本就在崇侯虎的管辖范围内,发生叛乱,自然是面上无光,如今得了象征着讨伐权力的白黄铖,心下大喜,赶紧和崇黑虎召集本部人马,朝北海进发。
  征讨东海平灵王的主帅是黄飞虎,由于是非常时期,魔家四将镇守佳梦关,不能擅离,所以纣王安排了身怀异术的张桂芳及季康协助黄飞虎。
  另外,纣王面见孔宣,求得灵珠子至尊宝二人随军坐镇,此战当万无一失。
  而闻仲,则是被纣王派去征讨苏护,由身怀天击剑的无崖子坐镇。
  他们这些修行中人,主要目标自然是对方军中的奇人异士,对于普通军士,他们却不会出手杀戮。
  ……
  旬月之后,闻太师率领十万大军进了冀州地界,在冀州城十里外安营扎寨。
  早有冀州斥候飞报苏护,苏护既起反心,自然做好了一切作战准备,问道:“是哪路诸侯为帅?”
  “禀君侯,主帅乃太师闻仲。”
  苏护脸色一变,低头默默无语,半晌才道:“不想纣王派了闻太师前来。”
  便在苏护与一众麾下将士被闻仲之名所慑,心下惊惧之时,督粮官郑伦赶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0/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