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神话逆袭(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852

  “可在那人也遭遇危机,你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却置之不理,自顾自前奔,如此自私自利,难道我还能指望你成为侠义之士?”
  说完这两人,墨清雪那已经带上了几分凌厉的目光扫向其他人,冷若冰霜的道:“你们的‘光辉事迹’,需要我一一点明吗?”
  六人再不敢停留,在广场上两百多双或鄙夷,或嫌弃的目光注视下,垂首转身便往牌楼方向奔去。
  剩下的五十人噤若寒蝉的看着墨清雪,这位师姐美则美矣,可太过冰冷严厉,丝毫不讲情面,以后若跟随她修行,估计日子不好过。
  好在还有一个软萌小师兄,他脾气似乎很好,待墨清雪赶走那六人后,他面带微笑的上前几步,温声道:“好了,不合格的人都已经被淘汰,诸位能留下来,便证明了你们要比其他人优秀。”
  “但你们还不能放松下来,因为你们只是度过了第一关而已,现在,我们将进行第二场考验,之前算是武试,现在,则是文试,考的是你们对‘道’的理解……”
  罗长风闻言心底顿时就是一松,别的考验或许他还不一定有完全把握,可脑海中装着万寿道藏,且已经领悟了一小部分的罗长风,对道的理解绝对不算低。
  甚至他有把握,这纯阳宫三代弟子中,任何一个提溜出来与他论道,到最后一定会演变成他给别人讲道。
  能与他论道的,恐怕也只有二代弟子的纯阳五子而已,而要给他传道解惑,估计只有掌门玉虚真人李忘生,或纯阳祖师才有那个资格了。
  至此罗长风也看出来了,沐落清与墨清雪,玩的分明便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的把戏。
  这些小年轻看不明白,到时候定会被这对组合吃得死死的,因为他曾经也是墨清雪这样的人,所以他能感觉出来,墨清雪并不是真的冰冷无情,只是性子比较淡漠清冷而已。
  这样的人,通常都是外冷内热,刀子嘴豆腐心,比外表温和,实则严厉得一批的人好对付得多。
  “现在,各自入座,在试纸左下角写上籍贯、姓名、年龄,然后将纸上的三个问题答出来即可,时间,半个时辰。”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有的是盘膝而坐,家教不错的则是端端正正的跪坐。
  罗长风是属于盘膝而坐的这部分,坐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审题,当看到纸上的三个问题,罗长风脸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微笑。
  只见三道题目分别是:一、何为道?二、因何谓之道为道?三、何谓真人?
  与其他或挠头、或咬笔杆、或眉头紧皱、或满脸茫然的人不同,罗长风径直提笔,在左下角写上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江南东道会稽郡会稽山,罗长风,十八岁。
  随即便开始答题,第一题,何为道?
  罗长风大笔一挥,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自然为道。
  第二题,因何谓之道为道?
  答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第三题,何谓真人?
  这道题倒是有些难度,可也难不倒罗长风,他运笔如飞,答曰:所谓真人者,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
  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是之谓真人。
  罗长风写的这段话,大致意思是:所谓的真人,不倚众凌寡,不自恃成功雄踞他人,也不图谋琐事。
  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不后悔,赶上了机遇不得意。象这样的人,登上高处不颤慄,下到水里不会沾湿,进入火中不觉灼热……
  真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不忧愁,吃东西时不求甘美,呼吸时气息深沉……
  罗长风完全以道家的视角,诠释了一遍什么是“真人”,其中没有什么玄之又玄,云里雾里的东西。
  他就是在阐述一个真人,应该要做到哪些,应该能做到哪些,这比什么真人要达到什么什么境界,武功要有多么高之类的回答,朴实得多。
  写下最后一笔,罗长风轻轻一吹,墨迹立干,又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满意的点点头,随即扭头看向沈剑心。
  见他也在奋笔疾书,心下暗暗松了口气,这段时日他每天晚上给沈剑心讲道,看来如今是有效果了的。
  正思忖间,忽然感觉面前一暗,一股如兰似麝的馨香传入他鼻腔。
  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却见于睿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他面前,将他的试纸拿了起来。
  罗长风赶忙起身,恭敬唤道:“见过清虚真人。”
  于睿对他展颜一笑,摆摆手,连道:“坐下,坐下,不必客气,我随便看看。”
  “呃……是。”罗长风有些懵然的重新坐下,这清虚子声音婉转动听,却算不得温柔,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俏皮之意,让他莫名的想到了黄蓉。
  这样的于睿,突然让罗长风感觉很危险,嗯,若有可能,尽量离她远点。
  偷眼瞄了瞄于睿,发现她脸上浮起一抹惊叹之色,心下又不由暗暗得意。
  于睿拿了罗长风的试纸,也没有再放下的意思,径直拿到了自己的桌子上。
第三十七章
最后一关考验
两仪门
  见于睿桌上那炷香燃尽,最后一点火星消失,墨清雪看向众人,沉声道:“时间到,收卷。”
  立刻有弟子上前开始从桌上收试纸,发现有人纸上一字未写,或有题未答时,便直接道:“你可以走了。”
  那些只是一心练功,对道学完全没有涉及过的人,垂头丧气的陆续离去,他们这才意识到,纯阳宫是道派,可不是单纯的武林门派。
  事实上,许多门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对弟子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武功根基与心性只是最基本的东西,还有其他的门槛。
  纯阳观作为道家门派,武学与大道之理息息相关,弟子自然是要学道的,只有这样,才能将纯阳武学练至高深境界。
  而像万花谷,就要求拜师者必须拥有一技之长方可入门,诗词歌赋、医卜星象、手艺杂学等皆可。
  长歌门则要求必须懂一些音律,藏剑山庄要求对剑术有一定天赋,霸刀山庄自然是在刀法上有一定天赋。
  还有天策、苍云、丐帮等门派,看似没什么特色,但最低门槛也是要具备某种信念,或者说信仰,如天策的忠,苍云的义,丐帮的侠等等,这些都是对弟子的特殊要求。
  那些只重武学根基,不管其他的门派,多半也不是什么正经门派,如明教、红衣教之类的邪教组织,不要求你有什么特殊才能或一技之长,也无须具备什么信念,因为他们会负责给你洗脑。
  恶人谷更不用说,力量高于一切,他们追求的就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无法无天。
  恶人谷就当真全是恶人吗?未必,只是因为恶人谷的人,基本上人人都有极度悲惨的过去活经历,导致他们的三观与行事风格跟主流思想相悖。
  所以他们得不到被更多人接受的主流思想认同,将之定性为“恶”,这与许多世界的魔教、邪道是一样的。
  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正义的,不与他们站在一起,成为那大多数中的一员,做了“小部分”,那么你就是异端。
  言归正传,纯阳宫对拜师的弟子要求其实并不高,不需要你对道的理解有多深,只要懂点皮毛,证明你在大道之理上下过工夫就行。
  那三个问题也并不算艰深,只要是接触过道家学说的人,多多少少都能答出一些,绝不至于完全答不出来。
  这三道题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是看你对道的领悟有多深而已,哪怕你只是了解那么一丝,都有机会通过这一关,因为拜入门派后,自然会有人教你。
  可如果你完全不了解,那就证明你对道根本没兴趣,众所周知,学习一项自己没兴趣的东西,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这一关,五十人被淘汰了二十一人,剩下二十九人,那二十九人都有些兴奋的坐在原地,等候下一关考验的到来,随着人数的不断减少,他们能留下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不过墨清雪一直没有宣布进行下一关考验,于睿将周围的弟子们都叫拢来,让他们传阅一份试纸,所有看过的人,皆是满脸赞叹之色,连连点头。
  坐在罗长风左右的人,都知道那份试纸是他的,全都下意识的看向他,却见他安然盘坐,不骄不躁,心下不由暗自佩服。
  后面的人刚才正冥思苦想的答题,却没注意到于睿拿走罗长风试纸那一幕,纷纷猜测那是谁的试纸,如此得师门长辈看重,可谓前途一片光明啊!
  片刻之后,众弟子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墨清雪对剩下的人道:“现在进行第三关,也是最后一关考验,是去是留,就看这一次的表现了。”
  “若所有人全部通过,那么就全部一起留下,若一个都没通过,便由家师择优收取,人数不定,现在,跟我来吧!”
  众人纷纷起身,跟着墨清雪往两仪门前行去,在两仪门前列好队后,墨清雪转身看着众人,道:“第三关,考验的是你们的悟性,我身后便是纯阳宫主殿的门户,两仪门。”
  “此乃前往主殿的必经之路,要想前往主殿,就必须通过两仪门,而这次的考核,便是要‘同时’穿过‘天意’‘人愿’二门。”
  “所有人,到右侧偏殿中等候,叫到谁的名字,谁便出来考验,每个人的时间为半刻。”
  同时?众人都听得莫名其妙,人只有一个,又不懂分身之术,更不能将人劈成两半,如何同时经过两道门?
  这次便连罗长风都有些蹙眉,因为这考验实在是太古怪了,既无解释,也无说明,答案也太有发散性,既然是考验悟性,至少你要给人一个可以悟的目标吧!
  纯阳自然不可能只是留下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题目,墨清雪扫视了众人一眼,手中捧着签名册,转身往天意门行去,口中淡淡道:“万物皆虚幻,大道本无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沐落清适时道:“好了,各位跟我来吧!到偏殿等候,等候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互相交流,否则,直接淘汰。”
  众人跟着沐落清往偏殿行去,而听了墨清雪最后那几句话,罗长风恍然大悟,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显然,他瞬间秒懂,毕竟,这个道理前几天他还跟沈剑心讲过呢!
  沈剑心也若有所思的回头瞥了两仪门一眼,眼中似有明悟,还有几人皆露出思索之色,但更多的是一脸茫然的人。
  偏殿中靠墙位置早有十数名纯阳弟子站立,殿中空地上摆着数十个蒲团,待得所有人进入偏殿,各自找蒲团坐下,沐落清这才翻开了名册。
  方才收卷后,每个人的身份信息都已经被抄录下来,沐落清叫出了第一个名字:“文风华。”
  “在。”只见一名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少年站起身来,罗长风注意过他,此人礼仪礼节方面十分到位,显示出了良好的家教。
  他虽然浑身书卷气,但并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穷酸秀才,武学根基也不弱,更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学习君子六艺的儒家弟子,应该是出自书香世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