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神话逆袭(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852

  却见他心心念念的那几个人,此时正于半空互相借力,向着他所在位置扑来,而且还多了两个陌生高手。
  却是方才众人各自跃下雕背后,神雕母子便一头扎进了狼牙军弓弩手阵列,众人互相借力,减缓下坠速度,于半空调整好方向,向着各自的目标掠去。
  谢云流不屑于使用偷袭这等手段,故而刻意出声提醒,也是为了阻止令狐伤去对付神雕母子。
  虽然罗长风心里清楚,令狐伤未必就能对付得了神雕母子俩的联手,但他也没说什么,绝顶高手有绝顶高手的骄傲,谢云流要的,是一场公平的决斗。
  令狐伤的心沉了下去,天上那五个人的气势,没有一个比他弱的,他曾经视为生平劲敌的天枪杨宁,反而是这几人中最弱的一个。
  两千亲兵营将士已经聚拢到他身边,但这些亲兵,却不能带给他半点安全感,今日,恐怕难以幸免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
落幕
  当五人下降到二十丈高度后,便无须再互相借力了,谢云流右手搭上了腰间的剑,却并未就此拔剑出鞘。
  虽然回归纯阳后,他修心养性,剑道境界大进,剑法慢慢变得中正平和,走回了道家武学的正轨,已经很少再使用中条一刀流那不留余地,狠辣凌厉,讲究一击必杀的武技。
  但这由他自己独创,追求极致杀伤力的武技,他却并未彻底放弃,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速战速决,故而谢云流一出手就是一刀流的杀招。
  令狐伤感受着谢云流那杀机凛然,却又极度内敛的气势,也无暇再去管大军,他发现这从天而降的五个人,只有谢云流的气机锁定了他,其他几人根本没打算对他出手。
  他瞬间明白过来,对方要的是一场一对一的决斗,而非单纯的为了擒贼先擒王,这是武者对对手的尊重,他非常理解这种心态,因为他同样是这样的人。
  明白了这一点,令狐伤全部的精气神都凝聚在了谢云流身上,眼中再无其他,战意冲霄而起,剑气如长河奔涌,激荡虚空。
  他周围的亲兵只觉空气中似乎都带上了锋锐之气,每一口呼吸都令鼻腔与气管刺痛。
  以令狐伤为中心,亲兵们不由自主的往外退开,眼中带着狂热之色,片刻之间,周围就空出了十数丈距离。
  独孤求败、罗长风、阿飞、杨宁四人率先落地,各自占据一个方向,背对着令狐伤,气势爆发之下,再度将狼牙军士卒往外逼退。
  他们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狼牙军便一步一步往后退却,很快,中央的空地就扩大到了方圆二十余丈。
  令狐伤气势终于凝聚到顶点,他双目与气机死死锁定头顶上距离他已不足十丈的谢云流,发出了自己的至强一击。
  剑罡冲天而起,如匹练似飞虹,磅礴而迅急,独孤求败几人心有所感,全都忍不住转回了身子,看向这煌煌一剑。
  罗长风在心神中道:“果然不愧西域第一剑手之称,剑道修为的确已有一代宗师的风范,可惜,面对大师兄,还远远不够。”
  独孤求败道:“这是自然,静虚子内丹将成,已经踏上以剑入道的路途,令狐伤还差得远。”
  罗长风笑道:“你们也差不离了吧?”
  独孤求败傲然道:“除了昆仑不算真正的剑客外,我们这几个人,在剑道上的悟性,无论在任何世界都不弱于人,如今欠缺的不过是修为的积累,修为一到,凝结内丹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阿飞道:“你掌控寄灵空间的进度如何了?”
  罗长风叹道:“跟你们一样,还欠缺了几分修为,要做到修改寄灵空间的法则,我至少得将紫霞功修炼到第九层,而要彻底掌控寄灵空间,需要第九层大圆满,也就是你们内丹大成的境界。”
  独孤求败道:“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急不来,反正那一天是能看得到的,我们不急,你也不要急躁,稳步提升便是。”
  罗长风道:“嗯,我知道。”
  罗长风等人与谢云流不同,谢云流的修为已经足够,阻拦他踏出那最后一步,凝结内丹的关卡,就是领悟天人合一。
  但罗长风、独孤求败、阿青、阿飞,他们都已领悟天人合一的奥妙,最大的难点早被他们跨过,他们所欠缺的就是修为的积累了。
  心神中的交流迅疾无比,动念即可,是以他们在心神中交流了几句,实际上不过瞬息之间的事而已。
  令狐伤全力一击出手,谢云流原本微阖的双目猛然大睁,腰间的长剑终于出鞘。
  相比于令狐伤那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一剑,他的剑似乎毫无威势,只因一刀流的武技,在兵器出鞘前,一切都凝聚在了鞘中。
  但是当他的剑出鞘那一瞬,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一剑的可怕,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斩,没有变化,甚至连后着都没有。
  然而,没有变化有时也正是最好的变化,这一剑形成于招未出手之先,以出招为收招,以不变为万变。
  令狐伤无法形容这一剑的灿烂与辉煌,那已经不是一柄剑,而是天边的雷霆,闪电的一击。
  所有狼牙兵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天边谢云流正随手斩出了那似乎毫无威势的一剑,他们连他出剑的轨迹都看得清清楚楚。
  但站在前排的狼牙兵却看到,就在他斩出那一剑时,有另一个谢云流已站在令狐伤身后,背对着令狐伤,倒握剑柄,缓缓还剑入鞘。
  嗯,标准的东瀛武士收剑动作。
  “咔”
  便在谢云流手中长剑的剑格与剑鞘相合,发出一声清脆的碰响,长剑彻底归鞘那一刻,天边的谢云流消失了,令狐伤发出的那道磅礴恢弘的剑罡也凭空消失。
  令狐伤保持着举剑刺天的动作,一动不动,眼中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口中喃喃道:“这世上,竟有如此可怕的剑法。”
  罗长风叹了口气,道:“可怕的不是剑法,而是人,我大师兄已踏上以剑入道之途,一旦功成,便可谓之‘剑仙’,死在他手中,也不算辱没了你。”
  令狐伤脸上浮起一抹恍然之色,“原来如此,多谢解惑,我败得……不冤……曼莎……曼……莎……”
  令狐伤的声音越来越低,终于,他持剑的手骤然垂落,双目缓缓阖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算是瞑目了。
  但他的身躯却没有倒下,依旧笔直的站着,哪怕是死,也仍如一柄出鞘的利剑,直刺苍穹。
  他身上没有任何伤口,但他生机却已被谢云流那融合了精气神的一剑彻底斩灭。
  杨宁见状,敬畏的看了谢云流一眼,随即转回身,提气大喝道:“令狐伤已死,尔等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杨宁这饱含真气的一声大喝瞬间传遍整个战场,霎时间,正惨烈厮杀的战场沉寂了下来。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停手,目光汇聚到狼牙军后军方向,当看到后军原本齐整的队列开始混乱时,各自的神色缓缓变了。
  立于府城门楼上的李承恩大喜,双拳骤然紧握,狠狠捶在女墙上,同样提气大喝道:“狼牙军主将已死,天策军全军突击,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毛毛亦拔剑出鞘,向前一指,大喝道:“杀。”
  “杀……”五千天地会正式弟子,八人一组,在毛毛、慕容追风、卓婉清的带领下,如潮水般涌了上去。
  天策府府门大开,吊桥放下,镇守府城的三千天策军将士亦冲了出来,向着失去指挥,陷入混乱状态的狼牙大军冲杀而去。
  天策将士与各派中人面露振奋之色,仿佛被打了鸡血一样,士气大涨,而狼牙军与红衣教众们却是心神大乱,主将都死了,连个指挥的人都没有,这仗还怎么打?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全面逆转
  继令狐伤死于谢云流之手后,天狼、地狼、雷狼也纷纷授首,红衣圣女邀月在曹雪阳枪下身受重伤,得红衣教众以性命相阻,脱身而去,狼牙军溃散。
  天策军大获全胜,衔尾追杀二十里方才收兵回营,狼牙军八万兵马折损近半,山狼收到斥候带回的情报时不由大惊失色,再不敢前进,立刻下令大军调头,急行军撤回虎牢关。
  不过他却并无什么惶然之色,反而心下暗喜,只要收编了这剩下的近五万溃兵,他麾下便拥有了十万大军,足以在这乱世站稳脚跟,自立为王,再无须受安禄山挟制。
  有虎牢雄关为凭依,只要他不主动出兵去招惹天策军与天地会,便不虞吃败仗,到时他完全可以退回河北道,以北方为根基徐图发展。
  不得不说,山狼的算盘打得的确好,可惜他不明白,当这个世界多了个罗长风,出现了天地会时,这天下的局势,就已经不再是任何人能够掌控。
  ……
  天策府一役天策军大胜狼牙,大唐东面门户彻底稳固下来,但这并没能带给李隆基半分安全感,因为安禄山的主力部队距离长安已经不足百里,可谓朝发夕至。
  李隆基终于坐不住了,他暗中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准备出逃,明着却颁下制书说要亲征,结果自然是无一人相信的,百官全都躲在家中,只等安禄山一到,便立刻改弦易张,迎候新皇。
  当然,李隆基只是要找一个借口逃命罢了,并不在意别人相不相信。
  待陈玄礼整编六军完毕,李隆基便在次日黎明带着杨贵妃、众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高力士等心腹从延秋门出逃,一口气奔出百余里,到得马嵬驿。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还算有那么几分作为皇帝最后的良心,在经过国库时,眼见带不走那么多财富,杨国忠想将之毁掉不让叛军得到。
  李隆基阻止了他,因为他认为,叛军得不到财宝就会搜刮百姓,不如把它们留给叛军,如此说不定还能给长安百姓留一条活路。
  然而就在他逃到马嵬驿的第二天,已经空荡荡的皇宫便迎来了它的新主人,这国库中的财富,自然不会落到叛军手中。
  李倓带着他麾下四万卫军半道上就折返了长安,重新占据皇宫,迎李重茂入宫,登基为帝。
  李重茂一经登基,立刻昭告天下,罗列了李隆基三十条罪状,并在诏书中将自己的身份来历,当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谋权篡位之事尽数写明。
  李重茂在诏书中怒斥李隆基得位不正,结果坐上皇位后,却不励精图治,只知纵情声色,任用奸佞,致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如今叛军兵临城下,他不思稳定军心,平息叛乱,还百姓天下太平,反而抛下百姓,自顾自逃走,枉为天子。
  最后他表态,他登基后将坐镇长安,亲自指挥大军平叛,做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总之,这一份长诏散出去,李隆基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对于皇家的事,百姓们并不了解,皇权更替也不是他们能接触到的。
  但李重茂在这份长诏中,将当年李隆基发动政变,谋朝篡位的事说了出来,首先就将自己放在了道德制高点,将李隆基打为了乱臣贼子。
  百姓都是健忘的,数十年过去,他们早已忘了开元盛世,只记得这些年天下流寇四起,民不聊生的日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