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984

  柳镌被李泽逼视着,竟是不敢再行争辩。
  李泽站了起来,拱手道:“这事儿便这么说定了,世伯什么时候决定启程了,通知我一声,我自然会派人护送您回去。世伯,石邑那边的官衙还有柳氏老宅,我已经让沈从兴派人修理了,您回去之后便可入住。嗯,再有,现在横海那边兵慌马乱,您在石邑最好不要乱走,在石邑,您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出了石邑,我们可就鞭长莫及了。”
  威胁,赤裸裸地威胁。
  这是警告自己不要想着逃跑。
  真要逃跑出了什么事儿,可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指不定自己真要逃跑的话,下手的人就是李泽本人呢!到时候来一次贼喊捉贼,又把自己弄回了武邑,自己还得哑巴吃黄莲,还得向他道谢又救了自己一命呢!
  心可真狠啊!
  柳镌欲哭无泪。
  李泽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柳氏一家,是他经略横海的重要一环,岂能轻易放手?有这一家子在自己手里,柳成林即便恨不得把自己碎尸万段,也得乖乖地不敢轻易乱动弹,只要他不动弹,机会不就来了吗?
  朱寿岂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只要朱寿开始打压柳成林,柳成林不想死的话,那就只能奋起反抗了。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与柳成林,可不就成了天然的同盟了吗?
  想到得意处,李泽不由微笑起来。
  走出大厅,来到园子里,便又见到了那个美丽的姑娘,此时姑娘两手指间拈着一支蝴蝶,五彩的蝶翅正在指间招展,人在花从之中若隐若现,当真是人花两相映衬,美得无与伦比。
  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小院之中,却发现田波早已等在哪里了。
  “公子,胡十二的最新情报已经送回来了!”田波迎了上去,低声道。
  “哪边有什么新情况?”
  “王明仁死了。”田波道:“还有胡十二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王明仁死了,李泽不觉得有什么意外,毕竟那样的大战之下,任谁都无法有把握保全自己。从田波手里接过卷宗,看了第一页,不由有些动容。
  “这王明仁,倒真是一条汉子,可惜了。”他摇了摇头,“曹信真是了不得,那样的情况之下,能断然作出如此的决断,了不起。”
  “的确了不起。”田波也是点头称是。
  “王明义知道这件事情了吗?”
  “这份情报公子没有过目,我便也没有通知他。”田波道:“公子觉得要不要知会他?”
  “告诉他吧。”李泽叹了一口气:“他们两兄弟的感情,可不像我与李澈,现在翼州,深州形式都已经缓和了,他可以去深州祭奠他的兄长。”
  “明白了,回头我便去告诉他。”
  李泽接着看下去,除开深州的战局之外,接下来便是胡十二对自己的状况的汇报了,看到胡十二的近况,李泽不觉也是讶异万分,这小子现在当真已经混成了苏宁的心腹将领了。深州局势变缓,李安国病倒,曹信掌权,但苏宁解禁复出后,便又开始重新集聚力量,在深州他的主场之上,苏宁还是很轻而易举的重新凝聚了不少的人手。手下重新掌握了数千兵马。其中便有胡十二控制下的一千甲士。
  “这小子,当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李泽叹道。
  “苏宁身边有了我们这一枚棋子,将来要对付他可就简单多了,可以说,苏宁的脑袋便等于交在了公子手里。”田波笑得极是开心。
  “告诉胡十二,万万不可大意,从现在起,除非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情况,他不要再频繁向我们传递消息了,深州的消息,我会从其它渠道得到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苏宁集团之内,获得更重要的位置,掌握更多的资源,取得更大的信任。”李泽吩咐道。
  “明白。”
  “成德绝不会这么平静地交付到我的手上的,不仅是苏宁,只怕我那位二叔,也会蹦哒几下的,接下来,我们还多的是事情做呢!”李泽冷笑着道。
  “公子,那我们还需要往哪边加派人手吗?”
  “不用,我想接下来我们有机会光明正大地往哪边派人手。”李泽道。“对了,过几天,柳镌要回石邑就任那里的县令,相关的事情你准备一下。”
第一百七十五章:忍得一时之辱,便叫日月换新天
  王明义扶棺大哭,几欲昏绝于地,正如李泽所言,他与王明仁的兄弟感情可是真真切切,兄弟二人自小便分工明确,一人从政,一人经商,相互扶持,兄友弟恭,如今王明仁英年早逝,王明义不但有丧兄之痛,更有天塌了的一种感觉。
  曹王两家一向是把王明仁当着接班人来培养的,两家以后数十年的富贵荣辱全都系于王明仁一身,现在王明仁已死,曹家两位表兄是读书读傻了的,不通时务,纯粹的书呆子,而自己一心扑在商务之上,对于政治亦是一知半解,对于军事更是一窍不通,王明义放眼前望,只觉前途一片黑暗。
  王明仁已经死去旬日,只是前方战事吃紧,一直没有下葬而已,大家的悲伤本来已经基本过去了,被王明义这一哭,顿时又都悲从中来,还躺在软榻之上被抬着过来的王温舒更是又哭得昏厥了过去,身上不少刚刚结痂的伤口又再度崩裂,血染重衣,把大夫又是好一阵忙乱。
  看到王氏一家人的悲伤,李安国也是悲从中来。王明仁的灵棚旁边,便是李澈的灵棚,王明仁虽然身体千疮百孔,但总算还是抢了一具全尸回来,而李澈却只剩了一个脑袋,整个身体是用檀木雕刻而成。王明仁死了,还有王明义这样一个兄弟灵前痛哭一场,而李澈死了,他的某个兄弟在远处,怕是只会暗暗欢喜,李安国看着被抬下去的王温舒,心中却是无比的羡慕。
  “好了,明义,逝者已逝,生者尚需节哀,节度使还等着你汇报翼州相关的局势呢!”曹信将王明义拉了起来,温言道。
  擦干脸上的泪痕,众人离开了灵棚,转而到了正堂之上。眼下,深州的战局已经趋于稳定。深州现在除了翼州曹信带来的两万兵之外,镇州的援兵也终于抵达了,由镇州别驾王思礼带着最新征集的五万镇州府兵抵达深州,在距深州城十里距离之上扎下大营,与深州城互为犄角,赵州李安民也终于兵发振武节度治下易州,这也迫使振武节度使王沣不得不调回了部分军队回防。虽然张仲武麾下大将邓景山率两万大军从莫州来援石毅,但双方的对峙之势已经形成,短时间之内,双方是谁也奈何不得谁了。
  于是翼州的局势便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思。
  如果翼州被横海打破,横海军自翼州而来,抄了深州的后路,成德便败局已定。眼下振武王沣到了此时仍然僵持着不肯退兵去守自己的老窝,自然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此时他如离去,一旦横海得手,他便要失去到手的利益了。真到了那个时候,他才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敌我双方,都在等着翼州的战局变化。
  “节帅,姨父,我们打赢了。”站在一众成德节度使治下的高官之间,即便王明义,也是有些紧张,必竟像节度使李安国,深州刺史苏宁。甚至于镇州别驾王思礼,深州长史黄尚,别驾杜腾这些人,平素也不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
  “打赢了!”
  王明义这一句话一出口,屋内所有人都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脸色一下子舒展开来,便是苏宁,紧绷的脸色,此时也是先舒展开来似乎想要展颜一笑,但随即却是想到了什么,一张脸却是显得更难看起来。
  “是的,打赢了,小公子带领麾下,在武邑与信都交界之处,全歼德州刺史朱斌麾下大军,歼敌数千,俘虏数千,随后更是纵兵追敌数百里,将朱斌击毙于德州城下,大军趁势取了德州城。”王明义大声说着,这一战,他也是参与了的,此时说起来,不免骄傲万分。但却听得屋内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
  这是真的吗?
  “你说得是真的?”第一个发问的是曹信。
  “当然是真的。”王明义看着姨父,认真地道:“我们拿下了德州之后,小公子说我们兵力不足,无法守住德州,所以纵火焚烧了德州城以及德州境内所有的村庄,城镇,然后掳掠了十余万德州百姓撤回到了翼州境内。这一战,我们只是占领了德州的石邑县,其它的,全都毁了,现在这三地,都在忙着安置这十余万百姓呢!”
  如果说先前听到大胜的消息,众人在狂喜之余,勉强还能保持着高位者的风度,但此时,倒抽凉气之声却是在屋内此起彼伏。
  掳掠十余万百姓,纵火烧毁德州境内所有城镇,村庄,德州城,那可是传承了上千年的古城啊,居然就这样一把火被烧了一个干净。
  这位从未谋面的小公子李泽,当真是一个狠角色,这样的干净利落,这样的心狠手辣,可谓是大大地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居然,居然如此狠毒!”深州长史黄尚在呆滞之中喃喃地道。
  “黄长史此言差矣!”公孙长明站了起来,“小公子火焚德州,掳掠十数万百姓,强迫其迁徙,看起来是残暴,但于我们成德而言,却是最明智之举,否则,即便这一战小公子打赢了,但接下来,我们还是要输的,而一旦翼州出了问题,整个成德下场如何,不用我说。现在石毅,王沣,还有邓景山等待的是什么,不就是在等着翼州失败的消息吗?”
  黄尚猛然惊醒过来,突然意识到自己刚刚出口批评的可是节度使的公子李泽,而且这个李泽现在可是节度使唯一的儿子,不由脸色微微一变,垂下头来,不再言语。
  公孙长明转过身来,看着李安国,拱手道:“李公,小公子将德州数百城变成了无人区,也是无奈之举,否则朱寿遭此大败,必然会再度兴军报仇,占领德州,明显是守不住的,但留下这些城镇,这些百姓,则朱寿便可以就地征收粮食,征召民夫,再度进军,以小公子现在兵力,肯定是抵挡不住的,但现在,朱寿只怕是无法跨越这数百里的无人区了。王明义,你说小公子在德州派了一支骑兵。”
  王明义点头道:“是的,小公子派了麾下一名叫李德的将领,率领数百骑兵驻扎于德州境内,如果敌人来袭,则不停地袭扰敌人粮道,如果敌人就此按兵不动,则可主动出击,游而击之,不停地骚扰沧州,棣州等地,务必要让对手不得安宁。”
  “这就是了!”公孙长明拱手向李安国道:“李公,如果我所料不错,只怕卢龙军与振武军撤兵之日已经不远了。”
  “现在敌人仍然大占上风,他们为何要撤军?”苏宁不服气,大声反问道。
  “很简单,张仲武不想与我们打成一场僵持战。”公孙长明淡然道:“既然不能速下成德,此人的战略构想便要破灭了,再僵持下去,于他没有丝毫好处,一旦我们被逼得狠了,说不定会向朝廷求援,引来援兵,于他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即便是河东高骈,也有可能向我们派出援军。”
  “河东高骈,可是刚刚在张仲武手下吃了败仗,桑干河一仗,高骈损兵折将,被张仲武的铁骑杀了数千人马,不得不退守代州。自顾尚且不遐,还能管得着我们?”苏宁冷笑反问。
  公孙长明笑了一笑,却是坐了下来,懒得回答苏宁的问题。倒是李安国叹了一口气,道:“苏宁,高骈实力,远超我成德,其人统辖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云中守捉军,辖下主力兵马达到五万人,实力与张仲武相比,丝毫不弱。这一次桑干河之败,却是受了我们仓促出兵的拖累。他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不得不发兵牵制张仲武,所以才遭此败,但只消看他退到代州雁门关之后,张仲武便再无寸进,便可见一斑了。现在我们缓过一口气来,与卢龙形成了僵持之势,他便没有必要再冒险用兵。而现在北方局势已经糜乱,振武军,横海军已经公然投靠了卢龙,高骈必然要全力保全我们成德,所以派援兵来是可以想见的事情。我们有可能拒绝朝廷军队的直接介入,却不会拒绝高骈的麾下来援。张仲武是个聪明人,既然战局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必然会撤军与我们讲和的。然后再集中力量先去对付高骈。”
  “讲和?”苏宁尖叫起来:“他们杀了澈儿,哪个王八蛋敢与他们讲和,我便砍了他。”
  “无礼!”李安国苍白的脸上浮上了一层红晕,恼火地看着苏宁:“澈儿是我的儿子,难道我不心疼吗?但如果卢龙遣人来讲和,我还是会答应的。”
  说到这里,李安国大声咳嗽起来,一时难以为继,尤勇赶紧走过去替他抚着后背,好半晌李安国才平息下来,手指指向曹信:“曹信,你来说,我为什么会答应求和,咳咳咳!”
  曹信看了一眼苏宁,不紧不慢地道:“因为我们经过河间大败以及深州这些日子的大战,实力大受损失,如果坚持与卢龙作战,不但占不到丝毫便宜,相反还有可能遭遇失败,最好的结果,也可能是两败俱伤,如果真成了这个样子,朝廷兵马,可就要名正言顺地趁虚而入了。张仲武必然会看到这一点,所以他知道他即便撤走了,我们也暂时没有实力去惹他,而是要蜇伏下来恢复实力,而一个振武军,一个横海军,便足以牵制我们了。而他便可以集中全力去打高骈了,既然不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击垮高骈,他便必须要集中全部的力量,与高骈决一死战,河东若败,则北方大局鼎定。”
  “河东若败,澈儿岂不是要白白地死在他们手中?到了那时,难不成我们还要像卢龙屈膝不成?”苏宁怒道。
  “所以要蜇伏,要重振兵马,这些年来,我们成德太安逸了,不注重军事,这才有了今日之恶果,以我成德百万之众,武装起十万大军,难道便是难事吗?”李安国再度怒吼起来。“苏宁,你长点脑子,忍得一时之辱,便叫日月换新天。”
第一百七十六章:釜底抽薪
  “什么忍得一时之辱,便将日月换新天!”苏宁环视着屋内自己的部将,脸色如同锅底。“只怕到时候,成德的主人便会换成李泽那个野种,就要骑在我苏某人头上拉屎拉尿了。”
  自从重新获得自由之后,苏宁便再也没有住进刺史府中,而是呆在了军营之里。作为他最得力的部属,杜腾即便是在苏宁被软禁期间,也没有放弃为他重新收拢力量的努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当苏宁再一次获得权力的时候,杜腾已经为他重新组织了一支约五千人的军队。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胡十二统带的一千甲士。
  不要小看这五千人。这可是经历了长时间恶战的一批部队,与平日里集结起来的府兵已是大不相同。
  在经过了数场残酷的守城战以及那一场反败为胜的大作战之后,能够活下来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算得上是精锐了。
  这五千人中,如今重新升格为甲士的便多达三千人。
  除了胡十二统带的一千人,苏宁原本的约三百老兵之外,还有杜腾亲自统带的一千甲士,以及长史黄尚的儿子黄成所带领的一千甲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