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984

  看着大堤后面那些庄稼地里咕嘟咕嘟冒着泡泡的管涌地点,看着正在崩塌的一块块堤岸,李泽脑子里嗡嗡作响,这里距信都县城不远,一旦溃堤了,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计。
  现在的信都可不是以往的信都,内里挤满了从德州迁徙过来的百姓,近两万人,便居住在县城之中。
  回头看着昔日温柔的栗子河正咆哮着卷起浪花,一次次地冲击着堤岸,李泽的脑子里便一片空白。
  信都那夯土的城墙连砖都没有包上一块,是绝对无法抵挡这样的洪水冲击的。别看现在只有数丈宽的一段口子出现了问题,可是一旦破堤,那这个缺口便会无限制地被水流冲刷扩大,一直到最终无法收拾。
  屠立春毫不犹豫地一把捞住了李泽的马缰,带着李泽便沿着大堤向着上游方向奔去,他要马上带着李泽去到一个安全的高地之上以确保李泽不会出任何事情。
  李泽看到了面色苍白地站在大堤之上,嘴里念念有词的孙雷。心中不由长叹了一声,孙雷终究还是没有当官的经验,像这样的灾情,第一时间,本来就是该撤走城内的百姓的。像武邑的候震,在大雨倾盆而下的时候,第一时间便跑去看了那些危险的地带,确认了大堤不会出事,这才回到城内。可即便是如此,一些低洼之地的村落,仍然在义兴社的组织之下,暂时投亲靠友或者迁往高地躲避了。
  经验这东西,有时候真的非常重要。而作为一名地方父母官,有时候宁愿多作一些无用功,多花一些钱财,也要确保没有大的祸患出现。而孙雷,在这一点上显然还不及格,他仍然在用商人的思维在当着官。
  商人,习惯于冒着风险作生意,但作为地方官,则是最好不要抱任何的侥幸来行事,因为一旦出事,你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李泽有些自责,让孙雷用义兴堂大掌柜的思维去当这个县令,还是他曾经大力鼓励过的呢。这对于孙雷发展信都经济或者是用的,但在这一方面,却不然了。
  身后传来了众人的惊呼之声,李泽回头,便看到先前出现险情的大堤,终于倒塌了,河水倒灌进了大堤之后的田地。正在大堤之上抢险的士兵,青壮,被这破口分割成了两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部分。
  杨开,就是在这个时候上去的。
  李泽看见这一幕的时候,便用力地勒住了战马。
  杨开腰里拴了一根绳子,手里抱着一个装满沙土的草袋子,义无反顾地向着破口走去。在他身后,几名青壮脸色煞白地紧紧地拽着绳子的另一头。
  在破口边上,杨开大吼了一声:“义兴社的社员,跟我上啊!”
  吼完了这一句话,他卟嗵一声跳进了破口之中。
  强劲的水流立时便将他向着一边冲去,但靠着手里抱着的那个草袋子和身后蓦然绷紧的绳索,杨开那瘦弱的身躯在晃荡了好一会儿之后,居然站稳了。此时,大堤还只被破开了最上面一层,水也只到杨开的胸口处。
  伴随着杨开的吼叫声,卟嗵卟嗵地响声不绝于耳,跟着杨开从武邑过来的那些义兴社的骨干小头目们,竟然一个接着一个的抱着草袋子跳了下去。
  大堤之上,先是出现了短暂的失声,除了咆哮的河水声和风雨之声外,密密麻麻地挤在堤上的人流竟然鸦雀无声。
  接着,让李泽震惊的一幕便出现了。
  “义兴社,上啊!”人群之中,许多声音多时叫了起来,一个个抱着草袋子的汉子,义无反顾地跳进了缺口之中。
  石壮好半晌没有反应过来,只到卟嗵卟嗵连接落水的声音响起,他才猛然惊觉过来,一手抓了一盘绳子,将其中一头仍给身边的一名亲兵,自己也跃向了缺口,落水的一霎那之间,他将另一只手的绳子也抛了出去,缺口另一边,一名军官眼急手快地抓住了绳子,用力拉住。
  落水的石壮一个趔趄,好在此时缺口处已经有了不少的人,水流的速度被大大地减缓,才让他勉力站稳,随即身边又好几支胳膊伸了过来,抓住了他。
  更多的人跳了下去,也有许多被水流给冲进了大堤之内,还有几个竟然失足被卷到了大堤之外,只怕是不能活了。
  大堤之上霎那之间似乎活了起来。
  无数的草袋子被填进了缺口当中。
  咆哮的河水,在悍不畏死的人面前,终于退缩了,当最后几个草袋子落上去,堵住了最后一个缺口,河水也只能不甘地吼叫着,在徒劳无功地激起大片的浪花之后,蔫蔫地顺着河道向下流去。
  草袋子垒起的墙还很薄,但在草袋子后面,还有人所构成的另外一道墙。
  更多的袋子,石料被投了下去,刚刚还危在旦夕的大堤,竟然奇迹般的转危为安了。
  屠立春惊喜莫名。
  候方域等人更是目瞪口呆。
  李泽翻身下马,看着候方域等人,意有所指地道:“看到了没有,这才是我义兴社中人。候方域,你们想成为义兴社的社员,还需要多加努力呢!”
  候方域惭愧地低下了头。
  因为就在刚刚,屠立春挽着李泽的马离开的时候,尾随着李泽的只有他们这些豪族弟子,而其余的几十名亲卫义从,全都留在了后面,此刻,他们仍然还在水中。
  杨开是被人从水里拖死鱼一般地拖出来的,上了岸,躺在地上,便像一条离开了水的鱼儿一般张大了嘴巴,大声地喘息着,脸色惨白惨白的看着极其怕人。
  李泽走到了他的身边,蹲了下来。
  看到李泽,杨开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被李泽给按住了,虽然现在地上泥泞一遍,但大家身上也都是湿透了,此刻躺着,能更好的让自己的这位干将回过气来。
  是的,此刻杨开在李泽的心中,已经被当成一员干将了。
  义兴社是李泽准备用来渗透地方,掌握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如何凝聚人心方面,李泽下了不少的功夫,为此还熬了不少的夜来专门撰写了一些规章制度,当然,也有另外一些手法手段。
  李泽当然做的是文抄公,把前世耳闻目睹的一些东西照搬过来,然后结实现在的实际,润色修改。规章制度,立社宗旨,行为准则这是给大家看到,手法手段是给杨开这样的人看的。看起来,杨开是真在身体力行了。
  今日,义兴社便等于是在信都人面前,活生生地演出了一幕舍身为民的大公无私的形象。不仅仅是杨开,其余的那些率先跳下水去的义兴社员们,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镌刻在信都人的心中。
  而这个时候,也就正好是在信都大力发展义兴社基层组织的时候。
  最底层的百姓,总是最容易被感动,也是最容易被鼓动的。反倒是像候方域这样的豪族子弟,不管做什么,总是会考量得失,寻思利弊,然后才会决定如何行动。这样的一群人,想要改变他们反而是最为困难的。
  要不然,为什么会有人说,书读得越多越反动呢!
  孙雷湿漉漉地也从缺口里爬了出来,不过他的身体显然比杨开要强壮许多,事实上,跳下水去的这许多人中,倒是杨开的身体最是单薄。这家伙这一年多来,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饱受摧残,也就是这一段时间,才勉强长胖了一点。
  “多谢杨兄。”孙雷长揖不起。
  如果破堤,最大的责任人,当然便是他这位县令了,这个后果,当真是百死难赎其罪了。
  杨开躺在地上嘿嘿地笑着:“都是义兴社兄弟,这是本份。”
  孙雷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向着李泽:“请公子责罚。”
  李泽摇了摇头:“吃一堑,长一智,努力学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官吧,我也是一样。你去忙吧,眼前虽然闯过了一劫,但还有不有其它的险情,仍不能确定。县城里的人,还是要尽量地疏散才好。”
  “我马上去办。”孙雷匆匆地离去。
  “公子,接下来我要在信都多呆一段时间。”喘过气来的杨开低声道:“这个时候,正是让义兴社发光发热的时候,也正是让百姓看到我们作用的时候,现在大干快上,可以事半功倍。我估摸着,等这件事了,咱们义兴社,便彻底在信都站稳脚跟了。”
  李泽点了点头:“刚刚统计出来了,随着你跳下水去的,死了三个,这三个人,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对于其家属,要重重地抚恤。”
  “明白,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义兴社员们勇于献身的精神,对所有有志于加入义兴社的人的来说,这便是活生生的榜样。没有这种精神,咱们义兴社,可不会要。”杨开认真地道:“公子,我觉得咱们要搞一个隆重地入社仪式,要有咱们专门的入社誓词……”
第一百八十六章:柳成林的尴尬处境
  整个北方都被大雨笼罩着,景州自然也不例外。当然比起翼州,景州的情况就要好得太多了,景州没有那么多的河流。
  但景州也有着他的劣势,那就是他的经济状况,远远比不上翼州,官府也好,百姓也好,对于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也远远小于翼州。就更不用说刚刚打下德州发了大财的李泽统治之下的武邑,信都等地了。
  所以景州虽然受灾并不是特别严重,但却依然出了大乱子。除开州治所在地景县之外,安陵县,条县等地均出现了暴动。安陵县甚至被灾民完全封锁了,安陵县官府与城内豪强联手,也只不过守住了一些要紧的所在,不得不派出人手飞马向景州求救。
  灾情导致了大批的流民出现,这些人在受灾之后,自然而然地便向着县城所在地聚集,大量的人口集中,导致了这些地方的粮价高居不小,而且随着雨季的连绵,粮价还在继续攀升。而以景州刺史为卢金为首的景州本地豪强,在这样的当口,不是开仓放粮,不是赈灾救灾,反而是将这场灾害,当成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当高价的粮食掏光了这些灾民们最后一个铜板之后,暴乱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卢刺史,这一次的暴乱,根本原因就是灾民没有饭吃了,只要放粮,暴乱自然而然地就能平息下去。”柳成林看着大案之后的景州刺史卢金,大声道:“完全没有必要出动军队镇压。”
  “柳校尉,景州刺史是我,而不是你,你只是驻扎于景州的客军。”卢金冷着脸,“这些灾民哄抢粮铺,攻打府库,县衙,如果不及时镇压这些暴民,安陵县被灾民占领了,你应当知道后果。”
  柳成林愤怒地看着对方,一甩手道:“既然柳某人率领的是客军,那么靖安地方,也应当是卢刺史的责任而不是我的了,要去镇压这些灾民,还是请卢刺史派出景州军队吧。”
  看着转身便走的柳成林,卢金冷笑道:“柳校尉,灾情严重,这雨也不知道还要下多久,景州贫穷,现在粮食更是珍贵,如果柳校尉不愿出兵为地方出力的话,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向你提供军粮了。”
  柳成林霍然止步,转过身来,双眉倒竖:“柳某军队,直属节度使府,卢刺史敢断我粮?”
  “谁说我要断粮?只不过是粮食不够,我们要共渡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便只能力所能力地向柳校尉提供一些粮食了,至于多少,卢某人实在不能断定。”卢金呵呵一笑,一副吃定了柳成林的模样。
  柳成林愤怒难言。
  人在屋檐之下,不得不低头。以前景州给他的军队的粮食是一月一供给,但从一个月前,便成了三天一供给,而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此刻远在武邑的李泽的身上。
  德州整个被劫掠一空,唯独剩下了一个石邑,现在李泽在石邑驻军,而自己的老子柳镌,却仍然还是石邑的县令,不过石邑已经不再是横海的石邑了。
  柳成林知道自己会受到猜忌,也作好了忍气吞声的准备。在这件事情之上,他的确是有苦难言,别人不了解李泽,他自己却是切身领教过的。落在此人手上,哪里会有好果子吃?父亲自然不会不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但仍然不得不担任石邑的县令为李泽办事,自然是受到了威胁,有不得已的苦衷。
  他是打算着徐徐图之,等找到机会,便派人回石邑,去把父亲救回来,现在自然是不成的,只怕父亲身边现在尽是监视的人手,此时派人回去,定然是肉包子打狗。
  他自问对横海忠心耿耿,从无二心,但卢金的举动,却让他寒心不已。也不知此人的这些动作,是不是来自横海的授意。
  瓜田李下,自身现在又被扣了一口黑锅,柳成林被卢金威胁了之后,也只能无奈离去,选择带兵前去镇压安陵县的暴乱。
  他只有三天的粮食,如果卢金真的断了他的粮食,他军心大乱是必然的事情。而且现在卢金已经拖欠了他二个月的军饷没有发放了,此时与他闹翻了,只怕讨要军饷的事情,更要没影儿了。
  回到驻地大营,下达了准备出击的命令,柳成林仍然气愤难平。
  “公子不必恼火。”柳氏家丁出身,现在担任着一曲曲长的柳长风劝慰道:“这一次出击,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柳成林狐疑地问道。
  “公子,安陵不是被暴民占领了吗?我们去平乱,打进城内之后,嘿嘿,岂不是粮食也有了,薪饷也有了?”柳长风笑着道。
  柳成林一惊:“你是要我进城之后,纵兵抢掠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