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984

  “他叫李浩,是我最早的亲随之一,他将担任棣州别驾。”李泽道:“杨刺史,请恕我直言,棣州兵马,的确有些不堪战啊!”
  杨卫羞愧地低下了头。棣州与平卢候希逸的联军,被李泽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的确让他无话可说。
  “朱寿这个混蛋,把棣州送给了候希逸,这给了这位平卢节度使偌大的一个借口,这一次打击让候希逸猝不及防,一旦回过神来,说不定就想要报复,所以,棣州兵马,需要重新整编,李浩,就是去负责这件事情的。我会在棣州驻扎一千甲士,两千府兵,而杨刺史,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重新召集三千府兵交由李浩整训并为这些兵马提供粮秣饷银,杨刺史可有问题?”
  “没有,没有!”杨卫连连点头。
  “李浩,至少半年之内,你不会有援军。陈长安在沧州只有五百甲士,不可能前去支援你,所以,如果候希逸来攻,你就只能自己应对了。不需要你打败他,只需守住棣州,等待我办完成德的大事之后,回过头来再教训他。”
  李浩狞笑道:“公子放心,我还怕他不来呢!谁敢向公子伸手,我就把他的手敲断,碾碎。”
  李泽微笑着点了点头:“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战术之上却要重视敌人,候希逸也是老将,你才带兵几天,有血勇之气自然是好的,但如果因为狂妄而遭到了失败,军法可是不容。”
  “末将省得!”李浩挺胸道。
  “卢冠。”李泽指向随着二人一进来的一个汉子道:“他将担任棣州长史。”
  与吴进不同的是,卢冠原本是信都的一位小吏,曾担任过户曹一职,德州入侵,卢冠侥幸逃脱一条性命,但一家子人却全都遭了难,后来加入义兴社,成为了义兴社的狂信徒之一。
  “棣州那边,就拜托你们三位了。”李泽看着三人道:“希望你们各司其职,好好地经营棣州。我也不多留你们了,即日便起程回棣州吧。”
  “遵命!”三人行礼告辞而去。
  送走了这三人,李泽也觉得困倦不已,今天一天,他就在不间断地接见着不同的人,安排着不同的事,便连吃饭,也只是在这间小厅里,草草地吃了一点。
  安排了沧州与棣州的人事,架构起了这两个州的领导班子之后,李泽在沧州的事情,实际之上已经基本结束了,现在,他需要保持沧州和棣州的稳定,改造,那是以后的事情。而接下来,他的注意力,也就要彻底转向成德了。
  那里,才是重头戏,也是今年冬天最重要的一个收尾,办好了这一件事情,今年就可以安安生生地过上一个好年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怀德堂
  镇州首府真定城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事实上,苏宁发动的这一起叛乱,根本就没有激起多少的浪花便风平浪静。在很多知情人的心目之中,这一次的叛乱,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发动叛乱的人最为倚重的数位大将,齐齐都是对方的人。这一次的动乱,与其说是叛乱,倒不如说是节度使李安国设下的一个诱饵。而苏宁却毫不知情地一口便吞了下去。
  李安国压根儿就没有将苏宁看在眼里,他看重的是如何借此机会狠狠地坑一把卢龙。不管他钟爱的大儿子李澈是死在谁的手里,追根究底,此事的源头,还是在卢龙人哪里。迫降了卢龙大将费仲与其麾下的二千精锐卢龙军,并不能让李安国就此满足。一张更大的罗网,已经在深州,在振武等地方全面展开。
  外部浪潮汹涌,无数的兵马调动正在迅速地展开,而在节度府内,却是一片平静,甚至看不到多少的灯光亮着。
  后院之中,有一座厅堂一年四季的大门几乎都是紧关着,外面的光线再如何强烈,这间屋子里却总是光线黯谈,长年都点着长明灯。
  这是李氏的宗祠,怀德堂。
  今日也不例外,只不过内里多出了两个人。
  李安民跪在供桌前的青砖前,李安国坐在侧面的一把椅子上。
  平日跪拜叩头的莆团被扔在一边,坚硬的青砖,是对李安国的惩罚。
  “大哥,我错了。”李安民涕泪交流,“是苏宁告诉我,大哥你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只剩最后一口气了,我才,我才如此行事的。”
  “住嘴!”李安国有些愤怒地看着李安民:“安民,你太让我失望了,以一己私利,却置我们李氏宗族而不顾。我的身体不行了,我只剩一口气了,你得到这个消息,难道不应该快马加鞭地跑回来见你的亲大哥最后一面吗?哦,我说错了,你来了,你带着兵马日夜兼程地来了,想在你大哥的尸体之上再踩上一脚是不是?”
  “不是的!”李安民放声大哭。
  “安民,你忘了吗?你我年幼家贫,父母早亡,有一次你病倒了,高烧不退,是你哥哥背着你,在大雪漫天的日子里,一路奔走了二十里地,拿刀逼着那个大夫给你诊病。你忘了,家里只剩下一碗饭的时候,你大哥总是会将这最后一碗饭盛给你。冬天里咱们只有一件棉袄,大哥也是套在你的身上。”李安国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不可语。
  “大哥,我错了。”李安民伏地连连叩头。
  “苟富贵,勿相忘。”李安国看着额头之上一片青紫的李安民,道:“安民,你忘了我们的兄弟情谊,你更忘了我们兄弟两人当初立下怀德堂时所说的话。”
  “大哥,我只是不愤为什么是李泽!”李安民哽咽着道:“澈儿可是死在他的手里的。如此一个弑兄之辈,岂能为我李氏领头人?”
  “住嘴!”李安国额头之上青筋暴起,“澈儿死于卢龙人之手,这是早有定论的。你焉能听信那费仲的胡言乱语。”
  李安民张了张嘴,李安国断言李澈之死不是李泽所为,他岂有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的。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实证,全凭大家的推测,私下里说说可以,但想要拿到台面之上,是决无可能的。
  李安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安民,不是我小瞧你,如果我真死了,扶你上位,以你的才德,是根本无法撑得起成德的。你以为我没有考虑让你来当这成德节度使吗?我曾幻想过,让你来当这节度使,因为泽儿已经要打下横海了。可这样一来,成德自己马上就要分裂了啊。曹信会甘心居于你之下,你的才能,与他能比吗?苏宁甘于让你骑在他头上吗?你瞧不起他是不是?可当他背后站着卢龙人,站着费仲这样的人时,你是他们的对手吗?我现在就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那就是翼州背离而去,深州与你貌和心离,费仲这些人必然会促使苏宁与你内斗,以便他们卢龙人可以在其中从容地分化,离间,进而彻底掌握我成德地区,到了那时,李氏何存?到了那时,苏宁或者还可以活着当一刺史,你,还有我们这怀德堂,只怕就将灰飞烟灭。”
  李安民垂头不语。
  “如果我真这样做了,李泽也要与你反目成仇,他如今已经拥有了四州之地,又与朝廷有所勾连,到时候必然也要与你兵戎相见,看看他的手段,你是他的对手吗?二李相争,到时候得利的,也只会是其它人。”
  “而我以李泽为继承人,则成德四州再加上横海四州,我李氏控制之地,便拥有八州,在地域之广上,我们已几可以与卢龙,河东相提并论,而看李泽治理武邑等地的手段,只怕用不了几年,这北地便要以我李氏为尊了。安民,你以为我愿意扶李泽上位,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吗?”
  说到这里,李安国霍然站了起来,指着镶嵌着李氏祖宗灵位的那面墙壁,厉声喝斥道:“安民,你就不想在百年之后,你的灵位也在这里占据一个显赫的位置,受李氏后人代代膜拜,香烟不绝吗?”
  “你想我李氏二世而亡吗?”
  一句句厉声地喝问,终于彻底击垮了李安民,他伏地大哭起来。
  李安国气喘吁吁地坐了下来,喘息半晌,才冷冷地道:“接下来,你便在怀德堂里面对祖宗灵牌思过吧?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好好想一想,怎么才是对李氏宗族有利?”
  李安民哭泣着抬起头来,“大哥准备要杀死我吗?”
  “如果要杀你,又何必要带你到这怀德堂来?”李安国长叹了一口气,“我老了,不想在这个时候再痛失亲人了,把你放到怀德堂,正是为了让你活着。以后到底如何处置你,便让李泽来决定吧。这赵州刺史,你不用再担任了。”
  “大哥!”
  “不用多说,我意已决!”李安国厉声道:“袁周已赴赵州,他将取代你成为赵州刺史,李波为别驾,统率兵马,向振武发起总攻。此时李波应当已经到了军中,对振武总攻之战,此时差不多也要开始了。”
  “在深州方向,杜腾,胡十二等将领也将向瀛州方向发起总攻。与此同时,景州柳成林亦会出兵,李泽在拿下横海之后,大军也会自沧州至景州,这一战,我们不但要拿下易州,定州,还要夺下卢龙人的瀛州,如此一来,我们的根本重地,便会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有了这些倚仗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有了与卢龙张仲武,河东高骈平等对话的本钱,安民,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李氏才真正地踏上了我们荣光的旅程。”
  李安民瞪大眼睛看着李安国。
  李安国叹了一口气:“可惜,我是看不到这一天了,而你,肯定能看到这一天的,到了那个时候,你才最终会明白,你大哥的决定,对于李氏一族而言,是何等的英明。”
  李安民垂下头去,不管他心中是怎么想的,但他却明白,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再也无法改变了。
  “伯父,伯父,伯娘晕过去了,金大夫请您马上过去。”怀德堂外,传来了李沅尖厉的声音。
  李安国与李安民都是身子大震。李安国霍地站了起来:“你就在这里思过吧,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你离开怀德堂半步。”
  丢下这句话,李安国大步向外走去。
  李安民扭过头,看着怀德堂大门之外,李安国牵着李沅的手,匆匆离去,而李沅却也正回过头来瞧向他,稚嫩的眼中满满都是关切之意,李安民心中一痛。
  哗啦一声,怀德堂大门被外面的武士紧紧地关闭了起来。
  “夫人,夫人!”紧紧地握着苏氏如同一些枯柴的手,李安国一迭声的叫着。对于苏氏,正如李泽的评价一般,他是有敬无爱,但数十年相处下来,却也是血脉融合,变成了亲人。此刻看到苏氏气若游丝,李安国忍不住悲从中来。
  “节帅,夫人已是油尽灯枯,药石无效了。”金源垂手立于一侧,低声道。
  似乎是听到了李安国的呼喊,苏氏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眼睛却猛然睁开了。
  “夫人!”李安国惊喜地凑到了她的跟前。
  “老爷。”苏氏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一反手紧紧地抓住了李安国的手。“苏宁,苏宁他还活着吗?”
  李安国用力地点了点头。
  “不要杀他,留我苏氏这一脉香烟吧!”苏氏喘息着道:“我苏氏为了老爷的大业,死尽死绝了,就剩他这一脉了。”
  李安国用力地点头:“你放心,你放心,我不会杀他的,他十八岁就跟着我呢。我怎么会杀他。”
  苏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儿,眼神渐渐涣散。在李安国的一迭声的呼喊声中,苏氏的上身猛然向上挺了起来,两眼圆睁,直勾勾地看着帐顶,大叫了一声:“澈儿,娘来了。”
  身子重重地跌到了床榻之上,苏氏再无声息。
第二百三十五章:易水河畔
  尤勇突然不管不顾地开始了撤退。
  两军对峙之际,这样的撤退,极易演变成一场溃败。尤勇是北地名将,这样的动作,虽然让人诧异,但联系到镇州即将发生的一切,不管是王沣,还是从卢龙过来的援军邓景山,却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尤勇这是要不顾一切地率军回返镇州,援救他的老上司了。
  为此,他甚至不惜断臂求生,一支三千人的断后军队,成为了阻挡敌人追击的唯一的手段。
  “干掉他们。”王沣兴奋地道:“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尤勇是李安国的左膀右臂,心腹嫡系,此人不干掉,将来对于我们控制成德,仍然有着极大的障碍,让他逃回去,他甚至有可能跑去翼州投奔李泽,那就是放虎归山了。”
  邓景山深以为然。
  断后的三千军队由王温舒率领。因为儿子惨死于镇州城下,王温舒对于王沣可谓是恨到了骨头里,而以前胖得几乎看不见自己脚尖的大胖子,一年的时间,竟然完全瘦了下来,每每作战,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悍不畏死。
  虽然只有三千人,却仍然足足抵挡了王沣的振武军足足一天。三千军队几乎死伤殆尽,王温舒只是带着数十名亲卫狼狈逃走。
  振武与卢龙联军倒也并不着急,因为横亘在尤勇撤退道路之上的易水,便是他们一道鬼门关。进攻的时候,他们好整以遐,但撤退嘛,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数万大军,想要顺利渡过易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击溃了王温舒的断后部队之后,王沣与邓景山立刻驱策大军,一路狂追而来。
  两天过后,他们终于追上了尤勇撤退的大军,不出他们所料,尤勇的军队正在缓慢地渡过易水,易水之上,数十只大小不等的船只,正在载着军队向着对岸渡人。只不过一次,也就只能运送数百人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