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84

  “你说啥?”公孙长明以为自己听错了,大惑不解地看着李泽。
  “我是说,我想请你当我真正的老师。”李泽道:“公孙长明名满天下,谤亦满天下,但不管怎么说,你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
  公孙长明怔怔地看着李泽,现在,他是完全摸不清自己面对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了。
  李泽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早先跟先生说过,我虽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但这些,说白了都上不得台面,而我这个人,也是有些特殊的,自然也请不到真正的名师,闭门造车,能造出什么好车来?我需要有人给我指点迷津。”
  “以公子之能耐,我可不认为我有资格能成为你的老师。”
  “能的。”李泽倏然转过身来,“公孙先生,你觉得如今这天下如何?”
  公孙长明眨巴着眼睛,半晌才道:“圣天子在位,四方靖平,山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说着说着看到李泽的目光幽幽地瞪视着他,不由得讷讷地住了嘴。
  “当今天下,其实已经危机四伏了是不是?”李泽冷冷地道:“干弱枝强,长安对于天下的控制,其实已经前所未有的弱,大乱子,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是不是?特别是卢龙那边,定然已经危险万分了,要不然,公孙先生为什么要金蝉壳呢?故意抹黑自己的名声,也要逃之夭夭?”
  公孙长明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一般地看着李泽,脑子之中只觉得好似有一把大锤一下一下地猛敲着自己的脑袋,这件事情,便是梁晗也不清楚,只当是自己做事失矩被人抓住了把柄这才逃亡而去,这个十四岁的少年,是凭什么猜到这里头有内情的。
  “你,你……”他指着李泽,张大了嘴巴,却是说不出话来。
  “只是猜。”李泽一摊手道,“看来我是猜中了。”
第二十五章:一心想要跑路的李泽
  李泽表现得愈是淡定,公孙长明脸上的表情便愈民是精彩,肌肉抽抽地显得有些狰狞,伸手摸到桌上的茶壶,另一只手拿起茶碗,想往碗里倒上一杯水,但手却不停地颤抖着,将身上浇湿了一大片,他干脆将茶碗重重地顿在桌上,两手捧起茶壶,往嘴里狂灌着。
  喝得太急了,水从嘴角流了出来,胸前又被沾湿了一大片。
  “公孙先生,不过是一个节度使实力强大了,有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而已,能做到何种程度还很难说呢,至于您如此激动吗?”李泽不动声色地问道。
  砰的一声,公孙长明将茶壶放在了桌子上,看着李泽,“我不是因为这个,我是因为你!”
  “因为我?至于吗?”李泽失笑道。
  公孙长明怔怔地看着李泽,半晌才道:“你可知道,现在全天下的人都认为天子无为而治,群臣各司其职,该当是又一个承平时期,或许还可以期待又一个盛世降临,你,你怎么就认为,天下将要大乱?”
  “这又有难猜测的!”李泽摊了摊手:“长安的天子不是想无为而治,而是实在无能为力罢了,正如我先前所说的那样,干弱枝强啊!就像卢龙的那一位,有了如此大的地盘,如此强悍的军队,自然会多想一点点。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公孙长明摇了摇头:“你还是太年轻了,你不懂这将给这个天下带来什么。”
  李泽冷笑:“有什么不懂的,无外乎便是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流血飘杵而已。”
  “你既然明白,为什么还这样平静?”
  “逃得过么?躲得脱么?除非我们逃进深山老林当野人去,等过个几十年再出来,或者天下又出现了一位雄主,镇平天下,重开太平。”李泽道。“所以我从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公孙先生,梁晗想探得的秘密,就是我为此而准备的,像我这样的人,即便是逃进深山,也注定是吃不了苦的,所以我得有护卫保护我,我得住着精美的房子,吃着美味的食物,身边有漂亮的姑娘,这就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需要足够的钱财,实在不行了,我还可以去当山大王,没钱了,就下山抢一票,反正那个时候天下大乱,也没人管得着我是吧?那些胸有大志的人,一个个忙着争夺天下,大概是没有精力去管我一个小贼的。”
  公孙长明听得瞠目结舌,“你,你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费尽心机地搞这些事情?”
  “不然呢,您觉得我该怎么做?也去当一个逐鹿天下的英雄?别人吐口唾沫就把我淹死了。”李泽呵呵笑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是不是,公孙先生。”
  公孙长明看着李泽,半晌才道:“我不知道李公是怎么样生出你这样一个小怪物的,居然在几年之前,就猜出了今日之局面,竟然为此布局了好几年,你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多大?”
  “十一岁!”李泽道:“我从八岁之后就泡在我老子留给我的一大屋子的书里,读来读去,便读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然后我觉得要未雨绸谬了,所以便开始做这些事情了。先生你只猜到了我隐藏了一支武装力量,还没有猜到我是怎么供养这支武装力量的吧,说起来我赚钱的本事,可要比我攒队伍这事靠谱多了,如果是盛世天下,我绝对能成为天下第一富豪的,可惜现在,我赚来的每一分钱,都跟流水一样投出去砸在了那支队伍身上,五百人呐,一天都要吃去我多少贯钱啊?”
  李泽痛心疾首,深深地为失去了成为天下第一富豪的机会而惋惜着。自己如果转生在盛唐时期,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那个时候,唐人不管走到哪里,可都是挺着头昂着胸的,赚到了足够的钱,便造上无数的大舟,泛舟海上,带上足够的护卫,去那些还没有开化的蛮夷之地,去当一个开荒拓土的人,那该是多么畅快的事情啊。
  但现在,他却只能为逃进深山当山大王而努力,想想也觉得泄气。
  公孙长明无语地听着李泽向他描绘他原本的想法,只觉得眼前的这位十四岁的少年,与他简直就不是一个世界之上的人,其实他想的也没有错,李泽的确与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世人还是聪慧如你这般的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将天下事洞悉如此,我也是一年前才发现卢龙节度使杨仲武别有心思,这才煞费心机逃之夭夭的,这些年我与他纠缠得太深,不想个法子与他一刀两断,他日,此人必然要连累于我成为天下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在史书之上遗臭万年的。”
  “先生就没有想过他会成功?”李泽笑道。
  “成功个屁!”公孙长明冷笑:“现今这天下,还是李唐天下,民心不管怎么说,也还在李唐一氏之中,第一个揭竿而起的,绝对没有好下场,成功?做清秋大梦吧?我不敢紧跑,难道还等着被他拖下地狱啊!”
  李泽拍手道:“公孙先生果然是聪明人,我也如是认为,但凡第一个跳出来的人,最终便是为别人做嫁衣裳。现在天下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节度使,都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瞅着呢,杨仲武第一个跳出来,哈哈,大家自然要群起而攻之,这样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所以啊,别看他现在势力,接下来啊,指不定他很快就要成为最惨的那一个。真正的真命天下,说不定现在正在那个犄角旮旯里盼着杨仲武快快造反呢!”
  “杨仲武一反,立即会引发连锁反应,这天下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节度使,会立马发现朝廷根本就是外强中干,心里的那一把野草可就要被火点燃了,彼此攻伐,弱肉强食,将会成为接下来几十年的主旋律了。”公孙长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正如你所说,这天下,将流血飘杵。”
  “我们无力改变,所以,便只能忍受,并且在这痛苦之中去寻找快乐,痛并快乐着。”李泽笑道:“是吧公孙先生?这是大势所趋,所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敢挡在他面前,就必然会被这车轮碾成渣渣。我现在忙的就是这件事,尽量地让自己以后能更过得快乐一些。”
  公孙长明盯着李泽,“我现在确认,这的确是一个怪胎,不不不,或者应当说是一个天才,如果你有一个属于你的舞台,你会跳出最绚烂的乐章,李泽,你想要这个舞台吗?我在你爹面前,还是能说得上话的,如果我竭尽全力,他一定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别别别!”李泽两手乱摇,“公孙先生,我费了这么多的心机,逮住了梁晗并且如此的威胁你,目的就是让你闭嘴,你信不信你敢在我老爹面前开口,接下来,我便要逃亡了,在我还没有做好布置之前便逃亡,那日子必然过得苦不堪言。我那位没见过面的兄长可不是吃素的,我混吃等死他可以当没有看见我,如果我跳出来与他争这争那,他还能容我吗?我让你闭嘴,就是不想让他知道我在做这些事,免得他误会了。”
  “李澈的确是一个英才,但比起你,我觉得他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公孙长明缓缓地道。“接下来,天下大乱,也肯定是英雄辈出的时候,你爹在这些人中,不过是中人之姿,论实力,更是中下,他如果失败,你能好得了?你就没有想过与他们一齐奋斗,甚至于力挽狂澜。”
  “我敢跳出来,首先就要面对的就是兄弟相残。”李泽道:“虽然我对那个兄长没啥感情,但想想这事儿也没有意思,他们如果能赢,我躺着得好处,他们如果输了,那是他们没本事,我就跑路。想来这天下大乱,总还有几年功夫,我有足够的时间布置。”
  公孙长明怔怔无语,想想也是,王夫人也好,还是李泽也罢,对于李安国,李澈而言,的确是没有什么感情的。这小子天纵之姿,但一门心思的想着的却是跑路。
  “这天下都要乱了,你能跑到哪里去,还真去当山大王?山大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吧?”
  “山大王不行,还可以往海外跑啊!”李泽摸着下巴,“我想办法来造几艘大舟,到时候泛舟出海,管他这大陆天翻地覆,血流成河?公孙先生,如何?你在庄子里住着的时候,便安心地当我的老师,给我讲讲朝廷的事情,讲讲这天下的节度使等等,我呢,保证你们的安全,或者到时候我布置好了,天下大乱的时候,我念着师生之情,还带着你们一齐跑路。”
  “我有拒绝的余地吗?”
  “没有!”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并不重要啊。”
  “重要的,你心甘情愿和被我逼着效果当然不一样。”
第二十六章:家有蛟龙
  “公孙先生,这一杯,就算是我的拜师酒了。”李泽双手捧起一杯酒,很是郑重地对公孙长明道。按道理说,正儿八经地拜一个老师,起码也要准备上四色礼物进行一个简单的仪式以示尊敬,学生起码也是要磕几个头的,不过李泽实在是弯不下自己的膝盖,而公孙长明也知道面前这个自称学生的家伙,绝对不简单,与李泽交流了一个下午,居然发现这个学生对时事的认知绝对不在自己之下,只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有待商榷,自然也不会当真以老师自居。
  更重要的是,公孙长明发现李泽没有什么敬畏感,不管是对他的老子,还是大唐天子抑或是那些闻达天下的名臣名人,他的语气之中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如果你不细品根本就体察不出来的不屑,也可以说是从容,似乎在谈到这些人的时候,李泽是与他们处在平起平坐的立场之上而不是一个下位者的角度来看待他们。
  光是这一点,就让公孙长明心中有些惭愧,他自忖亦是天下名士,狂士,但李泽这份绝不是装出来的从容,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李泽的这种特质,就好像是娘胎里带出来的一般,他看这些人的态度,总是带着一丝品评的味道,说起朝廷治政的疏漏,居然也是头头是道,这让公孙长明有些惶恐起来,自己收下这个学生,到底要教他一些什么。
  嗯,用互相促进,或者更加恰当一些。公孙长明在心里悄悄地给两个人的关系做了一个定位。
  有了这个定位,两人的交谈就更加愉快了,李泽酒喝得不多,每每举杯相敬,他都只是浅浅地抿上一口,公孙长明倒是酒到杯干,一壶酒,倒是九成进了他的肚子。待得天色擦黑,李泽起身告辞的时候,他已经熏熏然有了七八分醉意。
  “小公子当真不用我在李公面前进言?”扶着门框,看着长身而立的李泽,十四岁的少年,此刻在公孙长明的眼中,却与一个成年人无异。“以你之资质,如果能执掌成德,假以时日,不是没有争一争的机会,你父李安国,虽也老谋深算,但如今却早无进取之心,守成有余罢了,但抱着这样一种态度进入这大争之世,只怕最终想守成而不能守。你那个长兄李澈,虽然英才之名显称于世,但却又锋芒过于外露,沉淀不足,看事论事做事失之于粗暴简单,总想着直捣腹心,一针见血,殊不知这世上之事,有时候却是需要进一步退三步的,退不是惧,有时候是一种做事的策略,如果有朝一日李澈成了这成德节度使,只怕便是成德败亡的开端,身为李氏子孙,你就不为李氏家族考虑一二么?成德辖下领四州二十五县,对于小公子你就没有一点诱惑么?”
  李泽爽郎地一笑,“先生失言了。我父李公,如今不到五十,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兄长李澈,二十有五,羽翼早成,成德上下,无不视其为未来之主君,此时我当一只缩头乌龟还好,如果真要强行探出头来,只怕李氏立即便是兄弟阋于墙,到时候你让我父自置于何地呢?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定是要挥泪舍弃我了,哈哈哈。”
  说着这话的时候,李泽甚至在心中想着,真要出现了这种情况,自己的那位父亲,会不会为自己挥一把泪,还两说呢。
  李泽说得是实情,公孙长明闻言亦是颓然,“小公子思虑清晰,倒是我失之考较了,你的年龄,身份,的确是尴尬了一些。别说是李公很难舍弃大公子,便是成德诸君,只怕也是不会膺服于你的。”
  “所以这个议题,我们还是不用谈了。”李泽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失落之感,拱拱手道:“公孙先生此来,想来定是会在成德呆上一段时间,如果有可能,还请公孙先生便辅佐我父吧,以先生之才能,说不定能让成德在这大争之世可以维持更长时间,至少也让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如此一来,未来便又多了一些回旋余地。如此一来,我也可以当一条舒服的米虫,即便再差,也会为我多争取一些时间,让我的跑路大计得以更加完善,妥贴,有朝一日当真事有不谐,我们便乘舟而去,去那海上逍遥自在,当时候,我一定会记得带上公孙先生的,我们一齐去海上钓鱼,不也很快活吗?”
  “小公子豁达,公孙自愧不如,既然公子这么说了,那我就在成德多呆上一些日子吧,原本是准备跑到长安去的。”公孙长明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我的事情,还请公孙先生守口如瓶。如果我父问起,最好说几句朽木不可雕也,也只配在父兄羽翼之下苟活,如此一来,我便感激不尽了。”李泽笑道。
  “这是自然,小公子既无意于天下,我自当不会多事。”公孙长明道。
  “那就告辞了,来日再来与先生请教。”
  “彼此进益。”公孙长明认真地道。“小公子不时有惊人之语,震耳发聩,于公孙颇有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效。”
  李泽一笑转身。
  “小公子,梁晗他……”身后传来了公孙长明的探询之声。
  “先生但请安心,我与先生两相安,梁晗自然无事,此人功夫了得,便让他在山里多呆一些时日,替我磨炼磨炼那些小子们。过不得多久,他自然就会回来了。”李泽大步前行之中郎声笑道。
  “龙行虎步,睥睨四方,这样一个人,却心甘情愿埋首于乡间,不求闻达于诸候,李公啊李公,我是该替你庆幸呢,还是该替你惋惜呢?”看着李泽的背影,公孙长明喃喃地道。
  这天下,英雄豪杰多了去了,但真正显名于前,闻达于世的人却廖廖无几,没有合适的机缘,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绝大多数的英雄豪杰,基本上都是一辈子默默无闻甚至于英年早逝,公孙长明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他只是替李安国有些可惜,明明家有蛟龙,却当成一条泥鳅给摁在烂泥塘里,时间一长,再多的棱角也会给磨没了。
  但愿这位李小公子是一个例外吧,看他所言所说,的确没有与他兄长一争长短的意思,倒是想另外开创一番新局面。如此一来也好,以此人狰嵘之姿,倒也真说不准让他做成另一番事业,泛舟海上,沐阳光,熏海风,手提钓杆,肩停海鸟,足沐浪滔,那又是另一番风景了,听闻那无边大海之上有仙山,到时候如果真能与其同行,倒是可以支探一探那蓬莱赢州了。
  他大笑了几声,转身关门,准备好好地去睡上一觉,这几天,他可是夜不能寐,梁晗一去不复返,让他可是心惊肉跳,不怕别的,就怕这位李小公子是一个根本没有多少深谋远虑的强横之人,那可就没什么道理可讲了,现在放下心来,疲倦倒是一阵阵的涌上来。至于梁晗那个家伙,且让他多吃一点苦头吧,那个狷狂的性子,不好好地磨一磨,以后不定还会惹出什么祸来。这些年来,说是梁晗一直在护卫他,那些小毛贼,倒的确亏了他的一副好身手,但这些年来他也不知跌进了多少陷阱之中,自己一直默默地替他擦屁股,梁晗自己也知道这一些,所以这些年来,两人算是相得益彰,相携相扶。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也不洗沐的公孙长明将自己放平在榻上,片刻之间,已是鼾声如雷。
  而在他美美地补觉的时候,身在秘营内的梁晗却是苦不堪言。校场中间立起了一根木柱子,梁晗脚上拴着铁链子,活动范围不过方圆丈许,而他的对面,一个年轻的小子正提着一杆长枪,虎视眈眈地向着他逼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