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984

  一听说是这二人,王明义站了起来,道:“节帅,那我就先告辞了。”
  李泽摆摆手,道:“田波,你安排明义先去歇着,杨开要是来了,便让他去先和明义聊着,晚上准备一桌,我与他们好好地喝上几杯。”
  “是。”田波伸手一让:“王刺史,这边请。”
  等到王明义离开,李泽这才让人请了李波李涛兄弟二人进来。
  这二人与他是叔伯兄弟,但要说起情份,那就淡了不少了,而叔父李安民,现在还在自己过去住的庄园里闭门读书呢。
  “见过节帅!”李波李涛兄弟二人并肩而入,双双躬身,向李泽施礼。
  “自家兄弟,这里又是内宅,不必多礼了。二位兄长,请坐,一路过来,辛苦了。”李泽微笑着请二人坐下。“也别节帅节帅的叫了,在李家,我行四,叫我一声四弟便好了。”
  现在李波在石壮麾下,李涛在王思礼麾下,一个在定州,一个在益州。
  二人犹豫了片刻,倒是李波先开口:“节帅说得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咱们兄弟之间,终是血浓于水,就算过去有些波折,但并不妨碍我们都是李氏子孙,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二哥说得不错,就是这个道理。”李泽抚掌笑道,李波曾被卢龙人俘虏了很长时间,但看起来,这段做俘虏的日子,倒是让他成长了不少,倒是李涛,还有些拘谨。
  “二哥三哥一直都在军中,定州,益州方向可还安稳?”李泽问道。
  “石壮将军统兵有方,让人服气,定州军上上下下,无不膺服。”李波道:“这大半年来,我是亲眼见到定州军的战斗力节节攀升。”
  “王思礼将军是成德老人,在军中威望极高,益州军上下,也是极为稳定。”李澈接着道。
  “那定州,益州整体上可还稳当?”李泽接着问道。定州,益州现在并没有任命新的刺史,是由石壮,王思礼二人兼任。
  “大体上还是稳定的,当然,小乱子还是不断,王氏余孽小动作不断,卢龙人也在不停地捣乱,不过都是疥癣之疾,无碍大局。丈量土地,清理人丁,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二地有可能有成为与卢龙战斗的第一线,其实手段还可以更激烈一些,如果真能那样,兴许事情早就办好了。”
  “正是如此,所以才不得不慢慢来啊!”李泽笑道:“石壮与王思礼都是稳妥人。等到我们痛击张仲武,让一些人的梦想破灭之后,再大刀阔斧便会顺利多了。”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子闲话,李涛便拿眼一直瞟着李波,而李波也是数度欲言又止。
  “二哥是有什么事情吗?直说便好!”李泽笑道。
  “四弟,我和李涛二人,已经有大半年未曾给父亲与母亲请安了,这一次来了武邑,想去看看父亲母亲!”李波有些为难地道。
  李安民现在等同于被软禁,说起来,他当初犯的错,可不是一般的问题,能留一条命下来,已经是李泽宽宏大量了。他二人即便到了武邑,也不敢随意便上门去。
  “二哥三哥要去拜见叔父叔母,这是人伦大孝,四弟我岂会阻止?尽管去便是。”李泽不在意地道:“以后二哥三哥要想去见叔父,也随时可以去。”
  “这,真可以吗?”李汉惊喜地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李泽微笑着道:“咱们终究是一家人嘛。”
  如果说以前李泽还对李安民有些忌惮的话,但现在,他已经压根儿就不担心了。更何况,这个叔父也还真说不上有多坏。像去年发生的那一件事,还真不能从谁是谁非这上来简单地判断。
  李泽胜了,李安民服软了,其实已经达到了目的。
  李波李涛兄弟二人听了这话,都是大喜过望,立即便站了起来。
  “去吧去吧!”李泽挥挥手,这兄弟二人如此孝顺,倒是让他心中更是高兴。
第三百二十三章:军队
  “明义无可救药了。”曹信有些颓废地坐在李泽的面前,叹息道:“昨日他与我长谈半宿,他心意已决,我也无话可说。”
  “曹公,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明义一身所学,本来就不在官场之上,这大半年来,也着实有些勉强他了。”李泽安慰道:“但曹公放心,我一定会给他重新安排一个好的位置,让他能一展所长。”
  “他的长处,也就是经商了。”曹信苦笑。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李泽很清楚,在这个时代,经商,在曹信这样的人看来,的确属于贱业。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商人,无非就是买低卖高,是一群投机倒把的家伙,于经济民生,没有任何的好处。
  李泽当然不会这样认为,不过他并不想试图去说服这些人,有这个功夫,他大可以去做一些别的。
  只要用心地做起来,让他们看到商业所带来的好处,才是最好的说服他们的手段,才能让他们真正的闭嘴。
  曹信是李泽真正接见的第一人。
  在召集所有人大会的前昔,当然要先统一思想认识,所有的大佬们必须在重要的战略之上达成共识,如此,才能做到上下一心,政令畅通,但每一个人的所求又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于大局的认识也是有偏差的,所以李泽,要先与这些人达成共识。
  “曹公,三镇合一之后,不管是军政,民政,还是财政,都会有较大的改变。而对于我们当前来说,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军政。毕竟大敌当前。”撇开了王明义的问题,李泽与曹信开始说正事了。
  “节帅准备怎么做?”曹信问道。
  “我准备把武威节镇之下的兵马,统一纳入千千卫体系之下。”李泽道。
  曹信微微一怔:“节帅,如此一来,可就给了朝廷插手的机会了!节镇兵马是节帅所属,是地方兵马,但如果纳入千牛卫,那在名义之上,可就属于朝廷十二卫之一了。节帅现在兼任千牛卫大将军,自然是没话可说,但有朝一日朝廷发昏,重新任命另一个千牛卫大将军呢?到时候必然会生出一些纷乱来。”
  “曹公觉得,朝廷还能撑多久?”李泽叹道。
  “朝廷尚有二十万神策军守卫河洛关中,纵然不足以号令天下,但偏安一隅还是能做到的。”曹信道。
  李泽摇头:“不出三五年,长安必败。我现在将节镇所有兵马纳入千牛卫体系当中,就是为了到时候,更方便大军南下。”
  曹信思忖片刻:“其实想想也是无所谓,最为关键的还是控制兵马的将领,只要这些将领对节帅忠心耿耿,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李泽一笑:“曹公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我有意让曹公卸任镇州刺史,重返军中。曹公意下如何?”
  “不知节帅准备如何安排我?”曹信点头道:“我自然是无有不遵!”
  “我准备把定州军,益州军两军合并为千牛卫左卫,以曹公为都督,判定州,益州事,总督两地民政军务。以王思礼,石壮为左卫下属将军,统率定州益州兵马。”李泽道。
  “这与节帅早前制定的军政民政分离可是相悖的。”曹信反问道。
  “这两地,将来必然是我们与卢龙争夺的主战场,特殊事情,自然特殊对待,我们需要集中两地所有力量来御敌。我预计,一旦正式开战,先期我们必然处于下风,要固守两地不失的话,便只能如此。更何况,接下来定州益州我仍然会任命两任刺史,只不过不管是刺史也好,还是石壮王思礼两位将军也罢,他们都对曹公你负责,在这两州,你有临机决断之权。”李泽道。
  曹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李泽如此安排,便等于他曹信成为了武威节镇之下的又一个可以割剧一方的小节镇了。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泽对他的任赖与倚重,不是可托腹心之人,李泽决不可能将如此大的权力交托给他。
  “节帅如此信任,曹信敢不效死?”曹信站了起来,抱拳肃然行礼。
  李泽坐在哪里,坦然受了这一礼,这是下属对于上司的礼节,他自然是受之无愧。
  “那瀛州方向,也应当有差不多的安排吧?”曹信接着问道。
  李泽点了点头:“不错。瀛州,景州,深州三地,我准备将其编为千牛卫右卫,以柳成林为都督,总督此三州,以李睿,陈长平,方从兴三人为将。”
  柳成林是李泽的大舅子,忠心自然无虞,更何况,柳成林下属三员大将,都是李泽身边出去的心腹。
  “瀛州方面兵马,还是相对薄弱了一些。”曹信想了想,道。
  相对于定州,益州方面重兵云集,瀛州方向之上,的确不值一谈。
  “接下来,我会做相应的调整。”李泽笑道:“不过曹公,只要张仲武脑子还清楚的话,他必然会从定州益州突破,你哪里,才是主战场。”
  送走了曹信,李泽又迎来了另一位原成德巨头,大将尤勇。
  相比起曹信是李泽绝对信得过的人,尤勇,在李泽眼中,就只能算是一个合作伙伴了。但不管是从此人的辈份,资历以及在原成德地区的威信来说,李泽是绝无可能将他撇在一边的,这个人不但要用,还要赋于重任,否则,他真敢辞职不干。而将这样的人闲置不用,必然会让许多人心寒,离心离德,甚至于导致民心军心不稳。
  此人对于李安国的确是忠心耿耿,但对于李泽,是不是能延续这样的忠心,李泽并没有把握。所以此人虽然要用,李泽却也只敢将其放在身边,而不敢像用曹信一样,大胆地将数州之地一并托付。
  “尤将军,不知您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或者这样说,您想做什么?”李泽没有虚头巴脑,而是直截了当,大家都是明白人,绕来绕去反而显得虚伪,而像尤勇这样的人,更喜欢这种直截了当的风格。
  尤勇看着李泽,现在的这位小公子,与当初他见到的小公子自然已经有了大不同。他也知道,自己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不管站在那个角度之上,小公子都不会放任自己轻轻松松的。
  “尤勇任凭节帅安排。”他拱手道。“不管节帅赋予尤某什么职责,尤某必然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
  “尤将军如此说,我便放心了。”李泽抚掌笑道:“武威节镇成立之后,我想请尤将军担任都知兵马使一职。”
  尤勇一怔,都知兵马使这个位置,可非同一般,甚至可以称为储帅也不为过,这可是一地军府的实权位置,当真是手握兵权的。
  “节帅,如此重担,尤某人怕是担不起。”尤勇第一反应便是拒绝。现在这个时候,那位节镇不是想着将军权牢牢地握在手中,都知兵马使这个位置,能名正言顺地从节镇手中分走兵权,看起来是个实权位置,但着实是一个烫手山芋。
  “尤将军不用误会,武威节镇的都知兵马使的职权,其实是有些不一样的。”李泽笑道。
  尤勇心下恍然,李泽这样说,反而让他的心里更加稳当一些,至少,不是李泽对他起了坏心眼儿想要收拾他。
  “还请节帅赐教。”
  李泽当下便将对曹信与柳成林的安排对尤勇分说了一番,然后又道:“除去这左右两卫人马之外,其它各部甲士,也分别由其它兵马使统带,但总体上,他们都是直接对我负责的。”
  “那不知尤某这个都知兵马使还能做些什么?”尤勇有些奇怪,既然所有的兵马都被你节帅拿走了,那我这个都知兵马使干什么吃呢?纯粹虚衔逗我玩呢?
  “尤将军,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些甲士,我们将其称作常备军,野战军。但除开他们之外,我们在各州,县上,还有其它的一些兵马。”
  “府兵?”尤勇嘴角上翘。
  李泽点了点头:“武威节镇成立之后,军制将会改革,除开常备兵之外,每州还会常备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府兵,这些府兵实行征召制,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轮换,每次轮换其中三分之一,尤将军,你这位都知兵马使掌管的便是这支兵马,除开左右卫亲掌的五个州之外,武威节镇之下另外的六个州的这部分兵马,便全由你执掌。负责地方靖安,同时,更重要的是,轮训。”
  李泽停顿了一下,道:“一旦开战,常备军的损失便无法掌控,我们需要时时对常备军进行补充,而补充的人手,就来自于尤将军掌控之下的这些人马,他们能不能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要看尤将军你的本事了。”
  尤勇沉默了下来,李泽如此安排,对他也不能说不看重了,剩余六个州,每个州三千人,这便是一万八千人,如果将每年的轮换人数也加进来,人数就更多。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整训之中,这些部队的军官,基本上便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末将受命。”尤勇拱手道:“末将必然会将这些人训练成一支虎狼之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