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984

  “倒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章回笑道:“好歹候希逸也是一镇节度,他手下才三千人,便敢上前挑衅,真打起来了,到时候我们可是分身乏术。”
  “所以我狠狠地斥责了他一番,并且派了人去平卢游说了,先稳定住平卢再说。”李泽道:“其实事情的关键就是与卢龙一战,只要我们取得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役的胜利,则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定州,益州!”章回道。
  李泽默然地点了点头:“别看邓景文在瀛州闹腾得凶,但真正的决战之地,必然在定州与益州。接下来,我们的精锐后会陆续向定州益州进发,我也会前去。”
  “节帅要亲自指挥?”
  李泽摇摇头:“指挥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我远不如曹信,我去,只不过是稳定军心,提高士气罢了,打仗的时候,也就站在哪里做做人样子,当个吉祥物。”
  李泽这样说,章回不禁笑了起来。李泽这一点特别让章回欣赏,那就是有自知之明,像在军事之上,他就绝不逞强,谁强让谁上。
  “如能一战而破幽州,则大事定矣!”李泽转身看着墙上的地图,“张仲武只要没有了幽州,那怕他还拥有卢龙其它广袤的区域,但也不足为患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满堂
  金满堂站在武威书院的大门之外,看到那块巨大的造型古朴的石山之上苍遒有力的四个大字,忍不住伸出手去凌空临摹了好一会儿,才对身边的屠虎道:“屠将军,章先生身为儒学大家,但这一笔字却是金戈铁马,杀伐之气极重,倒是与他是相当般配的。”
  屠虎笑道:“像章先生那样的读书人,倒也不多见。金公,你这一次肯拔冗前来武邑,我们节帅是异常惊喜的,这武威书院算是我们武邑最好的所在了,不但风景优美,更兼书香宜人,想来金公对这里也应当满意吧?”
  “让我这个满身铜臭的家伙,住以如今这全天下最好的书院里,李节帅倒真是别出心裁。”金满堂大笑。
  “金公大概是这天下最有钱的人之一,但金公的学识学问,却也是让人佩服的。”屠虎道:“你的书法,便是章先生也赞不绝口呢。金公,请吧!”
  这金满堂,便是这一次高象升走出去为李泽拉金主的最大的一个收获,其人也正是屠虎第一次下扬州的时候,亲自出面接待过他的,也是屠虎的嘴中,那位穷奢极侈的大商人。
  杨州最大的盐商,南方最大的钱庄盛和钱庄的大老板金满堂,当然,他也是四海商贸中的一员。
  高象升四处奔走了数月,金满堂是他唯一一个说动的愿意来武邑看一看的四海商贸的成员。
  此时,太阳已是隐没到了山后,唯剩下一片火红色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书院里却是空空荡荡,丝毫不闻读书之声。倒是一株株大树之上的知子在那里叽里哇拉的叫个不停。
  看到金满堂有些诧异的表情,屠虎道:“书院的学生这些天,都被分派下去帮着秋收了。一早一晚,正是做事的好时间,等到了晚上,这里就会热闹起来了。”
  “久闻章先生治学之法,君子六艺,缺一不可,这倒与我们南方的一些大儒治学有着很大的区别。”金满堂点头道。
  “上马能统军,下马能治民,扔到田里便是农夫,走进商界便是商人。”屠虎笑道:“章先生说读书要学有所用才知,光长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一无所知,此非圣人之道也。”
  “章先生理解得透彻。”金满堂微笑点头。
  屠虎带着金满堂走进了一幢独立的小楼,这样的小楼一溜儿倒有七八幢,青砖碧瓦,绿树掩映,与书院虽然同处一地,但却又被无数的绿植给隔成了两个不同的区域,更显幽静。
  “这里是书院的待客之所。”屠虎道:“我们节帅说,以后武威书院一定会迎来很多地方前来交流的大家,所以这些客舍一定要修得好,不过自修建到如今,金公你倒是第一个前来入住的。”
  “章先生不住在这里吗?”
  “章先生喜欢土坯茅草房,说是冬暖夏凉,更合自然之道。”屠虎道:“节帅拗不过他,也只能随他去了。金公,我们进去吧!”
  小楼前的执事仆役推开了小楼大门,一股凉气顿时扑面而来,将金满堂赶路的暑气与疲惫顿时一扫而空。
  “金公却先歇息一会儿,您的随行人员,被安排在另外的两座小楼里,推开窗户便能看见。”屠虎笑道。“金公生活精细,这小楼之内一应生活所需俱全,金公的随行厨师可自行做饭菜,如果差了什么东西,尽管吩咐外头的仆役,由他们去采买。”
  “屠将军费心了,屠将军有事便尽快去忙,一路疲乏,我倒是也想小睡一下了。”金满堂笑道:“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见到节帅?”
  “节帅渴见金公久矣,我这便去禀报,想来今天晚上节帅一定会过来与金公见面的。”屠虎道。
  “那敢情好!”
  两人拱手作别。屠虎匆匆离去,而声称要小睡的金满堂,却又哪里有半分睡意,站在小楼窗前,俯视着整个武威书院。
  这一溜小楼借着地势的起伏修建,站在窗口,便几乎能将整个武威书院全都看在眼里,很难想象,李泽这样的一个军头儿,武人,竟然会如此重视文教。在金满堂看来,这时节,武人当道,所有人追求的都是拳头比别人硬,刀子比别人快,脑子里想得都是用武力来解决问题。金满堂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地方节镇,无一例外的,都是在扩充军备,地方文人的地位正在急剧下降。
  正所谓是管你是不是腹有经伦,一刀子下去,照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尘归尘,土归土。作为一名有些特殊的商人,金满堂当然知道这是错的,但这就是现在的现实,因为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如果你没有强大的武力,便谈不上生存。
  像李泽这样,有着强悍的武力,却又如此重视文教的,只能说此人思谋长远,谋划的是远景,看到的是未来。
  而这,也是金满堂愿意过来的原因。
  他与四海商贸中的绝大部分人,是不太一样的。作为一名盐商,一名钱庄老板,支持他的只有海量的金钱,但真如果乱世来临,这些东西,却又是最不靠谱的。他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多作考虑。
  随着夜幕的降临,书院里终于也热闹了起来,一拨拨的学生,教授成群结队的从外归来,穿着短褂,卷着裤腿,脚蹬草鞋,头上,衣服上,都沾满了灰尘,草屑,但看起来一个个却都是精神抖擞,进了书院大门之后,各自归去。片刻之后再出来,却又一个个穿戴得整整齐齐,与先前的模样完全不同了,大家说说笑笑地直奔食堂而去。
  “窥一叶而知秋,这武威节镇,果然还是有些不同的。”金满堂暗自点头。在扬州,像他这样的大金主,自然也是一些地方书院,学堂的赞助者,哪里头的学生也不乏优秀者,但与今日这匆匆一瞥之见的武威书院的学生,似乎还差了一点什么。
  坐到窗边的摇椅之上,金满堂眯起了眼睛,鼻间却传来了一股淡淡的香气,他猛然反应过来,这个时节,应当是蚊虫最为滋扰人的时候,武威书院有大片的树林,又靠着河道而立,本来应该是蚊虫最为猖獗的地方,但自己居然没有听到蚊子那烦人的嗡嗡叫声。
  俯下身来,却是看到在小方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香尊,一股淡淡的青烟,正从内里袅袅升起,伸手揭开盖子,看着里面呈环形一圈圈绕着的香料,正在缓缓地燃烧,却不是他所熟悉的任何一种香料,心下顿时恍然,没有蚊子,大概便是这玩意的功劳了。
  这倒是一个好东西,至少以前,他还没有见过这样制作精美的驱蚊香料,别的驱蚊药物不是没有,但这味道嘛,就不是那么好闻了。
  再瞅瞅屋里四象的冰桶,金满堂满意地点了点头,武威节镇看起来是下了不少本钱的,至少在招待自己之上,是很用心的。这些东西,大概都价值不菲。
  不过这种好感觉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片刻之后,居住在另外两座小楼里的仆人过来向他禀告的时候,也说起了这些东西,原来这些玩意儿,即便是仆人们那里也有的。
  更为重要的是,负责去瞅瞅书院里的下人们回来告诉他,书院食堂之内,还有书生们的寝室之内,这些东西也尽数俱备。
  似乎这些价值不菲的东西,在这武威书院里,竟然是标配。
  这可要花多少钱啊?
  有些闷闷不乐的同时,金满堂又极是诧异。
  李泽与章回联袂而来的时候,金满堂刚刚坐上餐桌,桌上持着七八盘菜肴,全都是他自己带来的厨师制作而成,屠虎准备得极是仔细,一应食材极佐料都备得齐齐的。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着一桌江南风味的菜肴,李泽笑看金满堂:“金公一定不介意添上两副碗筷吧,我与章先生刚刚回到武邑,听说金公已倒,便立即赶了过来,倒是没有吃饭。”
  “求之不得的事情!”金满堂一边跟两人见礼,一边笑着吩咐人添碗加筷:“就是怕节帅吃不惯南方口味。”
  “吃得惯,吃得惯!”李泽笑吟吟地道。“早先听屠虎说了金公在扬州宴请他的排场,听得我可是口水都下来了。”
  金满堂大笑:“不过都是一些场面上的事情,私下了里,我倒是更喜欢吃一些清淡简单的饭菜,就像今天这样,实在不知节帅与章先生过来,这就显得有些怠慢了。”
  “已经是极好的了。”章回笑道:“金公远来是客,本来该我们设宴招待才是,如今却是反了过来。好在金公这一次总是要待些时日的,该日我们节帅再设宴相请。”
  “那就先多谢节帅了。”金满堂亲手为二人奉上筷子,三人围着饭桌坐下,喝着稀粥,吃着小菜,说着闲话,竟是转眼之间,便将桌面之上的七八样菜肴消灭得干干净净。
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鲜之下的危险
  屋内仆人们开始收拾残局,李泽三人却是转战到了露台之上,夜幕之下,清风徐徐,倒是将暑气扫去了不少,蝉鸣之声已息,蛙叫之声却是渐起,偶尔有夜茑自空中划过,清鸣两声。远处有诵读之声隐隐传来,也有激烈的争辩之声不时响起,金满堂甚至看到有两批人先是相对互喷,说到激烈之处,居然卷起袖子干上了。
  看着金满堂诧异的眼神,章回笑道:“每到晚上,对学术上的分歧,或者对于政见上的分歧,大家都先是辩论,一旦辩论分不出上下,多半便是用拳头说话。”
  “这也行?”金满堂大惑不解。
  “当然行。”章回叹了一口气:“有时候拳头的确很大。在我们武威书院,如果在辩论中一方大获全胜,那输者还是遵守规纪的,只有在谁也不能占据上风的情况之下才会动手。而这世道,只怕更多的是用拳头说话。我期待着大治之世的来临,到了那时,对内里,我们只有嘴说话,对外,才用拳头说话。”
  “我们南方的那些大儒可不是这么说的。他们更讲究以德服人。”金满堂笑道。
  李泽与章回对视一眼,都是芫尔一笑,“我们也想以德服人,但如果以德服不了人的时候,我们便用拳头让他服气。两者相输相称,才是王道。”
  “这似乎是霸道。”金满堂一摊手道。
  “先霸而后王,似乎也不错。”李泽看着仆人端上来的三杯绿茶,笑着道:“金公也喜欢这种泡茶方式吗?”
  “早就听说过这是节帅自创的泡茶方式,不过我也挺喜欢的。”金满堂笑道:“那册关于制茶的小册子,我手里可也有一本,刚好我在南方有一座茶园,便吩咐他们依照这个小册子上的方法炒制茶叶,果然另有意趣。虽然被人斥之为不登大雅大堂,但只要自己喜欢也就好了。这一次来,我倒是给节帅来了一些自己茶园采摘制作的今年的新茶。”
  “这敢情好!”李泽喜出望外:“说到茶叶,真正的好茶还是出自南方啊。”
  “只要节帅喜欢,以后节帅所需的茶叶,金某包了。”金满堂笑道:“即便是节帅想要金某这个茶园,也完全没有问题。”
  “君子不夺人所好。”李泽笑道:“如果可能的话,倒是可以请金公在哪边帮我买几片茶山。”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金满堂点头道。
  章回轻轻咳嗽了一声,道:“节帅事多,金公也是大忙人,不如我们便开始说说正事吧。”
  李泽笑着点头,金满堂也是一改先前有些慵懒的神态,坐直了身子,看着对面两人道:“节帅可知,这一次高象升走动了不少人家,为什么只有我一人到此吗?其它人都拒其于千里之外?”
  李泽道:“这是因为金公与那些人是有所不同的。其实在最初我们决定这么做的时候,也有一个预判,估计大概也只会有金公会响应。”
  “为何?”
  “四海商贸之中,九成之人都是传世门阀,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麾下子弟,门生众多,盘踞一方,几乎自成体系,偏生在明面之上还看不出来,但暗底下,却是能影响一地之经济民生,说直白一点,这些人实际控制着地方政权。那些地方节镇,想要有效地统治地方,便必须与这些人联合起来才有可能。”李泽道:“这便是我最厌恶的门阀政治,大唐有今日之祸,与他们其实有着很大的关系。”
  “金某人在杨州也是一霸呢!”金满堂笑道。
  李泽摇头:“金公很有钱,也很有影响力,但也仅仅如此了。而且金公崛起不过二十余年,与那些门阀相比,当真不可同日而语。看起来金公似乎比这些人要高调多了,也有钱多了,但真论起实际的影响力的话,那是根本没法比的。”
  “节帅就如此小瞧于我?”金满堂的脸色拉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