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984

  “高帅已经去了,死者为大,我们就不再讨论他的得失了。”对于高骈,许子远仍然是心存敬重的,不愿意与张嘉一起对他口出怨言。“对于以后,张将军可有什么打算?”
  “彭芳派人来找过我,希望我能加入他们。”张嘉看着许子远,言辞有些闪烁地道。“我正在考虑。李存忠与韩琦不容于我,我现在快要活不下去了,如果彭芳能够给予我扶助的话,我也只能加入义武了。”
  许子远不由晒笑,到了这个时候,张嘉还在想着与他讨价还价。彭芳看中的,只怕不是张嘉,而是他手里现在还拥有的约三千精锐骑兵吧,这些骑兵基本上由突厥人构成,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张嘉真要投了义武,以后能不能善终都很难说,想来张嘉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到了现在,还在强撑着。只不过还能撑多久可就不好说了,他想撑,他的手下可不见得这么想。
  “张将军,我奉我家节帅之命来到这里,意思你想来也很清楚,咱们也就不弯来绕去了,你现在这个样子,也拖不了多久只怕军心就会崩散。我就先问你一句,你愿不愿意接受我家节帅的号令,如果愿意,我们才能谈及其它。”许子远单刀直入。
  对于这样的谈话,许子远极有心得,对什么人采用什么方法,务求一击直中靶心。
  果然,在许子远看似咄咄逼人的姿态之下,张嘉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却还是点了点头:“李帅是北地行军大总管,我自然是愿意奉命的。”
  许子远展颜一笑。
  “这就行了,张将军,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节帅对你的安排。”
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
  “移师蔚州?”张嘉一惊之下,险些跳了起来。
  蔚州现在虽然是一片白地,但却直面着卢龙的妫州,卢龙军现在不要蔚州这一片不毛之地,却不代表着他们会容忍在这个地方出现一支敌对的军队,如果让这支军队在蔚州扎下根来,无疑是会对妫州形成巨大的威胁。
  如果张嘉移师蔚州,毫无疑问将会面临着卢龙军的打击,从而处境艰难。哪怕现在卢龙军的主力云集涿州一带,但驻扎妫州的兵力,也不是现在的张嘉所能对抗的。
  “是的,移师蔚州!”许子远语气坚定地道,他从随身携带的行礼之中找出了一份盖着大唐北地行军大总管、武威节度使、千牛卫大将军三枚大印的委任状,摊在了张嘉的面前。
  “如果你移师蔚州,那么,你就将是北地行军大总管帐下的都知兵马使。这一职位,在武威节镇之中,只有尤勇一人获得。张将军,你可以以此职,督蔚州,云州,朔州三地。”许子远微笑着道。
  张嘉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委任状,对于他来说,这当然是一块巨大的肥肉,接下这份委任状,自己就将一跃而成为大唐顶尖的武人中的一员,督知三州,这几乎就等于让他成为了事实上的一地节度。虽然说这三州,目前有两州差不多已成白地,而唯一稍好一些的朔州还被李存忠控制在手中。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份由李泽签署的委任状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是真实有效的。不管事实上如何,对于他张嘉个人而言,他将有一个事实上的质的跃升。
  他的手有些颤抖,但却迟迟没有伸过去。
  “张将军,恕我直言,你在云州呆着,虽然可以暂时苟且,但前景着实不妙。”许子远继续诱惑着他。“先不说义武的彭芳对你的这些人手虎视眈眈,便是李存忠,对你就心怀好意吗?你可别忘了,李存忠本人就是突厥人,而你麾下的主力骑兵,可也是由突厥人组成的啊。李存忠这一身份,本来就对他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现在你还能控制住军队,但时日一长,当你不能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待遇的时候,不能保证他们的家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时候,只怕李存忠招招手,这些人就会跑了吧?没有了这三千突厥骑兵,你天兵军,还是天兵军吗?”
  张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终于还是缓缓地伸出手去,将这张委任状抓到了手中。
  “我如移师蔚州,如何立足?”
  看着张嘉终于收下了委任状,许子远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以手蘸了一些茶水,在案几上随手画了几笔,许子远道:“张将军,别忘了,你如移师蔚州,则成为了代州的屏障。”
  张嘉有些愤愤不平地道:“正是如此,李存忠如此欺我,我还要为他看守大门吗?”
  “非也,你不是在为他看守大门,你是在为节帅分担压力。”许子远道:“只要你在蔚州站住脚,卢龙军就必须要正视你的存在,这就是你的价值所在,也是节帅为什么会授予你如此重要职位的原因。张将军,一旦功成,以此功劳,三州之地,你还怕拿不到手吗?而到了那个时候,龟缩在你身后的李存忠,又凭什么与你争朔州呢?”
  张嘉叹道:“理儿是这个理儿,但我怎么立得住脚呢?第一步走不出去,何来后面种种。”
  “现在张将军麾下能战之兵有万余,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以及你在云州收拢的部属,大概在三到五万之间,这股力量全部移师到蔚州,暂时守成是有余的。你的问题,便是武备不足,粮食奇缺。所以什么都做不成是不是?”许子远问道。
  “正是!”
  “武威会为你解决一部分需求!”许子远道:“我来之时,总督定州,益州战事的曹信曹都督,已经为你准备了部分兵甲,粮草,只要你移师蔚州,这些东西,便会交到你的手上,以缓解你暂时之危。”
  张嘉脸上露出喜色。
  “等你移师蔚州之后,我还会河东其它各地一行,不管是李存忠还是韩琦,我都会替你从他们手里弄来一些支持,兵甲军械他们不给,但粮食总是要给一些的。”许子远道。
  “他们巴不得我早些完蛋,岂会给我粮草?”张嘉摇头道。
  “你这么想可就错了。”许子远笑道:“首先,他们还是大唐的官员,还是北地行军大总管的部下,我们节帅会先从官面之上给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替你筹措粮草,用作你征讨反贼张仲武,不管是他们从大局着想,还是为了名声,或多或少只怕都得拿出来一些,否则别说我们节帅不答应,便是朝廷也不会答应,高骈留下他们是干什么的?在这样的关头,要是他们恶了朝廷,恶了皇上,将来,他们还能得到皇上和朝廷的信任吗?”
  说到这里,许子远不由大笑起来。章回与节帅李泽的这一条光明正大的阳谋,可真是拿捏到了韩琦与李存忠的软肋。
  韩琦与李存忠是高骈为皇帝留下来以用作将来牵制李泽的后手,在高骈看来,李泽必然会剿灭张仲武从而制霸北方,如果没有足够的牵制力量,那么李泽便将会一家独大,为此,他不惜在最后的计划之中,重创了不大听话的苛岚军,忻州军,天兵军,高骈的目的,本来是让李泽在与张仲武的作战之中无遐顾及河东,则李存忠与韩琦联手,便有极大的可能将这三支军队吞并,从而整合河东。
  毫无疑问,如果按照高骈的计划,这样整合过后的河东将以韩琦为首,而李存忠因为他本来的身份与实力,是无法驾驭河东的,更何况高骈还在李存忠的麾下安插了代州军,横野军残部以用来策应韩琦呢?
  但是这一点,高骈却无法在自己的遗折之中说明,他只能指望朝廷与皇帝能够体会到他的一片苦心。
  正是因为洞察到此点,李泽才会毫不犹豫地要伸手拉天兵军一把。
  现在天兵军不顾自身安危,悍然移师蔚州,直面妫州卢龙军,以为武威节制策应。这一手一出来,却将韩琦与李存忠放弃蔚州等地,龟缩雁门关以内保存实力的行为给凸现了出来,让他们显得无比的尴尬。
  这个时候,李泽再下令他们向张嘉提供粮草,就是将他们架在火上烤了。
  不给,便是不顾大局,甚至心存恶心,不顾朝廷大义,意图吞并同僚,割剧一方。此等行为,在朝廷,皇帝看来,与张仲武何异?
  给了,张嘉的天兵军一旦在蔚州站住脚,必然坐大,河东整合,便成了一个大笑话。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而李泽估计,最终,只怕他们还是会给的,当然,数量不好说,但对于现在的天兵军来说,只要有,就是好的,只要有,张嘉便能稳定军心。有了来自后方的支援,有了来自武威的支援,他们在蔚州站住脚跟的希望便大增。
  天兵军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地盘,走到哪里,都算是一支客军,现在他们突然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而且李泽大笔一挥,便将蔚州,云州,朔州都给了他们,不但是对于张嘉,同时也是对张嘉麾下的那些将领,官员们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么大的一块地方,需要无数的官员,他们当然也可以因此获得利益。一旦击败了张仲武,他们作为胜利者,将会获得巨大的回报。
  在许子远的分说之下,张嘉总算是明白了这其中的一些道道,当然,许子远话也只说了七分,剩下的那些,就看张嘉自己能不能体会到了,但只消让张嘉明白,移师蔚州他虽然会冒很大的风险,但与有可能的收获比起来,这些风险完全是值得的。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想明白了这里头道理的张嘉岂有不搏之理。
  “张将军,在方方面面的全力支援之下,想来你能站稳脚跟。”许子远道:“但接下来,仍然要靠你自己了。几万人要养活,总不能一直指望着外面的援助,在蔚州,你需要一边与卢龙军作战,一边积极地开展军屯,民屯以作长远计。在这一方面,我们武威是很有经验的,到时候,自然会派遣人来帮助你。最多一年时间,你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蔚州。等到我们彻底击败了张仲武,你将会得到你想不到的巨大回报。”
  李泽如此操心劳碌,自然不是道德高尚想要救天兵军一次,这一点,张嘉也是心知肚明。除了有牵制卢龙军队的需要之外,李泽自然也想将自己握在手中,不过在张嘉看来,只要自己牢牢地握着军权,就足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了。
  许子远也在笑着,只要让武威义兴社的人员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张嘉的麾下,那以后的情况怎么样,还得两说呢!张嘉需要不停地与卢龙人作战,他的军队会不断地损失,有损失,自然就会有补充,但补充进来的人嘛,到底最终会听谁的,就得两说了。
  “张将军,节帅只能帮你第一步,以后你还想得到更多的话,那可得用战功来换的。”他笑盈盈地道。
第三百六十一章:无可奈何
  韩琦的心里像吃了一只苍蝇一般的难受,特别是看着面前许子远那一张堆满了假笑的脸庞,他更是恨不得一巴掌便抽过去,将那张本来就扁平的脸,直接给抽成一块白板。
  但他不能这么做。
  摊在他面前的是北地行军大总管李泽签署的军令,不但要求他筹集粮草,军械送往蔚州,更是要求他调集军队,与李存忠一起,发兵妫州,与武威节镇一起进攻卢龙叛军。
  从法理上来讲,这份命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算是高骈在世,北地行军大总管的命令对高骈也是有效的,问题是,如果高骈活着,这样的一份命令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韩琦突然感到有一种失去了大树荫庇而需要自己独自去抵抗狂风暴雨的感觉,而自己的身板,却还不足以撑起面临的局面,在风雨之中有些摇摇欲坠。
  在许子远抵达的前两天,李存忠便已经快马给他送来了信息,因为他也收到了同样的命令。与韩琦现在的感觉一样,李存忠也是愤怒异常却又无法可施。
  或者李存忠要更加的恼火。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吞并张嘉天兵军的准备,而且已经在其内部有了内应,但现在,煮熟的鸭子居然就这样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的飞走了。
  非但如此,他还要为对方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而让对方站住脚跟。
  “张将军当真是大义凛然啊!”许子远捻着他短短的胡须,满脸的赞赏之色:“我抵达云州之时,见到张嘉将军所部个个面带菜色,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啊,但一听说要攻击卢龙叛军,毫不犹豫地便冒着极大的风险移师蔚州,这等风骨,实在是让我佩服不已。”
  韩琦只能跟着干笑了几声。
  许子远明里称赞张嘉,暗地里却是在讥讽他与李存忠保存实力,直接放弃了蔚州的行为。
  “许护军,非是我等不愿出兵,实在是力所不能及也。”韩琦道:“这两年来,可是我们河东一直在与卢龙军硬扛,高梁河之战,雁门关之战,连续的大战,我河东男儿,可是已经向朝廷证明了我们的忠心耿耿,也证明了我们不是畏战怕死之徒。”
  说到这里,韩琦当真是委屈从心底里翻涌上来。我们河东人与卢龙连番大战的时候,你们武威在干嘛?你们忙着兼并了横海,收拾了振武,现在转过脸来,却要指责我们作战不力吗?
  “是啊是啊!”许子远连连点头:“对于高帅的风骨,忠心,我们节帅那是交口称赞的,高帅故去,我们武威可是全军举哀的。当年武威的前身成德危难之时,全仗高帅不顾牺牲,毅然出兵,方才有了如今的局面,韩副使,你是高帅指定的如今河东的主持者,我们都盼着你继承高帅遗志,奋勇向前,剿灭反贼,以告慰高帅在天之灵呢!”
  韩琦霍然站了起来,悲愤地看着许子远道:“许护军,这不用你说,韩某人也知道,不过现在我河东军队,的确要休整一番了。连续两年不间断的作战,我们已经疲惫至极了。军无战心,民无战意,勉强打下去,只怕会一败涂地,到时候反而成了李帅的拖累。”
  “理解理解!”许子远干笑道:“前两年是河东作为主力再打,现在轮也该轮到我们武威了嘛。不过韩副使既然觉得不能出兵,那么军械总能拿出来一些吧?”
  “许护军不妨去我的库房里看一看,我们还有没有更多的军械?”韩琦一摊手道。
  “军械也没有,那粮草总该没有问题吧!”许子远似乎是一退再退:“今年北地大熟,河东可也是大收的。”
  韩琦也知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一毛不拔的话,只怕引起的后果,他亦是承担不起,看着许子远那张可恶的带着笑意的,显得很是轻松的脸庞,他突然想到,或者眼前这个家伙,当真希望他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
  到了那个时候,只怕李泽便会一纸奏折告到皇帝面前,让朝廷,让皇帝认为自己怀有二心,从此不再信任自己,这样一来,高帅的一片苦心,可就全白费了。
  “粮草,自然是有的。”他咬着牙关,一字一顿地道。
  “太好了!”许子远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失望之色马上就被喜色所代替,却仍然没有逃过韩琦的眼光,心中一惊,果然如此。
  “那便请韩副使筹措十万人三个月所需粮草送到蔚州,以资助张嘉将军重建蔚州,进攻卢龙。”许子远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