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984


第三百七十一章:攻陷涿州
  一字儿排开的数十台巨型投石机,将数十斤重的大石头掷向城头,涿郡包着条石的外墙在巨石的打击之下,伤痕累累,每一击,整个城墙似乎都在摇晃。
  城下,李波所统带的三千步卒举着盾牌,抬着云梯,撞木,呐喊着再一次冲向了面前的城池。
  在他们的身后,负责掩护的陈长富所部一队队的弩手蜂涌而上,在距城百余步时,伴随着一声金鼓,集体坐了下来,弩机抬起,嗡的一声闷响,上千支弩箭如同一片乌云一般地扑向城头。
  “上弩!”陈长富站在队伍的中间,用力擂鼓,嘶声大吼。
  士兵们垂下弩机,从箭匣之中取出弩箭,搭在弩机之上,一脚伸出,用力一蹬,借着腰力向侧面一转,喀的一声,弩箭再次上弦。
  这种需要借助腿力,腰力上弦的弩箭,力道比起一般的弓箭不知要强出了多少,弓箭对于甲胄的破坏力并不大,但这种弩箭,却可以轻而易举地破开铁甲。
  城头之上不时有人惨叫倒地,或者坠下城来。但下面弩箭稍息上弦的时候,城垛之后,便猛然站起一排排的弓箭手,居高临下地向着百余步外的弩箭手张弓射击。
  陈长富迎着箭雨却肃然不动,最多也只是低头,抬臂,挡住自己的面门要害,其它的羽箭射在他的甲胄之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有的无力地滑动在地,有的却嵌在甲叶的缝隙当中,短短的瞬间,他的身上便插了好几只箭,看起来倒是极其吓人。
  对于这种弓箭的攻击,武威兵并不是太在乎,即便是普通的士兵,也都是戴着铁盔,穿着板甲,自从武威开始了利用水力带动冲压机制造板甲之后,这种看起来就是两块薄铁板上被打上孔,像一件背心一样穿上身上然后用绳子收紧的简易甲胄,却是大受士兵欢迎。
  以往的盔甲打制,是极耗费钱粮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像陌刀手们穿着的那种重甲,放在后世,大概就是坦克了。
  这也是为什么各节镇麾下的甲士都不多的原因所在。想要打造一支完全的铁甲部队,其耗费一般人根本就承受不起。
  以前的李泽也承受不起,直到他能够轻易地大量地制造这种板甲。
  看起来丑陋,但却实用。两块被冲压的极薄的铁板加起来也不过十余斤重,在内里镶嵌上皮子,或者棉麻,绑紧,丝毫不影响士兵们的奔跑,格斗。
  这种甲,在武威被戏称为龟甲,因为其只防护胸腹背等要害之处,四肢伸在外面却是不管的,要是人往地上一躺,张开四肢,的确像一只乌龟。
  陈安富身上的盔甲当然不是板甲,而是将领们自己订制的全身甲,这种弓箭对他们压根儿主不形成不了威胁。
  但在箭雨之下,仍然有不少士兵受伤,腿,脚,甚至有倒霉者被命中面门,射中了脸的人,一条命基本上也就交待了,其它的只要不伤着骨头,便只能算是轻伤,但凡还能为弩上箭,士兵们便不会后退。
  而让他们安心的是,在他们的身后,有一队队的穿着白衣,胸前印着一个大大的红色十字的辅兵们在奔忙着,石壮所部,可是有一个野战医院的。而这些人便是专门挑选出来的一些民夫,在战场之上搜寻受伤不能再战斗的伤者,然后将他们抬到野战医院之中去进行治疗。
  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是让武威的士兵的战斗力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休战的时候,每当看到那一排排大帐蓬外面飘扬着的红色十字,武威的士兵便莫名地感到一阵安心。
  双方的对射,很快城下便占到了上风。
  城头的箭雨愈来愈稀疏。
  接近城墙的士兵的速度愈来愈快了。
  伴随着咣当咣当的声响,一架架云梯靠上了城墙,梯子顶端的倒钩死死地钩在了城墙之上,一名名士兵沿着梯子向上攀爬。
  抬着撞木的士兵,发出一声吆喝,碗口粗细的前面加装了一个铁锥的撞木轰隆一声撞在城门之上,城门发出一阵阵的闷响,摇晃之中,灰尘簌簌落下。
  防守者们再也无法躲避城下的弓箭射击,冒着每隔几息时间,便会飞来上的上千支弩箭,他们义无反顾地探出身子,弯弓拉箭,不过目标却是正在攀城的武威士兵。
  一块块石头砸了下来。
  一桶桶加了粪汁的沸水浇了下来。
  一根根擂木顺着云梯滚了下来。
  攀城的士兵下饺子一般的往下掉,而城头之上的防守者,也是一排排的被弩箭射倒,被石弹砸倒。最惨的就是那些高举着一桶粪汁刚刚站起身子的卢龙兵,刚刚站起来便被弩箭射中,沸腾的粪汁跌落,浇在他自己的身上,一边同伴的身上,被淋中者立时惨叫着四处打滚。
  不时有武威士兵零星地攀上了城墙,但不成规模的攻上城墙,却无法形成任何威胁,很快这些勇士便被击下城墙。
  鼓声没有停止,后续部队仍在压上,李波提着横刀,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他的左右,十数台强弩弩机被士兵们抬着,而在这些弩机的身后,一些士兵们则抬着一卷卷麻绳一样的东西紧随其后。
  鼓声不停,进攻不止。
  虽然前线伤亡极大,但士兵们仍然在舍死忘死地冲击着城墙,城门。城门洞子里,厚实的城门已经开始逐渐变形,裂缝越来越大,从这些裂缝之中,甚至能看到内里的卢龙兵们,正用一根根柱子,努力地顶着城门。
  后退,站稳,然后加速,伴随着一声吆喝,数十名士兵同时甩臂,一根根铁索在他们的手中绷得笔直,撞木前的铁锥再一次重重地撞了上去。
  不时有抬着撞木的士兵倒下,但马上,最近的武威士兵会丢下手中的盾牌与横刀补充上去,再一次重复着先前的操作。
  随着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城门终于破碎,抬着撞木的士兵们随着惯性一头冲了进去,在他们的面前,是一道翁城,而翁城之上,又一道大门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随着他们冲进去的武威士兵与翁城里的卢龙兵短暂的绞杀之后,立时便迎来了翁城之上如雨的箭支。
  短短的瞬间,翁城之内,便堆满了敌我双方的尸体。这些在翁城之中的卢龙兵也被放弃了。
  当卢龙兵们准备再一次进攻下一道城门的时候,翁城之上,一堆堆点燃的柴草被丢了下来,一桶桶的油脂被倾倒了下来,翁城之中,瞬间便火焰熊熊。
  攻城翁城的武威士兵只能倒退而也。
  李波站定了脚步,此时,他已经站在了陈长富的弩阵前方,一台台强弩被迅速地安装固定,一卷卷的麻绳被死死地拴在了一根根弩箭之上,直到此时,这些麻绳捆才露出了他们的真容,竟然是一张张的宽约十丈,长也大约十余丈的绳网。绳网的最前端大约丈余的部分,密密麻麻的尽是或长或短的铁勾,八爪钩。
  “射击!”李波一声咆哮。
  数十台弩机同时发射,涿州城上顿时出现了极其壮观的一幕,一枚枚弩箭带着一张张绳网飞起。绳网在空中展开,几乎将天空遮蔽。
  而随着绳网飞起,李波也拔足向前飞奔,其所部一千最为精锐的部众亦随着李波狂奔向前。
  涿州城墙高有三丈余,这在州城之中,已经是难得的高大城墙了,城墙虽然是夯土的,但外面却包着条石,一应防御设施极其完善,这也是武威兵攻打多日,都没有取得进展的缘故。
  这些绳网,是石壮两天前下领制作的。
  夺夺的声响之中,绳网钉在了城头之上,上半部大约两丈有余几乎将整个城头都给网住,连下面的卢龙后都给罩在了网下,下半部分却是垂在城下。城下的士兵发一声喊,扑了上去,抓住绳网的末端,用力向下一扯,城头之上那丈余范围内的各种钩子立时绷直,勾住了他们一切能钩住的东西,城上惨呼连连,有的挥刀连斩,希望能砍断这些钩子,或者绳网,但偏生这些麻绳里面还掺杂了其它一些东西制作而成,极其坚韧,急切之间,竟然是斩之不断。
  而武威兵,却是已经沿着绳网,密密麻麻地向着城头之上攀来。
  而这一次,他们受到的殂击,却是已经微乎其微了。
  李泽率先爬上城墙的时候,在他的左前方,一名卢龙将领正奋力挥刀斩断他前方的一段绳网站了起来。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绳网的前方一丈,密密麻麻的都是钩子。
  “杀!”李波狞笑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跑过了绳网,杀向了前方,而在他的后方,武威兵蜂涌而上。
  远处,石壮看到奇法奏效,大喜之上,高举他的马槊,厉呼道:“全军进攻,全军压上,破城,破城!”
  武威军队最后的总攻旋即展开,前方的陈长富所部一声令下,弩兵们将弩背在了前上,拔出了腰间的横刀,已经顺着绳网追随着李泽攀越而上。
  当两千余武威兵爬上城头的时候,涿州城实际上已经可以宣告陷落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武装游行所得的红利
  张嘉全军移师蔚州,心中实在是忐忑不安的。但现在的他,却是没的选择,如果不走,他的下场不是被李存忠吞并,便是被义武节度彭芳吞并,呆在卫州,他找不到任何有力的支持者,而凭他自己的实力,与别人毡板上的鱼肉也差不了多少。
  到蔚州,虽然直面了卢龙人的威胁,但好歹有一个强大的外援。移师蔚州的时候,张嘉只能在内心乞求李泽要说话算话,不要把他当成一枚弃子,用过之后就随意丢弃。
  以三千突厥骑兵为核心的天兵军,带着三万余民众,浩浩荡荡地从卫州来到了蔚州,所幸的是这一段路程并不远。而在行进的途中,李存忠,韩琦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还是为其运来了一部分粮食。
  韩琦,李存忠自然是不甘心为张嘉提供这些援助的,但他们仍然送来了,这只能说明,李泽对他们的高压态势,让他们不得不屈服了,这使得张嘉的信心大增。有了粮食,整个队伍也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以蔚州城为中心,张嘉将跟随他一齐迁移而来的三万余百姓安顿了下来。到了蔚州的第一时间,张嘉立刻开始动员所有人修建残破不堪的蔚州城。
  历经战火的蔚州城几乎已经成了废墟,夯土的城墙多处垮塌,城墙之上甚至长满了荒草,城内的房子也大多破败,大部分只剩下了四面墙壁。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凛冬将至,不管是张嘉,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清楚,他们必须要在寒潮来临之前,修建好自己的藏身之所,否则,冬天将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三千突厥兵被布署在妫州方向上,严密监视着妫州的卢龙军,三万百姓则在官员的组织之下,加快速度修整城墙,修建房屋。
  妫州军没有动弹,来自易州的援助却是先到了。大批的义兴社社员们押运着新的一批粮草抵达了蔚州,这些人的到来,让许子远终于有了帮手。
  现在的许子远的身份已经有了改变,从武威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一跃而成为了天兵军的掌书记。张嘉被李泽加为都知兵马使,督蔚州,卫州,朔州军事,而许子远这个掌书记,便自然而然地掌这三州民事。
  以这个名义,许子远自然而然地从张嘉手中拿来了三万百姓的指挥权,而旋即,义兴社的社员们便被许子远以各种名义,加上各种官衔安排了下去,深入到了百姓之中。
  张嘉对此并不在意,他要的也就只是兵权不受挚肘也就可以了,许子远对他的兵权毫无兴趣,他也乐得被养活这许多人的重担一股脑儿的全都丢给许子远。
  反正从易州哪边来了援助,总是首先要满足军队的,只有军队稳定,才有蔚州的稳定。
  两人一文一武搭起来的班子,居然和谐稳定无比,倒也堪称一个奇迹。
  张嘉在不管民生这一摊子之后,立即便把精力投注到了横行这三地的一些盗匪的身上,对付他们,张嘉的天兵军倒是手到擒来,以三千突厥骑兵为主力的天兵军,机动性是极强的,有组织,有速度,行动力甚强的正规军,对于盗匪来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短短的半个月时间,蔚州的盗匪,几乎被张嘉一扫而空,要么投降,要么去死。
  在张嘉的重压之下,几乎所有的盗匪都选择了向他投降,而张嘉又从中挑选精壮者加入军队,倒也使他的兵力在短时间内增加到了五千人。
  这个时候,张嘉的实力其实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五千常规军之外,由许子远掌握的三万余百姓之中,也是在战事之中动员起数千青壮来的。
  向外进攻不足,但守御一地,倒也勉强足够了。
  眼看着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张嘉却被哨骑斥候带来的一条消息几乎给吓破了胆子。
  张仲武竟然亲自带着两万骑兵出现了。
  别说是张嘉现在的实力,就算是在他全盛之时,面对着张仲武的两万骑兵,他也只有吃灰儿的份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