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984

  “朱帅放心。”候希逸连连点头。
  四位节度使,齐聚汴州,自然是因为朝廷已经决定出兵讨伐魏博,虽然皇帝诏令还没有发出来,一切尚在蕴酿之中,但长安在保密方面,就如同一个筛子一般,这个消息,早就传遍天下了。
  兖海,天平,早就与朱温联成一气,兖海代超与朱温是儿女亲家,天平势力弱小,只能依附于宣武,而平卢候希逸,则是连接被李泽重创,害怕之余便主动投靠了朱温以求自保。
  “此次皇帝讨伐田承嗣,自然是因为李泽大胜,给了他信心。朱帅,你觉得这一战,朝廷胜算几何?”代超问道。
  “洛阳以及关中等地,尚拥有二十万神策军,抛开其中的一些混吃等死之辈,以及一些吃空饷的,真正能战的,不会超过十万人。而这其中,便包括福王李忻驻扎在洛阳的五万军队以及水师。陈邦召很清楚,如果要想打赢这场战事,就必须要调动大部分的福王属下军队。因为长安四大关口的军队,他可不敢抽调太多。而秦昭的武威卫虽然也保持着相当的战力,但他们不大可能离开长安。”
  “如此说来,田承嗣不是没有一搏之力。”代超若有所思地道。
  “很难。”朱温道:“关键便是河东军队的加入。河东军队在高骈死后虽然分崩离析,但其最精锐的部分落在了韩琦手中,这两年来,韩琦硬生生地顶住了李泽的压力,重新整合了河东,其实力已经有了相当的增长。田承嗣或者不惧神策军,但如果顶不住河东军,则败局便不可避免。”
  “如果让朝廷获胜,我们以后的日子只怕就难过了。”候希逸叹道。
  “所以我们才聚在这里啊!”代超笑道:“当然不能让朝廷获胜。”
  “朱帅,我们要如何做?”曹煊则直接问道。
  “我已经向皇帝上了奏折,陛下讨伐魏博,我宣武甘为前趋啊!”朱温拍了拍肥硕的肚皮,笑道。
  “啊?”曹煊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想要做点什么,自然就只能先加入进去。”朱温淡淡地道:“既然我们判定魏博败北的机率较大,自然便要加入到有可能获胜的一方,然后找准机会搅搅局,魏博如败,我们也要可取下其中最大的一块,然后再看看能不能在这场大战之中觅得良机。我的主力部队,将会进入魏博作战,代兄,曹兄,候兄,你们的部队,便要做好准备,一旦机会来临,就马上要抓住战机了。我去魏博之后,你们集结起来的兵力,便由代超统一指挥。”
第四百零三章:另类风景
  进入四月底,大唐一直以来如同一团死水一般的政局,终于出现了惊人的变化。沉寂已久的长安朝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皇帝下发诏令,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擅起兵事,攻击同僚,图谋不轨,朝廷决定发大兵讨伐。
  诏令之中,以福王李忻为行军大总管,总揽全局,以归德大将军陈邦召为副总管,负责军事指挥,发大军十万,讨伐魏博。
  诏令发布之后不久,新任河东节度使韩琦提兵自河东出击,向昭义节镇发起进攻,数日之后,宣武节度使朱温宣称响应朝廷诏令,出兵攻击魏博重镇魏州。
  一时之间,刚刚吞并了昭义节镇潞州,卫州,贝州,洺州的魏博田承嗣,竟是四面受敌。
  天子亲自派兵讨伐麾下节镇,这是近二十余年第一次,一时之间,天下纷纷侧目,无数节镇都在观望这一次讨伐的结果。毫无疑问,如果天子胜,则长安中枢的声势将就此大振,特别是与朝廷最为倚重的武威节镇联为一体之后,其强悍的实力,将对所有节镇形成莫大的威胁。
  真到了那个时候,所有节镇要么成为顺民,要么成为下一个被讨伐的对象。
  任何事情只要开了一个头,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
  自有大唐忠臣暗自欢欣鼓舞,亦是心怀叵测者指望朝廷战败以维持现在的局面,当然,更多的则是观望。奉行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驼鸟心态。
  长安群情振奋。
  天子脚下的百姓,自有其一份骄傲,对于天子亲军的信心,自然也是无比的信任。不管怎么说,朝廷以关中河洛之地奉行的这二十万神策军,在装备之上,还是要远胜于一般的节镇军队的,平素百姓看到的神策军,自然是一个个威风凛凛,时不时来一个武装游行抑或是军事演习,那也是神勇无比。
  天子既然已经亲自出手,那叛逆自然是手到擒来。
  百姓这么看,神策军内部,却是出现了两个极端。平素那些出身普通百姓之家的军人是振奋之极,他们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得立下非凡的功勋,军人的功勋自哪里来?当然是从战场之上得来。太平年节,他们想要向上爬,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每一个位置早就被人安排得妥妥贴贴,只有极少的职位成为了上面官员粉饰公平的贞节牌坊。基本上绝大多数的职位,都落在了那些勋贵之家,豪门之家,皇亲国戚的手中。
  一旦上了战场,那就是用刀子说话,用战功说话了。家世,背景虽然还是能起到作用,但毕竟要小了许多。
  对于这些人,战争是一条出路,只不过长安朝廷萎糜了这么多年,他们苦无出路,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自然是磨刀霍霍。
  而另一部分,则是心中怏怏,惊惧莫名了。
  这些人出身不一般,知道的事情,自然也多得多。他们清楚,神策军外表看起来威风,但真正的战斗力却是堪虞的,比起外面节镇的军队,差的只怕不是一星半点儿。这一次看起来四面围攻魏博,但不管是河东还是宣武,能出多少力,现在谁也说不清,主力必然是神策军。
  刀枪无眼,他们不上战场搏命,便能享受荣华富贵,又何必要与那些下里巴人一起去争那血腥战功呢!
  选兵诏令下达之后,长安立时便涌起了退伍狂潮,成百上千的中层军官以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理由要求退伍,以至于到最后闹得不可收拾,皇帝李俨惊怒之余,专门下达诏令,任何人不得在这个时候退伍,任何人不得逃避出兵的调派,否则,不但要剥夺本人的一切勋职,更是要连座家门。
  尚未出兵,长安闹的这一出笑话,便已经传遍了天下节镇,让这些节镇摇头之余,不禁又对这一次出兵的结果,悲观起来。
  与长安相比,洛阳方面倒是好了许多,这得益于福王李忻十几年来的严厉治军,洛阳五万神策军,出兵三万,由牛辅仁统领,作为前驱先锋,率先向魏博发起了攻击。
  大军未动,自然是粮草先行,长安的物价也因此一路上涨,百姓们尚未感受到战争胜利的快乐,便先体会了一把囊中钱币被掏空的感觉。
  屠虎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发财的好机会的。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可比一般的勋贵要早得太多,有了金满堂的资金,渠道的支持,虽然不过半年时间,但义兴堂在中原,南方的扩张便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在所有地方还在懵逼当中的时候,屠虎已经组织义兴堂从南方运送了大量的米粮等战略物资沿着运河一路到了洛阳,长安等地。
  先是屯集起来,等到长安洛阳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战争动员,物价飞涨的时候,义兴堂开始陆续放出手中的资源,狠狠地赚上了一大笔。
  相比起整个长安的烈火烹油一般的混乱,千牛卫大将军府及其辖下倒是一片平静。现在的千牛卫,拥有一千正兵,超过四千的辅兵,虽然编制上是如此,但在武威强力的经济加持之下,这五千人其实是统一按照武威正兵的待遇来的。这就让他们的薪饷,比起普通的神策军要高出不少。已经与秦诏统率的天子的元从禁军持平。
  正所谓是一人当兵,全家便能吃饱饭。
  千牛卫虽然名义上亦是天子亲军,但在管理之上,却完全沿袭了武威的那一套,军纪森严,像吃空饷,克控军饷这种事情,在千牛卫之中是想也不用想。最初一些应募而来的军官,便在这上面栽了大跟头。说实话,能在当初千牛卫选兵选军官的时候脱颖而出,这些人本身的素质自然是极过硬的,只不过他们来到千牛卫之后,却把过去神策军中的那一套带到了千牛卫中,以为上司再三重申的军纪军律亦不过是老调重弹。
  但这一次,他们一头便撞到了铁板之上,三个月之后的第一次大审查,这些人克扣士兵军饷的事情立即爆光,然后,十几颗头颅便挂在了千牛军驻军的辕门之外。便是秦诏,田令孜这样的人物来为某些颇有背景的军官求情亦被毫不留情的拒绝。
  如果说公孙长明还会给秦诏田令孜一些情面的话,陈炳褚晟他们平素也接触不到这样的人物,压根儿就不理会,在他们的眼中,李泽亲手制定的军律便是铁律,触犯者死。
  如此一来,千牛卫上上下下,可都是在悚然之余,军纪立时便再上了一个台阶。
  千牛卫军纪之严,让长安的其它军队侧目,但千牛卫的待遇之丰厚,却也让其它军队个个流涎水。
  有失去,便有得到。
  想舒舒服服地拿高薪,在千牛卫是想也不要想。
  光是严苛的训练,便能让千牛卫上上下下叫苦不迭。十天才有一天的休沐日,剩下的九天,包括军官在内,完成一天的训练之后,基本上最渴望的事情便是倒在床上大睡一觉。出外头去玩儿,那还是算了吧!先不说出营要履行一大套的手续,光是出去玩浪费了体力,如何应对第二天的训练呢?
  九天一练,一月一比,每哨随机挑出一支百人队,任意抽签进行角逐,输了的,还要承担整个大营的卫生。
  五千人的大营,光是掏粪,清洗马桶,那就得多少时间?把整个营盘打扫一遍,又得多少时间?而这,可必须在完成所有训练之后利用休息时间去做的。
  钱管够,饭管饱,每天有肉食,像碰上大帅公子出生,满月这样的喜事,还有酒喝,千牛卫的士兵们痛并快乐着。
  长安开始调派兵马,不过这并不关他们的事情。但所有的士兵仍然感受到了一些变化,那就是训练的量,居然在不声不响之中开始减少,每每要将士兵们练得精疲力竭的军官们,现在却一个个都和颜悦色下来,训练量比起往时要足足少上了三分之一。
  训练量下来了,士兵们便也精力充沛了,往日一天训练完成之后空无一人的大营内,如今倒也多出了许许多多闲逛的人群。
  他们逛的最多的,当然是义兴堂设在大营之内的供销合作社。这里面专门向士兵们出售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各类物品,更重要的是,这里卖的东西,比外面的要便宜得多。士兵们勿需付出现钱,只需要记帐,到了月末,自然便会在薪饷之中扣除。
  肥水不流外人田,义兴堂当然不会黑心去赚自家士兵的钱,当然,该有的利润也还是要的。
  而这一切的一切,让千牛卫成了长安之中一道另类的风景,而他们的凝聚力,对于千牛卫的向心力,也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看起来不经意的事情之中,一步一步的得到加强。
  而李泽的夫人,柳如烟在熬过了一个月的月子期之后,也再也按捺不住,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千牛卫军营之中,在家里,王夫人看到她舞枪弄棒便大皱眉头,她只能转移战场,到军营中来了。
第四百零四章:夫人驾到
  不管是公孙长明也好,还是真正执掌着千牛卫的陈炳褚晟也罢,都在拼命地致力于将现在的千牛卫打造成李泽个人的一支私军。所以从军饷上的放发,到一应赏赐,都带着鲜明的李泽的个人色彩,朝廷的作用在这里面被无限的弱化。
  事实上,这支千牛卫也的确是武威拿钱垒起来的。屠虎在中原以及南方这一年多来的经营所得,基本上全都耗费在了这支军队身上,而从金满堂加入武威阵营之后,资金之上便更显得充裕了。
  说现在的千牛卫只知道李泽而不知皇帝,并不为过。
  陈炳褚晟更是利用与秦诏统率的元从禁卫的经常性的比拼之中,加深了千牛卫对元从禁卫的敌意。
  自从上一次元从禁卫大败于千牛卫之后,秦诏痛定思痛,重新组建了新军,想扳回来一城,不过他们的确是变强了,但千牛卫却变得更强,两方面的军阵交手,秦诏难求一胜。
  但两军的在长安的互相敌视,却是变本加厉,不过因为上一次的事情双方都学了一个乖,一旦发生冲突,便由群殴变成了单挑。
  当然也是有规矩的,一旦双方出场的单挑人输了,输掉的一方便要束手被对方殴打一顿且不得还手。
  如此一来,双方倒是有胜有负了。
  但这样一搞,双方的恩怨可就越结越深了,而陈炳,褚晟偏偏又不动声色地鼓励着这种行为,赢了的,回来有赏,输了的,回来准备打扫茅厕吧!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柳如烟要来千牛卫巡营,犒赏士兵,陈炳褚晟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夫人亲自临场,亲手下发赏赐,那可比他们平日里絮叼一百遍都要强。更何况,夫人的身手他们二人可是知晓得清清楚楚。到时候夫人看到士兵们演练必然手痒,肯定是要露上两手的,让士兵们见识见识,只会让千牛卫这个李泽的李字,姓得更加结实一些。
  夫人即将驾到,千牛卫军营之中自然提前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全军大动员,先将大营内的卫生彻彻底底地搞一遍,每一个犄角旮旯儿都没有放过。然后每人下发了一套簇新的军服,盔甲,刀枪戈矛务必都要擦得雪亮。
  到了这一日的上午,柳如烟还没有抵达,慰军的物资倒是源源不绝的从大将军府开始往军营里运了。
  这几个月,柳如烟是收礼收到手软。先是孩子降生,收了一拨礼,办了一个满月酒,再收了一拨礼物,李泽同意朝廷授予韩琦河东节度使,以换取韩琦出兵昭义,让皇帝龙心大悦,又是大把的赏赐发下来,使得大将军府中的库房里物资堆集如山,都没地儿放了。
  当然,这里面的很多东西,都被柳如烟大笔一挥,交给了屠虎弄出去兑换成物资了。对于柳如烟来说,她肯定是不会在长安城里呆长久时间的,这一点,李泽私下里跟她讲得很清楚,这些东西,放在这里以后还不知道便宜谁呢,自然是要将他们花用出去。将其用在麾下士兵身上以结其心,自然是最为恰当。
  柳如烟虽然身为女子,但有柳成林这么一个哥哥,李泽这么一个丈夫,深受二人影响的她,花起钱来,那是眉头都不皱一下的。
  转眼之间,大将军府的库房里,便又变得空空荡荡起来。
  一车车的鲜鲜宰好的猪肉,羊肉,被马车拖进了军营,然后由军司马分发到各哨伙房之中,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伙房外头,路过的士兵无不用力地咽着口水。平时虽然也有肉吃,但像这样充裕,却还是极少见的。看这码头,只怕今天每人能分上两斤也不只。更何况还有挂在竹杆之上的一只只鸡鸭,一条条的大鱼。
  如果说这些肉,还只是让士兵们开心的话,那随后运进来的一坛坛美酒,就让他们兴奋到了极点了。
  在军中,肉不少吃,但酒嘛,能喝到就有些稀罕了。别的军队不好说,但武威军中,是绝对禁酒的。千牛卫现在是武威体系中的一员,自然不会例外,但看今天这样子,是绝对要破例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