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984

  战马很享受秦诏的服侍,一边嚼着地瓜干,一边不时地用硕大的马头蹭着秦诏的身体。
  服侍完了战马,战士们终于开始给自己张罗吃的了。
  刚刚的一场暴雨,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意外的吃食。现在他们休息的地方不远处有一个大池塘,雨过之后,竟然有数量众多的王八从池塘里爬了出来,在草从里笨拙地爬行着。士兵们轻而易举地捡起这些平素并不吃的东西,干净利索地一刀削了王八脑袋,先喝几口王八血,然后便生起一堆堆的火来,将王八丢在火里烧着。闻着香味了,便掏摸出来,大口地吃着。
  另一些士兵用树枝,藤条编了一些简易的网,然后脱去了盔甲,跳进池塘里捞起鱼来,收获极是不错,一网下去,总是能捞上几条大鱼来。看这模样,只怕他们离开的时候,这个大池塘里只怕连小鱼儿也会被他们捞得干干净净。
  还有几个士兵却是另僻蹊径,编一个网却并不下池塘,而是跑到一边的沟渠里,用网堵住一头,然后一个士兵赤脚跳进沟渠里,从上头一路淌下来。最开始的时候秦诏还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没用多长时间,他便看到堵在前头的士兵面前的水面开始沸腾起来,伴随着欢呼之声,满满的一网兜泥鳅,鳝鱼便被士兵端了出来,往地上一丢,旁边的士兵手持着刀鞘一阵乱拍乱打,将这些满地瞎蹦的泥鳅鳝鱼给砸昏了。
  旁边的田地不少,田地之间的沟渠也很多,有样学样的,不少的士兵们都开始了这样去捉泥鳅鳝鱼。
  虽然没盐没油的,腥气也重,但这对于他们这支队伍来说,却也是一次改善伙食的机会。
  这一次出来,秦诏也算是大开了眼界。
  秦家原本也是钟鼎世家,不过像他这样的建国时的武勋之家,经过几百年之后,却是渐渐没落,但即便如此,秦诏过的日子也不是普通的百姓所能比拟的,从小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儿。
  像在野外这样随时随地能找到吃的,他还真不如他的士兵们精通。特别是这些后来的他从底层百姓之中找来的这些兵,更是有着千奇百怪的办法能寻摸到吃进肚里的东西,有些在秦诏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明明在他看来是吃不了的,这些士兵摆弄一阵子之后,再吃进嘴里,却发现味道居然还不错。
  秦诏的亲卫兴高采烈的拿着一支烤好的蟮鱼跑了过来,这条蟮鱼足足有一斤多重,此刻被一根树枝从嘴巴里穿了过去,捅过了整个身子,烤成了金黄色,香气四溢,倒是让秦诏不自觉地吞了几口唾沫。
  亲卫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小心地打开,里面包着的是一些食盐,小心地用手指头沾了一些,抹在了蟮鱼身上,这才递给了秦诏。
  相对于吃的,盐,对他们更宝贵。
  没有盐补充,人是会酸软没劲儿的。这对于战士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的。
  副将金世勇嘴里啃着一条烤熟的大鱼,从另一边走了过来。金世勇与周边的同伴最为明显的不同,便是他的块头要更大,个头也要更高,比起七尺有余的秦诏还要高出半个头,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头长长的金色的头发。
  秦诏听说过金世勇的祖先来自一个遥远的国度叫做什么罗马的,他的祖先跨越千山万水到了大唐之后,顿时被这个国度迷住,再也不曾离开,就在大唐安居乐业了。这么多年下来,他们这一脉的外貌正在向着大唐人靠近,秦诏见过金世勇的爷爷,还有着两只猫头鹰一般的蓝色的眼睛,但到了金世勇这里,眼珠儿便成了黑色,倒是这一头金发,他们家是一脉相承。
  “秦将军,不是说陛下已经到了壶关了吗?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要往壶关去护卫陛下?”大口地啃着鱼,金世勇有些含糊不清地道。
  秦诏微笑着摇头:“我们去壶关干什么?那里有足够的人手护卫陛下,也有足够的人手守卫壶关,我们去,帮不了什么忙。”
  “可是我们是陛下的元从禁卫啊,呆在陛下身边,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啊!”金世勇将鱼骨架抛开,抹了抹嘴,不解地道。
  “正是因为我们是陛下身边最亲近的人,这个时候,我们才要想尽办法为陛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啊。而此时,为陛下尽最大的力量,绝不是去壶关,我们在外面游走,才是帮助陛下最好的办法。”秦诏道。
  金世勇不懂,秦诏说是游走,其实是为自己脸上贴金了,他们是在流窜。而且是毫无目的流窜,今天窜进了潞州境内,明天却又拐了一个大弯,跑到了卫州境内。
  “陛下现在正需要人手,我们……”金世勇一摊手,道。
  “老金,现在追在我们身后的是那支军队?”秦诏笑问道。
  “是宣武最精锐的一支骑兵。”金世勇嘿嘿的笑了起来:“他们跟在我们身后已经足足十天了,吃了我们十天的屁,我们交手了三次,都是我们小胜呢。”
  “是啊,要是我们往壶关跑,他们是不是也会跟着去呢?”秦诏笑着道。
  金世勇恍然大悟。
  “而且,此去壶关,必然已经是险阻重重了,这些天来,我们碰到了不少的敌军,他们都在往壶关赶,好在我们是骑兵,总是能找到缝隙穿过去,但我们要去壶关的话,可就绕不过去,得硬打了,你想想,我们一路打过去,这些兄弟还能剩下多少?”
  “将军说得是!”金世勇连连点头。
  “所以啊,我们就呆在外围,引着这支宣武骑兵乱窜,有机会便去袭击他们的粮队,袭击他们的后勤线路,不管能不能得手,总是能让他们不得不派出更多的人手来保护后勤辎重,这也是在为壶关减轻压力。老金啊,你说说,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更能帮到陛下?”
  “还是将军深谋远虑!”金世勇竖起了大拇指。
第四百三十三章:决意一搏
  秦诏的这个想法,纯粹就是为了替皇帝减轻一下负担,分担一些困难。但却也属于典型的歪打正着,让朱友贞异常难受。
  现在的秦诏,就像是一只嗡嗡叫着的蚊子,绕着他上下左右来回不停地飞着,叫着。你不理他吧,叫的着实烦人,而且一不小心,他就会扑上来咬上你一口,满满地吸上一肚子血。可你是要卯足了劲儿想揍他的时候,他却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或者就是干脆就是重重一拳,挥在了空处,让人难受不已。
  放任不理是不可能的。秦诏这支骑兵还具有相当的破坏力,进入了昭义地区之后,宣武的后勤补给其实已经变得脆弱起来,这可不是在宣武,洛阳,关中这些地方,发达的运河地区能让宣武军有着充足的补给,在昭义,只能靠着人力来运送粮草补给,受到敌人打击的可能性大增。
  朱友贞只能派出自己最精锐的骑兵跟着对手四处打转,同时命令步卒设卡围堵,希望能将对手堵住然后聚而歼之。
  不过随着皇帝李俨的队伍在进入潞州之后,突然掉头拿下了壶关之后,朱友贞已是醒悟了过来,除开继续派人追击这剿秦诏这支骑兵之外,其麾下主力,已经纷纷往壶关而来。
  而此时,本来在长治的田平所部也拔营前往壶关,一时之间,小小的壶关,竟然聚集了包括宣武,魏博,昭义三镇超过五万兵力。而壶关方面,却是以南北两座大营与壶关本身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实的防御体系,利用壶关有利的地形与进攻者相抗衡。
  田平抢先一步抵达壶关之后,立即便率先发动了进攻。
  壶关之战,就此打响。
  而在壶关之战射出第一箭的时候,武威大军也在武乡,壤垣,黎城同时发起了进攻。武威节镇动员军队之速,进军之快,远远地超出了田悦的想象。
  一个月前,武威节镇还懒洋洋的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只不过派出了由石壮率领的两万甲士打进了刑州,继而控制了贝州,洺州。但在一个月之后,武威方面突然就集结了十余万大军,向潞州发起了全面的进攻。
  即便不算河东韩琦所部,李泽集中的兵力,也超过了十二万兵力,如何再算上他集结的二万骑兵,在其麾下,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人。
  面对着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的迅猛进攻,武乡县,壤垣县,黎城县几乎是毫无抵抗之力,稍加接触之后便纷纷溃败,一路逃回到了潞州城。
  随着北线的溃败,东线屯留的田氏兵马也无法再行坚守,族弃了屯留县,一路退回到了潞州。韩琦所部与李泽所部长驱直入,在战事爆发之后的第十天,兵锋便直抵潞州城,将其三面包围了起来。
  韩琦部属李存忠更是分出一部,攻占了长治,兵锋指向壶关。
  留给朱友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朱将军,壶关乃是天险,对方又作了充分的准备,即便是长期围困,也会因为南北两个大营的存在而无法将他们困死,短时间内,即便我们愿意有人命去换,也是绝对打不下来的。撤退吧,机会已经没有了。”薛雄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朱友贞,劝谏道。
  “我还想再试一次。”眼睛通红的朱友贞握着拳头:“目标就在眼前,岂有不努力一试就束手而归的道理。壶关再难打,那也是人守的。”
  一边闷不作声的田平冷哼了一声道:“朱将军,不是我泼你冷水,你来之前,我已经试过了,我打得还不是壶关,而是北面百谷山上的大营,结果你也看到了,铩羽而归。那些天杀的从一开始就是准备在这里坚守的。那些神策军本来不堪一击,但让他们见到了皇帝之后,一个个却跟打了鸡血似的变成了亡命徒。你要打壶关可以,我部是帮不了什么忙了。”
  “用不着你帮什么忙,你给我盯着北面就可以了。”朱友贞道:“薛雄将军,南面就交给你了,盯着陈炳,不让他有机会来增援壶关。”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可是朱将军,壶口就这么大的展开面,您确定要攻击吗?”
  “不试一试,怎么死心?”朱友贞道:“我宣武军,从来都不会见难而退。都下去准备吧,明天天一亮,我会率我部主力竭力一战,如果实在没有机会,我们再说撤退之事吧。”
  “遵命!”田平与薛雄二人抱拳离开。
  帐内只剩下了宣武嫡素将领,朱友贞走到他们中间,看着他们道:“诸位,此时此刻,节帅已经攻破了潼关,大军拿下长安,指日可待。洛阳长安,尽归我手,想必大家也都清楚这代表着什么,大唐完蛋了。改朝换代就在今朝。”
  大帐之内,微微骚动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是露出了兴奋莫名之色,说起来,大家追随朱温,谋求的不就是能封妻荫子,封候拜将吗?
  改朝换代,对于他们这些宣武嫡系来说,就等于是一场场泼天的富贵啊。
  “李俨就是最后的一个漏洞了。李泽之所以千方百计地想要弄到他,无非是想找到一个正大光明地与我们对抗名份,利用李俨来号召天下,如果李俨一死,凭李泽这么一个黄毛乳子,天下英雄,又有几个人能服他?他又如何能与我父帅相指并论?”
  众人都是连连点头。
  “所以,明日一战,还请诸君奋勇一战,先登城者,封候,杀死李俨者,封王。”朱友贞厉声道。
  室内诸将,顿时人人脸上都浮起了贪婪之色。
  “都下去准备吧,三更整军,四更吃饭,五更时分,全军强攻。”朱友贞道。
  诸将转身纷纷离去。
  大帐之内,只剩下了朱友贞与数名亲卫。缓缓地坐到了大案之后,朱友贞低头沉思了片刻,伸手招了招,身边一名身材高大的军官立即走了上来。
  “郝猛,你跟着我有多少年了?”
  “回将军,跟着您也有小十年了。”郝猛道。
  “你父亲在长安已经组织了一批人手,等到我军强攻长安的时候,便会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我军入城,等我军进了长安之后,你父亲这功劳可算是头一份儿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必当一个黑帮头子了,他想当什么官儿,我们都能满足他。”
  “多谢将军。”
  “郝猛,你怕死吗?”朱友贞突然问道。
  “将军,我跟着您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您什么时候看见我怕死来着?”郝猛笑道:“郝某没有别的本事,也就这点能耐了。”
  “好,接下来我有一个极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而这个任务,十有八九,你可就回不来了。”朱友贞盯着郝猛道。
  郝猛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又恢复正常:“将军请说。”
  “你不怕?”
  “没什么好怕的,即便我死了,我的妻儿还有我父亲兄弟照顾,将军您想来也不会放任不管,如果我不死,那自然更有泼天的富贵等着我,富贵险中求,有什么可怕的?”
  “好!”朱友贞拍手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件事,你办成了,如果能活着回来,功劳自然是你的,如果你办成了事人却没有回来,功劳我自然会算在你老子兄弟头上。”
  “将军要想让我举入壶关之中去刺杀皇帝吗?”郝猛问道。
  朱友贞点了点头。
  “壶关艰险,强攻很难奏效。明日即便我军死战,只怕也会无功而返。但有一点可以保证,我们不计价的强攻,也会使得关中将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与我们的战斗中来,皇帝身边的力量肯定会异常薄弱,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你出身黑道,以前也做过刺客,对这样的事情有经验。”
  “明白了。”郝猛点头道:“南北两山虽然有敌人大兵驻扎,但他们只能封住大道,却无法封住小队人马的潜入,我率一队精锐潜伏进去。将军,如果有向导,那就事半而功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