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984

  章回深深地看了李泽一眼:“自古以来,但凡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能从一些看起来极不利的事情之中找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些条件,从而以此为基本,借题发挥,无限地扩大自己的利益。节帅,请恕我直言,我从这一次的事情之中,在你的身上看到了这样的人的影子。”
  李泽沉默了片刻,突然失笑道:“也许吧。从最初一开始接到母亲过世的消息,我的眼中只有愤怒,就像巧儿第一时间便要提枪去杀了皇后的心思一般无二。但等我到了壶关之外时,其实已经冷静了下来。”
  “真冷静了吗?”
  “那个时候,只存悲伤,而无愤怒了。”李泽叹道:“但心中块垒难去,对皇帝,皇后等人,心中的怨恨自然还是存在的。那时屯兵不前,只不过是想让他们看到,你们现在只能因我而存,大唐还能存在与否,全在我一念之间。”
  章回点了点头:“这是人之常情。”
  “接下来守灵的日子里,我倒是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今后的道路了。”李泽看着章回道:“说来先生也许不信,泽心中,真没有存了要逼死皇后的心思。母亲已经走了,逼死皇后,于我而言,或许可以有些快意,但从根本上讲,于我而言,不利之处反而要大一些。”
  “今日陛下所言所行,无不带有深意,那股子藏在骨子里头的恨意,想来节帅也感觉到了。”章回有些担忧地道。“而这种恨意,是会为节帅以后埋下隐忧的。”
  “当然感觉到了,不过我也不甚在意。”李泽摆了摆手。“说回原来的话题吧,在最初的愤怒慢慢消褪之后,在朱温彻底拿下了长安之后,引诱他来与我在这个时间点上争夺潞州的想法,便冒出来了。然后便是细细地考量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以及怎么施实?”
  “所以说,这件事到了后来,其实是节帅有意为之了!就是要给朱温一个错觉?”章回有些恍然大悟了。
  李泽点点头:“的确如此。为了营造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刻意地在做这件事情,但万万没有想到,皇后居然以死相逼。”
  “为什么不及早地与皇帝说清这件事呢?”
  “如果说清了,对立的气氛就不会这么浓了,韩琦也不会蹦哒了,秦诏也不会从乐安急吼吼地跑到壶关来了,这里的气氛不浓厚,如何能骗得过朱温那样的人?”李泽摇了摇头。“现在也不错,皇后之死,想必会让朱温更加坚定信心,他一定以为此时的潞州军心离散,我们内部矛盾重重,想要顺利攻下潞州几无可能,若非如此,他怎么会出兵呢?”
  “可这样一来,即便你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与皇室之间的矛盾也几无调和可能了。”章回叹道:“皇帝猜忌之心已重,薛平秦诏等人愤愤不平,太子虽然年幼,但终是懂事了。”
  “知我者自然知我,不知我者,我又何必要为了满足他们而改变自己?”李泽突然冷笑起来:“至于皇帝陛下,并不用太在意。”
  “陛下身体已经垮了,纵然有良医延命,只怕也活不长久,但太子毕竟年轻。”章回停顿了一下,道:“节帅真要悉心教导太子吗?”
  “为什么不?”李泽突然笑了起来。“或者,我需要一个英明有为的太子殿下。”
  听了这话,章回突然打了一个寒噤,似乎从李泽这句话中窥见了未来某个时间段的血雨腥风。
  是啊,只有一个英明有为的太子殿下,才会奋发图强,只有一个聪明早慧的太子殿下,才会牢记壶关之辱,只有这样的一个太子殿下,才会在未来不停地谋求权利,不停地与李泽争夺。
  但只怕在李泽的眼中,太子就像是一只在他这只老猫面前拼命舞动爪子的老鼠,玩弄够了,时机到了,才会挥动利爪,一爪子将老鼠拍死然后连皮带骨的吃掉。
  很显然,李泽现在就开始在做这件事情了,而太子,此刻却还只能将怨恨埋在心中而想尽一切办法来让自己的羽翼变强。
  但天知道,太子的某些羽翼,在未来到底是太子的帮手,还是太子的摧命符。
  “先生还有什么要问我的吗?”李泽转头看着若有所思的章回,问道。
  章回摇了摇头。
  “节帅既然已经深思熟虑,那相必在军事之上早就已经布置好了。”
  “差不多了,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要不然,田波他们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李泽一笑道:“接下来就是一场大戏开幕了。”
  “那等老夫人安葬之后,我便返回武邑去。”
  “当然,先生与夏荷都要尽快地赶回去。先生要替我在武邑掌控大局,夏荷要调度钱粮,都是须臾不能离开的。”
  沉寂了许多的壶关,终于动了起来。
  首先便是办了两场丧事。
  皇后的丧事很简单。因为皇后并没有下葬,只是在收殓之后便将棺木寄存在了万佛寺中,用李泽的话来说,这是要等到大军收复长安之后,再将皇后的棺椁运回长安风光大葬入归皇陵的,不能就这样草草地埋葬了,这个理由无可辩驳。
  但王夫人的丧事却办得很隆重。在壶关和潞州沿线的文武大臣皆来送葬,墓地选在了与万佛寺相对的一个山头之上,晨钟暮鼓,朝夕可闻。王夫人一生笃信佛教,安葬在这里,于她而言,或者也是一种安慰了。
  真定郡王李安国在墓前搭了一个草庐,说是要在这里住上三月。
  而本应守孝的李泽,却是只在这里呆了三天,便匆匆离去。
  潞州之战,终于在王夫人下葬之后的第四天,全面打响了。
  武威军从刑州,武乡,壤垣,黎城同时发起进攻,河东军在韩琦的指挥之下从长治,屯留发起直攻。而河中节度高雷此时却奉命率领他的河中兵,悄无声息的到了乐安。秦诏带着他的元从禁卫以及厉海所部,金世勇带着在乐安改编的昭义兵马,在战事正酣的时候,离开了壶关,去向不明。
  而此时,曹焕的大军已经踏上了卫州的土地。而迎接他的,却是由闵柔率领的一万余武威骑兵。
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课
  城头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追随着最后一枚石弹。
  重达百余斤的巨型石弹带着呼啸的风声自空中落下,落地之处,所有人四散奔逃,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城头之上平平整整的地面顿时向下凹陷了一大块,巨大的震动感传来,放在周围的物体都是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然后稀里哗啦地摔落在四周。
  这是最后一枚石弹,因为攻城的武威军正在缓缓地退走了,城头上的守军目送着他们缓缓退去。
  没有兵马出城追击,因为在早前的这种趁着敌人撤退发动逆袭,付出的代价远远比所得的收获要多得多。
  武威军的弩弓太多了。
  前几次出城反击,想要趁着武威军撤退的时候捞取一些战果来鼓舞士气,却是在瞬间遭受到了数轮弩弓覆盖式的射击,城内守军损失惨重。
  即便是撤退,武威军亦然保持着可以随时反攻的架式,步卒后退,骑兵左右游戈,弩弓手原地戒备。等到双方融合为一体,弩弓手们便缓缓后退,步卒列阵而候,如此反复,根本就不给城内军队以任何的机会。
  武威军退得很干净,便连城下战死的那些武威军士兵的遗体,也会被他们带走。
  天知道武威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弩弓。
  一架弩弓价值不菲。不管是弩弓还是箭支,都比普通的长弓羽箭造价要昂贵许多,虽然他也有很多的好处,比方说不需要经过太多的培训,不像一个合格的弓箭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使用弩弓,短时间内便能上手。
  武威的弩弓射击,统统采用的是覆盖性的,一旦射击便是乌泱泱的一大片,田平只是粗略地估计了一下,今天上午半天的攻击,武威只怕便射出了近十万支弩箭。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拿钱砸人。
  田平实在搞不明白,李泽为什么哪么有钱。
  李泽现在地盘虽然很大,但真正富裕的地方,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个,更多的地方,根本就无法与魏博昭义这些地方相比,更不要说宣武这些节镇了,可即便是这些节镇,也无法像武威那样如此武装军队。像此刻在长治屯留方向上攻击潞州的河东军,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那么两三万披甲精锐了。
  魏博兵算是天下知名的能征善战的军队了,但军队的披甲率,也不过占到五成以上,宣武也差不多,像昭义,就只能占到三成。这些人算是军队的真正精锐。但今日一战,武威所有士卒俱都披甲,虽然很多人只是半身甲,但如果考虑到武威包围潞州的总兵力,就很可怕了,这可是十好几万兵力啊。
  田平搞不清楚武威为什么这么有钱,但他却很清楚,武威军虽然打了这许多天了,但却没有一次是真正尽了全力的。比起他们在攻击潞州城外防线时,烈度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潞州的外围防线,在遭到武威军的猛烈打击之后,最顽强的部队也不过坚守了一天而已。但等到他们打到了潞州城下之时,看起来反而不着急了。
  扶着墙垛,他凝望着距城墙数里开外,武威军队正在哪里夯土筑墙,现在墙已经筑到了大约一丈有余了。
  整个潞州城的外围,武威军都在修建这样的土墙,等到完全峻工,潞州城就被完全的封闭了起来,完全成为一个死地了。
  他叹了一口气,转身向着城下走去,按照过往几天的经历,今天的战斗也就这样了。
  几个士兵举着铁锤正在锤先前落上城头的那块巨石,将其击打成几斤重或者十余斤重的小石块,在武威军攻击的时候,倒也是可以利用上的。
  魏博军队战斗经验丰富,不用长官吩咐,所有的士兵都知道将一切能利用的东西利用起来,谁知道这一场攻防战要打多长时间呢?也许到最后,连房子都要拆了来准备防守器材。
  田平在观望着远处的武威新起的夯土城墙,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对面,在那道夯土城墙之后的一座土垒之上,一群人也正在看着远处的潞州城池。
  这个人,就是武威节帅李泽。
  在他身边,武威的高级将领云集,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个稚龄童子。
  普通的军将不认识,但这些高级将领们却都知道,这个童子说起来是这个天下最为尊贵的人之一,大唐的太子殿下李恪。
  当然,此刻的太子李恪,在李泽的身边,也只是一个规规纪纪的学生而已。
  李泽的手里,正在把玩着一柄弩弓。
  看起来很普通的弩弓,李泽却像看宝贝一样地在手里反复端详着。
  “节帅,这是德州新城出品的。”曹信兴致勃勃地道:“根据节帅的要求,那里的工匠们弄出了节帅所说的流水线作业,在统一了标准之后,每个工坊只制造弩弓的其中某个部件,然后再把其组装起来。如此一来,工人的制造速度大大上升,废品率却是大大降低,现在德州新城,每天,都可以生产出二百支这样的弩弓出来。”
  “无他,唯手熟耳。”李泽笑着转身看向身边的李恪:“殿下可知,除了制作效率提高之外,这弩弓还有其它的好处吗?”
  李恪懵懂的摇摇头。事实上,他还没有从先前两军激烈的攻防战的震憾之中回过神来。在李泽和其它将领们看来的先前稀松平常的战斗,在他的心目之中却是无比激烈。
  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嘶力竭的咆哮,呼啸飞舞在空中的石弹,黑压压的犹如蝗虫的羽箭,使得从来没有看到过真实的战争场景的他,为之心旌神摇。
  淋漓的鲜血,飞舞的残肢,燃烧的旗帜,毁坏的兵器,在他的心中,都留下了重重的烙印。
  战争,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吗?
  听着李恪的回答,李泽笑着伸手又要来了一柄弩弓,熟练的将两炳弩弓都拆了下来,然后将所有的零部件混合在了一起。
  “殿下请看!”李泽随意地挑选出一个又一个的零部件,转瞬之间,便将两柄弩弓重新装配了起来,从李泌手中接过两支弩箭,按在弩弓之上,举起弩弓对准了前面的土墙,崩崩两声响,两支弩箭破空而出,深深地扎入到了土墙之中,几至没羽。
  “殿下明白了吗?”李泽笑问道。
  “这些东西可以混用。”李恪恍然大悟。“一只弩弓坏了,拆散了,他们的其它部件还是可以用的,几把坏弓,兴许就能重新组一把新弓。”
  “殿下果然聪慧。”李泽道:“这就是统一标准的好处了。一把弩弓造价不菲,可以生要是坏了一个部件,整个弩弓就坏了不能使用,损耗太大,而现在,却没有这样的忧虑了。其实不仅仅是弩弓,在武威,所有的器械生产,我们现在都在推行同一个标准,床子弩,投石器,盔甲等等,这将为我们节省大量的金钱,当然,还有时间。”
  “弩弓虽然厉害,可是我看今天杀伤力也不是很大啊。不像厉海将军,一箭过去,就能射死一个敌人。”李恪道。
  听着这稚气的回答,土垒之上的将领都是笑了起来。知道自己肯定是说错话了,李恪涨红了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