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984

  敬翔大笑:“王公是老者,敬某须得敬老爱老,却也不驳斥王公了,但愿王公心想事成吧!”
  王铎哼了一声:“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啊!”
  “这世上,谁还不是一个贼呢?王公,你是不是一个贼?”敬翔笑问道。
  王铎沉默了片刻,居然难得的点了点头:“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似乎我也是一个贼。也罢,敬军师,你所想的是什么,王某人却也是心知肚明的,在这里便先告诉你一声,别妄想了,不会如你所愿的。”
  “我想什么?”敬翔微笑着问道。
  “王某家世世代代都做官,大唐至我一代,出了四个宰相。”王铎不屑地道:“什么阴谋勾当没有见过,你的这点小伎俩,能瞒得过我的眼去?”
  “的确瞒不过,其实这也不算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吧?”敬翔道:“王公纵然知道,明白,但又能奈我何呢?”
  王铎叹了一口气:“别人我不敢说什么,但老夫却是不会如你所愿的,到了武威,我便会去讨一个倚山靠水的小宅子,去寄情山水,逍遥自在,好好地享受一番口腹之欲了,李泽那小子,倒是弄得一手好饭食。”
第四百七十四章:送别
  海兴港口,一艘海船正缓缓驶离港口,船头之上,金满堂正频频挥手,向前来送别的人告别。见过李泽之后,信心更足的金满堂准备要大干一场,这一次他不仅在海兴船厂新订了两艘大海船,更是准备在回到江南之后,再订上几条大船,组建起一支庞大的船队,不仅仅是为了跑江南这条线,在李泽的鼓动之下,他更有向远洋航行的打算。
  在潞州之时,李泽与他谈到兴之所致之时,提起笔来,给他绘制了一副巨大的地图,就是这副地图,让金满堂大受震动。
  他第一次听说了他原来是住在一个球上,他第一次听说了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袤,他第一次听说了大海要远远比陆地更广阔,他更是第一次听说了在大海之中,只要沿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前进,终于有一天,他会再一次回到他出发的地方。
  他当然怀疑,甚至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对这个世界的认真,被李泽击打得粉碎,但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原以为已经站到了这个世界商人所能达到的顶点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只不过算是爬到了半山腰而已。那种骨子里隐藏的冒险的因子,顿时大爆发。
  他想要去探索,想要去更遥远的地方去获得更多的财富,更想要去验证李泽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对于他的想法,李泽大力支持。
  向西,向西。
  陆上有丝绸之路,那他,也要在海上去开辟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他要去更远的地方。
  “金满堂是一个疯子。”码头之上,凝视着那渐渐远去的海船和船上越来越模糊的身影,王明义转身看着身边的夏荷道。
  金满堂不是普通人,对于武威,他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第一次在武威最为缺乏资金的时候,是他注入了大笔资金,让武威运转如意,这一次,当武威陷入到有可能的经济危机的时候,又是他开辟了海上商道,带着一船一船的粮食抵达海兴。
  这些粮食对于现在武威的粮食缺口来说,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但对于提振武威的经济信心,市场信心,却有着莫大的帮助。
  正是因为他的功勋着著,所以度支司的司长夏荷,供销合作社的社长王明义,亲自从武邑一路相陪,将其送到了海兴。
  “夫人,太傅所说的那一些,都是真的吗?”王明义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半信半疑。
  夏荷轻笑道:“我不是给你看过了这个世界的详细的地图了吗?那是公子亲手绘制的。看过的人,除了我之外,也就只有你和金满堂二人了。那些话,也只有你和金满堂知道,其它如屠立春等人,都是不晓得的。”
  “太傅为何如此信任我与金满堂?”王明义有些不解,他自觉比起屠立春这些人,他是远远不如的。
  “因为你们是商人啊!”夏荷道:“公子说,商人的血液之中,永远不乏冒险的精神,商人为了追求财富,是敢为天下先的。公子还说,他的这些说法,在别人看来,恐怕会认为公子的脑子出了问题,但在你们这样的商人看来,却是又一个追逐更多财富的好机会,不管你们心中是不是十分的相信,但你们一定会去试一试。”
  王明义哑然,半晌才道:“太傅对于我们这些人,可谓了解得是入骨三分。夫人你说得不错,我的确想去远方看一看。”
  “一个连刺史都不当的人,当然会有这样的勇气。”夏荷取笑道:“不过王社长,现在你可不能学金满堂,他可以走,你可走不了。”
  “即便暂时不能亲自去,我也会派商队去。金满堂既然走了海路,那我便换一个路子,我走陆路。商队也会一直向西,我也想看一看,他们能不能最后走回到武邑来。”王明义摩拳擦掌地道。
  “暂时先做好眼前的事吧!”夏荷指着远处,海兴港口仍然在不停地扩建之中,无数的青壮,正将一块块打磨好的方方正正的巨石,用粗大的绳子拖到预定位置,然后将其吊起来,一点一点地放好。
  而在距离港口不远处,一排排巨大的仓库有的已经完工,有的正在兴建之中。
  “海兴,将成为太傅倡导的新丝绸之路的起点,我准备花上一到两年的时间,让海兴港口取代广州,泉州等地的港口,成为大唐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夫人,这需要您的多多支持啊。前两年,或者赚不了太多的钱,但我们要将眼光放得远一点,我相信,最多三年,海兴就将绽放出巨大的能量。”王明义道。
  “这个你放心,在预算的时候,我会考虑到这一点的。”夏荷点了点头。“但是王社长,最多也就两年时间,两年之后,我们就需要海兴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夫人尽管放心,这个时间,只会提前,绝不会推后。供销合作社针对海商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已经在蕴酿之中,马上就会出台。到时候,必然会吸引逐利的商人如同苍蝇一般地扑到我们这里来。在这个世上,没有那个势力能像我们一样,给予商人这样的地位和权力以及好处。”
  “公子的计划,是会息兵两到三年,前两年,主要是大力发展经济,发展民生,积蓄力量,第三年,便会准备未来的作战了。你也知道,公子在武装军队的时候,花起钱来,是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现在地盘更大,军队更多,当然对付的敌人也更强大,可以想见,将来在军备之上的花费,必然是一个海量的数字。你的供销合作社,掌握着我们的经济命脉,要是出了差错,便会影响到公子的整体战略,那到了时候,你的脑袋可就要悬了。”夏荷道。
  王明义嘿嘿一笑:“夫人便请放心吧。当官,我王明义力不从心,但做商人,特别是当一个有强大后台作支撑的商人,那我可就是如渔得水了。”
  夏荷笑了起来:“王社长,现在你的老子还是一见你便痛骂加殴打吗?”
  “早就不了。”王明义难得的老脸一红:“现在父亲也慢慢地明白过来了。供销合作社社长的这个位置,可比一州刺史强得太多了。现在他看到我,还很不好意思呢,大概也是觉得错怪我了。”
  供销合作社,现在控制着武威治下所有的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而王明义则是供销合作社的最高长官,在外人看来,这个位置似乎就是一个商人的头头而已,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商人,只有内部的人才会明白他的重要意义。
  现在屠虎,虽然还兼着合作社副社长的位置,但却愈来愈偏向于情报之上了。商队走到哪里,武威的情报系统便布置到那里,在非武威治下,更有依托于商业所建立起来的一些地下武装力量,在武威治下,是供销合作社,而走出去之后,却依然用着义兴堂的名字。在很多地方,屠虎甚至悄悄地出资资助着一些山匪河匪,悄无声息的培养着武威的地下力量。屠虎与田波负责的内卫系统,合作得愈来愈多,而正儿八经的商业运作,现在基本上全都由王明义接管了。
  “姚敬和裴矩,可都把状告到我这里来了。说是潞州,卫州这些地方,本来受到了战火荼毒,民生艰难,供销合作社供应这些地方的物资,本来应当降降价照顾才合适的,但你偏偏还长了价,这让他们很是愤怒啊!”夏荷道。
  王明义哧之以鼻:“他们知道什么?越是这样,价当然要越高一点,现在那里大兴土木,以工代赈,夫人哪里大量的钱财投入进去,我当然得想办法弄回来一些。等到他们那里恢复正常了,能够自己循环了,我当然会把价格调下来。夫人当明白这个道理。”
  夏荷点了点头:“我当然明白,但你还是有必要去好好地跟他们解释一下,姚敬是老人儿了,还好说一些,纵然报怨,也不会有过激的言论,裴矩可就不同了。再者,裴矩可是公子看好的人物,你可别把人得罪狠了,小心将来收拾你。”
  “都是为太傅做事,我干嘛怕得罪他?”王明义想了想,似乎又悟出了一些什么,又接着道:“如果有一天他真能爬到我头上去,那他大既也将太傅的那几本书都读通读透了吧,那想必也明白我今日的举动是为了什么,也不至于找我的麻烦了。”
  “你说得倒也有道理!”夏荷倒是同意这个观点。“今天我们就启程回去,在德州看一看那里的一些大型工坊,然后便赶回武邑去。”
  “这么急?”王明义有些傻眼:“夫人,你的身体吃得消吗?今天刚到便又急急离开?怎么也休息一天再走嘛!”
  “我得赶回去啊!”夏荷摇了摇头:“夫人马上就要回来了,总不能夫人到武邑的时候,我却不在哪里。”
  “夫人先回来啊!”王明义问道。
  夏荷点了点头。
  她是武威的度支司长,更是未来镇州小朝廷预定的户部尚书,以女子之身出任一部长官,即便是在大唐,也是第一例,前无古人。
  但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李泽的如夫人。
第四百七十五章:德州的问题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之称,扼害着山东的西大门,又与现在李泽的统治中心武邑相邻,是李泽极为看重的所在,当年一把火把德州变成一片白地是因为此,而如今,李泽投入进去了无数的资金重建德州亦是如此。
  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德州如今正在慢慢地恢复着元气。德州新城已经初具规模,一家家的工坊正式在这里安家落户,正在源源不断地为武威生产着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
  虽然整个德州的绝大部分区域现在还处于一片荒原般的模样,但在德州新城附近,却已是显得生气勃勃。
  李泽对于德州的整体规划,基本上沿着一条线前进,自德州新城出发,然后经吴桥县,东光县,至南皮县,最后与沧州连接成一体。
  充沛的水力资源为武威的许多重工业提供了动力,在卫新河,彰卫新河沿岸,一家家利用水力的工坊在一年的时间里被纷纷建立了起来。
  在这里,有以制造武器甲胄的兵工作坊,现在武威军所有士兵标配的板甲,就是在这里利用水力冲槌制作而成的,李泽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小到羽箭达到攻城器械,有将近八成,都是在这里制造出来的。
  这里也是李泽极为重视的武威新钱的铸造地。从这里生产的武威新钱,通过武威钱庄,昌隆钱庄,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大唐境内扩散,对于李泽来说,没有比铸钱利润更高的生意了。而且除了赚钱,武威铜钱的存在和流通以及挤占原本的大唐铸钱的市场,还有着其它无数的妙用。这些用处,在短时间内或者还显不出功效,但在未来,他能起到的作用,可并不比全副武装的军队小了。
  当然,这里还有诸如缫丝,纺织,成衣等一系列的厂坊。
  这里,不仅生产着军国重器,也是很多民用产品的有力竞争者。
  “郭刺史,德州可是一个吞金兽,这两年来,我们在这里已经投入了数百万贯的钱了。”夏荷看着陪同的德州刺史郭奉孝道:“什么时候,德州可以能自济自足呢?”
  郭奉孝两手一摊,笑道:“夫人,如果度支司允许我们向这里的兵工作坊,铸钱司收税的话,那么我们今年便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可问题是,这些都是节镇直辖的啊,我们在他们身上收不了钱,每年倒还倒贴进去不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王明义道:“这件事我看郭刺史就不要打主意了,不管是兵工还是铸钱,这可都是国之重器,是断然不可能交给地方上来运作的。”
  夏荷却是摆了摆手:“倒也不尽然。交给地方上也不是不可以,德州虽是地方,但也是节镇下辖的一部分。”
  郭奉孝大喜:“夫人,是太傅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了吗?”
  “不是,是我!”夏荷道。
  “不是太傅啊?”郭奉孝大失所望。
  夏荷瞟了他一眼道:“今年前两个季度,度支司对兵工作坊和铸钱司的整个运行状态是不大满意的。做着独家生意,啥也不用愁,有些官员,很明显是懈怠了,在我们看来,这些行业的成本,都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度支司已经数次向他们发出了公函建议了,但很明显,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我的想法是,将他们交给地方来管理,每年节镇向他们下发订单,价格嘛,双方也是可以商量的,他们赚得多了,你们地方上便得的多,赚得少了,养不活人了,你们地方就得倒贴。”
  郭奉孝一听这种搞法,顿时就不乐意了。“夫人,很明显到时候节镇会将价格大幅度的压低,我们还不得不保质保量的生产,要是误了军机大事,那是要杀头的。这是将难题交给了地方上啊!”
  夏荷一听就乐了:“还真是这个想法,不然公子为什么要将你郭奉孝放在这个地方呢?你想要让这些行业成为你德州能下金蛋的老母鸡,那你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宁可不要了。”郭奉孝连连摇头:“我情愿在其它地方多下下功夫。”
  “这可就由不得你了,可行性报告我们度支司已经起草完毕了,等到公子从潞州回来,便将提交到公子案头,公子一批,你郭奉孝不乐意便去跟公子说吧!”
  郭奉孝顿时苦了脸。
  “你也用不着这么犯愁。”夏荷接着道:“既然是把难题交给你们,自然也会给你们相应的权力,到时候估计你郭刺史的位置也会升上一升,虽然还在这里任刺史,但也会另兼一个职位可以有效地管理这些特殊的行业。接下来的两年里,武威会息兵罢战,对于武器等的需求会大幅度的下降,这也是一个让你可以从容整顿他们的机会。这些作坊不过才正式运营了一年有余,很多弊病便暴露无遗,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问题。这半年来,公子对于许多武器的研究并很不满意,明明已经给出了思路,给出了可行的法子,但新的东西就是出不来。很多人是安逸了,认为现在咱们武威的兵器已经是天下之冠,可以躺着睡一觉了,殊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武器装备越好,战场之上便能少死许多人,财政之上也会更加充裕。每年拨给他们那么多的研究经费,可不是让他们拿来用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上的。”
  “的确是这样。”郭奉孝深有同感地道:“负责军工生产的大使,在德州架子可比我大。”
  夏荷卟哧一笑道:“等到他变成了你的下属,你有的是法子收拾他。不说这些了,等一切都成了定局之后再讨论吧,郭刺史,说说你这里其它的行业吧,我倒是对毛纺业很感兴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