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3/984

  “如果不给他们机会,他们能出现在这次考试中吗?”李泽笑容不变,淡淡地反问:“不给他们机会,还会有这一次的争论吗?”
  韩琦不由语塞。
  “不容讳言,对于那些宗贼,我打击他们的决心,决不会改变,那种盘踞地方,纠结乡里,对抗朝廷的东西,我决不会放过,治理大唐的,只有大唐律法,不是什么宗法。”李泽提高了声音道:“这是朝廷的根本策略,不容改变,不容置疑。但对于这些人家的子弟,真正有才能的,真正与我们志同道合的,我们自然也会纳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淘汰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队伍里要是掺了沙子,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韩琦颓然道:“您这是要封死这些人上进之门吗?”
  “门永远都打开着,就看他们愿不愿意进来。”李泽道:“察其言,观其行,人在做,天在看,诸位,别忘了,我们现在仍然是处在危机当中,一个不慎,便会有覆亡之祸,北方张仲武元气渐复,南方朱温自立,势力正在向南方不停渗透,我们如果稍有懈怠,后果不堪设想。”
  “军队,是我们的存身之本。军队,必须确保在朝廷的大度之下统一指挥,每个人都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复兴大唐而努力,此时,我们容不得有二心的人加入。诸位,说句不恰当的话,文官治理一方,还有一定的容错机制,出了错,我们还有机会挽回,但在战场之上,出了问题,能容错吗?那是有可能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进而导致整个战略上的大溃败的。”
  看着脸色灰败的韩琦,李泽道:“韩尚书,你也是打了半辈子仗的人,当知道这里头的利害性。所以,原则之上,我是同意尤勇的考试方案的。现在,我不需要纸上谈兵的赵括,我需要的是能对士兵负责的有经验的战斗人员。因为现在,我们随时要准备打仗。各位,这些武举中试之后,都会被派到第一线的军队之中去充任军官的,最低的,也会是一个队正,指挥几百人啊!如果去一个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去,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你们知道在战场之上,伤亡率最大的军官是那一个级别吗?就是队正啊!”
  “当然,能一路考到武邑来参加最后的考试的人,也都算是有些本事的了,武举是我们鳞选优秀基层指挥官的考试,不容有错。但我建议兵部,可以再增加其它一些专项的加试,将一些严重偏科的人,也可以挑选一批出来。这些人不能直接领兵,但也可以从事一些其它的工作嘛!比方说个人战斗力出色的,可以去训练新兵嘛!军事理论出色的人,可以去为我们的基层军官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培训嘛,如果能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我们的指挥员们,岂不是能更上一层楼。”
  章回听了这话,不仅失笑道:“李相,你不会是又想办一所学校吧?”
  这位当权的李相,似乎有办学校的嗜好,什么事都想要建个学校,然后大规模地培养人才。
  “这也不是不行的,韩尚书,你可以考虑一下嘛!”李泽笑着抛了一颗甜枣给韩琦,砸了对方一闷棍,也该给点甜头才行。
第五百一十一章:贪腐
  散朝之后,薛平等数人,全都聚在了韩琦的府第。
  这幢位于内城的院子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建设得极为精致。武邑内城,就这么巴掌大一块地方,在这里,能拥有这么大一幢宅子,本身就是身份的体现。
  薛平本人也拥有这样的一幢。
  这些房子,都是由李泽下令统一修建的。而这些房子峻工的时候,皇帝本人,都还在壶关没有过来呢。
  所以在薛平等人看来,将皇帝分隔在镇州,与朝廷中枢分隔开来,是李泽早就计划好了的事情,他甚至都懒得遮掩一下,否则还真难解释这些给高官显贵们专门做的房子是如何就能在镇州那边还挖得一片废墟的时候就建好了的。
  吏部右侍郎魏斌,御史中丞钟浩极其羡慕地打量着这幢里外都显然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房子,别看他们显在官位显赫,但在武邑这内城之地,却还没有一处安身之地。倒也不是说他们官位不过,实在是因为僧多粥少,没地儿安置他们了。
  现在他们只能在外城租住着房子。朝廷虽然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租房补贴,但对于武邑昂贵的房价而言,却也是杯水车薪。更大的问题是,他们可不是独身一人,而是大大小小好几十口子,想要安置下来,花费着实不菲,是以现在两人虽然身居高位,拿着高薪,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
  “薛尚书,听说工部现在建一批房子?”吏部右侍郎魏斌眼巴巴地看着薛平,问道。
  薛平点了点头:“是的,这是一批廉租房,是针对武邑那些没有自居房的穷人的,只要满足了条件,就可以租住,象征性地收取一点费用,也算是一大善政吧。”
  魏斌有些不满地道:“李相的善政连这些人都惠顾到了,为什么不看顾一下我们这样的人呢?薛尚书,能不能想个法子也帮我们解决一下难题啊!”
  “武邑人多地少,能有什么法了,慢慢来吧!”薛平那有心思想这个,随意道。
  魏斌笑道:“薛尚书,其实也是很简单点,从现在这批廉租房里抽出一批资金来,在弄一块地,建起一些房子来,用不着像这儿这么好,能住人就行啊,您说是不是?这事儿操作起来并不难嘛。”
  薛平倒是给他惊住了,看着魏斌半晌才道:“你,你竟然这么想?”
  “我听说这个工程的规模还是很大的,涉及到数十万贯的工程,从中想想法子也是很容易的。左右房子都是给那些泥腿子们修的,只要能遮风蔽雨,他们就感激不尽了,这可是能省出大笔银钱来的。”魏斌道。
  薛平脸上微微变色,好半晌才摇头道:“魏斌,你以前在长安的少府监做过事,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但在武邑,这样的事情,沾都不要沾。”
  魏斌有些尴尬地看着薛平:“薛尚书不要误会,当初我在少府监的时候,这样的事情的确是做过,不过也是奉上面的命令,弄出来的钱,也是被上头人拿去干了别的,本人绝对没有中饱私囊。”
  “长安都沦陷了,这些也并不重要了。”薛平叹道:“你是颇有能力的,要不然,我,韩尚书还有皇上也不会想尽办法把你从卫州哪里弄出来,你可知道,那里现在天天都在杀人吗?”
  魏斌站了起来,向薛平和韩琦拱手为礼:“救命大恩,魏斌永世难忘。”
  “用不着谢我们,只要忠心王事就好了。你刚刚说的那些,以后切记,想都不要想。”薛平道:“你刚来不久,对于李泽的麾下运作模式还不太清楚,我不得不多说几句,现在你在吏部右侍郎的位子上,手握重权,想要走你的门路的人可不少,要是一个不小心栽了进去,当真是谁也救不得你。”
  “薛尚书请说,在下洗耳恭听。”魏斌道。
  “就拿刚才你说的这一件事来说吧,所需费用,本身就是经过户部严格审核了的,拨下来的钱款,并不富裕,而在完工之后,还要受到户部的审计才算真正能交差,户部的那些审计的人,一个个比耗子还要精,稍有差池,便会被他们刁难,一文钱的差错,也得说出个所以然来。其二,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人?如果按你所说的,这么一些房子建起来了,钱从哪里来的,地从哪里来的?这都用不着李相的那些密探出手,是个人都能看出问题来,这是寿星公上吊,嫌自己命长啊!二个月前,德州杀了一批人,就是因为贪腐,里面有三个人你知道出自哪里吗?出自秘营。你不知道秘营是什么人吧,那是最早跟随李相的那一批人,是李相真正的嫡系部队,别人你不知晓,李泌,李浩,李瀚,李敢,李睿,李德你总知道吧?那三个人是与他们一批的,可说杀就杀了。”
  魏斌脸上微微变色。
  “李相最恨的就是贪腐,他对于能力不足办差了差使,还可以优容,顶多降级,调岗,但对于这样的人,当真是发现一个便杀一个,眼皮儿都不眨一下的。”薛平道:“共实,我也极恨这样的人,好好的朝政,就是被这些人搞砸了的。”
  魏斌面红耳赤地垂下了头。
  “魏斌,办好差使的同时,你还要抓紧时间了解现在的朝廷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与长安之时,那是大不一样了。”薛平道:“再者我也要劝你一句,你自家不过十余人而已,以你现在的薪饷,足以让他们过得体面,至于那些依附于你的本家,该分出去的,就得分出去。李相极度厌恶那种呼亲唤戚弄成一个大家族的人,将他们称做为宗贼,你身为朝廷高官,更应当注意这一点,不要让人抓住把柄,把这些人分出去自谋出路,一个个都有手有脚,还怕养不活自己吗?”
  “这些人,一直以来都是依附我而活的,离开了我,只怕……”魏斌有些难为情。
  “笑话,谁离了谁不能活。”薛平冷哼了一声:“你的那些本家,至少都是读书识字的吧,现在官府紧缺这样的人手,哪里不能寻一个差使?你是吏部右侍郎,打一个招呼安排一个这样的活计,不论是谁,总还是要给面子的吧?”
  “可是那都是一些吏员。”
  “还想当官?”薛平哧笑:“要想当官,怎么不去参加科考?这一次不是给了机会吗?他们是自忖能力不足,根本不可能考中,所以指望着你给安排吗?魏斌,想也不要想,别犯这个忌!你是我们好不容易弄进来的,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你要是为一些愚蠢的事情犯在了李相手里,不但对不起我和韩尚书,更对不起皇帝陛下。”
  “魏斌省得了。”
  “你的房子问题,我会记着的,你自家那几个人,还是能解决的,其它的人,就算了吧!”薛平道:“你身为右侍郎,总住在外城也不是办法。”
  “多谢薛尚书。”
  薛平有些气闷,看着一边的御史中卫钟浩,道:“钟浩,你的事情,我会一并向李相要求的。”
  钟浩微笑道:“我无所谓,一家就那么几个人,在哪里都能住。薛尚书,韩尚书,今天有一件事,本来我以为以自己的能力和权力能够办到,但听薛尚书这么一说,心里不仅有些发毛了。”
  “什么事?”薛平问道。
  钟浩看着韩琦道:“是河东的事情。”
  韩琦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神情也严肃了起来:“河东出了什么事情?”
  “御史台接到了密报,河东的水利工程,出现了贪腐。密报之中,不但列举了事实,涉及到的官员,甚至连大致的贪腐数目都给列了出来,看起来不像是假的。本来我是将这个秘呈给押下了来的,但听薛尚书一说,心中极是不安。”
  “都涉及到了那些人?”韩琦问道。
  钟浩说出了数个名字,韩琦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起来,狠狠地一拳砸在身边的桌上,砰的一声震得桌上茶杯茶壶一阵乱跳。
  薛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多大数目。”
  “近十万贯!”钟浩道。
  薛平的脸色顿时也白了。
  “按着以前在长安时的经验,这样的事情,如果在我手里被摁了下来,其它人也不会过问,但薛尚书这么一说,只怕我摁不住。这件事,还请二位拿个主意。”
  “你还能摁多长时间?”韩琦道。
  “三天。”钟浩道:“三天之后,御史台会有会议,如果在这次会议之上我还不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讨论的话,只怕我就也要陷进去了。”
  “韩尚书,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壮士断腕!你今夜就马上派人回去,一定要抢在御史台的人抵达河东之前,把这件事料理干净,能摘出来的人就摘出来,摘不出来的,杀掉!贪腐的钱要迅速追回,唯有如此,才会避免御史台在河东大动干戈,你也知道杨开这个人是如何的心狠手辣。李相正琢磨着如何整治河东呢,万不可将把柄这样伸过去。”
  韩琦霍地站了起来:“你们先议着,我去去就来。”
第五百一十二章:薛平的改变
  屋子里暂时地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知道韩琦是去做什么。他虽然人在武邑,但河东各州,各县的人,基本上都是过去的那一批老人,哪里只要出事了,毫无疑问便是他的老部下,带着钟浩给他抄出来的那份秘报,韩琦必须马上拿出决断,做出决舍。
  河东是死人,这是必然的。哪些人是可以舍弃的,那些人是需要保下的,这都需要韩琦自己去取舍了。
  几人默默地喝着茶,半晌,魏斌瞅着薛平道:“薛尚书,这两个月,你可是清减多了,您是尚书,何必要满地儿去跑,去监督检查呢?让下边的人去做就是了。”
  薛平摇了摇头:“坐在屋子里,哪里能拿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拍脑袋做决定的事情,容易坏事。每年这些工程的开展,都是一大笔钱,每个州都盯着呢!有些地方是急需要做的,有些地方却可以缓一缓,这些东西,你从各地的奏折之中哪里能看出来?光是读他们的奏折,你会觉得每一地都是水深火热,不马上解决都不行。事实上哪里是这样呢?每年拨到工部的钱就是这么些,钱必须要用到刀口上啊!工部人手不足,除了必要的一些留守人员外,其它的,都得在外面跑,这几个月,也是最关键的时候呢!”
  钟浩幽幽地道:“当初我们在议这件事的时候,就是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李相是想用繁琐的具体事务将您困住,现在看起来,还真是这样啊!”
  薛平沉默了片刻,道:“其实我现在也想通了。当初我们把事情想得简单了,只看现在各个部门,那一个有不忙的。以前我认为很轻松的礼部,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而且还不是分季节性的忙,而是全年上头都在忙。便连太常寺的田令孜,人虽然在镇州,可现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太常寺主管的特别是医卫这一块,便让田令孜恨不得有几个分身才好。再就是户部,夏荷一个女人,都是忙得没白天没黑夜的,我有好几次去找她,见到的都是一个蓬头垢面,满脸墨汁的人,你们说说,我还有什么脸面说别的呢?”
  几个人都是沉默了下来。
  “事实上,李相的政改计划里,根本就容不下人浮于事,也容不下那些冗余机关,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说一声佩服。虽然忙,但至少整个朝廷机构里,看到的都是欣欣向上的蓬勃之气,而不是人浮于事的冗余。”薛平道。
  “卫州那边,其实还是有不少官吏,他们都是熟手,上来就能任事的。”魏斌道:“现在武邑这边这么缺人,何不……”
  “这个不用说了。”薛平道:“就算他们来了,就能上手吗?你们二个,算是能吏了,到现在,完全上手了吗?更何况,在卫州那里,居然真查出了那么多有问题的人。光是谍探,到现在就查出好几十个了。”
  “说不定是冤杀。”
  薛平摇头道:“那些案卷我都看了,作不来假的。这一下子,李相就更有理由详细审查了。事实上你们也看到了,真正没事儿的人,也已经放过来了。这一次参加科举的试子,便有数百人来自卫州。”
  “说起这次科举,薛尚书,李相摆明了是有针对性的啊!”钟浩苦笑着道:“不说别的,光是那些被分配到外州去考试的人,光是来回奔波,只怕就会让人疲劳不堪,咱们的李相,折腾起人来,当真是花样百出。”
  “这件事,我无法再多说了。为了让他们能参加考试,我已经竭尽全力了,按照律例,他们错过了县试,本是没有资格参加府试的,李相已经开了口子,我再得寸进尺,可就是不识好歹了,有些事情之上,可以据理力争,有些事情之上,却必须适可而止。如果这些人真是金子,既然已经给了他们舞台,那该发光的,自然就会发光,更何况,不是那些才学最好的人,已经留在了翼州和武邑府了吗?”
  钟浩瞥了一眼魏斌,道:“我现在有些担心。这边的考试,首重实力,重点考察的是举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留在翼州,武邑,镇州这些地方的人,名气倒都是挺大,但却都是以诗词歌赋而出名,在时务之上究竟有多少真本事,还真是难得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