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984

  “六月天,小孩脸,说变就变。”李泽看着小家伙终于不翻了,却是用手扳着小脚丫子塞进嘴里去啃,笑顾将自己整个身子都埋在宽大的沙发里的正在笨拙地学着织毛衣的柳如烟道。
  说起来织毛衣,最早还是李泽搞出来的。不过他只会织平针,这都是上一辈子他在孤儿院里学会的手艺。
  到了这里,他先是教会了屋里的丫头,然后再慢慢地扩散了出去,现在会的人可就不计其数了,在平针的基础之上,那些心灵手巧的妇人们,又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随着染色技艺的突飞猛进,如今更是各种花色齐备,样式种类繁多。
  术业有专攻。李泽将这些人引进了门,并且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之后,那些以此为生的人,可谓是挖空心思地让自己的产品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特色。
  这对于常年在家中的妇人们,可是一门新的赚钱活计。不用出门,也不用太多的时间,在街上铺子里买来各色毛线,在忙完家务活儿之后的闲遐里,便能完成这些活计。一个手快的妇人,顶头三五天,便能织成一件。
  现今天气已经转凉,正是毛衣大上市的价格,在武邑的商业区内,花色繁多,样式新疑的毛衣毛裤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更有心思玲珑的商人,瞅准了这个商机,屯集了大量的毛线之后,然后挨家挨户的上门招揽人手,也不需要专门的场地,由他提供毛线,让那些妇人们按照他提供的尺寸织出毛衣毛裤,然后他再收集起来后,去别处贩卖,一个秋冬下来,所赚也是不菲。
  柳如烟也想替李泽织一套毛衣毛裤,不过作为一个新学者来说,她的手艺,实在是不敢恭维,两根竹针在她的手中,如今还像是两根木棍一般不太听使唤,织出来的成品也是时松时紧,至于什么花色那肯定是没有的,平针都还没有过关呢。
  不过这积极性是极好的,李泽自然不会泼冷水,反而是大加鼓励。
  柳如烟倒是织得起劲,于她而言,本身这个过程就是极其美好的,特别是看到李泽与儿子如此亲近,她就更开心了。
  “都说疼孙不疼子,你可不要惯着他,小心长大以后不好管教。”柳如烟笑咪咪地道。
  “自己的儿子不疼谁疼?”李泽笑着伸手将儿子拨得如同一个陀螺一般地在床上转着,“再说了,管教嘛,我是吃的不少,打得不饶,不听说了,棍棒侍候。”
  “你倒也舍得。”看着李泽玩得开心,柳如烟倒是不干了,丢了手里的竹针,跳起来坐到床上,将儿子从李泽手里抢过来抱在怀里,“澹儿可不是你的玩具,哪有这么玩的。”
  李泽大笑着坐直了身子,道:“今儿个半天没见到小蝉,干啥去了?”
  “还能干什么?马上就要出嫁了,在赶制自己的嫁衣嘴!”柳如烟笑道:“别的东西我都给他准备好了,但嫁衣还是要自己缝制的。对了,我是嫁小蝉,嫁妆丰厚着呢,你为那个李德,可准备了什么?”
  李泽小气地道:“说来说去,都是我们一家子掏钱啊!那个李德,说来让人气恼,我问他有多少私房,他掏摸了半天,居然从身上掏出了一张武威钱庄开出来的银票,你知道多少吗?一千两,仅仅只有一千两啊。堂堂的中郎将啊,说出去都丢人。”
  “你心里只怕是开心的吧?”柳如烟笑道:“李浩如今在棣州可是住着大宅子,李瀚在燕九那个机灵鬼的撺掇之下也学着顾家了,李睿就更不必说,那是一个城府够深够厉害的,就这李德啊,仍然是一颗赤子之心,平素有了钱,倒是大都散给了部下,在张嘉那里,他可是极得人心的。”
  “你这就是你选李德的原因?也不怕小蝉跟着过去受苦?”李泽笑道。
  “有我们在,他们能受什么苦?”柳如烟道。
  “你嫁一个侍女,我给麾下小子娶一个媳妇,这不是左手倒右手,这是两只手都往外掏啊!”李泽摸了摸下巴,“得想个法子,让李睿他们多掏一点,还有李泌,曹家可是大户,李德算是她的弟弟,这次可不能小气了。”
  “哪有你这样当家长的,尽算计屋里小辈了。”柳如烟又好气又好笑地道。
  “这怎么是算计呢?这叫群策群力。”李泽厚颜无耻地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柳如烟忍不住便想在放声大笑,但一看怀里的儿子已经是睡眼惺忪,显然是玩得累了,赶紧抿住了嘴,站起来抱着孩子在屋里晃荡着。
  “武举那边,可是出了好几次事了。”看着李泽也有些嗑睡起来,柳如烟道:“每天都有打架斗殴。”
  “武举子嘛,精力充沛,好勇斗狠,他们聚在一起,要是不出点事儿,那还真是稀奇了。”李泽却是不以为意。“十二卫的人动手了没有?”
  “没有,这些人来之前,显然是被上官叮嘱过了的,一个个缩起头来当乌龟了。”柳如烟道:“军纪对于这些人来说,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事情,一道军令下来之后,便是有人在他们头上拉屎拉尿,他们也会忍着,不过事后嘛,可就难说了。有一批勋贵子弟去挑衅了多次,陈炳跟我说,那些大兵私下里已经在讨论等考完之后,便去收拾他们。”
  “不弄死人就行。”李泽淡淡地道:“军营之中斗殴,有没有动武器的?”
  “有!”柳如烟道:“动拳头的,陈炳他们都没有理会,但只要动了武器的,一律驱逐,如今已经赶了十好几个出去了,考试资格也取消了。”
  “度还是把握得不错嘛!”李泽赞扬道。
  “郎君,你说只取三十个武进士是不是太少了一些啊?四百七八十个,其实都挺不错的。”柳如烟有些可惜。
  “不少了。”李泽道:“武进士以后如果下到军队之中,起点就是队正,像武状元,榜眼,探花,怎么也要给他们御侮校尉或副尉的名头,那都可以当营官了。好多士兵连场血战,立下无数功劳还升不到这个位置呢!”
  “剩下的人呢?”
  “除开三十名武进士,一百名之内的,亦会被录取,如果本是军中士卒,回去之后,立升一级。如果是地方武举,入伍之后,任什长。”李泽道:“其它的,如果仍然想要从军,还可以通过募兵进入嘛,以这些人的本事,到了军队之中,其码也能干个伍长,比一般的士兵起点仍然要高。”
  “当个伍长,还是屈才了。”
  “不经历血与火的磨炼,那能成为真正的铁血精英。”李泽不以为然地道:“刀头上舔血的功劳,只能自己去拼。在我们这里,可是容不得投机取巧。”
  “说得也是,哪里有容易的呢!”柳如烟叹道。看着儿子已经熟睡,轻手轻脚地将他放在床上,盖好了被子。
  “今天在家吗?”
  李泽摇了摇头:“马上就得走了,武举马上要开始,文试那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武威书院哪里的房屋已经峻工,章公请我去看一看,在武邑的大臣们都会去验看,毕竟是伦才大典,国之重事。忙完了这一摊子,只怕就得在武威书院哪边吃晚饭了。薛平又递了夹片进来,说要与我商谈一些事情,你也知道那个人,只怕没半夜工夫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薛平真是不省心,又想出什么幺蛾子?”柳如烟没好气地道。
  “别这么说他,这个人,还是值得我尊敬的,虽然与我道不同,但此人忠于任事,在工部尚书一职之上兢兢业业,干得不错的。他今天见我,估计还是为了科举的事情,就看他想说些什么了!”李泽笑道。
  “你倒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呢!”
  “此人与我的大目标是一致的,真要说起来,此人对我并没有什么恶意,只不过是防着我大逆不道罢了。”李泽哈哈笑了起来:“说起来倒也真是可爱。他老子,当年可是造反派出身的,后来才归顺了朝廷立下了大功得封郡王,养了一个儿子出来,却是如此的忠君。”
第五百一十六章:万事俱备
  武威书院原本距离武邑县城有着不短的距离,但这两年来,武邑涌进来大量的人口,城市的扩建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如今,两者已经快要联结到一起了。好在最初筹建书院的时候,李泽便为其规划了足够大的地盘。相比起城内密密麻麻的房屋一幢接着一幢,这里就显得格外的不同了。以前的那些楼房掩映在树木,竹海之间,更显闹中取静,登高望远,既能见城市的繁华,亦能眺远方青山的巍峨,还能赏河水之涛涛,千帆竞渡之盛况。
  “李相,前面便是这一次的考试区域了。”章回兴致勃勃地伴随在李泽的身侧,指着前面一道围墙区隔开来的区域,介绍道。
  “按照李相的规划,以前的老地方,便作为学子们的生活区域,吃饭,睡觉,休闲都集中在这一片,而那一片,以后就是单纯的学习和考试的地方。”
  穿过了月亮门,还稍显零乱的场地便呈现在众人的眼前,因为李泽要来的缘故,所有的工人都被放了假,场里内,除了值勤的千牛卫士兵之外,便再也看不到其它人了。
  一幢幢的红砖青瓦的房屋依次而立,楼的主体已经全部完工,内里很明显正在进行一些最后的装修。
  一棵棵碗口粗细的大树被砍去了枝丫,只剩下光秃秃的一根主干和主枝,将这些房屋区别成了明显的几个区域。
  “最靠近老学院的这一片,是监生们的学习区域,中间那一片,是贡生们的学习区域,而最后面那片,则是生员们的学习区域。”章回介绍道:“学子们考上武威书院,第一年为生员,第二年为贡生,第三年为监生,三年之后,监生们便将参加科考,中举者,自然就是去做官了,而未中举者,将再为他们保留一年的监生藉,在这期间,他们就必须选择一门实务进行深入的学习,然后由吏部统一分部到各部门或者是各地方为吏员。”章回道。
  只要考进了武威书院,便等于是捧上了朝廷的饭碗,可以不经县试,府试直接参加国考,这对于书院的学生来说,自然是一大利好,但三年之期,也是一个大关口。
  “这些人成了吏员,以后还能参加科考吗?”薛平皱眉道:“一考定终身,我认为有些不妥。”
  “自然是能考的。”章回笑道:“不过他们就要经过县试,府试才能上来了,而且一旦决定重考,他也必须辞去公职,这也是确保每个学子在科考时候的公正公平。”
  “吏员以后可以为官吗?”韩琦问道。
  “可以!”这一次回答的是曹信,“在各自岗位之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的,自然可以升迁,但比起通过科考的官员来说,自然会艰难许多,上升的通道也会窄了些许。”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体制。”李泽抚摸着一株树干,道:“但我们也不会关闭另外的大门,向上的通道对于每个人,都是永远开启的。即便是通过了科考成为了正途出身的官员,如果尸位素餐,自然也得卷铺盖走人。三年一次科考,三年一次大察,杨大夫,御史台对于官员每三年的功绩考察详则,做得怎么样了?”
  杨开拱手道:“李相,我与曹尚书正在做最后的润色,稍后便会提交会议最后定谳。”
  李泽点了点头:“咱们的官员,总之就是一句话,能者上,劣者下。拿成绩说话,其它的,都是白搭。”
  众人都是默默地点头。
  “之所以这么规定,也是预防有的监生不求上进,在书院混日子,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不少的监生就是这副德性,徒然浪费国帑。”章回道。
  考进武威书院的每一个学生,从生员到贡生再到监生,都已经有了朝廷补贴,不但在书院里白吃白喝,每月还有补助,要是不规定一个年限,只怕过些年,书院里就装不下了。
  “每一个学员啊,就像这些个大树,进来的时候,差不多也就这个德性,光秃秃的,看不出啥光景,我们可以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为他们浇水施肥,但最后究竟长成一个什么模样,还得看他们自己,你们瞧着吧,这些树,现在看起来差不多,但到了明年春暖花开,就会各不相同,三五年之后,有的成为能为人遮风挡雨的大树,有的,却只能砍来当柴禾烧罗。”李泽笑道。
  “李相放心,我们尽可能地让每一株大树都成活,让这里绿树成荫。”章回笑道。
  李泽点了点头:“章尚书,文举开考的时候,正是隆冬之时,到时候考生们的生活方面,安排得如何啊?”
  “这个早就做好了准备,也不仅仅是为了这一次的考试,这些楼房在初建的时候,便都铺设了火龙,哪怕是外面滴水成冰,屋里也是温暖如春,绝不会耽误了考生。考虑到外地的考生到武邑住宿不易,我们还腾出了大量的空房用来安置他们,被褥等都是从兵部库房之中调取的军队物资。”章回答道。
  “章尚书考虑得周全。”李泽赞道,又回头看了一下身后的各部官员,道:“这是陛下北狩之后的恩科,也是镇州朝廷的第一次科考,本次科考与本朝历来的科考区别还是很大的,要确保成功,各部官员都要尽力支持礼部,把这次考试工作做好,做圆满。”
  “遵命!”在场的所有人,都拱手领命。
  伦才大典,不论是在那个时候,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将整个试场巡视了一遍,所有人都回到了章回在武威书院的公厅。坐在四面墙壁都是书架,堆满了书的屋子里,倒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章尚书,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科考的相关事宜吧!”李泽喝着茶,对章回答。
  “是。”章回站了起来,冲着众位拱了拱手,道:“各位,本次科考最大的不同,首先就在于糊名制。考试结束之后,考生的姓名籍贯等,都会被糊上,阅圈完成之后,才会拆开,尽可能地避免阅卷过程之中有循私舞弊的行为。这是其一。其二,这一次的试卷,由李相与我共同出题,题目会在考试的前一夜送到武威书院的印书坊连夜印刷。而在此期间,印书坊会全面戒严,包括印书工在内的所有能接触到试卷的人,都不得离开该地。其三,阅卷的考官,将会在考试结束之后,再由李相亲自从各部之中抽取阅卷之人,也许在坐的各位大人会被李相委以重任呢!”
  众人都是一笑,点头表示认可。
  “本次考试,取进士三十名,同进士一百名。”章回道。
  屋子里响起了倒吸凉气的声音。与武举一共只有四百八十人考试不同,文举可是有近两千人参考,这个录取率,可就太恐怖了。如果再算上县试,府试这两道关卡被淘汰者,科考的确可以算得上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
  “进士及第者,可进入朝廷各大部衙,同进士及第,则会被派往各州县堪磨。”章回继续道。“不过今年是恩科,明年才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次科考,所以他们还会有第二次机会,再往后嘛,可就要等上三年了。”章回笑咪咪地道:“当然,明年的科考,录取率还会是这样。”
  众人都是芫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严格,反而让他们心里更舒服一些,这个门槛,可不能太过于轻易地让人跨进来,太容易得到的,自然就不会珍惜。
  “考试期间,所有的保卫工作,都将由千牛卫负责。”章回的目光看向一边的代表千牛卫大将军柳如烟来的褚晟。
  “李相放心,章尚书放心。”褚晟欠身道:“我们一定会抽调最好的军官,最好的兵士来输助礼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