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8/984

  而文状元在顾寒被直接扒到了一边之后,最后摘取桂冠的自然便是武威书院的学生,章回的嫡传弟子康瑀,其人的策论虽然比不得顾寒,但却也是从最根本的度田,清丁等政策引申出的一篇大文章,取其为状元,也是彰显了镇州朝廷在根本国策之上的毫不动摇。
  榜眼张文宣,出身江南,文如其名,策论写得马马虎虎,虽然是满篇的空话,套话,大话,但架不住文彩好,一篇文章做得花团锦簇,而在时务的考试之中,即兴所作的三首诗歌,更是让章回等人拍案叫绝。取此人为榜眼,自是绝佳的妆点门面的好人物,以后放在礼部负责文宣,以此人的好笔头,必然会将一些本来枯燥的东西,妆点的美若天仙。
  探花徐聪,照样出身武威书院。
  事实上,三十名进士,除开张文宣之外,其余二十九人,尽皆出自武威书院,江南,长安洛阳等地的考生,但是有十数人得中同进士。
  就在韩琦离开武邑一天之后,李泽便带领着文武百官以及六十名文武进士,二百名同进士,浩浩荡荡地向着镇州方向出发去拜见皇帝李俨,然后以皇帝的明义诏告天下,宣布这些人正式进入了大唐的官僚体系当中。
  镇州别宫之中,田令孜站在高处,看着正在妆点着别宫的从人。宰相率新进士及同进士参拜皇帝,这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喜事,身为太常寺的卿正,他自然是不敢稍有大意,亲自坐镇指挥。
  别宫之内,到处都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
  看了片刻,田令孜满意地点了点头,一切,都按着计划,逐步布置到位,今天天黑之前,一切便可以安排妥当了。
  “大将军。”看着王思礼从皇帝的寝宫大步而出,田令孜赶紧迎了上去,拱手行礼。王思礼是左千牛卫大将军,兼卫尉寺卿正,千牛卫大将军使王思礼能够统带的三万兵马,而卫尉寺卿正又赋予了他保卫皇帝的安全的职责。
  “田卿正,辛苦了。”王思礼停下了脚步,笑着拱手还礼。
  “哪里哪里,哪有大将军辛苦?”田令孜谦卑地道:“大将军,李相要来镇州,这外围的安全保卫工作可都妥当了,这段时间,武邑,镇州都不大太平啊?”
  “你说是伪梁的那些刺客?”王思礼嘿嘿一笑:“小打小闹,上不了场面,已经被抓得七七八八了,安全保卫方面,田卿正尽管放心。”
  “怎么不见李少卿?”田令孜有些奇怪,负责皇帝别宫安危的一向都是李泌,但今天居然不见李泌的影子。
  “李少卿有些私事。”王思礼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道:“听我夫人说,好像是有喜了。女人嘛,哈哈哈!”
  田令孜倒也是喜出望外:“这么说来,这一次曹尚书回来也必然是欢喜的,只怕我们也少不了要送一份礼了。”
  “那是自然。”王思礼笑道:“田卿正,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走了,李少卿在这个关键时刻休息了,却是把事情扔给了我,我还得去忙着。”
  “大将军请便。”田令孜笑着让开了道路。
  李泌有了孩子,这可真是一件好事,这卫尉寺少卿的位子,倒是可以想法子争一争,皇帝的安危,还是由自己人掌控更好一些。田令孜一边向皇帝的寝宫走去,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件事要与薛平好好地商议一下,如果能拿下,那就是一次大胜利了。只不过以李泽的尿性,想要弄到这个位置,只怕又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参见陛下,陛下安好。”看着斜靠在床榻之上看书的李俨以及端着药碗在榻前侍奉的太子李恪,田令孜躬身行礼。
  “精神比昨天还要好了一些。”看着田令孜,李俨笑着接过李恪手里的药碗,一饮而尽,“明天是大事,朕得荣光焕发地出现在那些进士面前。”
  “人逢喜事精神爽。”田令孜道:“便是臣,也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儿呢,陛下,臣有些事情要与陛下陈说。”
  “恪儿,可卿正搬个锦凳过来。”李俨挥手示意太子李恪。
  “哪里敢劳动殿下!”田令孜赶紧自己搬了一个凳子过来,坐到了李俨的床前。
  就在田令孜兴奋地向李俨禀告这两天的准备情况的时候,与这间寝宫一墙之隔的另一间房内,陶太医坐在火炉之前,有些神思不属地摇着小扇子扇着炉火,在他的面前,一罐汤药正咕嘟咕嘟地在罐内翻腾着。
第五百三十三章:安排妥当
  抵达镇州之后的李泽,却是居住在千牛卫的军营之中。
  曹信倒是喜气洋洋。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李泌有了身孕的消息。
  燕九和金源两人同时向他保证了这个事实,让抵达镇州之后的曹信,笑声就没有停止过。
  李泌难得的没有穿上戎装,而是换上了常服,坐在一边脸上红红的,倒是让习惯了她的冷艳的李敢等一些从秘营出来的人大为惊讶。
  “曹尚书看来得摆酒了。”李泽打趣地道:“我们也要准备一份礼物了。”
  “酒肯定是要喝的。不过礼物却还是等孩子呱呱坠地之时再送吧!”曹信大笑:“曹璋那个混球,这个时候不在家,居然跑到河东去,不像话。”
  也难怪曹信开心,长子曹璋,以前就是一个书呆子,现在总算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做事做人,仍然是有着一股偏执劲儿。次子曹璟,倒是灵动,结婚也早,但在外面风流成性,这么多年来,也没有给曹家添上一男半女,现在眼见着曹家下一代有了着落,而且是他最为重视的长媳所出,怎么能不让他开心呢!
  一个家族的兴旺,总是从子嗣众多开始的。
  “曹尚书可不能责怪曹璋。”杨开在一边道:“曹璋在河东的工作,还是着有成效的。我们义兴社在河东打不开局面,是因为当地的阻力太大,我们的那些善于发动百姓的基层干部根本进不去,前期我们算是损失惨重,死伤了不少人。但曹璋就不同了,那些人胆子再大,也不敢把他怎么样。现在我们可就指望着曹璋呢。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曹璋现在正在哪里挖墙角呢,今儿一个,明儿一个,总有挖塌他们的时候。”
  “杨开,我儿子现在在河东,就算说不上是虎狼窝,但也不是善地儿。韩琦李存忠这些人自然不会把他怎么样,但下头那些豪门世家,可都是一些无法无天的主儿,如果是以前,我也懒得关心这些,但现在可不同了,他要是少了一根寒毛,莫说我要打你的麻烦。”曹信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对杨开道。
  杨开不由叫起撞天屈来:“曹尚书,你那儿子的性子,莫不是你不知道?他认准的事情,谁能拗得回来?你这个当老子的,半辈子都没有拗过来,你觉得我能影响他多少?”
  曹信不由语塞。
  “再说了曹尚书,我们自然也做了万全的准备。而且,您别忘了,你的长媳可是右千牛卫的中郎将,是卫尉寺的少卿,难道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夫君身入险地?”杨开瞅着李泌道。
  “公公且放心吧,再不济,郎君也不会有性命之忧的。”李泌在一边道。
  李泽清楚曹璋为什么在河东不走,实在因为曹璋在哪里已经有了不小的成绩。
  李泽推行的度田清丁,目的就是对付那些以宗族为核心聚集在一起的豪门大族。但在推行的时候,手段却还是很巧妙的,极度类似于汉朝时期的推恩令。
  说白了,就是逼迫那些豪门大族分家。
  豪门大族集中所有的财富,权力来控制族人,这样的模式,对于嫡系本支来说,自然是大大的有利,保证他们的根本利益不受到侵犯,但对于旁枝来说,就未必是福音了。他们终生只能被嫡系支配,为嫡系一脉效尽犬马之劳,而且这种模式,还不是一辈子的事情,会一直这样延续下去。
  旁枝他门就甘心情愿?
  并不见得。
  但如果执行李泽的政策的话,这些豪门就不得不分家。李泽最为重视的田产,他们就不得不分配到各支各房之中,每户不得超过五千亩。对于那些动辄便拥田上百万亩的豪族来说,真要按这个标准分配下去,只要没有出五服,只怕都能分得不少的田产。
  这就是诱惑。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豪族可以分产不分家。这在理论之上当然是可以的,但在实际之中,可就大不相同了。以前这些旁门别枝没有田产,没有财富,以切都要依靠宗族才能生存,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而一旦他们拥有了相当的财富,也就拥有了话语权。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做到了这一步,李泽其实就成功了大半。而在接下来的后续手段之中,便是继续打压本支嫡族,扶持旁枝别门,愈是与本家有矛盾的,便愈是会得到官府的支持。一来二去,分家出来的那些,便会对本家愈加的离心离德,两边矛盾便会越来越突出。最终,宗族这个怪胎,会在官府的刻意引导打压之下分崩离析。
  曹彰在河东讲学,吸引的就是这样一批大族之中的庶子庶女,旁门别枝。
  他的身份不同,在河东,会受到打压,排挤,但却不会有人公然地对他做些什么,是以他在河东,一时之间倒是混得风生水起,追随之者日多,而且追随他的人,可不是什么泥腿子,而是一批在河东说起来都有面子有身份的人物。
  杨开在层基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之下,现在就指着曹璋呢。
  几个人打着这件事,打趣了一阵之后,终于言归正传了。
  “右千牛卫也要准备随时投入作战。”李泽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当前的局势之后,对王思礼道:“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没有什么困难!”王思礼斩钉截铁地道。“左千卫三万人马,随时可以踏上战场。”
  李泽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左千牛卫三万人马驻扎于镇州,赵州两地,这两块地盘是李氏家族的根本,一向就是重点经营的地方,这两地在推行李泽的政策之上也是最为彻底的,因为这两地,最大的豪门就是李氏自己,另外就是像王思礼,袁周,尤勇这些人。
  现在这两地,仍然是李泽治下最为富裕的地方,即便是像新兴的武邑,在实力之上,也是无法与镇州赵州相比较的。
  所以李泽压根儿就没有问钱粮方面的问题。
  一听说马上便要打仗,李泌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起来,坐在哪里,咬着牙盯着自己的肚子。当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她原本以为这两年时间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所以想赶着这个时间把生孩子这件事情办了,岂料这娃娃刚怀上,这边倒是准备要与吐蕃大干一场了。
  “什么时候开战?”她问道。
  李泽瞧了她一眼,笑道:“你就别想了,今年肯定是不会。如果我们的预估不错的话,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因为战争一旦爆发,首先受到冲击的会是安绥这些边镇,在安绥这样的边镇没有向我们求援,或者说没有完全被打垮的情况之下,我们是不好介入的。明年三四月份,你都显怀了,还想上战场?老老实实在家养胎吧!”
  李泌顿时一脸的懊恼。
  “以后有的是仗打呢!”作为公公的曹信立马上来安慰道:“与吐蕃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让他们领教一番我们的厉害,把他们逐出我们的地盘就要谈判了,这样的仗,打着没意思。还是以后与伪梁朱温较量会比较有成就感。这段时间啊,军队里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把心思多放在卫尉寺这边好了。”
  曹信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便是要李泌安心养胎了,只不过当着李泽等人的面,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罢了。
  “是,公公!”在曹信面前,李泌一向是很乖巧的。
  曹信欣慰地点了点头。
  “明天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李泽看向袁周。
  袁周微笑着道:“一切都已妥当。”
  “皇帝明天不会出现在朝贺当中。”李泌接着道。“他会适时地病倒不能理事的,所以明天的大朝贺,还是只能由公子你来主持。”
  李泽嘿地笑了一声。
  镇州别宫,李泽没有去见皇帝,但薛平却是出现在了哪里,与他一齐的,还有太常寺的卿正田令孜。
  “陛下,这一次的文武进士当中,还是有不少心怀忠义的人中试的。”薛平道:“特别是屈突通大将军的后人屈忠能中榜眼,实在是让人欣慰。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组织能力,他都表现出了远超一般人的水准,李泽便是想掩也掩不住呢!”
  “好,好!”李俨脸上红晕满面,显然也是极兴奋。
  “薛尚书,听说李泌怀孕了,这可是大好机会,能否想个办法将负责陛下安全的人换成忠于陛下的人呢?比方说这个屈忠?”田令孜在一边道。
  “有这样的事情吗?”薛平一怔,接着倒是喜形于色:“这的确是一个好机会,李相正在筹划着与吐蕃一战,这一次作战的主力将是河东军,此时提出要求,他倒不会驳了我们的面子。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说着话的时候,陶太医端着一碗汤药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