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984

  丁俭像挤牙膏一般地从这些人的口袋里往外挤出了一点点利益,为些脸都笑得有些麻木了。
  让丁俭彻底动了杀心的,缘于入冬之后的两件事。
  一件是走私售卖粮食事件。
  李泽治下,是用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来平抑物价的,粮食的价格,被朝廷限制得极死,想高价售粮,是压根儿不被允许的。在李泽的初期发展阶段,他甚至高价从外地买来粮食,然后再平价销售给治下百姓,这其中的大额亏空,只能辛苦的从别处找补回来。但也正是因为将这项政策坚持到底了,所以李泽辖下不管什么时候,都极其平稳,这几年随着地盘的扩大,水利工程的大规模修建,道路畅通,再加上老天爷很给脸,连年丰收,使得粮价一直很稳定,今年最苦的时候,也就是刚刚打下潞州卫州那一段时间,青黄不接而又陡然新增了大量的人口,那个阶段,还多亏了金满堂从江南购入了大批的粮食来稳定物价。
  所以,粮食对于镇州朝廷来说,是根本所在。
  虽然今年又丰收了,但放眼整个镇州治下,其实也并不如何充裕。勉勉强强够用而已。
  而在这个时候,丰收的河中,却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
  因为他们找到了高价售粮的一条通道。
  朱温在长安称帝,建立伪梁,这不仅让镇州朝廷愤怒,也让南方的那些一方诸候大为不满,一时之间,南方的粮食被卡住了,不再沿运河运往长安洛阳。而朱温控制下的地盘,包括八百里秦川,因为战争的原因又大规模的减产,其实就算不减产,这些粮食也是无法养活长安洛阳这数百万人口的。
  一时之间,长安洛阳粮价疯长,比起镇州的粮价,要足足高出十余倍以上,而且随着冬季的来临,价格还在上涨之中。
  三倍暴利就足以让人疯狂,何况是十余倍。
  河中的那些豪门大户铤而走险,而长安方向也急需粮食,双方一拍即合,小心翼翼地开辟了一条走私通道。大量的粮食,就这样被走私出了河中,贩卖到了长安等地。
  一个月之前,这条走私通道被丁俭查获,但河中大豪门手脚极快,上百人被灭口,使得丁俭最终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将这些人钉死。
  第二件事,就是官粮掺毒事件。
  河中豪门捂粮不售,无烦炒作粮价,丁俭从其它地方调来粮食,由供销合作社平价售出,而这些人竟高价收买了合作社中的一名本地工作人员,将粮食之中掺入剧毒,粮食吃死了人,供销合作社一时之间成了过街老鼠,连带着官府衙门也满头包。等到丁俭查明真相,那个掺毒的人,早就逃之夭夭,潜逃去了长安等地。
  通过这两件事,终于让丁俭认清楚了自己面临的形势,他终于动了杀心。
  也恰是这个时候,远在武邑的高雷给他递来了刀把子。
  或者是河中的这些豪门大户也知道情形越来越危急了,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想起了前任河中节度高雷,但高雷油盐不进,对于高雷来说,他将所有的田产都卖给了官府,然后带着家人跑去了武邑,又怎么会再掺杂进墨缸一样的河中呢?
  既然说服不动高雷,这些人便把手伸向了高雷的几个儿子,美女重金不吝砸下,将高家几人拖下了水。走私粮食事件,高雷的几个儿子便有份。也幸得高雷发现得早,一顿棍子便将几个儿子全都打折了腿。
  惊怒的高雷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恼羞成怒的他,终于撕下了最后的情面,将某些人的阴私证据交给了丁俭。
  丁俭以这些证据为突破口,痛下杀手,到年关之前,已经逮捕,关押了上百人,而在抄家的过程之中,越来越多的与伪梁勾结的证据被从水面之下翻了出来。
  河中终于坐不住了。
  私下的串连如今已经变成了公开的呼吁,如果不是屠立春坐镇河中,丁俭指不定已经被这些人撕成七八块了。
  “如今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人勾续伪梁。”田波道:“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一次整个的事件,是由敬翔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逼反河中的这些大户,包括故意将河中走私粮食的一些证剧泄露给丁俭。敬翔的时间算得很准,这个时间段,恰好也是吐蕃人大举入侵的时候,敬翔或者不在意这些河中大豪门的生死,但他却可以把屠立春的左威卫死死地拖在河中府。我们甚至怀疑,敬翔已经秘密调配了一支军队,在必要的时候进入河中府对这些准备造反的家为给予支持,或者也正是这样,河中的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才干铤而走险。他们大概认为如果成了,他们便可以带着河中府投奔伪梁,如果不成,他们也可以逃往长安。”
  “敬翔倒真是一个人物啊!”对于敬翔的手段,李泽倒是颇为赞赏。“于无声之处听惊雷,这些河中大豪被他利用到了极致,只要河中的局面,能够拖住我们几个月,对他们而言自然是极有利的。”
  “在这个局中,敬翔认为安绥杜有财肯定顶不住吐蕃人的倾国来攻,他甚至认为河东军队推上去,也不会是吐蕃人的对手,了不起打成一个僵持局面,如果把屠立春的左威卫摁在河中动不得的话,河东局面自然危矣,那个时候,我们不得不调动其它部队支援河中。对于他们的威胁,就隆到了最低,他们也可以集中全力向南发展,他们现在急于获得南方的粮食,财富。”
  李泽看了一眼手中田波呈上来的河中势力分布图,摇了摇头:“这就是宗贼的力量啊!瞧瞧,整个河中,一旦发动,无处不乱啊!”
  “公子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田波道:“一旦河中有动,十天之内,内卫会配合屠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尽数捣灭。”
  “伪梁的那支军队呢?”李泽问道。“能不能顺手吃掉?敬翔搞了这么多事情,我们岂能没有回报?”
  “公子,主要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平定内乱,至于能不能顺便赚点外快,就要看机会了。如果敬翔派出来的人不够机警有点蠢的话,我想机会还是很大的。”田波笑道:“属下准备马上动身前往河中。”
  “去吧!”李泽挥了挥手:“不打碎那个旧世界,我们就无法按照我们的想法来重新绘制一副新的河中图。该流的血,总是要流的,想来现在丁俭终于明白了这一点。等他办完了这一件事,就可以把他调回中枢来,让他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们的政策,以后这个人,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丁俭通过这一件事也能明白公子对他的一番苦心,像公子如此栽培某一个人,为此不惜容忍他一次次的犯错,可是属下首次得见。”
  “难得有一个南方大豪的嫡系子弟投奔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地经营呢?别人千金市马骨,我不惜万金市马骨,更何况这个人的确是有才能的。”李泽大笑起来。
  田波匆匆离去,李泽也缓步走出了自己的公厅,外面的风依然刺骨,但心里头却是热水贲张,又一出大戏的帷幕缓缓拉开了,等到这出戏落幕,自己便可以说是彻底站稳了脚跟,真正可以做到放眼天下了。
  吐蕃,注定要成为自己的又一个踏脚石。
第五百八十三章:李泽的愤怒
  李泽有些不悦地看着韩琦与薛平。
  韩琦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道:“李相,不出我们先前所料,杜有财压根儿就没有准备,他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吐蕃会展开大规模的攻击,再加上这一次吐火罗选择的攻击时机的确出乎意料之外,杜有财在灵州的布防一触即溃,整个灵州已经沦陷了。”
  李泽冷哼了一声:“那有如何?对此我们是有预案的,你是大唐兵部尚书,不再是河东节度使,如今河东有诸位刺史,有左武卫大将军李存忠,你去干什么?”
  李泽的指责在政治之上是极其严重的。只差指着鼻子说韩琦仍然把河东当成了他的自留地,虽然事实上的确如此,但在表面之上,河东,是朝廷的河东,而韩琦,只是曾经的河东节度。韩琦这样的表现,就是恋栈不去,分裂朝廷的举动。
  韩琦苦笑着看了薛平一眼,如果是平时,他自然是要争辩几句的,但现在,他却没有这个心思。
  “李相,安绥溃败已经是可以预料之中的事情了。左武卫大将军李存忠是一员猛将,但是否有能力指挥数万大军与吐火罗进行全面对抗,我是真不放心的。吐火罗是千年的狐狸成了精,李存忠要是稍有闪失,便会殃及河东,数万大军以及上百万河东百姓,岂不是要跟着遭殃?李相,我在河东多年,跟着高帅为了河东,也算呕心沥血了,断然不愿意河东出任何差错。所以请李相允许我去河东。”
  李泽轻轻地敲着桌面,似笑非笑地看着韩琦:“韩尚书,你如果去了河东,河东自然就要以你为主,但如果这场战事有个什么闪失,你也就是第一责任人,无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者。这一点,你想到了吗?”
  韩琦自信的一笑:“李相,只要我去了河东,你便等着我击败吐火罗的好消息吧。”
  “那好,既然你如此坚持,那便去吧,兵部暂由尤勇署理吧!”李泽点了点头:“但是薛尚书,你的请求是不会被允许的。河东的确重要,但已经去了一个兵部尚书了,韩尚书去还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你是大唐的工部尚书,去河东干什么?”
  “李相,韩尚书在前线指挥作战,薛某人可以在后方为其统筹后勤,到北地多年,薛某对于军中的后勤供应,已经是非常熟悉了。”薛平道。
  李泽有些恼火地瞅着他:“薛尚书,我一直想与你好好的谈一谈了,你是工部尚书,我也知道你很有能力,做事也认真,但你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全身心的投入了吗?小小一个河东而已,值得你如此上心?统筹后勤,河东的那些刺史都是吃屎的吗?如果他们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还要他们干什么?现在朔州大军已经开拔准备与吐蕃人开战,我是不要也要派一个尚书去朔州统筹后勤,那你觉得是曹信去合适呢还是章回去合适?抑或是派夏荷去?”
  薛平张口结舌,李泽与他们说话,向来都是和颜悦色,哪怕有时候知道他们正在谋划着对其不利的事情,也能做到笑颜以对,但今天,李泽却是勃然作色,极其愤怒。
  “你是大唐的工部尚书,不是李存忠或者韩琦的后勤官!”李泽怒道:“如果你执意要去,那便向皇帝陛下自请辞去工部尚书一职,降为左武卫军师中郎将,去专心为李存忠统筹后勤吧!”
  眼见着李泽已经处在暴露的边缘,韩琦赶紧站了起来,道:“李相,薛尚书不过是心忧战局罢了,他想去河东,的确不合适,李相安心,我也是反对他去河东的。”
  薛平叹了一口气,拱手道:“李相,是薛某唐突,欠思量了,我收回我先前所说的话。”
  李泽脸色稍霁,点了点头,道:“二位,吐蕃来势虽气势汹汹,但在我看来,也不过是芥癣之疾而已,最多不过是一场边境之战。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春耕,你作为工部尚书,此时应当把心思放在全国的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等能影响春耕的事情之上,确保春耕不出任何岔子,而打仗,是兵部的事情,是十二卫的事情,也是我这个宰相的事情。其它各位部官衙,需要做的是厘清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要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这天下,自然便安稳了。但如果每个人都不安份于自己的事情,到处伸手,不但会让自己的事情做不好,也会把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搅黄了。”
  薛平有些垂头丧气的与韩琦一起走出了李泽的公厅,站在宽敞的院子里,他满面愁容地看着韩琦道:“你此去河东,一定要当心,我总感觉到李相在刻意地阻止我去河东。如果他要针对你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最好的机会了。”
  韩琦一笑道:“我自然知道,他其实说得很清楚了,一旦左武卫吃了败仗,那第一责任人就是我。放心吧,我不会让他如愿的,左武卫必然会获得胜利,我们会击败吐蕃人并有吞并掉整个安绥。只要胜利了,那李泽就算有千般借口,也无法开口了,胜利者是不用受到指责的。”
  薛平点了点头:“道理自然是这个道理,但我也明白,战场上的事情,很难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获胜的,万万轻忽不得。你什么时候走?”
  “既然已经得到了允许,自然是越早走越好。早做一天准备,便多一份胜算。”韩琦道。
  薛平想了想,道:“你在第一线指挥,后面一定要放上妥贴可靠的人督促后勤,那些豪门世家,我的确是放心不下。”
  “我就在河东,还怕他们翻天?”韩琦傲然道:“薛兄,你放心吧,即便我遣一亲兵,他们也不敢稍有怠慢的。”
  薛平点了点头:“那我便祝韩兄你一路顺风,旗开得胜,待你得胜归来,我置酒与你一醉方休。”
  “准备好酒吧!”韩琦大笑告辞而去。
  李泽回到自家后院的时候,正好看到柳如烟与夏荷坐在一起编织着毛衣,论起技艺,夏荷自然更高一筹,毕竟她做这个已经有许多年了,而柳如烟是今年才开始学起来的,不过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柳如烟学起来极快。
  夏竹也在屋内,手拿着绣绷正在一针一线地绣着一对并蒂莲花。三人专心致志,竟然没有发现李泽走了进来,直到李泽轻咳了一声,三人这才抬起头来。
  夏荷自从有了身孕之后,便被柳如烟强令每天必须在天黑之后回到家中,如果逾时不回,她就会派卫兵去户部大楼,将夏荷捉拿回来。
  柳如烟拿出了大妇的架式,夏荷也是无可奈何的,她深知柳如烟的脾气,如果她真逾时不归,柳如烟真得做得出来派卫兵将她从户部大楼里给抬回来。
  柳如烟的卫兵都是一些五大三粗的悍妇,在经过军事训练之后,更是彪悍不已,户部的那些卫兵还真不是她们的对手,更重要的是,那些卫兵也不会跟她们动手。
  所以现在的夏荷,一到天黑的时候,便只能让自己的助手抱着一叠叠未能及时处理完的文件回到家中继续处理。
  今天难得的有了一天空闲。
  “这都是给谁织的呢?”李泽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手里的半成品。
  “别看了,不是给你织的。”柳如烟笑着道:“这些是给我父亲母亲织的,夏荷手比我巧,我拉了她来给我帮工。嗯,夏竹哪里嘛,是在给自己做嫁衣呢!”
  一边的夏竹羞红了脸,站了起来,向李泽屈膝行了一礼,拿着绣绷小鹿一般地逃走了。
  看着她的背影,李泽也很是欣慰,夏竹终于还是想通了,嫁给石壮,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归宿了,与一般的武将不同,石壮虽然其貌不扬,但是正儿八经的文武双全。虽然进门就当后妈,但石壮的儿子石平一向便养在李家大宅里,真正照顾的,正是夏竹本人,两人的感情一向是极好的。
  本不欲再娶的石壮,也正是看在这一点之上,才同意娶夏竹的。
  “这些日子,感觉还好吧?”看着夏荷,李泽关心地问道:“别太累着了,我把孙雷特地调回来,就是为了让他分担你一部分工作,他跟你多年了,对户部的事情,也是相当熟悉的。”
  “其实真没啥反应,与以前也没什么差别!”夏荷道。
  “你可真好,想当初我怀澹儿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吐得死去活来,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我都不敢瞧镜子。你倒好,怀着孩子,反而更加的容光焕发起来。”柳如烟嫉妒地瞅着夏荷道。
  夏荷微微一笑:“夫人你怀得是儿子,反应自然要大一些。燕九说我这一胎,九成是女儿,所以才会这个样子的。”
  “女儿好,女儿好。”李泽大笑道:“一子一女,刚刚凑成一个好字,儿女双全,人生圆满啊!”
  “我也觉得女儿好!”夏荷微笑着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