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984

  河中已经乱了,朱温完成了他们的承诺,唐军左威卫无法抽身前来援助。德里赤南现在虽然处境艰难,但他们也如约完成了打乱河东的战略构想,外部条件全都具备了,但偏生是自己这里出了问题。
  银州城,抚远城,如同两枚钉子,扎在了他前进的道路之上。
  形式越来越不乐观了。
  对面的唐军左武卫让拉扎有些恐惧了。不是恐惧于战争,而是恐惧于镇州唐军拥有十二卫兵马,而左武卫只是其中的一支而已。
  现在出手的镇州唐军一共有两支,一支便是将自己钉在了银州的左武卫,另一支则是在朔州将德里赤南打得毫无办法,连后路都丢了,不得不舍弃了一切进入河东。如果自己这里不能打破窘境,那么德里赤南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在镇州,翼州等地,唐军还有左右千牛卫,那是李泽的亲卫嫡系部队,他们如果出兵河东,那么德里赤南覆亡无日。河中虽然还乱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怕也掀不起大浪来。一旦河中的左威卫也提兵而来,那么,他们就要有大麻烦了。
  思来想去,拉扎想不出别的任何办法来,除了再加大攻势,将对面的韩琦所部扫光的话,接下来吐蕃大军肯定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来时容易,回去难呢!
  想到这里,他霍然站了起来,将杯中的马奶酒一饮而尽,厉声道:“召集所有将领会议。”
  抚远。
  李存忠站在残破的城头,神色严峻。今天是吐蕃兵的第三次进攻了,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现象。以前,吐蕃兵最多一天进行一次强攻。
  是什么变故让他们突然就如此的不顾一切了呢?
  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了外部情况再发生变化。但这也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意味着他要承受着更大的困难。
  敌人退走了,刚刚在一线苦战的士兵立即退了回来,城内的青壮甚至于妇孺都涌了上去,城墙需要修补,城下被填平的壕沟需要再行挖掘开来。受伤的士兵需要救治,死亡的士兵的遗体需要搬运回去入土为安。
  整个抚远城已经全部都动员起来了,只要是能喘气的,统统都在为守城而努力着。
  这不是一场节度使之间的战斗。这样的战斗,赢家不会对百姓怎么样。现在是与异族的一场死斗,要是守不住城,谁都没有一个好。
  粮道早就被断了,但抚远城中家家户户即便是将缸底扫得雪亮,也把每一颗粮食都献了出来。
  带着血迹,喘着粗气的刚刚走下战场的士兵们坐在地上,一碗碗稀粥被端了上来递到他们的手中,为了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即便是一线的战士,现在也只有稀粥喝了。
  这是与外面断绝消息的第五天了。李存忠完全不知道外面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只是在十天之前,韩琦派人送来了一封手书,要求他不必再向银州靠拢,而是死守抚远,哪怕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后退一步。
  李存忠毫无疑义地忠实执行着韩琦的命令,就像这许多年来一样。他信相韩琦这么做一定有这么做的道理。
  虽然他也知道,现在的河东已经乱成一团了。
  也许,撤军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属下有数名将领要求撤回河东,被李存忠毫不犹豫地剥夺了所有的军权关了起来。这些人都是河中豪族子弟,隐隐的,李存忠大概已经想明白了韩琦的意思。
  远处,战鼓声声,马蹄声如雷,刚刚喝了半碗稀粥的李存忠丢下了碗,大步走到了城墙边上,又来了,今天的第四次进攻。
  “民夫后退,士兵就位!”他大声吼道。
  刚刚歇了一口气的士兵们发一声喊,又涌上了城头。退下去的民夫,从城下抬上一箱箱,一捆捆的弩箭,抬上来一枚枚的石头,一根根的擂木。城头之上架头铁锅的大火再一次被点燃,锅里的金汁再度被烧开。
  抚远城内,快要成一个空壳子了。除了四面的城墙,城内很多房屋都已经被拆了,那怕是橼子檀长瓦片石头,都是能伤敌的,一根根的大梁,不管是用来修补城墙还是用来制作擂木,都是极好的。
  地上的石板被撬了,家家户户的石头门槛也被抬上了城头,城里每个人都在为了赢得这场战斗而忙碌着。
  只有打赢了,才有可能活着。
  说句心里话,战事打到现在,李存忠心里对李泽的感觉是很复杂的。从一初始,他们对李泽便是抱着隐隐敌意的,而左武卫更是在镇州唐军中自成一体,名义上属于朝廷,但实际上却是自行其是。
  但李泽对于左武卫的武装,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克扣过,该给他们的东西,李泽从来没有吝啬过。上好的盔甲武器,改良的弩机强弩,标准化的易于折卸的投石机,现在的左武卫的装备,比起以前的河东军要好得太多。
  如果是以前的河东军,早就守不住了,对于这一点,李存忠是心知肚明的。上好的盔甲给他的士兵们提供了更好的防护和生存的机会,强大的远程打击,有效地弥补了他们兵力的不足。而标准化零件的强弩,投石机,使得这些大杀器被击伤之后,很快便又能拼拼凑凑组成一架新的投入战斗。
  如果李泽能给他们装备上猛火雷,那这场战斗,他甚至还有赢的希望。
  当然,这事儿,他只能想想而已。
  因为猛火雷,到现在产量有限,也只有左右千牛卫在开始装备了。其它的,也就是一些执行特殊任务的,才会拥有。
  对于这一点,李存忠并没有什么怨言的。
  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李存忠对于李泽是心存感激的,他让胜利更加的触手可及。但作为一名大将军,一名有着河东地方属性的人,对于李泽,他却又是反感的。
  他经常为因为这样矛盾的感觉而痛苦。
  “投石机,射!”
  “强弩,射!”
  “弩弓手,准备!”
  耳朵之中传来了军官们的呼喝之声,李存忠提起了自己的大刀,大步走向了前方,此时,主将出现在第一线,会让士兵们爆发出更大的勇气。
  银州城,韩琦收到了一封信。
  一名内卫冒着极大的危险,潜入到了银州城,带来了李泽给韩琦的一封亲笔信。
  韩琦终于彻底弄明白了李泽这一次的全部打算。
  作为兵部尚书,韩琦现在才拿到李泽的全盘计划,这让他心中十分的愤怒,但他却无法发作,因为正如李泽在信件的开篇之中十分光棍的一句话,让他所有的愤怒都被咽回到了肚子里。
  李泽恭喜韩琦现在终于成为了大唐的兵部尚书,而不是河东的节帅。
  言简意赅,一语道尽了两人数年以来的恩恩怨怨以及互相算计。
  韩琦突然明白过来,假如自己不是死守银州,同时下令李存忠不得后退半步,或者自己就要倒大霉了。也许连左武卫都不会再存在了。
  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一举动,才会接到这一封信。
  因为自己在最后关头的决择,最终成全了李泽的这一次军事大计划。
第六百零九章:收网
  “大是大非面前,韩琦总算是站稳了脚跟!”李泽显得很是开心,看着章回、公孙长明、曹信等人道。“他能认清形式,不惮于牺牲为我们的大战略服务,那么,我也是不会揪过一些小辫子不放而为难他的。这一战如胜,他当居首功。”
  章回也好,公孙长明也罢,都是点了点头,这二位难得地在某一件事情之上有了统一的意见。
  河东,现在已经糜乱了。
  薛均,司马范等人一败再败之后,狼狈退入了太原城固守。而张嘉随后挥大军进入河东,追着德里赤南的尾巴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张嘉一点儿也不着急,每到一地,便先开始恢复当地的秩序,重新建立起官府对当地的统治,当然,此官已非彼官了。
  原有的当地官员,要么随着薛均等人逃走了,要么是来不及逃走而被吐蕃人干掉了,在一片失去了领导的土地之上重新构建,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些人新建立的官府之后,还有着强大军队支撑的情况之下。
  再说了,以前的河东,在名义之上,仍然还是大唐的属地。有见识的人,当然会清楚地了解河东与中央的矛盾,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大唐的官儿嘛,他们甚至因为大唐军队重新收复河东被吐蕃人糟践的土地而欢呼雀跃。
  为了治理河东,李泽在一年之中准备的大量的官员,终于派上了用场,杨开一直梦想的进入河东的义兴社更是摩拳擦掌的兴冲冲的背着包袱抵达了他们新的战场。
  河东几乎所有的地区,基层官僚,已经被换了一个遍。
  李泽并不担心日后会有什么反弹,因为例如薛均这样的大家所拥有的势力,这一次已经几乎被吐蕃人扫荡干净了,而这些躲入太原城中的家族核心人物,只怕还要担心接下来李泽会不会治他们兵败失地的罪责。
  左武卫元气大伤,与拉扎的对峙,战斗,到最后究竟还能剩下多少人都是一个未知数,即便接下来会重新整编,再次扩至满员,但新编左武卫还是过去的河东军吗?韩琦,李存忠等人还能一呼百应吗?
  李泽笑咪咪地浏览着手里的名单,去年的武进士,在武威书院进行了长时间的理论教育之后,接下来,终于可以下到基层去担当大任了。
  左武卫,只能是朝廷的左武卫,只能是他李泽的左武卫,怎么可能是河东一地的左武卫呢!
  “可以开始收网了。”公孙长明有些兴奋地道。这一次整体的战略构想,几乎全部是由他提出,再由李泽润色,查漏补缺而成,纵然他从来不要什么名声,但眼看着巨大的收获即将扑面而来,他仍然遏制不住的兴奋。
  “是该收网了,河东这一次算是遭了大罪,人口只怕会减低两到三成。”章回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公孙长明,这样的谋划,效果的确很明显,但确也显得过于阴狠了,而且,为之付出代价最重的,仍然是最为普通的百姓。
  韩琦也好,李存忠也好,他们失去的不过是权力,薛均,司马范这些人失去的是财富和话语权以及影响力,但老百姓失去的却是生命。
  但章回也清楚,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想要长治久安,必得要拿出淋漓的鲜血来换取。这不仅让他想起了李泽书房之中悬挂的那副字。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那是他初到武邑的时候,李泽请他提笔书写的。李泽当初说,他要改变这一切,兴,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过那时的李泽,势力还远远不及今日,希望他能在以后,势力愈来愈大的日子中,依然能记得当时的初衷吧。
  “曹尚书,接下来,你恐怕还要准备大量的官吏了。”李泽笑吟吟地看着曹信道:“这一战打完了,估计杜有才也会老老实实的向我们献上安绥之地,虽然他现在只拥有夏州了,但这位朝廷钦命的安绥节度使自动上书请辞这个职位,还是最好的。”
  “我尽力吧!”曹信摇头道:“河东,河中两地,便将我几乎所有的人才储备给一扫而空了,好在这一战打完之后,春闺也正式开始了,又会有一批新鲜的血液进入到体系中来,可稍解一下我们的人才短缺之苦。”
  “那些在地方之上工作着有成效的吏员,可以直接提拔。”李泽道:“这也可以让所有的吏员们有一个盼头,只要干得好,便有上升的通道。再说了,这些吏员们实战经验丰富,兴许到了地方,比咱们的进士能更快地干出成绩来呢!”
  “是,李相!”曹信点头道:“吏部本身便有这方面的计划,我已经让白明理在制定这方面的考核文书了。”
  “接下来这边的事情,就要托附给各位了。”李泽朝屋内诸人拱了拱手,道。
  室内诸人亦是拱手道:“祝李相此次出兵,一帆风顺,收复安绥,痛击吐蕃!”
  色诺布德有些气急败坏地坐在一户农户家里的石碾子之上,看着亲兵在屋里翻箱倒柜地寻找着食物,随着一个个的亲兵垂头丧气的出来,色诺布德的脸色越来越差。
  好日子只不过过了短短的月余便一去不复返了。初进河东的时候,他们想啥有啥,只需要冲进一个个的村子,便能得到他们想要的。那时候,他的队伍还有数千步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