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984

  李德闷闷地点了点头,任由柳小蝉牵着他的马匹往来时的方向而去。
  柳小蝉知道李德的心情极度不好。
  准确地说,在打掉了松郎次仁,彻底拿下了夏州城之后,他整个人就如同换了一个模样,即便是后来去银州那边围堵拉扎的时候,他也只不过是强颜欢笑。
  柳小蝉知道是为了什么。
  夏州城内的惨状,给了李德太大的刺激。
  用李德自己的话来说,他自率兵作战以来,一直干得就是救人的活儿,杀的都是土匪,都是军人,这些人,他杀得再多,也不会有一丁点儿的心理负担。但这一次不一样,因为他的决定,夏州城内无辜的百姓死伤极重。
  这些人本来是可以不必死的。
  “夫人说,公孙长明先生对你的战前决定大加赞赏,认为你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呢!”柳小蝉道:“所以薛坚亲笔写的那份战后报告,公孙先生又重新给润了一下色,夫人让我告诉你,不必担心御史台那边会有人寻你的麻烦。御史台里虽然分成了好几派,但主流,还是掌握在杨开手中的。”
  李德摇了摇头:“我不是怕有人寻我的麻烦,我是自己心里过不去。小蝉,我与你不一样,看到那些人,我就好像看到了小时候我的家庭那般,统兵打仗之后,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做一个好人的。可是这一次,我去做了一个恶魔。”
  “你想太多了。”柳小蝉摇头道:“这不是为了相爷的大业吗?你看看河东,这一次付出了多大的损失?如果这一次你不抓住这一次机会,安绥便仍然会控制在杜氏手中,指不定将来,河东事件又会重演一遍,死的人会更多。这一次,只不过是夏州城内受损颇大,其它地方,还算是保全完整的。而且安绥真正的到了相爷手中,用不了几年,就会重新焕发生机,也能算做是因祸得福。一路哭,何如一家哭?一地哭,何如一城哭?”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心里就过不去这个坎。”李德仰天长叹了一声。
  “那就多杀吐蕃人好了。如果不是他们,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柳小蝉展颜一笑道。“咱们来灵州之后,光是我们这一路便与吐蕃人大大小小交锋七次了,薛坚那边恐怕也不会少,至少也灭了上千吐蕃精锐了吧?”
  说话间,二人的眼中,已是出现了大队的人马,那是李德的部属,以及被他们解救出来的千余百姓。
  李德所部一万五千骑兵,是最先抵达灵州的。按照李泽的军令,他们这一部,主要是威慑,监视灵州吐蕃军队的动响,不要轻启战端,直到主力部队的赶到。
  但李德到达之后,却发现吐蕃人已经在准备大撤退了。如果仅仅是撤退倒也罢了,问题在于,他们在灵州大肆掳掠。当然,如果仅仅是抢劫些财产,也不至于让李德违备李泽的军令,但偏生吐蕃人抢劫的主要东西是人。是灵州的百姓。
  而正处在一个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的李德,几乎是未加思索的便下达了攻击吐蕃人的命令。
  吐蕃人没有想到拉扎会覆灭的如此之快,也没有想到李德的骑兵会来得如此之快。所以他们的大队伍正分布在灵州各地掳掠百姓。
  对于吐火罗来说,这一次的征程,是典型的大败亏输,临走之际,他必须要让他的部下有所得才行,他还需要他的部下继续对他效忠,掳掠大批的中原百姓回去,把他们变成吐蕃人的奴隶,会是对自己部下一个有效的补偿。
  大唐的百姓是最好的奴隶,这是吐蕃贵族们的通识。
  这些人会种地,会纺织,会养殖,更有不少精通各种各样的手艺,铁匠,石匠,木匠等手工艺人,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抢得这样大批的奴隶会去,比金银财宝更能让人心动。
  李德将他的部下也分成了数路,满世界的与掳掠百姓的吐蕃人争斗,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解救出了上万名百姓,他的临时营地之中塞得满满当当,而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李德也是伤透了脑筋,只能频频向银州李泽告急,希望大部队加快步伐,迅速抵达灵州。
  灵州城,高高的城墙之上,吐火罗惆怅地看着城外广袤的大地,江山虽好,只是与他无缘啊。如果这一次能成功,他就能以安绥为前进的堡垒,进而图谋一下整个大唐北地,如此一来,他便可以打造一个硕大无比的吐蕃帝国,他的功绩将远远超过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松赞干布,成为史上第一人。
  可惜,他失败了。
  失败了他,不仅仅失去了功标史册的机会,也更是失去了让他的家族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回到国内,他将会被无穷无尽的内耗死死地缠住,能在有生之年,为家族重新打造一个稳定的局面,就已经很不错了。
  自己已经六十了,天不假年啊!
  而那个即将抵达灵州的对手,大唐李泽,只不过二十余岁而已。
  想想对手的年龄和这一次对方所表现出来的手腕,吐火罗便不由得胆寒。
  他是真有些怕了。
  自己活着,并不惧于李泽,而且接下来李泽肯定也没有心思来图谋吐蕃,他必然先致力于大唐一统。但以后呢?假如李泽统一大唐,击败他所有的对手还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那时的他,也不过才四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的最为成熟的黄金岁月,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需要发泄的时候。
  那时的李泽,如果掉转马头,看向了吐蕃呢?
  自己肯定是活不到那个时候的。
  吐蕃有谁能是他的对手?
  至少,在自己的子孙之中,吐火罗还找不出这样一个人来。
  回去之后,还得努力地培养一个接班人啊,不说能与李泽争锋,至少要守住现在的家业吧!
  “大论,刚刚又传来了军报,李德的骑兵与我们又交手了,我们损失了百余骑兵。”巴桑走到了吐火罗的身边,低声道。“已经探明了李德的大营所在地,巴查将军他们希望大论您能下达命令,让他们集结兵力,去灭了这个嚣张的家伙。”
  吐火罗回头看了一眼巴桑,这个自己最得力的下属,这段时间也是憔悴不堪,在回到国内,成功地启动了天火计划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灵州,协助自己处理撤退事宜。
  “李德有一万五千骑兵吧?松郎将仁就是死在他的手里的?”吐火罗问道。
  “是。所以巴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李泽的主力部队并没有赶到,我们有时间先聚歼了这支部队,李德,可是李泽的心腹嫡系,如果能灭杀了他,我们这一次总算能扳回一局。”
  吐火罗沉默了片刻,却是摇了摇头:“一场胜利又能改变得了什么?这场大战,我们终究是输了,这样的斗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李德一万五千骑兵,装备精良,战术素养极高,巴桑,我们要彻底拿下他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会获得什么样的战损比?一比一,还是一比二?”
  巴桑沉默不语。
  “李泽折了李德这一部,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但我们如果再将手里的精锐部队折进去数千上万,回到国内怎么办?”吐火罗道。
  “大论说得有理,山不转水转,终有我们找回损失的那一天!”巴桑道。
  “我们是没有这个机会了,期待我们的子孙吧!”吐火罗道:“巴桑,还要辛苦你跑一趟长安了,告诉敬翔,接下来,李泽肯定是要对他们动手的,我们会竭力向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希望他们能够挡住李泽。”
  “是。”
  “真是希望他们能打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于一直这样打下去啊!”吐火罗吐出了一口气:“要是真让李泽一统了天下,我们的身边,就会出现一个强大无匹的帝国,哪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灵州边事
  李泽站在灵州城头。
  身后的城门楼子上,大唐的旗帜迎风招展。甲仗鲜明的武士手持长枪,沿着城墙垛子整整齐齐的站立着,一路延伸。城头之下,数万骑兵勒马而立,所有人都仰头看着城头之上的李泽。
  碰巧的是,李泽所站立的地方,正好便是不久之前吐火罗站立的地方。
  “大好河山,终于可以由我来泼墨作画了!”李泽闭上了眼睛,双臂张开,像是要将这壮丽山河涌入怀中。
  城下,不知是哪一个士卒突然振臂大呼。
  “万岁!”
  下一刻,万岁的呼喊声便如同海潮一般的一波一波地涌了上来,倒是将李泽吓了一跳。在他身后,闵柔嘴角含着一丝得意的笑容,李存忠则是有些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脸色极其难看。而去年的状元,应召而来的康瑀脸上的震惊之色一晃而过,但瞬间却又恢复了正常,看着城下山呼海啸的士卒,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李泽向前伸出双手,缓缓向下一压,声震云宵的万岁呼声瞬息之间便鸦雀无声。
  “大唐!”李泽呛的一声拔出了腰间的龙刀,高高举起,大声呼喊道。
  “万胜!”
  “大唐!”
  “万胜!”
  李泽满意地点点头。
  这一次与吐火罗并没有照面,李泽还是觉得有些可惜,对于吐火罗,他还是比较佩服的,此人不缺心胸,不缺手腕,当然,也不缺心狠手辣和当机立断,如果说这个有缺点的话,那就是年纪太大了一些。
  这是他的死穴,一个人不论他有多么的强大,但总是敌不过岁月的侵蚀的。相比起他来,自己在这一方面,倒是占尽了优势,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勾勒自己想要的国度。
  “闵柔,让将士们各自归营吧!”李泽吩咐道。
  “遵命!”闵柔转身,大步下了城楼。
  李泽转头看着李存忠与康瑀:“李将军,康瑀,你们两个跟我来吧!”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吐火罗离开灵州的时候,并没有对灵州城大肆破坏,当然,城里的人,都被他带走了,只给李泽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城池。
  在李泽看来,这是吐火罗对他的一种示威。这样一座恍如鬼域的城池,比起一地的废墟或者更能给予人震撼。
  而事实上,初入城内的唐军,的确是被惊到了。
  大军在城内挖地三尺地搜索了一遍,什么异常都没有发现。李泽可不想掉进一个陷阱中去,因为这样的事情,他曾经做过,老德州城,就是这样被他利用起来之后,一把火将昔日的横海大军烧得魂不附体。
  直到确认了安全,军队才正式入驻城池之内。
  “存忠将军,以后这灵州一线,就交给你来驻守了。”李泽看着李存忠,道:“原左武卫还有一万战兵,接下来我会从右武卫,左威卫,左金吾卫以及左千牛卫之中给你抽调二万步骑,同时,你再在灵州,银州两地征召五千至一万青壮,拢共四万人马。不过在灵州,银州两地征召人马不能一蹴而就,你需要与戴琳,康瑀两人商量着,一步一步的来,毕竟这两地在此次战争之中损失极大,对于青壮的需求也是很多的。”
  “遵命!”李存忠抱拳,有些无奈地道。
  是的,他还是左武卫大将军,李泽更是对他委以重任,让他镇守一方,但与以前相比,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李存忠了。眼前的这支左武卫,也不是以前的那支对自己言听计从,毫无二心的左武卫了。这支从各卫之中抽调组成的左武卫,战斗力绝对不会差,但他们忠于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李泽。
  自己,不过是他们的指挥者。
  假如有一天,李泽要撤换自己,只需一介信使,一封手书,自己就得乖乖地卷起铺盖离开左武卫。
  “存忠将军,你明白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吗?”李泽含笑看着李存忠,问道。
  “相爷放心,有李存忠在一日,就绝不会让吐蕃人再踏进我大唐疆域一步。”李存忠斩钉截铁地道。
  “不仅仅如此!”李泽却是摇摇头,道:“在我看来,吐火罗归国之后,仍然会保持一个强势的姿态,毕竟此人在吐蕃掌权数十年了,威望不是其他人在短时间能比的。所以,只要他一归国,吐蕃国内的乱局,便会很快恢复平静,这对于我们支持的德里赤南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李存忠微微一惊:“相爷的意思是,左武卫还必须保持对吐蕃强大的军事压力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