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984

  “这些人便是你们为扬州准备的吗?不知由谁来统领?”苏葆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
  覃新明微微一笑:“他们的将军此刻正在来的路上,苏别驾,到扬州来的五千将士,都是义兴社成员,他们为了李相,可以百死而无一悔。有他们在,扬州无虞!”
第七百一十二章:全面发动
  韩琦瘦了许多。
  一场风波之后,保皇一派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薛平流放,秦诏去职,一时之间,对于保皇一党来说,万马齐喑。在薛平去后,作为保皇一派仅存的领袖人物,韩琦不得不打起精神,至少在外人看来,他依然斗志高昂。
  事实上,他内心的煎熬,却是无人可知。
  外表上看起来风波似乎过去了,但实际上,清洗仍在继续。尤勇上任左骁卫之后,大批的原神策军军官被退役,从其它各卫调集的军官,正迅速地充斥着整个左骁卫,这使得保皇一派在整个中原地区最后的一股可以仰仗的军事力量也荡然无存。
  现在,唯一的指望,便是岭南的向训了。
  可是向训,却远在东南一隅,真正能发挥作用,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皇帝陛下离开武威书院去给薛平送行一事引起的风波,仍然在发酵,不少与皇帝陛下过从甚密的人,有一些以违反武威书院院规或者学业不达标被清退,被清退的这些人,政治生涯几乎被断绝,再次进入体系之内已经是难上加难。即便是那些学业很优秀的人,也被分配到了比如莫州,妫州等地,甚至被派到了漠南漠北等地去开荒拓土。除非他们在当地做出了巨大的政绩,否则,想要回来,遥遥无期。
  在最黑暗的时候,韩琦觉得自己要将脊梁挺得更直才行。
  踏进李泽的公厅,看了一眼早就等候在这里的杨开以及公孙长明,冲着他们点了点头,韩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眼观鼻,鼻观心。
  片刻之后,屏风之后响起了脚步之声,三人都是站了起来。
  李泽从屏风之后的侧门走了进来,径直走到了公案之后坐了下来。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针对南方局势,公孙先生,你先说吧,介绍一下整体的情况。”李泽道。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道:“李相,朱友贞的动作还是极其迅速的,现在武宁已经落入到了他的手中,而天平镇,宣武镇已经很清晰地表达了对他的支持,此人,已经跃升为大梁内部又一股强大的势力,再加上在大梁朝廷之上敬翔、樊胜等人对他的支持,毫不夸张地说,此人已经成长为不次于朱友裕的势力。”
  “未来发展!”李泽道。
  “据我们研判,朱友贞未来成为我们最强大对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公孙长明接着道:“现在朱友贞的战略已经很明显了,他将以天平、宣武、武宁为基础,向南方扩张,下一个目标,必然便是淮南节镇。一旦其人拿下淮南,鄂岳便是他口中之食。如果此人在拿下这些地方之后又取得了大梁朝廷争斗之上的胜利,此人就将成为我们的第一劲敌。”
  “时间!”
  “朱友贞必然会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向淮南发动进攻。”公孙长明接着道:“他们不像我们,打下一地,经略一地,扎稳基础再图前进。他们是打下一地,先加以掠夺而获得足够的军资之后立即便向下一地进军,然后以掠夺下一地的资源回头来经营已经打下的地方。朱友贞之所以要急于拿下淮南,便是因为淮南的富庶,能够极大地缓解他的财力危机。”
  “我们的应对措施!”李泽接着问道。
  杨开清了清嗓子,道:“李相,从当年我们与金满堂合作之后,内卫便开始了在扬州布局。淮南之精华,九成在扬州,扼守住扬州,便能让朱友贞的战略大打折扣。扬州知州梅玖,别架苏葆等人,都已经被我们策反。内卫这些年来,一共在扬州布置了三千甲士,这些人都是从各军之中抽调出来的。他们都是义兴社成员,以退役的名义从各部队退出之后,便派往扬州潜伏,现在已经开始集结。同时,非战斗成员的义兴社成员,在扬州一共有一万余人,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转化为战斗人员。”
  韩琦心中微惊,他是真不知道李泽在扬州已经布局数年之久了,先前他还担心此时派兵去扬州是白白地给敌人送人头,现在看起来,好像一切,早就在李泽掌握之中。
  他清了清嗓子,道:“左骁卫大将军尤勇,已经派出了麾下中郎将李浩率两千人沿水路驰援扬州,这两千人中,一千人是水军,一千人是陆军。整个船队是混在我们南下广州接亲的舰队之中出发的,会在半路之上分道。结合刚刚杨大夫所说的,那我们在扬州,便集结了整整五千甲士,再辅以扬州本地的武装力量,在军事之上,已经有了与敌人相持的能力。当然,一旦朱友贞发现了这种情况,一定会不惜代价的进攻扬州的,必竟,打淮南,不拿下扬州,便等于他的战略规划失败了,可以预计到,未来扬州的战争,将是非常残酷的。”
  “不但残酷,而且几乎是孤军奋战!”李泽沉吟道:“到时候,我们唯一能对他们形成支援的,就是水路,但水路漫长,援助是需要周期的。总体上来说,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扬州这个钉子,我们是一定要守住的。现在淮南节度使龚云达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现在淮南分成了三派,一派当然是以扬州为主的主战派,龚云达是倾向于维护现状派,还有一派,就是投降派。但淮南兵很难是宣武镇那些骄兵悍将的对手,随着形式的发展,我估计龚云达会屈服,必竟在他看来,我们是山高皇帝远,而大梁对于他,则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一旦这个威胁超过了他的临界点,那么,他向伪梁屈服是必然的事情。”
  “李浩怎么说?”李泽问道。
  “李相,在平卢战役结束之后,李浩便接到了这个新的任务,他对扬州形式也做了详细的研究,从他提交的报告来看,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他准备的扬州之战,不但要稳守,还要加强进攻。”
  “怎么说?”
  “水师!”韩琦道:“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水师战舰还是相当强悍的,专业的战船,不是南方那些用普通船只改造而来的战船能比的,扬州有十家造船厂,被我们完全控制的造船厂有四家,李浩已经申请从海兴造船厂调用大批大匠前往扬州,指导生产各类战船,而扬州,并不缺乏好的水手。陆上守,水上攻。只要取得水上控制权,那么,我们便进退自如,可以在淮南任何地点登陆作战,一击即走,同时,亦可以将对手的进攻体系或者是军事布署,节割得七零八落,让他们很难形成合力。”
  “这是一个好办法!”李泽欣慰的点了点头:“江南水系发达,水师至关重要,告诉工部和匠作监,全力支持李浩在扬州的水师建设。”
  “是!”韩琦点了点头:“李相,我觉得在明年朱友贞发起向南进军的计划之后,我们应当在与伪梁的边境之上,发起全面性的压迫,逼使伪梁朝廷不得不调动大军小心戒备,这样,即便是伪梁朝廷看到了朱友贞经略南方有巨大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可能对他有大规模的支持,从而减小南方的压力,如果扬州到时候能守住,必然会给其它地方以巨大的鼓舞。”
  “你继续说!”
  “河中的屠立春,潞州的石壮,可以直接对长安,洛阳形成巨大的压力。博州的田平,可以加大对天平曹煊的压力,平卢的柳成林,可以向泰安发起进攻,莱阳的尤勇,可以向衮海施加压力。李相,我建议给予前方将领以更大的自主权,一旦他们在施压的过程之中,发现有机可乘,不妨便乘势进军,将能占的便宜全都占尽。同时,我们要求岭南向训,马上开始他的北向战略,让朱友贞感到焦急,如果朱友贞在扬州屡攻不下的话,他很有可能会分兵去攻击其它地方,抢在向训之前,控制更多的南方地盘,如此以来,也可以减轻扬州的压力。”
  “把你的计划,发给各地的大将军们,看看他们有什么说法!”李泽点了点头:“现在根据各方面汇集起来的情况,明年开春以后,一场大旱在所难免,这场旱情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造成多大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很明显,明年我们要过苦日子了。很有可能无法支撑我们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所以,战斗的规模,是要控制的。”
  “是!”
  “杨开,下令内卫所属,要想尽办法造成伪梁的内乱,朱友贞崛起,对于朱友裕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能让他们的内耗加据,生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李泽道。
  “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安排下去了,不仅是造他们两兄弟的谣,还造他们父子之间的谣,造敬翔等重臣的谣。同时,也大量地收买了伪梁之中的一些官员,倒不是要他们向我们投降,只需要在这些风波之中,让他们推波助澜就好了。”
第七百一十三章:真心话
  一个浪头打来,船身剧烈的摇晃起来,俯在船舷之上干呕的任晓年身子向前一撞,又反弹了回来,一屁股坐在湿漉漉的甲板之上,他干脆摊开了四肢,四仰八叉地躺在甲板之上。
  在海上走了十几天了,这个在陆上如同铁打的汉子,如今都瘦得有些脱了形,脸色腊黄,有气无力地躺在哪里哼哼着,不时张开嘴干呕一阵。
  肚子里是啥也吐不出来了,每一次干呕,都觉得五脏六腑似乎都要被吐出来了。
  一双大脚出现在任晓年的身边,毫不客气的伸脚踢了踢他,“哟嗬,任大狗变成任死狗了,投降了?”
  “李将军别取笑我了。”任晓年撑着身子坐起来,仰头看着李浩:“我的水性还是不错的,哪里想到会是这样的,下了船之后,这一辈子,我坚决不坐船了。”
  李浩哈哈大笑着盘膝坐了下来,将手里的一个扁平的铁水壶递给了他。
  “现在可喝不得酒!”任晓年摇头道。
  “不是酒,是参汤!还是热的!”李浩道:“你得补补。这可是好参哟,是从东北那边儿过来的。”
  “我知道那边的参好!”任晓年点了点头,“不是说还有从高名丽那边过来的参吗?听说更好?”
  “是好,可老子买不起!”李浩扁了扁嘴:“便是这壶里的汤,也不过是些参须子熬的而已。他娘的,公子得好好地惩罚一下这些奸商。”
  “罚不了的!”任晓年叹了一口气:“咱们那地儿,有钱人多了,人一有钱啊,便想多活些年,养生啥的一下子便兴起来了,这几年的功夫,像人参这样的好东西,价格翻了几番了。”
  “哟,你很清楚吗?”李浩道:“上一次回武邑,我去拜见了夏尚书,说起这事儿,夏尚书,这叫市场决定价格,这样的事情,又不关乎国计民生,朝廷才不管,你有钱便去买,不买了吃也死不了人。”
  “怎么死不了人!”任晓年愤愤不平起来:“有时候咱们有些重伤员,一口气上不来就这样去了,要是有上好的人参能吊一吊,指不定就能救活过来。可是咱们军医哪里,却从来没有这样的好东西。”
  “说得也是啊!”李浩若有所思:“这一次,咱们储备一些这东西。”
  “钱呢?你是中郎将,都只能买须子,咱们从哪里弄钱买这?这可不是军需采购之中的必须品!”任晓年道。
  “想办法嘛!”李浩道:“人还能叫尿憋死了?”
  任晓年嘿地一笑,不再言语,李浩与他可不同,人家大有来头,如果真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指不定真能让他想出法子来。
  “快真热喝吧!暖暖肠胃。”李浩敲了敲铁水壶。
  任晓年拔出木塞子,一仰脖子喝了一大口,刚一下肚,只觉得肚子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忍不住便又想吐出来,东西都到了嗓门了,突然想起这玩意儿的昂贵,竟又是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看着任晓年的模样,李浩哈哈笑着道:“吐啊吐的,以后也就习惯了。谁都一样,想当初我刚刚上船的时候,比你还要惨。”
  喝了半壶热乎乎的参汤之后,任晓年终于感到舒坦了一些,瞅着李浩若有所思地道:“李将军,你与我们不同,前程远大,干嘛还要受这份儿苦啊!”
  李浩微微一笑,“先别说我,说说你吧!你转弯抹角的求到我这里,要跟着我来扬州,是为了什么?害得我被程绪撵到门上骂,他以为是我撬他的墙角。这黑锅我替你背了,但你总得跟我说几句实话吧?”
  任晓年沉默了片刻,道:“李将军,其实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我这是再攀您这个高枝呢!这一次左骁卫剧变,以前的神策军一系,被清洗得极是厉害,我虽然不是神策军一系的,但程将军他是啊!在程将军麾下,我立十分功,到了最后,恐怕也只能被承认三分吧!”
  “说得也是!”李浩点了点头。
  “其实程将军心中必然也是明白的,他找上门来跟你大骂,是给我留面子呢!免得我出去见不得人。”任晓年抹了一把脸,“我就不是一个东西。”
  “程绪是个不错的人。”李浩道:“放心吧,等过了这一阵子,他也就能从这件事中完全摘出来了。现在尤大将军把他暂时闲置了起来,其实也是在变相的保护他,这里头的门道多着呢!不过话说到前头,你来我这里,功劳可也要是拿命来换的啊!此次咱们去扬州,面临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大。”
  指着远处的一处孤岛,李浩接着道:“就像是那座孤岛,四面都是惊涛骇浪拍击,赢了,前途光明,输了,逃命都困难。”
  “我们当兵打仗的,不就是拿命换功劳吗?我打得恶仗可不少。”任晓年道。
  “那倒是!”李浩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甘愿替你背这口黑锅啊!让别人认为我李浩落井下石,去撬程绪的墙角。”
  任晓年有些黯然的低下头。
  “别这样垂头丧气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这样做,只是人之常情。说实话,人这一辈子,是耽搁不起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啊!”李浩深有同感地道。
  “李将军,你……”任晓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李浩。
  “知道我为什么巴巴地去练水师,跑到水师去吃了很长时间的苦吗?”李浩问道。
  任晓年摇了摇头。
  “当初我们跟在公子身边的时候,我李浩可是拔尖儿的,除了大姐头儿,我是谁也不服气的。大姐头儿就是李泌。”李浩笑道。
  任晓年瞪大了眼睛,对于他来说,李浩,李泌这些人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此时听他说到这些顶尖的人物之间的轶事,自然是异常的新鲜。
  “不过大姐头儿毕竟是女人,私下里,我还是以后我会是头一份儿的。”李浩道:“我也是第一个成为坐镇一方的,但连着几年,我在棣州被闲置了,就是练兵练兵,而李瀚,李德,李睿,却是一个个后来居上,别看我们现在都是中郎将,但实际上,他们在军中的地位,比我可要重要得多。李瀚统带着我军唯一的一支陌刀队。陌刀队现在已经扩充到了整整五千人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