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984

  “从武邑回来之后,我便将相关的图纸全都交给了我们的将作营。”向真叹道:“但将作大监告诉我,这些东西,单个的我们也能造出来,但大规模的制造却不具备条件,他说,牵一而发动全身,如果硬要仿制武邑的这些东西,只怕我们原来的制造体系要全都推倒重来,这根本就不是我们能承受之重。”
  “我明白了。”向训道:“这些武器装备抱括舰船,短时间内我们根本就没有法子自给自足了是吧?”
  “是的。”
  “告诉将作大监,小范围的先试制吧。另外,在沿海一带,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未雨绸缪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向真点头道,既是海上无法与对方竞争,那就只能想办法把对方隔绝在海上以作防备了。
  “容宏谭元阮承这一次来,也不能让他们空着手回去,为他们准备一些武器军械,让他们带回去,还要准备一些银钱,容宏哪里,给他一百万贯,谭元与阮承那里各五十万贯。”
  “为什么?”向真不解。
  “朝廷展示出来的实力,让他们有些动摇了。”向训若有所思地道:“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在乎一点银钱,我们在岭南养了百姓这么多年,现在是他们反哺的时候了。”
  “要加赋税吗?”
  “对,要加赋税。”向训脸上浮现起了一丝笑意:“朝廷的钦差不是来了吗?这个时候我们宣布加赋税,宣传的时候,不妨把这个帽子扣在朝廷身上,不是我向训贪婪啊,而是朝廷压下来了,我不得不为之。”
  “父亲这一招,可算是高明之极。”向真竖起了大拇指,连声赞叹。
  “高什么高?还不是挖自家荷包里的钱财!”向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第七百二十一章:岭南事(下)
  的确是挖自家荷包里钱,想明白这一点,向真也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要谋大事,岂能舍不得一点点钱财!”向训却又是突然地笑了起来:“银钱不过是身外物事,要是舍了钱能成事,便是再多的钱财我也愿意丢出去。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道理,你还不明白吗?”
  向真点头道:“当然,这世上,最重要的便是权势,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只要有权有势,即便银钱散尽,想要再度聚拢而来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不错!”向训道:“那个水师统领当真便是当年横行海上的铁钩子潘沫堂?”
  “正是!”
  “既是海匪,有没有可能收买?”向训问道:“开价高不要紧。”
  “关键是此人根本就不开价!”向真摇头道:“借着安置他们的机会,我出言试探过了,一丁点回应都没有。”
  向训冷哼了一声:“潘沫堂不好拉拢,那其它的水师将领呢?”
  “唐军水师,军纪极严。”向真无可奈何地道:“他们压根儿就不下船。潘沫堂要求我们将所有的生活物资全都送到船上,便连吃的,也是他们自己做的。我们完全无法接触到他们水师之中有份量的人,也就无从想法子收买他们的人了。”
  “广州港亦是繁华之地,这些水兵在海上长途跋涉这么长时间,现在居然还能憋得住不上岸快活快活?”向训有些不信。
  “父帅,从武邑回来的时候,我就跟您讲过,李泽治下唐军,军规森严到不近人情。我带回来的唐军操典,您也看过了吧?”向真道。
  “看过了。”向训仰天长叹一声,“只是如果我们在全军之中推广这样的操典,只怕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引起哗变不可。”
  “李泽用高额的军饷以及各类优军政策,维持着这样森严的军纪,一旦士兵因为违纪而被开除出军队,失去的根本是他们不愿意承受的,所以他们能这样做,我们的确做不来。不过父亲,在我们的亲军之中,完全是可以推行的。”向真低声道:“我们的亲军,不过两万余人,这些钱,还是负担得起的。”
  “只怕那些军官平时闲逸惯了,哗变不致于,但消极抵制却是必然的。”向训笑道:“你想试一试?”
  “只要一想到我在武邑看到的那一切,我心里就有些发寒,但同时,却又羡慕无比,那才是真正的铁军。父亲,我在武邑见了右千牛卫,在镇州见了左千牛卫,不是我长别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他们真是比我们强的。”向真道。
  “什么事情,也别想一蹴而就。”向训警告道。
  “重症需得用猛药!”向真深吸了一口气:“父亲,你忘了从平卢来的那一千唐军左骁卫士卒吗?”
  “怎么会忘记?李泽不就是借着这件事情,将秦诏、金世元等人一下子就做掉了吗?咦,你不是把他们编为你自己的亲兵了吗?”
  “我准备用他们来当磨刀石。父亲,请允许我将咱前的亲军,一部一部拉上去与他们较量。这支部队,可算不得唐军之中战斗力最为厉害的,如果连这支军队咱们都打不过,那些将领们还有什么话好说?他们张是依附我向氏而活,不会不知道厉害的。”
  “你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去做吧!”向训想了想,挥手道:“就算有所差池了,我再来给你擦屁股,也不是不可以的。”
  向真大喜,站起来深深一礼:“多谢父亲了。”
  “有什么可谢的?你我父子一体,将来向氏一族还要你撑起来,你愿担事,敢担事,能担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向训笑道。
  “父亲,这一次武邑都提了一些什么要求?”向真站起身,替向训将茶杯满上,轻声问道。
  “大方向的事情,今日并没有谈,但是下头的人倒是谈了不少的事情出来了。”向训道:“主要还是两方面商业往来上的事情。他们的供销合作社要在这里设置一个分部,专司双方交易上的事情。”
  “他们想要什么东西?”
  “他们想要糖、茶、桐油、麻、棕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粮!”向训道:“我们这边呢,便要求他们用军械、兽皮、牛角牛筋、战马等物资来交换。”
  “倒也算得上公平交易,如今李泽基本上已经控制了漠南漠北,辖下大量的番夷人口,这些人种地不成,手艺不行,但养牲畜倒都是一把好手,像皮子这类东西,在他们哪里相当便宜,但到了我们这边,可就价格不菲了。”向真道:“不过父亲,这供销全作社,可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如果让他们在这里设立分部的话,还是要多加小心。”
  向训大笑起来:“你也未免太小看我们自己了,这里是广州,即便他是条龙,也得给我盘着,想在我的地盘之上生事,那就是自己找不自了。”
  “说得也是!”
  “另外,盛隆钱庄也要在这里开办业务。”
  “这个应当拒绝!”向真直接道:“在武邑,韩琦,薛平等人在与我深谈的时候,都说到了他们的一个户部,一个钱庄,是他们完全没有弄懂,也完全插不进去手的地方,但他们却又对这两个部分无比推崇,薛平临走的时候,还告诫过我,如果双方合作成功的话,一定要小心武威钱庄,这盛隆钱庄,只不过是武威钱庄在外面的另一个叫法罢了。薛平说过,这钱庄,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要是被他吃住了,便是想脱身也不可能了。”
  “如此危言耸听?不就是一个钱庄吗?我已经让下头人答应下去了,让他开业,有我们向氏自家的钱庄在,保管他生意清淡,三五个月就挤兑得开不下去。”
  “父亲,没这么简单的,双方既然有这么多大宗的生意合作,他们那边必然是要经过盛隆钱庄的,又怎么可能被我们挤垮?”向真摇头道。
  “且看着吧,小心在意就是了。”向训不以为然,“一家钱庄而已。我们这里不是北方,这里,我们说了算!”
  见父亲固执,而且这些事情夹在一揽子的事情里头一起谈,一口回绝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听说隔几日,章公还要在栖梧书院讲学一日?”
  “不是一日,是十日。”向训道:“章公名声在外,今日在席间,便有人提出了这个邀请。不管章公现在效力于谁,但他在学问上的造诣,还是让人佩服无比的。他能在我们这里讲学十日,也算是一桩盛事。儿啊,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啊!北地李泽,在这一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了,我们是忘尘莫及,一个武威书院,现在几乎便要囊括天下英才了。”
  向真道:“父亲,现在我们迎头赶上,也还是来得及的,过去我们即便大开方便之门,也不会有人投到我们门下来,但以后就不一样了,总有忠君爱国之辈,会投效到我们这里来的。时日一长之后,李泽的嘴脸必然暴露,到那时,似父亲这样的,必然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这就是我力主把兰丫头送去武邑的道理所在了。我们向氏,需要这个名头,需要这个舞台啊!”向训道:“当初你还不情不愿的。兰丫头是你的长女,亦是我的长孙女,你疼她,我就不疼她吗?再说了,这一去,又不是去吃苦的。”
  “纵然不是吃苦,但日子必然也是不好过的。”向真叹道:“当初薛平被贬之时,皇帝想要去送上一送,还得骗了田令孜去才闯了出来,显然连行动也是不自由的。父亲,我想到时候派一支人马跟着兰丫头去武邑,想来李泽不至于拒绝吧?”
  “你能派多少人去?一千还是一万?”
  “五百人。”向真低声道:“万一将来有事,说不定还能护着兰丫头活着逃出来。”
  “真要走到哪一步,便说你是五百人,便是五千人,又焉能逃出生天?”向训叹道:“罢了,左右是你这个当父亲的一片心意,尽心而已。这件事,我会跟章公谈的。”
  “多谢父亲!”向真喜道。
  向训回头看着墙上的巨副地图,道:“如今李泽占据北地,朱温雄居中原,正力图向南发展,我们向家,现在也握有东南之地,接下来只要能把江南,湖南等地纳入囊中,便有了与他们二家争一争的资本。时不我待啊,等到送走了兰丫头,我们就该动手了。”
  “是,如今朱友贞已经夺了武宁,下一步必然是淮南与鄂岳,我们一旦拿下江西之后,就与他要正面对上了。”
  “总是要对上的。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什么区别?”向训笑道:“别忘了,现在我们是后族,是大唐社稷最忠心的护卫者。将来兰丫头有了子嗣,那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我们向氏到了那个时候,才真的算是熬出头了。”
  “那敢情好!”
第七百二十二章:战扬州(1)
  院子里一株柳树之上冒出了密密匝匝的小小的绿色小苞点的时候,一直处在犹豫之中的淮南节度使龚云达终于下定了决心。
  一天之前,东南方向传来了消息。大唐朝廷策封了岭南节度使向训的孙女向兰为皇后,向训晋封郡王并东南行军大总管,总摄福建、岭南、桂管、容管四地,组建东南讨逆军,由东南行军大总管向训总体节制。
  混乱的天下,在经历了诸多节镇混战的十几年之后,终于再一次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大鱼吃小鱼的兼并之中。实力弱的节镇、地方,只能选择一方加入,想要据一方而自守,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时代,将要彻底过去。
  现在即便你不去惹人,人家也是要来修理你的时候了。
  龚云达自觉实力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无法保证自己独立的地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一方加入。
  但就实际上而言,他是没有其它选择的。
  加入朱友贞一方,是他不得不作出的决定。
  以前自己就是一方土皇帝,淮南就是他的私人产业,但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心中不爽,但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没有谁可以幸免。
  在淮南差不多呆了一个月的孙桐林满意而去,淮南主动归顺,使得朱友贞可以腾出兵力来出击鄂岳,即便是淮南,也是可以出兵助力的,鄂岳如何识时务想要负隅顽抗的话,那么两路夹击,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鄂岳。
  朱友贞现在没有水师,但淮南却是有一支不错的水师的,这也是朱友贞对淮南格外高看一眼的原因所在。经略南方,一支强大的水师,是不可或缺的。
  “派去扬州替换梅玖的杨广利已经出发了。”龚彬道:“杨广利带了一千人的随行精锐部队,在扬州哪边,我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布置。先前在哪里留下来的部队,也已经派去了军官接手,两边呼应,梅玖不会有反抗之力的。”
  龚云达点了点头:“如果梅玖老实地交出了扬州知州的位子,便不要再为难他。我会在节镇府中给他一个不错的位置,此人,还是有能力的,也有声望,如能得他相助,会省不少事。”
  “是,但愿他识时务。”龚彬道:“如果他不肯来节镇府就职,那就留不得他了,扬州重地,不容有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