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984

  燕四一摊手:“我自小就不知道爹娘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姓个啥?所以也就不知道自己祖宗到底是谁了,你真要能找到,我还感激你呢!怎么也能让我在清明的时候,知道给谁上柱香。”
  向杞彻底无语了,恨恨地看了燕四半晌,终于提笔,在文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步走错,就再也没有回头可走,这一点,燕四并没有说错。对方手里的那些文书,只要有一张流落出去,自己一家老小,必然会死得惨不堪言。
  “这就对了嘛!”燕四笑吟吟地收好了文书,站起身来替向杞倒了一杯酒,“这件事,面子上还是要过一下的,接下来你肯定还是会挨板子的,不过放心,我们会打点好的,必然不会伤到筋骨。冯县令也会收到大人物们的求情信,当然也会就此顺坡下驴,你呢,准备做三个月的苦役。”
  “三个月的苦役?”向杞一惊。
  “放心啦,这都是给外人看得嘛。这三个月,我们会派人对你进行一些相应的培训。”燕四道:“干我们这一行的,学问大着呢。平时如何收集情报,如何将情报送出来,如何掩藏自己的行为,要做到连梦话也不能说一句,向兄你虽然是沙场悍将,但这些事情,肯定是不行的,不好好地培训一番,要是露了馅儿,岂不是白受了这一番苦楚?我们岂不是也白费了这一番心力?”
  向杞无力地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一天之后,这起案子在灵寿县被宣判了。有鉴于伤害一方对被害方进行了足够的赔偿并且取得了受害方的谅解,一应人犯被从轻发落。
  十余名普通士卒被杖责二十,服苦役一个月。向杞作为主犯,杖责二十,服苦役三个月。
  至于法曹周国柱与一干捕快被殴打一事,在判文之中通篇没有提及。当然,私下里,江国给予这些人丰厚的补偿以让他们闭嘴。
  灵寿县的这些老百姓挺满意的,损失其实不大,但却得到了大笔的赔偿,算是意外之财。捕快们身为公门中人,知道得更多,觉得能有这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要是换成以往,只怕这顿打就白挨了。
  冯澄不太满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枉法了。特地向监察院写了一封文书发泄心中的不满。当然,这份文书注定要石沉大海,因为内卫就是监察院的一个下属部门。
  最不满意的就是岭南人了,他们这一次被重重地扫了颜面,让人看了笑话,也让他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面临的局面,行事更加小心之外,也加快了往镇州安插人手的速度。
  除了牛庄这个专门的皇家庄园之外,岭南来的商队,岭南在以镇州为核心区域内的店面,商铺也是越来越多了。
  当然,对于这个小插曲,李泽压根就没有在意,田波也只是跟李泽顺口说了一嘴而已。
第七百八十章:日常
  公孙长明腋下夹着一叠折子,手里端着一碟小吃,笑吟吟的进了李泽的公厅,正在埋头批阅公文的李泽抬起头来,笑道:“先生这是弄到了什么好吃的啊?难得的居然想起我了!”
  将碟子放在李泽的面前,公孙长明笑而不语。
  “炸蝗虫!”李泽瞅了一眼,笑咪咪地拈了一个丢进嘴里,嚼得卡嘣脆。“不错不错,手艺不错,酥而不焦,香料也搁得合适,没有夺去原本的味道。这是谁的手艺啊?”
  “内子亲手炸的。”公孙长明笑道:“原本想让李相你吃上一惊的,没有想到李相居然敢吃这玩意儿,我还以为李相你从小养尊处优,这玩意儿是绝对不敢吃的呢!”
  “很不错的小吃啊!为什么不敢吃?”李泽又拈了一颗丢进嘴里。“先生这个老婆是找着了,这才年把时间,便把先生养胖了不少,气色也好多了,最重要的是,把先生收拾得清爽了,再也闻不到您身上的那股子酸馊的味道了。”
  “那是,这可是我自己选的。”公孙长明大笑。“李相,蝗虫虽然起来了,但因为我们前期的努力,终究是没有成大害,基本上被控制住了,仅存的这些,要么成了鸡鸭的食物,要么便成了我们餐盘中的美食。各地官府鼓励老百姓捕杀,十文钱一斤呢。这东西晒干了,打成粉末,也是上好饲料。”
  “幸好着手的早,要不是前期做了那么多工作,只怕就真要成大问题了。”李泽笑道:“群策群力,只要全民动员起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不过也是有后遗症的。市场上的鸡鸭价格大跌啊,还有鸡蛋鸭蛋的价格也是跌跌不休!”公孙长明道。
  “让各地官府加大采购力度吧!”李泽笑道:“一来呢,可以给官吏们当成福利的一部分发放,大家这半年来,又是抗旱,又是防蝗,也都辛苦了。二来呢,可以免费供给各地的学堂,咱们的学堂不是免费提供一顿中饭吧,我可是听说,有些地方的伙食实在算不上好的,也算给我们的娃娃们解善一下伙食。第三个方面便让兵部加大采购力度吧,军队是大头,只要他们多吃进去一些,应当便消耗不少,毕竟这一次市场之上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才导至了价格下跌的。”
  “只怕韩兵部不肯,其实军队的伙食,一直是很好的。”公孙长明笑道。
  “那就再好一点。”李泽笑道:“养兵千日嘛,现在正是我们养兵的时候嘛!”
  “好,我回头去跟韩兵部交流这件事情。”公孙长明道:“另外,敬翔给我写了信过来了,大意就是感谢我们当初的提醒,他们哪里也作了一些预防的工作,虽然也受了灾,但总算是平安渡过来了。”
  “用不着道谢,蝗虫可不分敌我,救他也是救我们自己。”李泽摆摆手道。
  “正是这个道理。”公孙长明点头道:“司农寺关于新作物推广事情,目前也已经有了眉目了,玉米在镇州两个县推广,一共种植了五百亩,亩产量在五百斤左右,司农寺刘新是大喜过望啊,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在那样一些贫脊之田上种的玉米,亩产量居然还超过了小麦。”
  “五百斤左右,很不错了,很不错了。”李泽也是异常欢喜,“推广新作物一向是很难的,老百姓们一般不愿意冒险。司农寺这一次做得不错啊!”
  “司农寺可是承诺了如果欠收,会全额赔偿百姓损失的。现在这些玉米,司农寺也是全部回收的。这些,都将作为种子全面推广出去,到了明年,我们的那些原本收不上什么粮食的土地,便也能收获大量的粮食了。”公孙长明兴致勃勃地道:“而且这玉米杆子也是好东西啊,用来作牲畜的饲料,比麦杆要强上不少。”
  “告诉司农寺,还要努力地培育更好的种子出来。不像小麦等粮食,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培养种子的体系,玉米毕竟是刚刚被引进过来,这最多算是第二代种子吧,司农寺不要被五百斤的亩产便冲昏了头脑,要再接再励,在我看来,便是七八百斤,上千斤也是有可能的嘛。只要他们能培育出更适合我们这方水土的种子来就行。”李泽敲着桌子道。
  “上千斤?这不可能吧!”公孙长明瞠目结舌。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李泽道:“我们每年给司农寺投入那么多钱,拨给了他们最好的土地当实验田,不就是让他们努力地培养好种子的嘛,这两年,武威书院也给他们输送了不少的好学生,要多出成果,才对得起我们的投入嘛!”
  公孙长明大笑:“您这个批示到了寺农司,只怕刘新又要愁白不少头发了。”
  “不摧逼着一些,他们就会满足于现在的这个成绩。”李泽道:“金满堂的船队这一次出海已经走了快一年了,杳无信息,但愿他们不会出什么事儿啊!”
  李泽突然想起金满堂自然不是没有缘由的,像玉米这些新物种,便是金满堂的船队带回来的,眼下玉米已经成功地试种了出来,便让李泽又想起了这家伙,希望他这一次回来,又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啊!
  “李相放心,金满堂的船队,可是数十条船只的大船队,带着的又都是经验丰富的水手,应当是无碍的!”公孙长明安慰道。
  “但愿吧!”李泽摆了摆手:“其实到了大海之上,我们也帮不了他,只能靠他自己,还有老天爷的意思了。说第二件事吧!”
  “第二件事西域安抚使薛平发来的。”公孙长明将文书递到了李泽手边上,道:“薛平已经收复了高昌,所以请求重设安西都护府。”
  “收复高昌了吗?”李泽喜形于色,一把抓起文书,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不由大笑起来:“好,好得很,薛平终是有能力的,也是有手段的,他去了西域,终于是有效地把袁昌,彭双木等人有效地捏合起来了,高昌一旦收复,整个西域落入我们手中的时日可就不远了。”
  “收复高昌,的确可以重设安西都护府了。”公孙长明道:“不过薛平在文书中的意思,却是想回来了,不然他不会大力推荐袁昌担任都护府都护了。”
  “他回来想干什么?”李泽大笑:“他要是走了,只怕袁昌和彭双木又要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了,告诉薛平,许设安西都护府,不过这都护一职,现在只有他能担任。他干得如此之好,岂有半途换将的道理?不复西域,他就给我一直呆在哪里,什么时候整个的收复了西域,我才能让他回来。”
  “李相还真是爱护这个薛平啊!可惜他自己却是体会不到。”公孙长明摇头道。
  “现在他要是回来了,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陷身到这个泥潭之中去而不能自拔,必竟是当初与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一起奋斗过的,而且此人我也的确很欣赏,便把他摁在西域吧,等我们这里一切落停之后,再考虑召他回来吧。”李泽点头道:“这个人,我不想他被我亲手毁掉。你以我的名义给他回一封信吧,措词考究一些。”
  “明白了!第三件事是张嘉所呈的关于河套建城之事。”公孙长明打开了第三份折子,“如今进展顺利,如今吐蕃之地战火纷乱,那里大量的汉人开始了逃亡,而司马氏在这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开辟了一条从吐蕃往河套之地的逃亡线路,仅仅半年时间,便有上万人从土蕃逃亡而去,张嘉已经将这些人编藉在册。同时,也有不少的吐蕃奴隶,贫民逃到了哪里,有效地补充了河套之地人手不足的问题,但是否让这些吐蕃人如藉,张嘉还拿不准。”
  一旦如藉,便享有了与内地唐人一样的权利,可以直接分到田地,享受唐人各种各样的福利,受到唐律的保护,吐蕃境内原来的那些汉民,直接入藉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吐蕃人,张嘉就不敢拿主意了,不过实际上,现在他对于这些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李泽沉吟了片刻道:“告诉张嘉,逃亡过来的汉民,可以直接入藉,唐人该有的福利,一样也不能少。至于那些吐蕃贫民,奴隶,先给他们一个准唐人的资格吧,减半享有唐人权利,每年一考核,连续三年考核合格,便可以入藉。”
  “这样好,让他们看到是唐人与不是唐人之间的巨大的差距,想来这些人会更加努力的。”公孙长明点头道。
  “另外,张嘉在折子中给司马氏请功的事情也准了,允许司马氏派遣两个嫡系子弟直接进入武威书院就读吧!告诉他们,只要肯这样实心办事,朝廷就不会忘了他们的功劳。”
  提笔记下了李泽的话,公孙长明拿出了最后一份公文,“最后一件事就有些麻烦了,是荆南丁俭发来的。”
第七百八十一章:如何支援
  荆南,岳阳两地,打得如火如荼。
  荆南的战事爆发一月有余了。正如白敏中、丁慈所担心的那样,荆南承平已久的士卒,远远不是久经战火萃炼的伪梁军队的对手。荆南士卒在面对以衮海为主力的伪梁军队的时候,节节败退,连战连败,丢掉了大片的领土,情势异常危急。如今已经退缩到了当阳,新野一线苦苦支撑。
  “丁俭撑得住吗?”看着这些军报,李泽眉头紧锁。
  “应当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公孙长明却显得较为轻松。“白敏中也好,丁慈也好,他们是明白,既然上了我们的船,想中途下去再去搭伪梁的船,绝对是两头不讨好的事情,所以,他们也是拼尽了全力了,连老本都拿出来了。现在驻守当阳的是白敏中的长子白谦,率领的是荆南最为荆锐的核心力量。而在新野,是由丁伟丁雄带领的以丁氏私兵为核心的武装力量,虽然还是举步维艰,但却还是将战线稳定了下来,再加上荆南水师仍然是占据优势的,可以随时运送沿汉水登陆,打击代超的后方,袭击他们的补给线,牵制了代超的大量精力,所以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僵持的阶段。”
  “代超现在正在干什么?”
  “代超已经意识到,没有一支能扼制荆南水师的部队,他很难再进一步,所以现在正在筹建水师,目前已经纠集了部分船只,当然,距离形成战斗力还有一段时间。”公孙长明道。
  “荆南内部的形势如何?”
  “在这一方面,丁俭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公孙长明道:“目前,白敏中已经将所有的精力投诸到了军事之上,民政方面,已经交付给了丁俭全权负责。丁俭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减租减息,以白家,丁家为首的大地主,将境内的地租,从以前的六成,降到了三成,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百姓对他们的支持度。丁俭更是将丁氏名下,所有的百姓的借据,公然地一把火烧成了灰。据内卫的谍探说,当时的情况极是壮观啊,借据堆集如山啊,一把火全都化为了乌有。”
  “看起来这一次丁氏是损失惨重啊!”李泽笑道。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公孙长明道:“现在荆南需要所有人上下一心,丁氏此举,还是让民众对他们的拥护再上了一个新台阶,估计接下来白氏也会跟进。毕竟在荆南,丁氏,白氏是占据着绝对主导力量的。”
  “丁氏,白氏这样做,荆南其它的地主阶层,只怕意见不小吧?”
  “当然,随着前线连续地吃败仗,荆南境内不同的声音也响了起来,暗中勾结代超的人,愈来愈多。”公孙长明冷笑道:“不过在这一方面,内卫的工作是极其出色的。丁俭在经历了河中之事后,这一次也是毫不手软,对于这样的事情,完全是以雷霆之势毫不留情地碾压,发现一起,便是灭杀一起,近两个月来,已经灭了五家,杀了数百人的脑袋示众。”
  “手段酷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民众有反弹吗?”
  “义兴社专门负责舆情管控的刘靖,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在荆南境内成功地渲染了伪梁的残暴,如今在荆南境内,普通老百姓对于伪梁是很恐惧的,所以对于丁俭在荆南实行的比较严苛的战时政策,暂时还是支持的。”公孙长明道:“当然,所有的这些事情落实到最后,还是要反应在战场之上的胜利的。如果当阳,新野再度战败的话,那么,还是有可能动摇的。”
  李泽点了点头,“那岳阳呢?”
  “岳阳的整体情况,反而要比荆南好得多。”公孙长明道:“毕竟岳阳钱彪要守护的只是岳阳一地而已,地盘小,他又集结了众多的士卒,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郑文昌的大力支持,郑文昌扫荡了西洞庭周边的数个县,抢掠了大量的粮草,财富,全都集中到了岳阳之中。主攻岳阳的刘信达部,在进攻岳阳的过程之中,被郑文昌多次绕了后路袭击,损失极大,不得不退了回去,岳阳倒是声势大振,目前依靠着水师,在整个洞庭湖流域还是保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虽然朱友贞已经控制了除开岳阳周边的其它地区,但这些地方,对也不敢对岳阳太过分,因为郑文昌的水师,随时可以对这一带展开进攻。总体来说,岳阳的情况,反而比荆南要好得太多。”
  “朱友贞再做什么?”
  “与代超一样,他在鄂州筹建水师。鄂岳铁凤死之后,鄂岳水师残余的力量投降了朱友贞,朱友贞因为缺乏水师,对这一支投降的水师还是很重视的,如今以这支残余水师力量作为核心,已经集结了近百条船只了,下一步,估计就是要进入洞庭湖流域与郑文昌较量了。”公孙长明道。
  “郑文昌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还能抽出力量支援荆南吗?”李泽有些担心。
  “李相,荆南水师,其实现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倒是陆上力量有些岌岌可危,所以兵部希望从岳阳抽调一部兵力前去支援荆南。现在岳阳钱彪麾下已经集结了近三万人,而他们防守的区域并不大。是可以抽出一部前往荆南的。”
  “对于荆南来说,如果有援兵抵达,倒是可以大大地鼓舞士气,增强他们抵抗到底的决心。”李泽沉吟了片刻:“对于岳阳来说,我们并不需要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动反攻,只需要守住岳阳这颗钉子就够了。这件事情,尽快地安排下去。”
  “是!另外,是不是从扬州调拨一部分兵力?”公孙长明道。
  “扬州距离荆州路途颇远,而且沿途之上,全都是敌占区,想要穿越如此长的距离运送兵力,纵然我们在水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李泽起身,看着一边的地图,道。
  “李相,但是考虑到政治上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哪怕是有些许损失,也是一件得大于失的事情。”公孙长明道:“现在我们在扬州的水师,专门的内河战船已经有了八艘,再加上早先俘虏的淮南水师,加在一起大小战船有接近两百艘,哪怕输送的兵力不多,但象征意味却是极其明显的,不但宣示了我们对长江水道的绝对控制,还能给荆南人以无以伦比的信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