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84

  至于义兴堂的事情,苏宁倒还没有白痴到也告诉朱军,很简单,这个商业网络是李澈志在必得的,拿下了这个网络,以后当成德想要对横海做些什么的时候,它便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有着王明义的存在,完整地控制这个商业网络并不是不可能的。
  不知究里的朱军在听说了那里有十万贯的银钱之后,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这笔交易,对于他来说,十万贯,足以让他在石邑再拉起一支部队来。
  原本是想接手柳成林的那支部队的,但出了那事儿之后,被叔叔痛骂了一顿,直接将他从那支部队里调了出来,如今当着一个空头的昭武校尉,在石邑这个破地方整训军队,他都穷得快要揭不开锅了。
  所以这一次实际通过大青山来的敌人,并不是三百,而是四百,多出来的一百人,是朱军的亲信,他们美其名曰是来助战,实则上是准备来搬钱的。
  想一想,李泽是成德节度使李安国的私生子,现钱都有十万贯之多,那么在那个庄子上,值钱的东西,想来也会不少,统统都抢回来,那都是可以变成钱的,而钱,又能给朱军带来更多的士兵,武器。
  所以他的热情,一点儿也不比苏宁低。
  只是他们不清楚的是,他们在进入大青山之后,所有的行动便落入到了对方的视线之内,而在秘营之内,一场军事会议正在召开之中。
  李泽万万没有想到,他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作战计划,被毫不留情地否决了。屠立春,石壮,沈从兴这些人,没有一个赞成他的那个所谓的伏击计划。
  “公子,您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打过仗。打仗,可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的。”屠立春说得很委婉,但李泽却听懂了,屠立春这是说他在纸上谈兵。
  “那你说说,这一仗该怎么打?”虽然知道屠立春是一个久经战场的老兵,但被如此地全面否决,李泽脸面之上还是有些挂不住。
  “公子,深州过来的都是老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角色。统兵将领楚烜,我也是认识的,那是一个经验极其丰富的家伙。深山老林之中行军,他绝不会大意,更不会轻易地踏进我们的陷阱之中,这从心月狐打探回来的情报之中便已经可以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了。”屠立春道。
  “是啊,公子。”热情一向高涨,而且唯李泽之命是从的沈从兴这一次也难得地表示了反对。“其实就算对方落入到了我们的包围之中,真像公子所说的那样在密林之中混战起来,我们压根儿就占不了上风。”
  “这是什么道理呢?”
  “公子,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可不会像公子想的那样,一旦落入埋伏就惊慌失措,顾此失彼的。”沈从兴道:“他们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与我们缠斗,而在战斗力之上,毫无疑问我们是落在下风的。密林之中,我们人数上的优势反而会变成劣势,因为我们无法集中更多的兵力发起进攻,而只能在小范围之内进行缠斗,这个时候,单兵作战能力更强的人,明显是要占上风的。已知对方四百人都是甲士,而我们,披甲的人太少,更重要是,我们的士兵是第一次上战场。”
  此时李泽终于有些回过味儿来了。
  “老兵不会被轻易吓破胆,也不会轻易溃败,但我们就不同了,就算秘营有决死一战的信心,但那些召集而来的府兵,只怕是应付不了这样的场面的。”沈从兴接着道。
  “所以说?”
  “所以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能集中我们所有的兵力,对他们形成强势的压迫,先引诱对方冲击我们的阵地,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杀伤,然后再组织精锐的小股部队,对他们进行二次重击,直至让他们再无战胜我们的信心之后,才能全面出击,一举而胜。”石壮在一边补充道。
  “什么样的地方才合适我们的打法?”李泽努力地回想起白天他们巡查过的那些地方。
  “百丈岩。”屠立春道。“那里一面是绝壁,无法攀爬,两头有瓶颈,便于我们封堵对方前进和后退的路线,而另一侧,却是一道缓坡,这个地方,就像是一个葫芦,中间有大片的空地,看起来是不易设伏的,反而会使对方放松警戒。一旦敌人在这里陷入我们的圈套之中,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冲上这个缓坡,翻越这座山包脱离我们的包围,而我们,自然就会在这里等着他们。”
  李泽这才明白,白天的时候,屠立春,石壮他们为什么在这个地方逡巡良久。他不仅有些脸上发热,自己认为最不合适打埋伏的地方,却是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们最看好的地方。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李泽在心中感慨着,自己看了那么多的兵书,前世也读了不少对无数战例的分析,但在这些人面前,毫无疑问还是渣渣一个,看起来自己以后还是少插手具体的战术安排,这也就是屠立春他们敢提反对意见,要是下头尽是一些唯唯喏喏的人,只怕以后会坏大事。
  以后自己只决定方向,目标,而绝不去干涉将领们怎么打!李泽在心中为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与这些人相比,自己半瓶子醋,坚决不再拿出来晃当了。
  “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打上一场硬仗的,毕竟这片空地和缓坡也给予了敌人反击的机会。”李泽道。
  “公子,没有任何一场战斗是可以轻易获胜的。”屠立春道,“我们能集结起来二千五百人,其中有三百秘营战士,有数十名战斗经验丰富的护卫,有陈长平这样的神射手,还有石兄这样勇寇三军的强者,已经占了绝大的优势了,这场战斗,我们至少有八到九成的胜算。”
第九十七章:绝知此事要躬行
  石壮是一个极其知情识趣的人。
  似乎是与李泽无意之中的聊天闲话,却在有意无意地跟李泽讲着一些领兵作战的要领。他现在算是看清楚了自己侍奉的这位小公子的长处与短处了。李泽在对形式的把控,对目标的制定,趋势发展的框架之上,无人能比。但具体到作战细节之上,就不大灵光了。严格地说来,李泽现在的状况比起一窍不通要严重的多。因为他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下,大概这便是书读得太多而实践太少的缘故。
  可以称之为纸上谈兵的典范。
  李泽在今天这一次正儿八经的军事会议之上,也已经认识了这一点。
  与石壮的交谈,让他明白了,不是什么深山老林就可以随随便便埋伏的,地形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不但要能藏人,还要有利于进攻的发起,否则你埋伏是埋伏好了,但打起来,敌人反而更有利于展开反开,你就属于自己找死了。更何况现在李泽有小三千人的队伍,这个地方就更不好找了。
  只要是一支正规的军队,那么在行进的过程当中,必然分成了前哨,中军,断后三个部分,探路斥候那是必不可少的,你想藏在某个犄角旮旯等着别人走到你面前然后你突然跳出来去砍人这种事,想也不要想,这是街头流氓打架的招数,与正规军队作战,你顶头砍几个斥候,还不见得能砍死。
  斥候的探查范围是较大的,候在某个地方乱箭如雨基本上也是做不到的,弓箭的射程大多在数十米之内能有巨大的杀伤力,像陈长平那种超出一百五十步还能对敌人造成极大杀害的强弓,放眼成德,也没几个人能拉得动,拉得动也不见得射得准。
  虽然李泽在人数之上占着巨大的优势,但如果双方摆明了架式拉开了打,他还真占不着什么便宜,对于这一点,屠立春和石壮以及那些护卫头领们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对方四百人,人人披甲,在武装之上压根儿没有可比性。
  所以这一场仗又必须把敌人圈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来打,尽量地集结自己的力量,限制敌人的发挥,综合上面这些特点,能选的地方,其实已经屈指可数了。
  百丈岩,无疑便是最适合的地方。
  走过了百丈岩,基本上便等于要出山了,考虑到出山之后便要马不停蹄地向前狂奔一路突袭,接下来又要与敌人发生战斗,所以在这个较为宽阔,又有活水水源的地界,他们是一定要休整一番,蓄积体力的。
  对于他们来说,最危险的地段,最复杂的地段都已经走过了,到了这里,看到了这里的地形,心理之上必然会发松,斥候的打探也不会太远,因为这一片空地一目了然。
  听着石壮结合着一些实际的案例讲故事一般地讲着这些作战常识给自己听,李泽一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边在心里哀叹,上一辈子看那些电影电视剧,中毒颇深啊。埋伏不是很容易的吗?打探到了敌人的具体计划,然后在敌人的行军路线之上埋伏,然后时机一到,一声大吼箭如雨下,然后大家一涌而出,敌人大乱,我军大胜。
  能这样做的前提,原来是要基于敌人的指挥官是一个愚蠢无比的家伙啊!不单单要如此,还要那些中层的,低层的军官一个个全都是蠢蛋,那么这种埋伏大概就是能奏效的。
  今天左右是丢脸了,李泽干脆敞开了多问了一些问题。
  “夜袭啊?”石壮轻笑道:“公子,我打过很多仗,有时候是听别人指挥,有时候是自己亲自指挥,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夜袭这种事情呢!”
  “为什么?”李泽大为惊讶。
  “太难!”石壮回答得很简单。“首先要说的是,如果是军队大部队的对垒,兵马的调动是无法瞒得过敌人的。再者,小股军队的偷袭,对于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来说,也是无法撼动大局的,纵然一时得手,但只消按照最常规的手法操作,来袭的敌人基本上便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再者,现在的士兵大部分都有夜盲症,到了晚间,黑灯瞎火的,他们就跟瞎子差不多,怎么打?夜间奇袭,看不见旗号指挥,没有金锣战鼓,彼此之间的指挥,联络全都没有,完全靠战前的预测和约定,可万一出现了意外的情况了呢?”
  “我们的人,并没有夜盲症啊!”对于夜盲症,李泽还是有些了解的。
  “那是他们运气好,跟着公子,衣食无忧,生活得很好,其实府兵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有夜盲症的,今天刚到的武邑其它地方的那些青壮,夜盲症绝对不少,公子要是不信,我们现在便可以出去检验一番。”石壮道。
  李泽摇了摇头:“你既然说是,那估计也就差不离了。可我在书上看到了那么多的夜袭经典战例又是怎么成功的?”
  “正因为少,所以才成为经典被载入史册。”石壮道:“这不是战争的常规打法,公子如果再仔细一些便会发现,但凡采取这种危险作战方法的,基本上都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不得不干的一种搏命打法,成功了,名垂史册,失败了,那就烟消云散,公子只看到了那些成功的经典案例,却没有看到在这成功的背后,有着更多的无数的失败的案例。就像这一次我们这一战,看起来我们人数众多,但如果真像公子所说的那样去夜间突袭,我敢肯定,失败的一定是我们。职业兵与业余兵的区别,就是体现在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有着极强的韧性。秘营的士兵打上一仗,大概便能成为这样的精兵强将,至于府兵,想要变成这样的队伍,那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在我看来,当这支部队在多次作战,人员更迭达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差不多便有了这种部队的一些特质了。”
  “道理是没错的。”李泽有些怅然若失。
  “公子,我啊,但愿这一辈子也不要碰上需要这样作战的时候,我更喜欢以强势的姿态碾压过去,当面硬碰硬的将敌人击败。这才是强者的姿态,强者,不需要诡谲之谋,只需要堂堂正正地平推过去。”石壮笑道。
  李泽拱手,真心诚意地道:“受教了。我把战斗想得太简单了,书都读迂了。”
  石壮微笑还礼:“公子聪明绝顶,只是没有经过这些事情罢了,经历过几次,自然就明白了。兵书固然是要读的,但读兵书,也只不过是弄明白战争的道理、方法而已,想要真正懂得战争是怎么一回事,那就必须有亲身的经历。不过这样的事情,公子也不必太过于在意,名垂青史的无数大将,他们甚至都没有上过战场,他们只需要制定出战争的方略就够了,实施那是下面普通军将的事情。而制定正确的方略,那才是最难的。说句老实话,两军对垒,两边士兵本质上的差距并不会太大,左右战争胜负的,极大一部分是战场之外的因素。”
  李泽摸了摸头上乌黑亮丽的头发,笑道:“我倒也知道我是很聪明的,不过绝顶那就算了,以后啊,我还是专心地制定战争的方向,规模,决定打谁这些事情,至于怎么打,那就不管了,我只问结果。争取做一个你嘴里说的那些个从来不上战场却又名垂青史的名将。”
  听着李泽诙谐的话,石壮不由得大笑起来。
  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是石壮对李泽最为佩服的地方。将领其实最怕的就是上头的人不懂装懂,啥都要指手划脚一番,最后将大好的局面弄得稀乱的案例比比皆是。
  与石壮一席深谈,已是到了深夜,秘营之内,已是一片寂静,李泽原本有些燥热不安的心,反而安稳了下来。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担心反而是多余的了,石壮也好,屠立春也好,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其余如沈从兴,陈炳,褚晟,那也是从战场之上走下来的百死余生之辈,陈长平兄弟虽然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但却不乏搏斗的本事,足可以当成冲锋陷阵的家伙来使用,自己占了地利,人数之上是对手的六倍,如果这样的一仗还打输了,那自己干脆回去卷起铺盖卷,带着母亲夏荷一路逃亡去吧,还谈什么与李澈争个长短呢。
  一觉睡到自然醒,竟是连平时早课的时间也错过了,匆匆爬起来,原本满满当当的秘营已经显得空空落落了,屠立春沈从兴等人早已经出发,只余下了石壮和陈长平两人还在等着他。
  “走吧。”换上了一身劲装的李泽冲着两人道。石壮与陈长平二人都顶盔带甲,李泽却没有,到现在为止,他也只有从杨开哪弄来的二十副铁甲,好钢当然要用在刀刃之上,李泽又没有准备亲自提刀上场,当然不会弄一套铁甲套在自己身上。
第九十八章:袭杀
  楚烜当然不是一个愚蠢的将领,相反,他是一个极其有经验而且精明的将领。哪怕这一次的突袭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很艰难的事情,但他仍然一板一眼地执行着军律。这让侦察这支敌军动向的心月狐压根儿就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观望着这支队伍向着百丈岩方向一路挺进。
  直到这个时候,李泽才真正明白了屠立春,石壮等人的判断是何等的正确,如果按自己的那一套,搞一个自以为是的埋伏的话,只怕早就被楚烜发现,最后谁把谁灭了还真不一定呢。
  别看自己人多势众,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反而更考验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士兵的耐受性,谁承受不住惨重的伤亡,谁先崩溃,那就是谁失败。
  在这一点上,李泽不认为自己的手下这些才接触正儿八经的军事训练不久的前农夫们能与对方的精兵强将相抗衡。
  百丈岩,果然是唯一的一个可以伏击对手的地方。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楚烜的队伍走到了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也的确松了一口气。一支骑兵队伍在山间行军不是一般的困难,作为一名骑兵将领,他也没有这种在大山之间行走的经验,看到这样一个宽阔的地方,本能地就放松了下来。
  一面临着绝壁的百丈岩当然没有百丈高,不过也的确高不可攀了。他丝毫不担心有人在那上面埋伏,除非那个人傻了,这么高的地方,就算你在上面射箭,估计到最后也就成了自由落体,最终还有多少杀伤力鬼才知道。当然,还可以从上面抛石头,不过这么宽阔的地方,他难不成会傻到让部队去岩下的那条溪水边驻扎吗?
  当然得离得远远的,你要是能将石头从上面抛到他扎营休息的地方,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至于另外的一边,是一道斜斜的缓坡,缓坡很长,最妙的是面居然只长着一些荒草,而没有什么茂密的树林,冬天刚过去不久,那些被雪压倒的枯黄的草木如今正在慢慢地腐乱,变成那些抽出绿色新生命的养份。从楚烜站立的地方望过去,那层浅浅的绿色便如同新织的绿毯子铺在缓坡之上,中间夹杂着许多的黑色,白色的点缀,那是一些或大或小的石头散落其上。
  如今正是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季节,如果不是有军务,在这样寂静的深山之中,观枯木逢春,赏野花竞艳,听鸟虫鸣叫,倒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不过眼下,却只能走马观花,草草地看一看,至于心情,自然是全不在上面的。
  连带上朱军的一百骑兵,楚烜统带着一共四百骑兵,四百步兵聚在一起可能毫不起眼,但如果是四百骑兵,那规模就很可观了。
  部队有条不紊地停了下来,自然有斥候继续向前探查,便连那缓坡之上,也有两名斥候纵马奔行了过去,准备爬到坡顶去看一个究意。留在下面空地之上的骑兵,按照序列开始一队队的奔行到溪边,用头盔舀回水来,先喂给自己的战马,然后才自己喝一个痛快。山间行军,骑在马上的时候少,牵着马行进的时候多,对于这些士兵来说,也是一段辛苦的旅程,此时一旦歇下来,便有不少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开始用力地揉着自己的小腿放松。
  楚烜坐在马鞍子上,也在替自己的腿放松着,作为一名骑兵将领,他的确很少走这种山路,亲兵用一个竹筒替他装来了溪水,一边喝着,一边打量着自己的部队。他的身边,坐着朱军的部将朱辉。
  朱辉带来的这支部队质量一般,这从他们一路行来的纪律之上便可见一斑,此时驻扎休息,众人更是一窝蜂地冲到小溪边上,人马一齐挤到小溪里饮水,使得自己的部众不得不往上游方向去取水。
  与他们比较起来,自己的队伍就有序得多了,一小队一小队的整齐来去,看着就极赏心悦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