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3/984


第八百二十六章:从哪里开始
  屋外寒风呼啸,狂风卷着鹅毛般的大雪上下飞舞,将它们糊成了一团团,一块块地落下地来,屋檐上,倒挂着的冰凌子差次不齐,浑身上下包裹着只剩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的卫兵,宛如一座座冰雕肃然挺立。
  相对于外面的严寒,屋内却是热火朝天,每个人都是面露红光,满脸喜色。朱温可能已经死了的消息,点燃了整个武邑。
  对于大唐朝廷来说,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更加让人振奋了,这简直就是今年一年来,最好的消息,也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别看朱温自立为帝之后,基本上就蜷缩在长安不大管事了,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伪梁朝廷的粘合剂,只要他活着一天,组成伪梁的各大势力便会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刀枪一致对外。
  他一死,这种稳定性就不复存在了。
  更妙的是,他居然是死在自己的儿子手里而非寿终正寝。
  即便是他寿终正寝留下遗嘱,伪梁内部也可能爆发争端,更何况现在他死于非命,可以预见的是,伪梁内部必然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内讧了。
  发起全面的进攻,差不多已经成了屋内所有大员们的共识。
  趁他病,要他命。
  从来都是不二的选择。
  与其它所有人一样,韩琦也很兴奋,抛开其它的政见方面的不同,在收复长安覆灭伪梁这一条之上,他与众人的心思并没有什么不同。
  瞅着李泽身边的公孙长明,韩琦眼中露出了又是佩服,又是畏惧的目光。
  他知道的很多。
  朱温落得今日这个下场,可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后面有一双巨大的手,在无形之中推动着,而这双手,便是那个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公孙长明。
  在朱友裕一家独大的时候,公孙长明便开始运筹如何为朱家老大制造一个对手,他选中了朱友贞。从帮着朱友贞走私敛财开始,这一切,便都在此人的掌握之中。
  没有朝廷内卫的默许,朱友贞怎么可能在这么几年的时间里,大量地从北地走私紧俏物资往南方销售从而聚敛了大量的财物呢?
  而后续的发展,几乎是按照公孙长明的预想,一步一步地在发展着。特别是在数年之前便埋下了田国凤的这一招狠棋,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毁掉了代超的数万衮海精锐,迫使朱友裕不得不发动政变,而朱友裕政变成功,又迫使朱友贞不得不奋起反击,一环扣着一环,步步紧逼,几乎没有给对手任何可以转寰的空间。
  即便朱氏兄弟知道这样做的危害性,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做。
  在韩琦看来,朱氏兄弟现在争的不过是一个谁后死的问题了。
  一个人深谋远虑到了如此地步,就有些非人近妖了。想到当年此人协助张仲武抗击契丹,十年功夫,便将契丹坑得几乎亡族灭种,韩琦身上便有些发冷。
  而此刻,屋内众人一个个群情激奋的时候,此人却又蜷缩在椅子上,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了,不过在韩琦看来,这个老家伙,也不知道又准备谋算谁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对付伪梁已经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了,剩下的便是明刀明枪的干了。这个老家伙没有了用武之地,肯定又会去打其它人的主意。
  还有谁的主意是他能打的?
  韩琦蓦然想起了一个人,额头上不仅冒出了汗珠儿。
  “韩公,韩公!”
  连续的叫声把韩琦从沉思之中惊醒了过来,一抬头,却见李泽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韩公,你怎么看这一件事,你是兵部尚书,对于大家想要发动全面进攻的想法是怎么看的?”李泽笑问道。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韩琦站了起来,道:“李相,这两年来,我们其实一直都在为全面的南征做着准备,不管是军队,还是后勤物资上面,都是有保证的。但是,现在有两个问题。”
  “韩公请说。”李泽点头道,不管怎么说,韩琦在军事之上的造诣,还是极其深厚的,在这一方面,李泽自忖不如。他能决定什么时候打,打哪里,但怎么打,还是需要这样的专业人事,当然,在这间屋子里,像韩琦这样的行家可不少。
  “第一,便是天气问题。”韩琦指了指窗户外面。“马上发动进攻,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伪梁在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其边境之上必然会进入最为严密的防守阶段。诸位,即便是他们出现了内乱,但我认为在其内部,还是不乏有识之士的。如果对手专注于防守,在这样的天气之下,对于进攻一方是极其不利的。哪怕我们的装备再好。”
  李泽点了点头:“韩公说得有道理,我们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梁军,而是天气。伪梁控制区域之内,交通道路远远不能与我们这边相比,如果我是对方的话,这个时候,便会放弃大区的控制区域,将部队紧缩到一个一个的城关要隘,一来可以拖长我们的后勤补给线,而来亦可以凭着关隘据险而守。一旦我们后勤运输跟不上,这仗,可就难打了。”
  “李相所言极是。我们布置在边境上的军队主要是分为了三个方向,一个是屠立春的兵马,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是最为艰难的,在这样的天气之下,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第二个是石壮的军队,他面对的是徐福,此人经验丰富,是一个劲敌,而且有孟津关这样的天险,虽然黄河封冻,但想要攻下孟津关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旦长期屯兵坚城之下,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第三个是田平所面对的天平军,天平位置突出,想要进攻中原,天平必然是我们的首取之所。而在平卢,我们还有柳成林的部队。第四个方向便是衮海了,尤勇的部队和柳成林的部队,都可以向这个方向上发展。”
  韩琦顿了一顿,道:“我的建议是,先打天平和衮海。天平处在我们夹击之下,曹煊虽然也是一个劲敌,但相比起孟津关这些地方,天平军要好对付多了,至于衮海,现在已经是落水狗了。”
  李泽的目光转向了曹信。
  “李相,我的看法与韩兵部一样,先打天平。天平是朱友贞的铁杆盟友,如果我们此刻进军天平,就算不马上发动进攻,也能逼迫曹煊全面备战,这样一来,他就不可能抽调兵力去协助朱友贞进攻朱友裕,最妙的是,此刻宣武等地,也没有办法去帮助他,因为他们肯定要先帮着朱友贞干掉朱友裕。此刻,是他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而我们这边,田平集团,柳成林集团两路夹攻,打掉了天平,我们就可以深入中原之地了。”曹信道。“至于衮海?”
  “衮海不打!”李泽笑着道。
  众人都有些愕然。
  “李相,衮海相对于天平,可是更容易拿下的。”韩琦道。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打他。”李泽道:“这一场伪梁的内部之争,就我个人看来,朱友贞必胜无疑,区别只是,他获胜需要用多长时间。从我们掌握的情报上来看,朱友裕对于长安禁军的掌握并不彻底,最多能够控制一半左右,而早先,朱友贞对禁军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这在战争之中,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徐福彻底与朱友裕的决裂导到了禁军分裂的可能。毕竟徐福统带禁军多年,军中旧部无数。所以,现在衮海的代越,位置可是尴尬无比的。他被隔绝在外,一方面他要防备着我们对他发动进攻,另一方面,他还要担心朱友贞去收拾他。”
  众人微微点头,事实正是如此,代越现在可是一个夹心饼干,偏生衮海精锐,全都葬身在了山南东道,留守衮海的军队与毁在山南东道的那支军队,可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们甚至可以让代越吃一个定心丸,让他可以放心地去迎击朱友贞有可能侵犯的军队。”李泽笑道:“一旦朱友贞在这场兄弟之争中获胜的话,代越可就无路可走了。那个时候,我们招招手,说不定他便只能向我们投降一条路可走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好?”
  “李相说得有理。”韩琦思忖片刻,觉得这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如此说来,我们当先要对付的,便只有一个曹煊了。”
  李泽点了点头:“先打曹煊。田平与柳成林两路大军,左右夹攻。田平的后勤由武邑这边直接支应,柳成林所部,则由山东方向和沧州棣州方向供应后勤,只支应这两支部队,我们还是行有余力的。兵部和户部下去之后,尽量快地做一个预案出来。”
  韩琦与夏荷点头领命。
  “诸位,今年冬天只是一个开始,到了明年开春之后,真正的总攻就要开始了。”李泽道:“所以,现在便请大家都准备起来吧。”
第八百二十七章:唯一的方案
  “真是小瞧了朱友贞!”李泽摇头道。
  “的确是小瞧了朱友贞。”公孙长明脸色也是不太好看。
  在李泽定下了如何趁火打劫,痛打落水狗的策略不到十天,来自扬州方面的情报,便让他挨了当头一棒。
  淮南丢了。
  谁都认为在这样的当口之上,朱友贞会集中他能集结起来的力量回师长安,来抢伪梁的那把椅子,从现在的实力对比之上,他的大哥朱友裕的确是无法与他相抗衡的,但偏生,这家伙居然第一时间对淮南下手了。
  “这也怪不得夫人,我们都没有想到!”公孙长明道:“看来这小子如今是成长起来了。拿下淮南之后,立即便停下了脚步就地驻守,见好就收,不拉长战线,同时又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而他,则轻轻松松地抽身而走。”
  “一个不错的对手。”李泽倒是不以为意。“淮南丢了,但扬州,涟水等地还在我们手中,我们的实力未损,只不过是打通长江沿线的时间要往后拖一拖了。”
  “朱友贞在淮南屯集了数万军队,他竟然只身回转了,看起来对于讨伐朱友裕之事,他是胸有成竹了。”公孙长明瞅着地图,道:“一旦他轻松地解决了朱友裕,到了明年,他在确保淮南不丢的情况之下,便可集结鄂岳的力量,与钱彪争夺洞庭湖流域,现在他可是有了一支不俗的水师力量了,进而还可以望一望山南东道,假如山南西道的朱友珪亦向他屈服的话,那么他重夺山南东道的构划,并不是没有希望的。”
  “纸面上的计划。”李泽嗬嗬一笑道:“一旦朱友贞兵临长安城下,襄阳的代超必然会弃襄阳回长安,田国凤所部,将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襄阳,将整个山南东道纳入我们的统治之下,同时,待到明年,我们在山南东道与荆南的统治已经稳固,这一片区域连成了一体,陆地之上有田国凤,丁俭,钱彪所部,轻轻松松便能动员起十万人马以上,水上有郑文昌的水师,他想窥视这一片地方,也要看他的牙口硬不硬?”
  公孙长明笑道:“我只是说一种可能。总是要预防有什么意外出现,就像这一次的淮南,煮熟的鸭子又让他飞走了,不免让人气闷。李相,夫人想要整军重夺淮南地区,您怎么看?”
  “你不是早就胸有成竹了吗?”李泽瞪了他一眼:“自然是不许。”
  “的确是没有这个必要。现在朱友贞部枕弋待旦,就等着我们去跟他们争抢,天时地利,我们都不占,这个时候上去,除了碰个硬钉子,只怕不会有所得。一旦有所闪失,扬州方面的布署不免要打水漂。所以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目标还是要放在浙东浙西的身上。”
  “不错。秘书监下一份公文,对这一次淮南之事,对扬州方面问责,特别是柳如烟和梅玖两人。”李泽道:“同时也让他们清楚,在浙东浙西的问题之上,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该下手的时候,绝不能有半分犹豫。这两地的情况,比起淮南,可还要复杂得多。”
  “以夫人的性子,这一次在淮南吃了亏,接下来只怕就会快刀斩乱麻了。”公孙长明笑道:“不过这样也好。”
  “淮南之事,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并不碍大局。”李泽道:“待到我们拿下天平,衮海等地,大军直逼宣武武宁这些朱友贞的核心区域,他便不得不舍车保帅了,自然而然地会撤军,要是这些地方一丢,伪梁也就完了。公孙,其实你现在可以想一想,南方的向训了。”
  “江西已经尽数落入向训之手了。”公孙长明道:“接下来,此人肯定要与我们抢斗浙东浙西,只怕冲突会少不了的。”
  “所以要抢在他们前头将这两地拿下来,这叫先下手为强。在这两地已经落入我们手中的情况之下,他要再伸手,我们可就有大把的理由来与他说道说道了。”李泽笑道。“现在他刚刚取了洪州,人疲马乏,需要休整,所以嘛,时间,还是我们占一点点优势的。”
  “但此人只怕早就在这两地下了不少的功夫,特别是浙东!”公孙长明提醒道。
  “潘沫堂还在那边!”李泽幽幽地道。
  漫天飞雪之中,朱友贞仅仅带着百余骑卫兵,一路疾驰进了洛阳。
  “叔父。”看着府衙外头迎接自己的徐福徐充父子,朱友贞翻身下马,抱拳一揖到地。
  徐福摆了摆手,道:“啥话也别说了,先去祭拜敬相吧!”
  “是!”
  恭恭敬敬地以子侄辈的礼节祭拜了敬翔,朱友贞不由抚棺落泪,可以说,如果不是现在躺在棺材里的这个人,就绝不会有现在的朱友贞,指不定他还在长安城中自暴自弃呢,只可惜,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之中,他的引路人,他的老师,却先一头栽了进去,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正是他自己。
  “好了,别哭哭啼啼的了,敬大哥生平最见不得这种儿女之态。”徐福道。
  “是我害死了敬相!”朱友贞垂泪道。“如果不是荆南变故,怎么会出这档子事儿?”
  “也不见得!”徐福冷笑一声:“我审了杨洪贵,这里头还有一些别的牵连在里头,不过你老子死都死了,为死者讳吧,这件事情,你就不必知道了。”
  朱温究竟是他的老上司,老恩主,徐福不愿意在朱友贞面前抖出朱温与自己的儿媳妇儿的那些丑事。
  “再者说了,公孙长明这老儿,阴险毒辣,这样的绝户计,也只有他那种人才想得出来,别说是你了,便是我换在你的位置之上,一样要着他的道儿。敬大哥一生做生,都是正大光明的算计,遇上公孙长明这种人,吃亏也是自然的事情。”徐福道。“不过阴谋诡计就是阴谋诡计,落到最后,仍然要在沙场之上见真章,大梁还有数十万大军,可也不是泥塑纸糊的,唐军也不见得讨得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3/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