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984

  “以后如果有人活下来,记着这个地方。”最后仔细检查了一遍之后,崔大郎对周边的兄弟们嘱咐道。
  大家伤感地点点头,几天前还生龙活虎的汉子,现在却是已经深埋土下与虫蚁为伴了。
  “这几个兄弟运气还是不错的,至少还能全须全尾地埋下去。”往回走的路上,杨三却突然感叹起来:“我们只怕到时候没有这个好运气。到时候,运气好的,还能有一坛子骨灰,运气不好的,那就不知道还能剩点什么了。”
  众人都没有说话。
  杨三说得并不错。
  辽人麾下的这些罪奴虽然暂时退走了,但他们肯定还是要来的,坞堡里的这百十个人,对于他们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战斗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结束,反而是刚刚才开始。
  先战死的人,还有活着的兄弟一把火帮着把遗体烧成骨灰,然后装进坛坛里埋到地下。而等到一旦坞堡被攻破,最后那批倒下的人,是注定脑袋要搬家的。
  “那就守到胜利的时候。”崔大郎不想让这种悲观的情绪使得众人心情低落,用力地挥舞着手臂,道:“我们有足够的武器,我们有足够的食物,我们有必胜的勇气,我们一定能守到最后胜利的时候。战斗吧,兄弟们,哪怕我们最后赢得胜利的时候,只剩下了三两个人,那先头英勇战死的兄弟,也能全须全尾的入土为安,而我们的故事,也会在这片大地之上永久流传。”
  “战斗吧,兄弟们!”受到崔大郎的鼓舞,一行人倒是又振奋了起来,一边向着坞堡走,一边一齐振臂高呼。
  坞堡之上,其它的士兵也齐唰唰地高声吼叫了起来。
  “战斗吧,兄弟们!”
  崔大郎的那条大黑狗,两条前腿搭在堡坎之上,也大声地吠叫了起来。
  虽然敌人暂且退去了,但崔大郎却也没有让所有人都歇着,人一旦静下来,便容易想七想八,只有忙碌起来,才会忘记眼前的困境,忘记失去亲人兄弟的哀痛。
  所有人都安排了事做。
  有的加固坞堡,设置早前战斗时已经打废了的机关,这些人中,不乏木匠铁匠石匠这样的匠人,大家挖空心思地想着如何能让坞堡更坚固一些。
  有的被安排清洗堡内。
  现在整个坞堡之中,那股怪味是经久不散,虽然拿水冲了一遍又一遍,众人的鼻间,却似乎依然没有消散。堡内被挖了好几个池子出来,从水井里提出来的水,将池子灌满,这是崔大郎在防患于未然,他们能用火烧敌人,敌人未尝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然,辽人虽然也有猛火油弹,但这对于辽军来说,却是属于珍贵的东西,不可能给这些罪奴用,崔大郎主要是防着敌人别的引火手段。坞堡虽然坚固,但回旋余地却不大。一旦内部烧起来了,那大家妥妥地变成烤猪。
  武器盘点也出来了。
  刀枪这些东西是足足够用的。不过羽箭只剩下了两千只,而最具威胁的强弩,只剩下了不到五十尺。
  早前的战斗之中射出去的那些,被那些可恶的罪奴们给带跑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也属于极好用的武器。
  这些年来,朝廷一直对北地实施钢铁禁运政策,辽人虽然也有铁矿,但他们冶练的水平一直上不来,技术不行便导至了他们的钢铁始终处于一个欠缺的状态。
  如果强弩没有了弩箭,可就成了摆设,崔大郎只能让木匠多做一些木头弩箭,前头削尖了,用强弩发射出去,虽然不能像制式弩箭那样能串糖葫芦,但一次干掉一个人的问题还是不大的。
  每个人都很忙碌,都很辛苦,但却也真的忘记了眼前的困境,欢声笑语,再一次出现在了坞堡之中。
  只不过就是到了用饭的时候,闻到了肉食的香味之后,大家不由自主地便干呕起来,每个人都只啃了一些馍馍。这让负责做饭的士兵,不得不坠堡而出,去外头寻摸了几大筐野菜回来,也就是这个时节,还有丰富的野菜可以挖取。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数天之后,地平线上几匹奔驰的战马,让众人又一次地崩紧了神经。
  来的并不是敌人。
  几个伤痕累累的人,被绳子吊进了坞堡,崔大郎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便不由得叹息起来。这些人都是附近坞堡的。他们出现在这里,便代表着这几个坞堡已经被攻破了。
  “死了,全都死了!”看着崔大郎,骑士号淘大哭。
  众人默默地围绕着这几个人,任由他们放声大哭,哭一个痛快,其实在决定留下来的时候,大家便对死亡,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心理准备。
  等到骑士终于平静了下来之后,崔大郎才沉声道:“好了,既然来了,就准备战斗吧!多杀一个敌人,便等于是为死去的人,多报了一份仇。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要是我们能一个人杀上十个,怎么算也是值得的。”
  周围的坞堡已经被清理空了,那么接下来,就又要轮到自己了。这一次,来的人,只怕会更多。
  这一次不再是崔大郎和他的大黑狗放风了,一半人留在了坞堡顶上,另一半人回到堡内休息。
  也许是真正的做到了将生死置之度外,即便知道敌人随时都会抵达,但休息的人,仍然睡得鼾声震天。
  三天过后,大批的辽人罪奴,终于再一次地出现在坞堡之外,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偷偷摸摸,而是以堂皇之阵出现,崔大郎看到,队伍之中,多出了许多辽人的军官,而更让他恼火的是,敌人的队伍之中,还出现了好几台强弩。
  王八蛋的,坞堡在被攻破的时候,守堡的人,竟然连这些东西都没有毁掉,现在白白地便宜了敌人,又成了自己的最大威胁。
  通过对那几个骑士的询问,崔大郎已经大概知道了周围几个坞堡覆灭的过程。
  有的是被敌人偷袭,猝不及防之下被攻破的,就像是自己遭遇到的第一次攻击那般。要不是黑狗机警,或者自己也难以幸免。
  有的是没有封死坞堡大门,被罪奴生生地撞破了大门,用人海战术可淹没的。
  有的居然是被敌人挖地道,直接挖进了坞堡之内从而被攻破的。
  让崔大郎感到幸运的是,他们这个坞堡的地形有些特殊,地下是成片的岩石,这从他们的地窖内部就可以看出来,想要从他们这里挖地道,注定得不偿失,但为防万一,崔大郎仍然安排了人监听,以防万一。
  比起这些,更让崔大郎感到棘手的是,那几台被敌人缴获的强弩,还有最新出现的一些简易版的投石机。
  简单地用两根树杆,以火稍弯烤制了一下之后,然后向后扳弯之后将石头弹出来攻击坞堡,虽然从准头上来说完全靠蒙,但只要有一个砸到坞堡之上,就够他们受的。敌人弄了好几十个这样的玩意儿,便算是瞎猫捉死老鼠,总也有运气极好的。
  这一次,辽人那边明显来了一个更懂行的官员,他们似乎也知道了这个坞堡更不好打,不再期望一鼓而下,而是要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再进行强攻了。
  当然,与这些器械比起来,更让崔大郎头皮发麻的,还是多达近三千人的罪奴。
  老子现在只有一百三十几个人了,却要一对三十的来战斗。
第九百三十二章:战斗吧,兄弟们!(5)
  五千步卒,分成了十个方阵,错落有致而立。每一个方阵五百人,却又分成了长枪手,刀盾手,弓弩手。
  而在步卒方阵的身后,三千骑兵勒马而立。
  这里是建昌。
  是左金吾卫薛冲的行辕所在。
  自从韩琦抵达建昌,与薛冲一起订下了策略之后,左金吾卫便开始了大踏步的后撤,一直退到了建昌,建源,绥中一线。
  但是在这里,唐军却是必须要打上一仗,一场真正的战斗。
  因为再继续后撤而避免交战的话,莫说是邓景山张仲武这样的沙场老将了,就算是一个略有行伍经验的人,也会察觉到内里的问题了。
  哪有退到自己的中军行辕所在仍然不发一矢的道理呢?
  不要说他们是先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威名赫赫的唐军,即便是换作任何一个势力,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真发生了,那就只能说明有鬼。
  所以建昌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是真真实实,惨烈无比的打上一仗。
  “在这里,我们要让邓景山知道,我们先前的撤退,只不过是为了集中有生力量在这里教训他罢了,可不是怕了他。”韩琦笑道:“所以,在建昌,我们不但要把邓景山打疼,打怕,更要让他明白,大唐军队过去是他的克星,现在还是他的克星。”
  薛冲大笑起来:“今日便让安抚使看看我们左金吾卫的这八千男儿的英雄本色。”
  “拭目以待!”韩琦微笑点头。
  城下列阵的这八千人,可谓是整个左金吾卫的精华,是左金吾卫数万人之胆。
  距离建昌城数里之遥外,数万辽军亦是肃然而立,搭起的一座高台之上,邓景山凝视着对面建昌城的轮廓。
  数年之前,他就是被包围在这里,然后与唐军协商过后方才率领亲卫得脱,却丢下了左右卫护的从属军队数万人之多给了唐军。
  这是他平生之耻。
  今日,他又回来了。
  他想用胜利来洗刷之前的耻辱。
  “兵卒列阵于外,城门大开,薛冲这是欺负我们无法打过去啊!”看到对面嚣张地洞开着城门,邓景山心中微怒,却仍强自笑着回顾左右道。“他一路撤到这里,不就是想在这里与我们决战一场嘛,数年卧薪尝胆,就为今朝,诸位将军,今日一战,先雪过往耻辱,望诸君不负我,亦不负辽王。”
  “原为大将军效力。击破唐军,占领建昌,活捉薛冲!”高台之上,十数名高级将领齐齐躬身,大声道。
  邓景山一挥手:“诸位将军,去杀敌吧,吾为你们击鼓助威!”
  将领们下了高台,翻身上马,各自奔向自己的部属。
  高台之上,邓景山缓缓走到了边缘,那里,摆着一面牛皮大鼓,而在高台周围,上百名赤着胳膊的大汉面前,亦摆着一面同样的大鼓。
  邓景山拿起了鼓槌,高高举起,咚的一声,重重落下。
  上百条大汉,也举起了鼓槌,百余名大鼓同时发出的声音,立时随着风声,远远地传了出去。
  建昌城上,数十名号手拿着唐军特有的那种军号,双脚叉开,站在城垛之上,一手叉腰,一手举起军号凑到嘴边,军号上系着的红布随风飘扬。
  激昂的军号之声,骤然响起。
  城下,步兵方阵,长枪手们双手持枪,齐唰唰地举起,落下,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低低的一声吼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