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984

  “老将军没有坐过这么久的海船,稍有不适,眼下却是已经喝了些药汤,已经睡下了。”顾寒道:“并无大碍,估计明天就能恢复过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檀道真连连点头:“其他士兵们看起来倒还好。”
  “右领军卫本来就常驻沧州,出海作战是他们的训练日常,这点风浪于他们而言,本是家常便饭,自然不会有晕船这样的现象了。”顾寒笑道:“文老将军上任不久,平常已很少坐船出海,这才有些不适,不过老将军身体底子扎实,很快也就能恢复了。”
  檀道真沉默了下来。
  右领军卫专门从事海上作战训练,也就是说,李泽早就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联想起右领军卫在沧州驻扎数年之久,檀道真就心寒不已,难不成说李泽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料定了今日之事吗?
  “檀将军,这是李相专门给你们兄弟二人准备的礼物。”顾寒指了指几口箱子,道。
  “李相?”檀道真吃了一惊。
  “不错。李相虽然已经南征而去,但对于高丽还是极为关心的,临走之时,特意差人送了这些东西到沧州让文老将军带过来。”顾寒道。“据文老将军说,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物件,送给檀国相的,主要是书藉,像我们国内刚刚出版的农书纪要,水利工程啊,也有刚刚编辑成册的好文章好诗歌等,送给你的是一套全身甲,檀将军你还经常亲自上阵作战嘛,对了,文老将军把你想要的操典,也放在箱子中了。”顾寒笑吟吟地道。
第九百三十六章:我自海上来(2)
  顾寒打开了箱子,从内里取出了好几本厚厚的书藉,放在了檀道真的面前。
  檀道真拿起了那本跟砖头一样厚的大唐军事操典,手微微有些颤抖,只不过是一本如何训练士兵的书,竟然有这么厚?
  虽然他不像他哥哥那样曾在大唐中过进士,但也绝对算得上是博学多才,军事书藉自然也看得极多,特别是后来归国之后开始带兵打仗,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搜集相关的书藉来研读,但从来就没有一本军事类的书藉,居然有如此的厚度。
  翻开目录,只是扫了几眼,呼吸便有些沉重起来。
  他猛地合上书,看着顾寒道:“这,真是送给我的吗?”
  “当然!”顾寒笑道:“其实这在大唐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了。有门路的人,都可以弄到。”
  “谢谢!”虽然顾寒这么说,但檀道真仍然很是认真地向顾寒行了一礼:“请代我向文将军致谢。”
  顾寒摆了摆手,却是指了指农书纪要那些书籍,意有所指地道:“檀将军,其实我认为,这些书,对高丽而言,恐怕要比你看重的这本军事操典要重要的多。”
  “我知道,我知道,我不会本末倒置的。”檀道真连连点头。
  顾寒微微一笑,就算你真的研究透彻了这本军事操典又能如何呢?弄懂是一回事,能不能实际实施又是一回事。
  只怕檀道真研究得越透彻,以后会越痛苦吧!
  他会真正领会到高丽与大唐之间的实力差距比他想象的还要在,大到让他绝望的地步。
  这或者才是文福送给他这本在大唐也还算是保密书藉的真正用意。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才体会到了这种巨大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可以弥补的可能的时候,对于大唐的畏惧,只怕便会深刻到骨子里头。
  到了那个时候,他或者会成为高丽境内,愿意跟随大唐亦步亦趋的大人物。这对于到时候高丽国内的某些心中野望的冒险派,会是一个有力的制约。
  嗯,文老将军应当不会有这样的深谋远虑,要么是公孙先生,要么就是李相本人才会思虑得这么远。
  既然大唐没有准备将高丽直接纳入到自己的直辖之下,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将来的羁索之策,培养一些亲大唐的、或者是畏惧大唐的高丽大人物,是必须的选择。
  顾寒再从箱子里取出了一匹锦缎,抖开之后,却是让檀道真的脸色再一次凝重起来。这是一副刺绣,刺绣不稀奇,但这副刺绣之上,绣的却是大唐与高丽的疆域图。
  他凝神看了半晌,才低声道:“这便是李相最后的意思吗?”
  顾寒点了点头:“是的,从此以后,这条黄线以内的,就是高丽的神对不可侵犯的领地,但凡有人想要对你们不利,大唐也会认为是对大唐的冒犯。”
  檀道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是,可是营州以前也是我们的统治区域,是被张仲武抢走的。”
  顾寒不说话,只是盯着檀道真,但是眼神却是显得凛冽了一些。
  檀道真缓缓地坐了下来,低下头,眉眼儿都拧到了一处,显得极为痛苦,半晌,才点了点头:“我明白李相的意思了。作为我本人来讲,没有什么意见。反正过去营州,也只是在名义上归属我们统治,那里遍布着匪徒,夷族,野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掌控过那片土地。只是即便我与兄长认可了,但国王哪里,也不见得会认可。顾参军你也知道,在高丽,但凡我兄长支持的东西,国王一系,是大概率要反对的。”
  顾寒呵呵一笑,将手里的刺绣一卷,重新放到了箱子里,坐到了檀道真的对面,“这也正是我要与檀将军你接下来谈的重点。早先,因为李相没有定下高丽以后真正的政治架构,所以我也不能多说什么,但这一次,我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授权,可以正式地与你谈一谈了。”
  “李相定下了我们高丽的政治架构?”檀道真霍然抬起头,满脸的不可思议。“李相说过,不干涉我国内政的。”
  “是的。”顾寒直截了当地道:“檀将军,但恕我直言,这一次我们将张仲武的势力赶出了高丽,你们这一系,与国王一系,仍然是水火不容,难道说你们还像以前那样,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虽然国王一系没有了张仲武的支持,的确不是你们的对手,但你们就没把握将他们赶尽杀绝?而且。”
  说到这里,顾寒停顿了一下,才重重地道:“李相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李相准备怎么办?”
  顾寒道:“国王永远都是国王,也就是说,李载道一系,会一直是国王。”
  檀道真的呼吸沉重了许多。
  “但是,高丽的执政的权力,将由国相掌控。每一届国相的任期将是五年。”顾寒接着道。“而谁当国相,则由高丽各地州府主官,共同投票选出。当然,国王有否定的决利。”
  “如此一来,岂不是还是由国王掌握大权?”檀道真立时反对。
  “国王的反对权只有两次,如果第三次投票选出的仍然是先前的那一位,那么国王的否决就会无效。”顾寒微笑着道。“而且,为了限制国王的否决权,一旦国王行使了这样的权力而且最终否决无效,那么,在下一次选举的时候,国王将失去对下一届否决的机会。我这么说,檀将军明白了吗?”
  檀道真立时就明白了过来。也就是说,能不能当上国相,取决于国相对地方的控制程度,只要檀氏一系一直能保持着对高丽大部分地方官员的控制,那么,就能确保檀氏的权利。将来,国王与檀氏的权力争夺重点,将会是对各地州府官员的任命与争夺之上。
  这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决定。
  既然李泽不允许他们檀氏更进一步,那么,抓住国相这个位置,便等于控制住了高丽的实权。李载道将来,只会是一个名义上的国王。而檀氏,则能成为高丽真正的无冕之王。而往后,只要檀氏一系能永远把持住国相这个位置,则檀氏自然无忧。
  “我明白了,我会把李相的意思,转告给兄长的,我觉得兄长是能接受的,不过国王那边能不能接受呢?”
  “他们那边,到时候,自然由我去说服。”顾寒笑咪咪地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檀将军一声,我会是大唐在高丽的第一任总督。”
  “总督?”
  “檀将军别误会,这个总督只不过是一个虚职而已,总督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协调国相与国王之间的和平共存,当然,同时也要保证我大唐在高丽的利益不受侵犯。”顾寒笑容可掬地道:“对于高丽的内政,我这个总督是绝不会干涉的。”
  我要真信了你就是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了。檀道真在心里默然想着。
  这个总督的存在,只怕就是为了制衡檀氏的吧?一旦国相一系想对大唐不利了,想来这位总督立刻就会出手,不需要动用军事力量,只要他彻底倒向国王一系,只怕立即就会让高丽境内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在下一次的国相选举之中,就会选出一个反檀氏一系的国相出来。
  “檀氏一定会成为顾总督在高丽最忠实的,最好的朋友的。”檀道真重重地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唐不可能付出了这么多的心力,最后反而对高丽放任不管了,没有谁会这样付出而不求回报。联想到当初大唐所言的还要在高丽驻扎一支陆军,索要一个港口的控制权,檀道真便觉得高丽真想要独立自主,似乎遥遥无期。
  以后在高丽,会出现三股势力。
  国王一系,国相一系,还有唐人一系。
  也罢,或者三足鼎立,真能让高丽恢复平静,恢复和平。只要一切都平静下来,以兄长的本事,自然能将高丽治理的慢慢地强盛起来,以后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了。力量不济,说什么都是白搭的。
  不管怎么说是,李泽给出的条件,比张仲武要好得太多,张仲武就是将高丽当成了一条狗,当成了一个能给他产生无数财富的牛马。李泽,至少还给了他们更多的权力,让他们有了可以腾挪的空间,不至于连呼吸都感到窒息。
  “与檀将军谈话,真是令人愉快!”顾寒笑着站了起来,拱手道:“既如此,顾某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了,等到文老将军身体恢复了,你就可以与文老将军交流军事上的事情了,在这方面,顾某就插不上嘴了。”
  送走了顾寒,檀道真心潮澎湃,哪里还有半分睡意呢?拿起那本军事操典,翻看了几页,却又是若有所思地放了下来,换了那本农书纪要。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过来,在军事实力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之下,谋求军事上的强大在大唐看来,无疑是可笑的。而想要强军,必然要先富民,没有足够的财力,根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第九百三十七章:我从海上来(3)
  高丽国主李载道坐在阴影之中,侧方的一盏琉璃灯将他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身材略微有些佝偻,王冠之下垂下的发丝,隐约可见白色。虽然还只有三十多岁,但乍一看,却似乎是有五十上下了。
  为了李氏一脉在高丽的传承,他惮精竭虑,却终是看到大势如山崩海啸,以不可逆转之势滚滚而来,先是与檀氏之争,直接导致了高丽内战,为了抗击檀氏,他不得不引入张仲武,结果檀道济的确是被迫入到了深山当中,但张仲武的兵马,却就此驻扎在了高丽不走了,几年下来,在张氏的盘剥之下,高丽景况比起过往更有不如。
  这样下去,迟早李氏在高丽的统治会彻底崩坏,被张仲武取而代之。在这样的恶劣状况之下,他不得不另起盘算,与处境同样艰难的檀道济谋划着一起反抗张氏的武力威胁。
  但可惜的是,现在的他即便与檀道济联合在一起,也不会是张承佑的对手。
  张承佑所率领的张氏兵马,虽然只有一万五千余人,却也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虽然从人数上来说,高丽能集结的兵马,远超次数,但战争,却不是仅有人数便能决定胜负的。
  更何况,国都汉城,现在就基本上被张承佑控制在手中。
  除了这个王宫,他还能勉强控制在自己手中之外。
  想要撵走张仲武,他们又不得不引入另外一股势力,李泽控制之下的唐军。
  那是一支比张仲武还要庞大可怖的势力。
  李载道一直在犹豫。因为他知道,檀道济一直与李泽有勾连,甚至檀道济能在张承佑的攻击之下能够撑到现在,也是因为有李泽的隔海支持,否则,檀道济早就被张承佑赶尽杀绝了。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或许正是因为檀道济的存在,才保证了他现在仍然能够居住在王宫之中,仍然顶着一个高丽国主的名头。
  否则,以张仲武的跋扈,张承佑的嚣张,他早就性命难保了。
  檀道济还存在,还有一定的力量,他李载道对于张仲武而言,就还有利用的价值。
  “国主,这便是李泽给出的最后的方案。”朴自成有些无奈地看着国主,道。
  李载道一张脸涨得通红,“这就是要把我供起来当一个泥菩萨吗?连一个傀儡都算不上。”
  他愤怒地咆哮着,“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让他们进来,给了张仲武,不是一样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