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984

  “这怎么好意思呢?”巴爷看得出来,眼前这位郎君是特意给他省钱呢。
  “我们啊,的确想吃一顿小菜饭,算是换换味。”李泽笑着道:“这鸡鸭都正下蛋呢,宰了多可惜。”
  “那把两只猪蹄煮了,郎君,你要再拒绝,我可就没脸了。”巴爷坚决地道。
  “行,那就两只猪蹄!”看着对方诚恳的脸,李泽点了点头。
  几个娃娃搬了一些小木凳放在院子里,外头清凉,屋里头却是闷热。巴爷弄了一束不知是什么东西的干草,点燃了放在院子一角,一股淡淡的味道在院子里漫延,有些肆虐的蚊虫倒是马上减少了许多。
  “现在这些鸡鸭每天都能下大约五十个蛋,每天都有小贩上门来收,农忙时候,都是卖给小贩,不忙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去集市上卖,每五个鸡蛋能多卖一文钱呢!”巴爷明白眼前这位身份贵重的郎君,对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是真的很感兴趣,便也捡这些乡野趣事来说,果然,李泽听得极其入迷。
  “家里还养了几头猪,其中一头是老母猪,去年我运气好,老母猪一口气下了十二个猪崽子,为了侍候它,一家人都没睡呢!今年希望还有这样的运气。一头小猪崽儿,现在能卖五百文呢!”
  “巴爷现在一共还欠多少钱啊?”李泽问道。
  “还欠很多呢!”巴爷扳起了手指头:“这幢房子盖起来,花了二十个银元,七十亩地都是水浇地,每亩地五个银元,便是三百五十个银元,一头牛值十个银元,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也有几十个银元。”
  这么算下来,便有四百多个银元,也就是四百多两银子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的确是一笔巨款。
  “去年还了多少?”
  巴爷顿时笑开了花:“郎君,去年我还了整整一百个银元呢!去年丰收呢,官府卖给我们的小麦种真是不错,每亩地足足收了五百斤,每斤五文钱,这便赚了一百多个银元呢,其它的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也有几十个银元,我们一家子也花费了不了多少,今年听说麦子要涨价呢,那就赚得更多一些了。我估摸着,用不了五年,便能还清所有欠帐了。”
  今年因为要打仗,所以粮食价格会相应的上涨,对于这些农夫来说,的确可以赚得更多。
  “每年给官府交的赋税如何?”
  “现在的官府好着呢,比过去交的少多了。”巴爷道:“七十亩地,每亩地是五百文,然后就是人丁,每个人一年也是五百文,我们一家子,每年要交给官府的,也就是四十个银元左右。”
  “那你觉得是多还是少呢?”李泽笑问道。
  巴爷也是笑了起来:“我们小老百姓,自然是觉得越少越好。不过可不能人心不足罗,现在已经是很好的了。交了这四十个银元,官府都不再找我们收其它的费用了,跟过去大大不一样,过去啊,总是有好多好多突然增加的税赋,要是不交,便抓人呢!再说了,现在的官府还给我们修水渠,修水库,修道路,干一天还有工钱可以拿呢,过去,都是白干呢!听人说,是李相爷免了我们的徭役呢,这是一个好官啊!”
  过去的徭役,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刃,而李泽则是直接免除了徭役,由官府出钱购买,对于当下来说,的确是彻头彻尾的一次大变革。
  “那巴爷你觉得,官府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进的呢?”李泽问道。
  “已经做得很好了,千万不要变来变去的。”巴爷连连道:“就这个样子,我们就觉得挺好的。”
  李泽一笑置之。看着院子里三个娃娃,问道:“三个孩子怎么不去上学呢?”
  “本来是上学的。”巴爷道:“镇子上有学堂的,还不要钱,不去上还不行,里长会来责问的,家里有孩子不上学的,要加税呢!不过这不是秋收嘛,镇子里的学堂都把娃娃们放回来帮着秋收呢,虽说也帮不了多少忙,但能帮着照看一下家里,也是极好的。”
  “读书好,读了书,见识多了,以后能赚更多的钱。”李泽笑道。
  “读书人尊贵呢,我倒也不盼着我家能有个真正的读书人,能识文断字能算帐,就很好了。”巴爷笑道。
  说话间,饭菜倒是已经做好了。
  把新鲜的疏菜剁碎了与面和在一起,蒸成的麦饭,果然是另有一番风味,猪后腿煮熟了,切成薄薄的片,摆在大碗里,晶莹透亮,再配上咸菜,菜汤,累了大半天的李泽胃口大开,竟是连吃了三大碗才摸着肚子停了下来。
  高密县令正在心急火燎地往着这里赶,得到消息之后,他一颗心顿时就七上八下起来,当官的,最怕就是上司微服私访,这要是那些下面的人胡说八道一通,搞不好他这几年的辛苦,就全都化为泡影了。
  好不容易赶到了巴爷家的时候,正好看见李泽一行人告辞离开。这位县令巴爷是认识的,看到他在李泽面前的恭敬模样,倒也不以为意,这位肯定是贵人,而且是比县令大得多的贵人,因为在交谈之间,这位郎君,对县令可是直呼其名的。
  “做得不错!”上马车之前,李泽笑着对这位县令说了一句话,顿时让这位县令通体舒泰,回头看了一眼巴爷家,决定等送走李相之后,一定要回来好好问问巴爷都说了一些什么,然后要好好地报答一下这位老汉儿。
  县令很清楚,这位巴爷说得一番好话,可比吏部的考核只怕还更要有效用。
第九百四十四章:刺杀
  老百姓的日子的确是好过了。
  但仍然很辛苦。
  像巴爷这样的家庭,李泽一路行来,见到了很多。
  让李泽开心的是,他看到了这些人眼中对未来的希望,那一份憧憬,无疑是最为珍贵的。只要希望还在,人就有拼搏的动力,就会为了希望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下去。
  巴爷六十出头了,看起来精神头儿却是极好的,支撑他的,也就是这份希望了。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挣下一份家业,永远是中国人最为朴实,最为纯真的愿望,也正是因为这一代代的努力,才会造就一个富裕,强盛的大中华。
  “当初你坚持要以贷款的方式来出售土地等生产物资,而不是与北地一样实行免费的分配,现在看起来是对的。”李泽道。
  章循道:“一地一策而已。当时您在北地施行的政策是符合北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的,而在山东,我认为这样做,更能激发百姓的动力。”
  “不错,像巴爷这样的人,会因为你的这条政策而多活一些年头。”李泽笑道:“学堂,医馆这些东西,普及得如何了?”
  “国立医馆已经开到了镇一级,确保让所有的百姓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章循道:“不过学堂就要困难一些,这里老百姓对于读书识字并不是那么热衷,越贫困的家庭越是如此。而让女孩子就学,就更困难了。现在只能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但这引起了相当程度的不满,好在官府在其它方面做得不错,将这些不满的声音压下去了。”
  “这是正常的,越是富裕的地方,便越是重视教育。”李泽道:“所以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必须要实施一些强制性的措施,大家的日子终归会是越过越好的,但孩子们的年龄却是不等人的。”
  “等到山东的财力有了增长之后,我会在这个方面多增加一些拨款,加大这方面的力量。”章循道。“这两年,实在是有些顾不过来。”
  “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路只能一步一步的走,究竟要怎么做,是你们地方政府的事情,朝廷只会发出一些宏观上的指导性的意见,正如你先前所说的那样,一地一策,如果一成不变,死搬硬套,指不定就会水土不服,把好事情给做得拧巴了。”
  “李相英明!”
  李泽瞅着章循,笑道:“你以前跟在我身边的时候,可是从来不说英明不英明的,现在可是变化不小。”
  章循亦是笑道:“以前我是李相的私人机要秘书,算是私臣,现在我是山东总督,自然与以前是有些变化的,不过对李相的心,却始终如一。”
  李泽失笑。
  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热气立时便扑面而来。现在他所处的这家驿站,就是高密最大的驿站。占地数亩,前面是酒楼,中间是客栈,最靠里,才是驿站的核心所在,后院的马棚里,养着近二十匹好马,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如今整个驿站,自然全都被李泽及其属下全都包了。
  “驿站设立在县城之外,最早是为了信使能够不受夜晚城池关闭的影响,在有紧急任务的时候,可以更方便。”章循走到了李泽的身边,道:“不曾想,后来改变了经营策略之后,这外面倒是兴旺了起来,依傍着驿站,很多的商家也都开始在这里建起了许多的商铺,连带着地价也是连连上涨,这里原本是一片不适宜种庄稼的荒地,现在的地价,却比最好的良田还要值钱,一亩地,要值上百银元。”
  “这便是商业的连带效应了。”李泽道。“那个张果什么时候能到?”
  “我已经派了人回去叫了,等我们抵达胶州港的时候,他就应该能赶来了。”
  “很好,这个人能想到这些,很了不起,我见一见他,如果还不错,你能不能忍痛割爱?把这员大将送给我呢?”李泽笑问道。
  “李相能看上我们山东的人,是我章某人的荣幸,李相是准备在全国推广这套驿站系统吗?”章循道。
  李泽点了点头:“现在北地的整个驿站系统虽然完备,但每年财政上的投入也的确不少,如果驿站系统不但能很好地完成本身的任务,而且还能创收,自然是极好的。而且,这样的驿站系统,对于情报收集各方面也是最佳的所在,我想,田波也会感兴趣的。”
  因为章循是从李泽身边出去的人,李泽说起话来,也就没有什么遮掩。
  听了这话,章循沉默了片刻,却道:“李相,我觉得内卫的权力不应该过大。他们不受监察,而且在财务之上又能独立自主,时日一长,不免会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你是怕我将业搞特务政治?”李泽转头看着章循。
  章循挑了挑眉,没有做声,这相当于变相的承认了。
  “也就是你,敢跟我说这样的话。陈文亮就不会。”李泽笑道:“但是凡事有其利,便有其弊,没有什么是百分百都是好的,我们受了他的好处,便得忍受他的坏处。不过对于内卫的监察,我已经在考虑了,我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的情报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里,不但会有内卫的高级官员,同样地也会吸纳一些其它高级官员进入内里,专门负责整个内卫的运作和监察。”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觉得妥当了。”章循点头道。“陈文亮与我不太一样,他起自寒微,一路辛苦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自然就更谨小慎微一些,不过我认为,在李相跟前工作,他这样的人,比我要更适合一些。”
  李泽大笑:“陈文亮可是以你为榜样,也想将来出来主政一方呢!”
  正说着陈文亮,门推开,陈文亮走了进来,手里却是拿着一叠文书,道:“李相,刚刚快马送到了一些洛阳方面的军报,还有几份是从右金吾卫送来的。”
  李泽伸手从陈文亮手中接过这些军报,耳中却突然传来了一阵奇特的声响,他猛然回头看向窗外,月色之下,两个黑点正从远方飞过来,黑影之上,一道火光如同一条尾巴紧紧地缀在其后。
  李泽的心脏猛然一缩。
  这玩意儿,他熟悉的很。
  是投石机投掷出来的石弹,至于上面所闪现的火光,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石弹之上还附带着猛火油弹。
  目标,只可能是自己。
  这一瞬间,他不假思索,一把抓住了陈文亮,将陈文亮从窗口丢了出去,自己也是紧跟在陈文亮的身后,直接一个倒栽葱向着窗外翻去。
  “跳下去!”身在空中,李泽大吼道。
  章循的反应也不慢,紧跟在李泽的身后,双手一撑窗户,整个人也是跃了下来。
  李泽在空中一个翻身,双脚落地,然后团身便向不远处的一株大树之下滚去,滚动的同时,还不忘一把抓住陈文亮,将他紧紧地抱住一齐向后翻滚。章循独自一人,却是后发而至,已经翻滚到了大树之后。
  李泽与章循两人都是自小习武,身体强健,也不乏技巧,陈文亮就不行了,被李泽一把从二楼之上丢下来,落地之时,一条腿却是已经折了。被李泽抱着一路翻滚,整个人都是懵的。
  在三个翻滚的过程当中,巨大的呼啸之声由远而近,正正地击中了李泽刚才所在的那幢楼房,轰隆一声巨响,楼顶被击穿,紧跟着巨大的爆炸之声便传了过来。
  无数的火花在空中飞舞,木楼四分五裂,无数的木板,屋梁,椽子带着火花在空中飞舞。李泽拖着陈文亮继续后退,一直退到墙边,这才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次策划周密的刺杀,绝不会仅仅只来两枚石弹。如果使用的是大唐如今最先进的投石机的话,那么最多三息之间,便会有第二轮袭击过来。
  客栈里瞬息之间已是大乱。
  无数的护卫从外面冲了进来,紧跟着马蹄声响,一彪人马已经冲出了客栈,向着石弹飞来的方向急速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