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6/984

  众人缓缓前行,眼前出现了堡寨的影子,同时却也听到了堡塞之上传来了示警的铜锣之声。“你们的警觉性很高嘛!”范建笑道。
  “都是百死余生的人,既然活下来了,当然还想活得更长一点!”崔大郎一拍大黑的后背,大黑立刻箭一般的窜了出去,向着堡寨方向急奔而去。
  距离堡塞愈近,地上的累累白骨便愈多,待整个堡寨清晰的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的时候,众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地上的骨头架子,一层叠着一层,让人触目惊心。
  “太多了,没法子,只能寻了些野菜大略地烧了烧,也没心思和力气挖坑埋了他们,就这样吧!”崔大郎自嘲地道:“以前大家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太多,自然也就懒得处理这些。”
  “我们自己的弟兄呢?”范建心情有些沉重。
  “死了一百多。”崔大郎道:“他们的遗体,我都封存在堡内呢!等到战事完全结束了,再给他们隆重下葬吧!”
  踏进堡内,看到那一个个密封得死死的房间,看到墙上刻着的这些死难者的名字,所有的骑兵们都沉默了。
  他们右手抚左胸,深深地弯下腰去。
  “跟我们一起走吧!”范建看着崔大郎:“我们现在需要你们,我们的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了,我需要更多的对大唐忠心耿耿的人,我需要更多的义兴社员来帮助我控制这支队伍。崔大郎,胜利离我们已经不远了,我们需要再往这堆烈火之添上几把干柴。”
第九百七十一章:后院起火(4)
  集安县位处于辽东与高丽的边境地带,与高丽隔鸭绿江相望,因为有着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造成了其岭南岭北两种不同的气候。岭南春风早度,秋霜晚至,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雨充沛,农业发展得极其不错。而自从张仲武占据辽东,兵出高丽之后,集安的地位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因为集安成了张仲武从高丽往回运财货的重要的通道。
  所有辽军从高丽压榨而来的财物,都是先运到集安,然后再从集安运回辽东。络驿不绝的人,货源源不断地涌进集安,再从这里离开,造就了集安一时无两的繁荣景象。
  集安县令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很热门的职位。在辽东,也是多人觊觎的位置,但应勤却在这个位置之上一坐六年,无人能够撼动他的位置。
  这当然不是因为应勤的后台足够硬,事实上,他压根儿就没有后台。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巍然不动,得益于他两袖清风,占据着最好的位置,却从不多拿多占。这在辽军官僚体系之中,是一个绝对与其它人不一样的异类。
  按理说,在集安,做好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得到一个优胜的考绩了,但应勤并不满足于做好这个搬运工。在他的治理之下,集安从他们最初抵达之时的一片荒芜,到现在成为了辽东最富有的县治。在册百姓,多达十余万人,这才人丁稀少的辽东,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成就。
  除了组织做好运输事宜之外,应勤大力发展农业,在岭南开垦了大批的良田,现在的集安,不但做到了粮食自给知足,还有余力向外输送一部分。
  应勤组织当地百姓大力种植山参、细辛、五味子等,养鹿采集鹿茸,使得集安成为了辽东最为重要的药材供应地。
  正是因为这一项项的让人目不遐接的政绩,使得不管是张仲武和张仲文都对他欣赏有加,虽然一直没有升他的官,但那是因为集安这个地方对于辽东实在太过于重要,所谓做熟不做生,换一个人来,不见得能有应勤这样的能干,干脆就让应勤一直呆在这个位置之上。
  而对于应勤来说,却也不愿意换窝儿了。
  在这里,他做得很快活,换一个地方,他自认为不见得能够适应。
  因为最初之时,没有人愿意到这个地方来,他来了。
  现在这个地方好了,很多人想要挤进来,应勤却已经站稳了脚跟,又有了张氏兄弟的支持,什么事情都由应勤自己说了算,那些没本事想来捞油水的人,却也是无法插进手来了。
  眼下应勤正在忙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葡萄酒。
  集安有大量的山葡萄,以前最大的出项,就是采集这些山葡萄晒成葡萄干,费时费力,赚的钱也不多。当应勤看到从唐地过来的葡萄酒价格高昂之后,不由得也动了心。他这里葡萄是现成的,只需要能酿成酒好就了。
  当然,想是一回事,能做成又是另一回事了。他召集了好些酿酒的老师傅,已经实验了近一年了,但是口味仍然差强人意。
  今天新出了一批,但是仍然酸涩味极强,看着那些失望之极的大师傅,应勤却是先出声安慰了:“不要紧,咱们慢慢来,这一次就比前几次的强多了。即便是前几次出的酒,我拿去分给那些大兵们,他们都觉得如同仙浆一般呢!”
  “谢县尊宽仁!”几个负责这件事情的大师傅感激地叩头向应勤道谢,辽地可不是唐地,这里的匠人地位远远不如唐地匠人,在辽地,一件事情做不好,完不成,挨板子扣钱粮甚至掉脑袋并不是稀奇事,也就是在集安,他们在能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出了酒坊,应勤不由长叹一口气,赚钱,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县尊,县尊,主薄请您马上回去!”一马奔来,一名衙役在马上大声叫道。
  “出了什么事了?”应勤有些不满,“出来的时候不是跟他说了吗?看过了酒坊,我还要去看看那些药材基地呢!”
  “县尊,驻高丽的大军回来了。”衙役道:“信使已经到了县城。”
  “这么快就回来了?打头的是谁?张承佑将军回来了吗?”应勤问道。
  “不是,先回来的是契丹骑兵,耶律元将军率领!”衙役道。“已经快要抵达县城了。”
  应勤吃了一惊:“耶律元,契丹兵?来人,备马,回城!”
  由不得应勤不急,要是其它的辽兵还好一些,但耶律元的契丹骑兵,军纪可着实糟糕,当然,说来这也不全是耶律元的错,在辽军的体系之中,像耶律元这样的契丹骑兵,本来就是小妈生的,最苦最累的活儿由着他们去干,但军饷粮草,却一直是不能按时按量发放下去的。
  这也就造成了契丹兵军纪焕散的主因,烧杀抢掠的事情,他们没少干。
  前一段时间,邸报之上说张承佑将军已经要对高丽叛军发起决定性攻击了,但从哪之后,就再敢没有新的消息传过来。现在耶律元的骑兵突然率先返回,不知是高丽的战事彻底结束了呢?还是因为辽地现在的情形而特地先将耶律调了回去。
  应勤猜是后者。
  辽王率辽地大军倾巢而出攻击唐人,但没有想到后院却起了火,威虎山的刘岩突破了封锁,一举攻占了柳河粮草中转大营,然后在辽东大地之上肆意劫掠,辽王府派出大军围剿,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没有摸着。
  对付那些悍匪,现在留守的那些二线部队,完全不能发挥作用。
  十天之前,张仲文的信使自集安赴高丽,就是要坐镇高丽的张承佑调集一起兵马回去,现在看起来,定然是耶律元这支契丹骑兵被张承佑派回去追剿刘岩了。
  他必须得赶回去,县城里其他人是压不住耶律元的。
  而耶律元承自己的人情,却也是因为当年他从这里进入高丽的时候,自己是全额的一次性的给他补足了粮草棉衣药材等物资。很显然的是,耶律元是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的,所以后来两人倒是颇有了几份交情,耶律元每一次从高丽弄到了一些稀罕玩意儿,都会送给他一份儿。
  自己可以请耶律元进城去喝一顿大酒,他的部下,自己也可以为他们补足粮草物资,但他的部属,却是绝对不能进城,要不然这些契丹人野性一发,烧杀抢掠起来,别说是他了,便是耶律元也不见得能控制得住。
  应勤上了马,一路狂奔回县城,远远地看见了县城的城墙,却也并不进去,反而一拐马上了大道之上,然后就勒马而停在路中间了。
  没过多长时间,远处便传来了密集的马蹄声,视野尽头,黑压压的骑兵正自远而近地向着集安县城而来。
  片刻之后,应勤看到了打头的耶律元。
  “应勤兄弟,你居然出城来迎接我了,真是折煞我了。”看到应勤,耶律元大笑着两腿一夹马匹,快步奔了过来,临到跟前,翻身上马,张开双臂便想要拥抱应勤。
  应勤却是有些不适应耶律元的热情,后退一步,双手抱拳为礼:“耶律将军,一路上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若,要说辛苦,这些年在高丽,我们兄弟,的确是吃了些大苦头,不过这不是回来了吗?”耶律元大笑道。
  瞟了一眼耶律元身后的大票骑兵,应勤眉毛一耸道:“看你部下的穿首打扮和精神头儿,可不像是吃了苦头的。”
  回头看了看衣着整齐,红光满面的部下,耶律元嘿嘿一笑:“前几年是真吃了苦头,不过这不是打了大胜仗了吗?既然是打了大胜仗,兄弟们自然是收获颇丰嘛!”
  “这么说来,高丽事了了?”应勤一喜道。
  “高丽事了啦!”耶律元大手一挥,拉着应勤便走到了一边道:“我与你细细地说一说。”
  应勤被拉到了一边,耶律元的部属便策马向着县城方向而去。
  “耶律将军,你的部队不能进城!”见到这份光景,应勤一惊,想要甩脱耶律元的手,但他哪里是耶律元的对手,被耶律元攀着了肩膀,竟是动弹不得。
  “应勤兄弟,你不让我进城,不就是怕我的部下在城内不守规纪吗?放心,我向你保证,他们一定会规规矩矩的。”
  “你的保证有个屁用!”应勤勃然大怒:“耶律将军,你要是还念我们两个过去有几份交情,你就不应该让你的部下进城,驻扎城外,我应某人还会少了你一颗粮食一文铜钱吗?”
  耶律元淡淡一笑道:“我知道应勤兄弟不会,但这一次,无关这些,而是我的部下必须进城!”
  应勤一惊,看着逐渐加速的契丹骑兵,看着城头之上那些无所适从的兵丁,一股极不好的感觉浮上了心头。
  “耶律将军,你想要干什么?”他沉声问道。
  耶律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应勤兄弟,不瞒你说,张承佑已经死了。”
第九百七十二章:后院起火(5)
  犹如晴天霹雳。
  应勤的身体一下子便僵硬起来,两眼睁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耶律元,半晌才一字一顿地道:“你杀了他?”
  耶律元摇了摇头,松开了搂着应勤肩膀的手。
  应勤也没有再做什么无意义的事情,他看到,耶律元的骑兵已经这个当口儿里,急速驰进了县城内,城楼之上,已经出现了契丹兵的身影。
  再作什么抵抗只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反倒有可能激起契丹兵的凶性,当真来一场烧杀劫掠,既然已经无力改变什么,倒不如凭着过去与耶律元的那一点点交情,尽量保这集安县不受荼毒。
  “怎么可能?”耶律元叹道:“应勤兄弟,我在张承佑的眼中,不过是一条狗而已,就算我想反咬他一口,他也不会给我这个机会的。”
  “高丽人不可能伤害到他!”应勤冷然道:“你与高丽人联手了?”
  “不是我与高丽人联手了,而是我,大唐,高丽人三家一起联手了。”耶律元道。
  “唐人?”应勤一惊。
  耶律元点了点头:“应勤兄弟,大唐右领军卫在大将军文福的率领之下,在高丽大规模登陆,如今已经有足足两万大军抵达了高丽。我,只不过是顺应大势而已。”
  “那些人可都是你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袍泽!”应勤咬牙低吼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