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984

  张仲武一声怒吼,挺矛冲向了李瀚。
  年轻时候的张仲武的确是一名勇冠三军的武将,但如今的他,年岁已大却又养尊处优,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与正当年的李瀚交手没有几个回合,便被李瀚给一刀平平地拍在了地上。
  仰面朝天地躲在地上,张仲武居然露出了释然之态。大睁着双眼看着李瀚的陌刀,他想看到自己是怎样被砍死的。
  “你被俘了!”耳中传来李瀚的声音,紧接着陌刀一偏,重重地敲在他的脑袋之上。
  张仲武眼前一黑,啥也不知道了。
第九百七十八章:虎落平阳还是虎
  遵化一战,辽军自张仲武以下,全军覆没。
  邓景山当场战死,张仲武被俘,唯一漏网的高级将领便是率领骑兵在承德阻截张嘉所部的费裕,在一场死战之后,兵败的费裕却是破围而出,不敢也不能逃回遵化的费裕,直接逃进了大漠。
  而亲自率兵前来的张嘉,径直命令整编过后的部族骑兵们返身去追击这位逃亡的高级将领,自己则带着右武卫的精锐骑兵兼程赶往遵化。
  张嘉与夺了建昌的耶律元两人所部从两个方向上包抄而至,也将侥幸从遵化主战场脱逃的辽军残余兵卒,尽数抓获。
  至此,辽东战事其实已经算得基本落下帷幕了。只余下还在营州城中附隅顽抗的张仲文已经不足为虑。
  刘岩终于再一次见到了邓景山。
  不过此时,邓景山只剩下了一个脑袋还算完整,勉强能让人辩别出此人是谁了。
  对于刘岩来说,他终于大仇得报,刘氏一家,原本与邓景山算得上是世交,但最终,在权力与财富面前,交情这种东西,显得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刘氏一族尽灭与邓景山之手,唯一一个得脱的,就是刘岩。
  如今,他终于看到邓景山死在了他的面前。
  原本刘岩也是存了要尽诛邓氏一族的心思的,不过这些年来,他的心性却是变了不少,特别是在燕五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之后。
  事情有了这样一个结局以后,邓氏的没落已经成为定局,而自己,抱上了李泽的大腿,在人生的后半段,终于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刘氏再度兴旺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有什么比自己一族兴旺发达而对手却穷困潦倒被拍入社会的最底层而更让人开心的呢?
  大唐想要完全掌控整个辽东,必然要清算辽王张仲武一系在辽东的势力,作为张仲武麾下的第一大将,邓氏被追责是必然的事情。虽然不至于被族诛,但族内那些重要的人物必然难逃一死,剩下一些老弱孤寡,还能成什么气候呢?
  看完了邓景山的头颅,刘岩又找到了张仲武。
  昔日的一方霸主,辽东的统治者,现在已经成了唐军的阶下囚。
  活捉张仲武是一个了不起的功绩,为了怕这个家伙寻死,张仲武不但被戴上了镣铐,屋里各个角落里还坐着七八个彪形大汉。
  不过在刘岩看来,张仲武似乎并没有什么寻死的意思。虽然已经沦为罪囚,但此人的头发依然梳理的一丝不苟,衣裳也是新换上的,刘岩走进房门的时候,这家伙正坐在桌前喝着酒,吃着肉,而陪着他一桌吃喝的居然是韩琦。
  刘岩的刀,在门外就被收缴了,很显然,大家也担心刘岩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进门便拔刀相向宰了张仲武。
  “韩公!”刘岩向韩琦躬身行礼。
  看着刘岩的满脸煞气,韩琦却是微微一笑:“刘将军既然过来了,想必是要单独与辽王谈一谈的,正好我也还有事,便不打扰你们叙旧了。哈哈哈,辽王,刘将军也是你的故人,也算是你是旧部啊!”
  扬声长笑声中,韩琦离开了房屋。
  韩琦当然是不怀好意,不过他的不怀好意自然是不是希望刘岩杀了张仲武,事实上,他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让张仲武过去属下的属下来羞辱他一番,却是韩琦喜闻乐见的。
  他与张仲武,可算是老对头了。这一辈子,在张仲武手里吃了不少的败仗,但最终,笑到最后的却是他。能在这个老对手身上踩几脚,他绝对是喜闻乐见的。
  “刘岩?刘思远家的小子?”张仲武端着酒杯,斜着眼睛看了刘岩一眼。
  刘岩冷冷地看着这个跌落到尘埃之中却仍然在自己面前耻高气扬的家伙,冷然道:“我们刘氏一族,也算为你张大帅效力了几十年,到最后,为什么连伸一把手的意思都没有?当时,如果你说一句话,刘氏也不至于全死光了。几十年的效力,却换不来你一点怜悯之心吗?”
  张仲武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刘岩,半晌方才摇摇头,失笑道:“比起你爹来,你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我自然是比不上我爹的。”刘岩冷然道:“不过现在比起来,却似乎要强上不少。”
  张仲武大笑:“小子,老了就算失败了,这一辈子做成的事儿,你这辈子也是忘尘莫及。比我强上不少,你居然也敢说出口,哈哈,老子就算成了阶下囚,喝酒的时候,还有韩琦这样的人来陪,你,有这个份量吗?”
  刘岩大怒,瞪着眼睛看着对方,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这才发现刀已经被收走了,而看到刘岩有暴走的疾向,屋内的几个大汉都是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几步。
  张仲武嘿嘿一笑,指了指对面:“小子,看在你爹也给我效力了多年的份儿上,我倒是愿意与你多说几句,坐下,陪我喝上几杯酒。”
  刘岩冷笑着坐了下来:“却看看你跟我说什么?”
  “如果你是来看我的笑话的,那只能证明,你的格局也就如此了,当一个冲锋陷阱的将军,算是极限了。”张仲武提壶给刘岩倒了一杯酒,淡淡地道:“我不救你父亲,因为我是辽王,是辽东的统治者。你刘氏一族,不是被邓景山诬陷迫害的,而是在政治斗争之中的失败者,对于我来说,我当然只会在意胜利者。输了的人,对我来说,就什么也不是!救他下来干什么,继续活着与邓景山作对,给我添乱?”
  刘岩抓住酒杯,一饮而尽。
  “所以啊,你父亲在失败之后,没有派人去向我求救,因为他知道,我不会救他,而他落到这一地步,也算是咎由自取。当然,如果胜利者是你的父亲,他自然也会将邓景山一族杀个精光,而我,也不会替邓景山报仇雪恨,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吗?”
  这个道理,刘岩不见得就不懂,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与他不相关的人身上,他自然能看清,但发生在自己身上,就由不得他不愤懑,由不得他不痛恨眼前这个男人了。
  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
  “堂堂卢龙节度,落到如今下场,为何不去死?腆着脸活着很有意思吗?要是我,早就一头撞死了!”刘岩冷笑着道。
  张仲武再一次失笑:“这是你这种格局的人的想法,而不是我的。想我张某人,如果死在战场之上,那倒也罢了,可惜,没有死成。李瀚的武力超卓,即便是我年轻的时候,也不会是他的对手,更遑论现在了。可既然被捉了,那自然就不能窝囊的死了,自杀这样的胆小鬼才做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张仲武这样的英雄会做的。”
  “难不成你还以为李相会饶你一命不成?”刘岩大笑着反问道。
  “大丈夫不能九鼎食,便当九鼎烹!”张仲武转动着酒杯,看着刘岩道:“既然不能英勇战死在沙场之上,那么在万人注目的刑场之上被一刀枭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泽当然会杀了我,可我这样的人被砍头,必然也是轰动天下的事情,到时候刑场之上人山人海,不也极是壮观么?”
  “是不是还要喊上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刘岩翻着白眼道,他实在是想不通像张仲武这些人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张仲武大笑,直笑得弯下了腰。好半晌才止住了笑声,道:“行了,你想看我的倒霉样子,也已经看到了,但你想看到我凄凄惨惨戚戚,只怕要失望了。最后给你一个忠告,像你这样的人,最好的便是在边疆给李泽当一个开疆拓土的将领,不要掺合到未来的朝政中去,像你这样的人,被人卖了,只怕还会帮着人数钱。这也算是我给你父亲为我效力几十年的最后一点报酬。”
  刘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转身大步走了出去,没有再回头看上对方一眼。
  像张仲武这种人,就算是落到了这种下场,却仍然有一种气度让人不得不服气。
  走出房屋,却意外地看到了韩琦背着站在一株梅花之下,正仰头观看着那星星点点盛开的梅花。
  “张仲武给了你什么建议?”韩琦含笑问道。
  刘岩一怔,这些人一个个的都跟妖孽似的,竟然猜到了张仲武会给自己说点什么。
  “他说我这样的人,只适合在边疆开疆拓土,不要掺合朝政!”刘岩老老实实地道。
  “说得倒也有道理!”韩琦点了点头:“此战结束之后,我准备自请为营州总督,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着一起在营州合作一次?”
  “为什么是我?”刘岩指着自己的鼻子,讶然道。
  “很简单啊,一来你熟悉辽东,现在辽东虽然被打下来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不会太平的,匪患将是最大的问题,你这个辽东最大的山匪,可以帮着我剿匪啊!”韩琦笑道:“二来,你的老婆燕五是秘营的人,你的部将范建范同,都是内卫的人。”
  听到这里,刘岩突然明白了过来韩琦为什么要拉上自己了。因为现在的他,似乎也需要向李泽证实他的忠心。
第九百七十九章:惶恐之极
  这一段时间以来,武邑一直沉浸在一种很有趣的氛围之中。
  早先包括李安民章回等人突然离开武邑去了山东即墨,便让武邑人猜测不断。作为当下的政治中心的武邑,即便是街着贩卖杂货的小贩,张口闭口之间,也能对国家大事不知真假地来上几句。
  接着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道出了李安国等人去即墨,是因为发现了李氏的祖坟所在。而接着,更大的瓜就一个接着一个的爆了出来。
  李氏的祖上居然是即墨候。
  而即墨候是当年秦王一系的分支。
  秦王何许人也?
  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了,因为在历代皇帝的有意无意的打压之下,关于当年开国时秦王的功绩,已经是愈来愈少有人知道了。
  但现在,尘封多年的往事,突然就被扫去了尘埃,摆在了桌面之上。
  不管是在私人的宴会之上,还是在客栈酒楼茶馆里,甚至就在简陋的路边早点摊子上,大家也都在议论着这些事情。
  古旧市场之上突然出现了很多过去被禁绝的书藉,一些有名人士的私人日记出被开始叫卖。说书人拍着惊堂木开始讲述当年秦王的赫赫战功。
  唱曲的拉着三弦,咿咿呀呀地唱起了过往的爱恨情仇。
  “原来如此啊!”很多以探询式的问话开始,到以这几个字结束,大家连连点头,恍然大悟。
  武邑是现在整个北地的政治经济中心,往来客商,官吏不知凡凡,这些事情,也旋即随着这些人的走南闯北而传遍了天下。
  李相李泽是秦王后裔这件事情,竟然将还在进行的灭梁之战,辽东之战都给压了下去。
  毕竟相对于战争而言,武邑人已经习惯了胜利。对于这两场关乎天下大局的战事,他们的关心程度远远不及这一次的李氏祖坟事件。
  反正战争肯定会以胜利而告终的,胜利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情况之下,很难引起人们的兴奋了。反倒是李泽李相这种身世之上的大反转,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难怪咱们李相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啊!原来是当年秦王后裔,你知道秦王是谁吗?那可是开国之时赫赫有名的天策上将,据说大半个大唐都是秦王打下来的哦!”
  诸如此类的话语,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