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984

  “当然,因为这汗血宝马的产地,马上就要归我们了。”李泽挥了挥拳头。
  柳如烟带着一群人在院子里继续欣赏着这批宝马,归来的厉海,却是跟着李泽进到了公厅之中。
  “这么说来,我们在大宛遇到了麻烦?”用了大约半个时辰,听完了厉海的汇报,李泽微微皱眉道。
  “是的,李相!”厉海点头道:“这一批汗血宝马是我们最初攻击大宛之后得到的,但接下来,我们在大宛碰到了大食骑兵,这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后分析,很有可能是我们在西域各地的狂飙猛进让大宛感到恐惧了,为了避免被我们灭国,所以投靠了大食。”
  李泽沉吟片刻道:“那些大食骑兵的战斗力如何?”
  “还是很强的。打起仗来悍不畏死,绝对会是我们的一大劲敌。”厉海认真地道。
  大食骑兵,也就是阿拉伯骑兵了!
  有信仰的人军队,就是麻烦啊!李泽在心里暗自道。
  “薛平准备如何应对?”
  “对于大食骑兵,我们了解得不多,对方来了多少人?有多大决心参于这场战争?对方实力如何?是不是国家意志?这一些我们现在都还一无所知。所以薛督的意思是,先站稳目前的地盘,一边努力经营西域,打牢后方根基,一边派人去摸清对方底数,再作打算!”厉海道。
  李泽点了点头:“这是一个稳妥的做法,也符合薛平的一贯作风。”
  “薛督请求李相让宁夏的张嘉兵团提前做一些准备,一旦对方有大举来攻的意思,恐怕需要张嘉兵团作出支援,现在我们在西域的兵力,如果单独应对大规模的大食军队的话,是力有未逮的。”
  “这个自然,这些年张嘉一直便心心念念的想进军西域。”李泽笑道:“如果有需要,张嘉所部,将人直接进入西域的。公文马上就会发出,让张嘉在这个冬天作好一切战争准备,明春,他就可以开拔了。”
  “如此那就太好了。”厉海喜道。
  “这一去好几年,难得回来一趟,好好地玩一玩吧!”李泽笑看着他:“洛阳已经收复了,想回故乡去瞧一瞧吧?现在裴矩是河南总督,他是你的老上司了。”
  “家里变化真大!”厉海连连点头道:“这一次回来,的确要好好地看一看,不少同僚托我带回了家信,礼物,也都要一一送到。”
  “那我也就不耽搁你了,去忙你的吧!”李泽笑呵呵地看着对方道。
  厉海急不可耐地告辞离去,李泽亲自送他到了公厅门口,看着他消失在视野之中后,走回到大案之边,伸手按住大案一侧的一个地球仪,缓缓地转动到一个位置。
  “恒罗斯之役!呵呵,呵呵!”他不由得冷笑起来。
  恒罗斯之战,唐军是打输了的。两万余大军,最后只回来了三千人左右。但那一战,唐军仍然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大食骑兵虽然赢了,却也惊惧于唐军的战斗力,双方置此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随着后来唐军逐渐退出西域,双方就基本没有再接触了。
  西域的土地,李泽肯定是要将其纳入大唐版图的,但再往前去,可就到了中亚了,对于那些地方,李泽就没有对土地的渴望了。太远,即便拿到手,也很难管理,但控制,影响,却是必须的。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要击败大食人。
  大唐人不要你们的土地,但却要控制你们的思想,影响你们的行为。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要以武力为后盾。没有强劲的拳头,想要靠仁义道德去感化对方那是痴心妄想,想要用生意财帛去打动对方,只会让对方更起觊觎之心。唯有在雪亮的刀子的帮助之下,显赫的武力镇压之下,才有可能保证这一切能顺利地完成。
  当然了,刀子可以隐在幕后。
  只在必要的时候出场。
  淳于越拿着厚厚的一叠案卷出现在了李泽的公厅之中。这位刑部尚书,最主要的工作,其实是一直在重新编纂,修订大唐律例,刑部实力很少亲力亲为,一般都交给了两位侍郎来主理,充当着一个合格的橡皮图章。
  但这一次不同。
  这一次送过来的两个人身份都非同寻常,一个是康居的国主以及国内的一众高官显贵,村长再小,那也是个官啊!豆沙包那也是不折不扣的干粮啊。别一个就更不用说了,声名赫赫的辽王张仲武,论起大唐诸人对其人的看重,更要远甚至康居的国主。
  所以对这两个人的审理,便需要淳于越亲自出马了。
  “李相,这是康居国主石勒及国内一众贵族们的案卷。”将厚厚的一叠案卷放在李泽的面前,淳于越道。
  “我就不看了,你直接说你的看法!”李泽道。
  “康居在我大唐退出西域之后,对我大唐子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淳于越的胡子飘了起来,显得极是愤怒:“掠夺唐人财富,肆意杀害唐人,掠唐人为奴,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超过五万唐人遇害。”
  李泽的脸顿时黑了。
  “该怎么判?”
  淳于越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刑部对于这个案子最后的判罚有争议,有人要求直接处死这些康居贵族,但有人也说西域情况比较特殊,为了笼络人心,安定地方,应当从轻判罚,更有甚者,有人要求赦免康居国主。”
  “放屁!”李泽勃然大怒,“是那些混帐提出的这个建议?”
  淳于越干咳了两声道:“李相息怒,这不过是就事论事,大家提出各自的看法,根子上都是为了大唐好的。”
  李泽重重的一拳擂在桌上,道:“不必多言了,这些人都该死,公布他们的罪行,明正典刑,我们要让所有的人看到,但凡对我唐人不利者,康居国主就是他们的下场。”
  “杀,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此人对唐人犯下的累累罪行,便是杀个十次也是够够的了。”淳于越道:“可眼下,薛平不是在大宛遇到了困难了吗?如果杀了石勒,大宛就更加要抵抗到底了。”
  李泽冷笑一声:“哪又如何?夷人畏威而不怀德,永远不要希望可以感化他们,所以先用兵威征服他们,才能谈得上其它。是以对大宛这一仗,是必然要打的。现在大食人掺杂了进来,正好,当年的恒罗斯之战,我正想打补回来呢!当年的二万多唐军饮恨恒罗斯,我们必然是要重返哪里,去迎接我们的英灵归乡的。”
  听到李泽如此说,淳于越知道这已经是李泽的最后决定,当下便点了点头:“那好,回头我便组织一次大型的公审,这个地点,便选在大校场吧,允许所有在武邑的人前来旁听,观看,现在武邑不仅有本地人,还包括着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外乡人,海外的那些商人也是极多的,让他们看一看,听一听,我想也是有震慑的。毕竟现在我们大唐人远赴海外经商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你这个想法好!”李泽一听之下,倒是两眼放光,“要办就办得盛大一点,搭上台子,主审台,旁听席都要搭建,对于那些海外来人,番夷外族,更是要求他们必须到场,给他们最好的位置。不仅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对于犯我大唐天威者的人的凌厉手段,也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绝不会杀死一个无辜的人,所以,这一次受审的康居贵族,该死的一定得死,但那些老弱妇孺没有血债的人,却也不能受到牵连。”
  “这么一来,时间就要推后了,李相以为什么时间开始最好?”淳于越问道。
  “等我从镇州回来的时候再开始吧!”李泽沉吟了一会儿道:“这一次去镇州,只怕是不大太平的。”
  淳于越点了点头:“内卫突然派了八个卫士到了我家,我问是为什么,他们也不说,是与此事有关吗?”
  “有关,这一段时间你不管到哪里,都要带上足够的卫士。”李泽笑道:“没什么大的事情,就呆在武威书院不要出门吧!”
第九百九十一章:解惑
  李泽见张仲武的地方,既不是在刑部大牢,也不是在自己的公厅之中,而是选择了茶室。当被换了一身常服的张仲武被带到这个地方,看到对面亦是青衣便服的李泽正盘坐在几前,神态自若地烧水泡茶,倒是楞怔了好一会儿子。
  他一直是作为李泽的对手存在着的,毫不骄傲地说,他也认为自己一直是李泽最为强悍的对手,曾一度让李泽面临着生死霎那的困局。
  本来以为作为败军之将的他,今日会有一场羞辱在等着他,他也作好了坦然面对的心理准备,毕竟成王败寇,胜利者是有理由骄傲的。却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场面。这让他瞬息之间对李泽的感觉便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此人气度渊停,不骄不燥,果然,一个总是胜利的人,是有着他的独到之处的。易地而处,张仲武不觉得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击败了最强大的敌人,他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请坐!”李泽抬起头来,面容平和,指了指对面的一张蒲团。
  张仲武回头看了一眼押解自己的卫士,那些人轻轻地掩上了房门,退了出去。他掀了掀眉毛,大步走到李泽对面,盘膝坐下。
  “你不怕我暴起袭击你?”同样的话,他问了公孙长明,今天却又问起了李泽。
  李泽一笑道:“我可不是公孙那样弱不禁风的人。自小开始,我便一直在刻苦习练武艺,纵然比不得你们这种百战之将,但招架几下还是没问题的。”
  说到这里,他又指了指身后的屏风,“那后面还坐着好几个百人敌,你哪里有机会?”
  对于李泽的坦然,张仲武大笑:“想不到权倾天下的李相,也这么怕死吗?”
  “大业未竞,自然不想死。都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深以为然。所以作好万一的准备,总是不会有错的。”李泽提起茶壶,将面前的六个小杯子一一倒满,然后推了三个到对方的面前。
  张仲武端起了茶杯,倒进口中,在嘴里打了几个转,咕嘟一声吞了下去,咂吧了几下嘴,又拈起一个,却是放在鼻间深深地嗅了一会儿,这才喝了下去,放下茶杯,叹道:“如此冲泡茶的办法,听闻也是你发明的,比起陆羽的那一套,我更喜欢这种的先苦后甘的茶水。你还弄出了铁锅,搞出了一套套的新奇的菜肴,我很奇怪,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有时间浪费在这个上头呢?”
  李泽慢慢地品着茶,笑道:“因为我这个人啊,好吃,好喝,绝不想让自己受一点点的委屈。就说喝茶吧,哪有那么多的说道和繁复的仪式,我最喜欢的就是拿着滚烫的开水一冲而就,至于你说的那个我写的茶经,只不过是让一些闲人在闲着没事的时候找点事儿作,也让某些人自以为比牛饮者高雅高端一些罢了。有一句话怎么说来说,生活嘛,总是要有些仪式感的。”
  张仲武大笑:“这倒与我的看法相同,你的茶经大行于世之后,每当我看到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们在那里煞有介事的搞来搞去的时候,便有些想笑,我喝来也不觉得就比我胡乱冲泡的香一些。”
  “重要是茶叶,是水质。”李泽道:“这些手法嘛,只不过是让你看着赏心悦目罢了。”
  张仲武点了点头,简单的一番对话,却是让他对李泽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毫不自谦地说,我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击败而且活捉了我,你一定非常开心吧?”张仲武逼视着对方,问道。
  李泽摇了摇头:“开心自然是开心的,毕竟辽东这片广袤的土地终于归到了大唐疆域之内,这是一件大好事,落在我手里,可比落在你手里强多了。但说句实话,你可算不得我最大的敌人。”
  张仲武冷哼一声:“我不是,难道是南方的向训吗?”
  “他,还不如你呐!”李泽笑道:“蝇蝇苟苟之辈,他要是落在我的手中,可不会有你这样的待遇。我压根儿就不会见他,更别说让我亲自泡茶了。”
  这话说得让张仲武心里舒服了许多。
  “这么说来,我还是一个特别的了!”他抚了抚胡须,很是骄傲地道。
  “你有这个待遇,是因为我要酬你过去在边境之上与契丹十余年苦战之功。”李泽道:“当年大唐势衰,而契丹却大有兴起之势,如果不是你在边境之上十余载苦战,打断了契丹人的复起之势,彻底扼杀了这个种族的崛起希望,指不定现在的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张仲武默然半晌:“你立国之后,必然也是要修史的,像我这样的人,至少也会占上一点篇幅吧,你会记录我的这些功绩吗?”
  “当然,该是你的,便是你的,功劳也好,罪恶也罢,都会客观地记录在案,是非功过,后人也自然会有一个评价的。”李泽道:“其实不仅仅是这一点,这六七年来,你在辽东开拓的功劳,也不会抹煞你的。”
  “我去辽东,是你逼着我去的!”张仲武叹道:“那时候的你,打得便是让我去替你开垦这荒芜之地吧?”
  “自然!”李泽道:“辽东地域广袤,却种族众多,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名义上说是大唐的疆域,可大唐却从来没有真正在这个地方展开过实际有效的统治,历史之上,多次被别有用心之人占去,比方说高丽同。这六七年前,你不仅仅是赶走了高丽人,还在这里实施了有效的统治,这让我们接手之后,会省下很多的功夫,会让我们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让这片地域真正地融入到大唐主流当中。”
  “为他人作嫁衣裳!”张仲武仰天长叹:“公孙长明没有说错我。从你把我撵去辽东的那一刻,你就已经盘算到了今日是不是?”
  “也不尽然!”李泽坦然道:“在当时,这只是一种盘算,一种谋划,至于最后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结局,其实心中并没有底。假如你在辽东深得民心,在那里经营得风生水起,假如你对高丽的盘剥能让他们承受,使得他们不彻底倒向我们而是与你一起同心同德,那我们想要击败你,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会允许我裂土封疆吗?”
  “当然不会!”李泽笑道:“如果你能做到那些的话,我只会在一统天下之后,在大唐实力完全能够轻易地碾压你之后,再向你发起进攻。我不会容许大唐的疆域之上出现这么一个缺口的,大唐的土地再多,也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任何的割据都是不被允许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