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7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984

  宫里有不少的太监宫女,都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但自己贴身的那些,能自由进出这间宫殿的人,却都是从武邑跟着自己一起过来的。
  “我不是什么娇贵的人,以前,我是一个苦人家的孩子。什么样的天气也得出去干活。”古川伸出了手,道:“你瞧瞧上面的这些茧子。所以啊,这天气再冷,我也是不怕的。”
  女官抬起头,“卑职拿过来的那些药水,只要坚持泡,再泡上一段时间,这些茧子就会消失了,以后您的这双手,再也看不出来任何辛苦劳作的痕迹。”
  “你们很厉害,比广州那边的人要厉害得多!”古川由衷地道。
  女官嘴角向上牵出一个孤度,有些不屑一顾地道:“术业有专攻,我们是专业的。他们算什么,就算是做假,我们也要当成真的来做,一丝一毫的破绽都不会留给别人。”
  “可假的就是假的,只要是假的,总是有破绽的。不是说雁过留痕,人过留声吗?”古川道。
  “破绽当然是会有的,但只要不让人发现破绽,那破绽也就不成其为破绽了吗?”女官淡淡地道。
  “可我这个人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破绽。”古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以后当我没用的时候,我这个人也会消失吗?”
  女官皱起了眉头:“你想得太多了。”
  “不能不想啊!”古川低声道:“虽然李相承诺会让我活得很好,可是大人物的承诺,永远是不可信的。就像广州的那些人,明明承诺会让我的父母过上最好的日子,可最后,却杀了他们。”
  “李相说过的话,从来没有不算数的。”女官有些恙怒了:“李相要么不承诺,承诺了,就一定会兑现。”
  “或者对你们来说是这样。”古川道:“但我也无所谓了,只要李相能帮我帮了那血海深仇,死也就死了。”
  “我劝你还是不要胡思乱想,这样过得更快一些。”女官盯着他,道。
  “本来我是不会想这么多的,可是你们一直让我读书,教我这,教我哪,倒是让我明白了不少事情。”古川道:“其实,我学这些有用吗?”
  “当然有用。”女官道。“不说这些了,屋里已经准备好了宵夜,陛下用一些吧。”
  “一起吃吧!”古川道。“而且,你也别老是陛下陛下的叫我了,你明明知道我是一个假的,我叫古川,私下里,你就叫我古川吧。”
  “这可不行,一些事情很容易养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指不定在什么不经意的时候就露出了马脚。”女官摇头道。
  古川摇了摇头:“你所说的专业,是吧?”
  “差不多!”
  “看来我也真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皇帝才行啊!”古川道:“这么说起来,你我算不算是同僚呢?”
  女官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还真算是同僚。
  高象升向前跨出了一步,就是那么一步,他就从辉煌的所在,到了一片阴影之中。回望着身后那一片灯光和灯光之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再看看冷清的宫城,他暗叹了一声,迈步向内走去。
  宫城的守卫,自然是认得高象升的。
  他的那张脸,便是自然而然的通行证。在外面,高象升自然是蒙着脸的,但进到了这里,他却是取下了蒙面巾,那张脸,对于他来说,便是勋功章。
  宫城的守卫躬身向他行礼,他点了点头,大步走了进去。
  轻轻地走进了宫殿的大门,厚厚的地毯让他的脚步之声几无可闻,站在一根柱子之后,他默默地看着那个正在女官的服侍之下吃着宵夜的年轻人。
  果然是极像。
  高象升再度轻叹了一声。
  眼下这个是假的,广州那个才是真的,但对于他而言,却是只能将眼前这个当成是真的。这让他心里对死去的李俨极为愧疚。
  “陛下,不是臣昧了良心,如果太子他能够安心地呆在武邑,臣不管怎么样,也要保全他的一条性命。可是现在,他去了广州。殿下不明白了,大唐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不管他去了哪里,都摆脱不了傀儡的命运。时也,势力,不以人力为转移。臣也曾努力过了,但终究是拗不过大势。”
  他拭了拭眼角的泪花。
  “李相说得对,这天下,终究还是以民为重的。臣不想再看到天下生灵荼炭,不想再看到兵戈交加,不想再看到妻离子散,我只想看到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而这一切,只有李相可以做到。”
  “公孙老儿说得没错。这个时代选择了李相,而李相也会带着我们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这段时间里,我读了李相的民族论,国家论,我觉得有一双手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我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相比于一家一姓之天下,天下人的天下,显然是更好的一个选择。”
  “我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
  “直到死去。”
  “大唐不会死!”
  “大唐一直会在!”
  “即便将来李相登上了皇位,但他亦是继承大唐,他是秦王的后裔不是吗?”
  “所以,您将会永远在宗庙之中享受香火。”
  今天,李泽与他进行了一场坦承的谈话。
  李泽希望高象升留下来主掌内卫,田波则是另有安排。但高象升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对于他而言,长安是一个伤心地,长安会让他睹物思人,睹物伤情。以前呆在这里,是为了将自己心目中的这块神圣的地方,从伪梁的手里夺回来。
  这不仅仅是家恨,更是国仇。
  而现在,大唐朝廷重回长安,他就一刻也不想再留下了。
  他要去益州。
  他要去将伪梁的余孽彻底打倒。
  这算是他为酬谢李俨对他的信任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高象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柱子后面走了出来。
  女官抬头看见高象升,微微一愕,躬身行了一礼。
  “高将军!”
  “你下去吧,我与陛下有些事情说!”高象升道。
  “是!”女官转身,走出了房间。
  高象升目不转睛地看着古川。
  古川是第一次看到高象升,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但却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必然不同寻常,要知道,自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像这样私下里见过任何一个大唐朝廷的高官。而这个人,却能堂而皇之的一个人走到自己的面前。
  他正襟危坐地看着这个人。
  “陛下,我叫高象升,以前是大唐监门卫的中郎将,现在,则是大唐内卫的副统领!”高象升道。
  古川马上知道了这个人是谁。
  高象升看着古川,聊天一般地开始讲起了过去李俨,李恪的一些事情。很多事情,都是李俨的一些比较隐秘的事情,也有李恪幼年时候的一些趣事。
  高象升慢慢地讲着,古川则聚精会神地听着。
  不知不觉,便是一个时辰的时间悄然流逝。
  “陛下,这些事情,您一定要记清楚。”高象升道:“您的事情,知道最终真相的人,并不多。而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有不少的人会来拜见您,这些人有远枝的宗室,有流落到北地的勋贵,陛下万不可在这些人面前露出马脚。”
  “我会牢牢的记着的。”古川认真地道。
  高象升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大步向外走去,再也没有回头。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小人物的日子(上)
  徐泫坐在屋中,长吁短叹。
  已是时近正午了,但他家的大门依然紧闭着。
  徐泫的家在长安亦算是一个小康之家,而这,得益于徐泫长安县副捕头的身份。因为这个身份,这些年来,他也积攒了小小的一份家财。
  但这个身份,却让他现在惶恐不已。
  身为捕头,这几年来,他参与了不少抓捕唐人谍探的行动,更重要是,当初在梁军入长安的初期,不少的大唐勋贵因为不肯屈服参与或明或暗的反抗而被抓捕时,他也都有参与。这些人,最后都被撵去了北地。
  但现在,这些人回来了。
  就是前几天,长安县捕头的家被砸了。因为当年曾经被迫害的某些人的儿子在北地参加了唐军,现在已经是一名校尉军官,回来之后找上门去,当场便将那副捕头殴伤,最后还将他拖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徐泫不知道这样的噩运什么时候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爹,我饿!”两个孩子,大一些的十来岁,已经懂事了,默默地坐在一侧,另一个却只有五岁,还是懵懂的年纪,此刻抱着徐泫的膝头,泫然欲泣。
  家里没粮了。
  城里有赈济的粥棚,但徐泫不敢去领。
  “大郎,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捕头,不过是奉命行事,也怪不到你头上吧?”妻子田氏愁容满面,但两个孩子挨饿,却也由不得她不说话。
  “你知道什么?我做这个副捕头,这些年来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现在只怕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陈久就是一个例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