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84

  “如果我是王沣,此刻必然是设伏于半道,等着李公率部出城救援,打李公一个措手不及。此时李公手中甲士不到两千,府兵不足一万,而王沣,手中至少有三千甲士,数万府兵,还得加上有可能存在的契丹骑兵,李公自问,如果半道被殂,可有胜利的希望?即便能战而胜之,李公又还有多少力量可以前往河间救援大公子?”
  李安国与身后一众将领都是哑口无言。
  “到时候,李公不但救不得大公子,连自己也要陷身进去,公孙长明不先祭奠李公一番,以后又哪里还有机会?”
  尤勇听得脸色大变,向前一步,对着李安国道:“节帅,公孙先生言之有理,还请节帅三思。”
  李安国闭目片刻,复又睁开:“我若不去,澈儿必败无疑。”
  “李公若去,成德难保。”公孙长明正色道:“李公,恕我直言,现在的成德,李公才是擎天之柱,若无李公,成德不存。大公子吉人自有天相,或者能够突围而出。”
  “公孙先生觉得有这个可能吗?”李安国叹了一口气,问道。
  “有,如果大公子能当机立断,不往成德方向走,而是往章武方向去,便有一线生机,如果占据了章武方向的横海柳成林部能前往救援或是接应,则希望更是大增。李公,请恕我直言,此时此刻,大公子只能自救了。”公孙长明向前一步,道:“大公子手中有四千甲士,近三万府兵,如果指挥得当,决断及时,能够当机立断往章武方向退去,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李安国仰天长叹了一声,将手中马槊狠狠地扔在地上,转身向着大堂内走去,一众将领有些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公孙长明,紧跟着李安国又重新回到了大堂之中。
  公孙长明也跟了进来。
  “公孙先生,现在我该如何做?”李安国道:“我心如乱麻,已失了方寸。公孙先生可有教我?”
  “事已至此,此刻,唯有固守深州了。”公孙长明道:“第一,征召深州所有能征集到的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第二,急令镇州,翼州两地以最快的速度征召所有能征集的力量前来深州救援。其三,令赵州李安国集结力量,杀入振武,使得王沣分心他顾,不能集结所有力量进攻深州。”
  李安国点了点头,对尤勇道:“按照公孙先生所说的,马上下达命令。同时传令成德所有州府,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公孙长明欣慰地点了点头,李安国总算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
  “李公,不管是镇州还是翼州,重新征召府兵,筹集粮草,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少则半月,多则一月,只怕他们才能抵达深州,而这段时间内,我们就只能依靠手中现有的力量来守卫深州了。好在深州城池坚固,前期又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军械,后勤方面还是没有太大压力的。外面的那些后勤大营,要用最快的速度搬进城内来,城外,我们没有多余的人手去设立防御阵地了。”
  天色刚刚放亮,深州全城便已经响起了警钟之声,一匹匹快马从城内奔出,向着四乡八里狂奔而去,他们有的是去镇州翼州赵州报信,有的则是去深州治下的各地征集府兵,刚刚苏醒过来的深州百姓,也被这大清早便响起来的警钟之声给惊呆了。
  警钟响起的时候,胡十二拖着他的粪车出了城,在道路之上蹒跚前进,听到警钟之声,他回过头来,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切都被公子料中了。
  向前再走了一段路,路边站着一个挑着货郎担子的汉子,粪车停了下来,两人相隔着大约一步的距离,胡十二低声道:“马上回武邑去,告诉公子,成德败了。”
  “知道了。”
  看着汉子还准备挑去他的货郎担子,胡十二斥道:“丢了,去秘营联络点,那里备了有全套的衣裳,令牌,你冒充成德节度府的亲卫快马加鞭回去,这样子上路,走不多远便会被征兵的官兵抓住又拉回深州来。”
  汉子听了胡十二这话,立即便将货郎担子往旁边的草从中一扔,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胡哥,你不走吗?你呆在深州,肯定也是要被拉夫的。”
  “我不走,我走了,刚刚经营出来的一点局面,岂不是又要散架了?”胡十二毅然绝然地摇了摇头:“就算被拉夫我也不怕,你胡哥我可也是练了好多年的练家子,怕个屁?”
  “胡哥,这可是大军作战。”汉子劝道:“你即便这样回去,小公子也绝不会怪罪你的。”
  胡十二笑道:“滚你的,老子还要你来担心,老子现在正在奋斗着能让公子有朝一日也给我赐姓为李,就像李浩李瀚李泌一样,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即便我胡十二打不过这三个家伙,但也能为公子立下汗马功劳,甚至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强。”
  汉子拱了拱手,不再说话,转身一路飞跑着离去。
  胡十二走到汉子仍到草从里的货郎担子,从里面翻找了一阵,将内里的大部分东西塞到自己怀里,这才重新回到路上,拉起他的粪车,正准备前往收粪的地点,官道之上却又响起了密集的马蹄之声,抬头一看,他立刻又往后退了几步。
  这一次来的骑兵是从瀛州方向而来,大约有两三百骑。
  这些骑兵来得极快,顷刻之间掠过了胡十二的身侧,胡十二一眼便看到了打头一人正是深州刺史苏宁。
  来到深州之后,他可是费了些力气将这些人的容貌都弄清楚了。现在的苏宁,一脸的气急败坏,整支骑兵队伍一副丢盔弃甲的模样,大部分人身上都血迹斑斑,有的甚至受伤不轻。骑士的最中间,就有人被捆扎在马上,显然是因为受创太重,连驾驭马匹也做不到了。
  看来真是一场大败呐!连苏宁都成了这副模样了。
  等到马车过去,胡十二再度拉起了他的粪车,向着目的地走去。
  送完了这一趟,就回城去,自己这样的壮丁,当然是要被征去当兵的,稍稍露一点自己的本事和见识,弄个小头目还是可以的,再想办法把城里的几个手下也弄到自己身边来,这样便有了小小的一点资本。这样的一场战斗,对自己而言,说不定也是一次机会,要是能活下来并且立下功劳的话,说不定还能弄个军官当当。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自己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公子不是说过,想要收集更高端的情报,那收集情报的人,也必须站在这些高端的人当中才有可能吗?这一次,自己可以试一试。
  成德大败,大部分军官说不得都要去阎罗王那里报道了,自己在秘营受训多年,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能力显露出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说不定会爬得很快的。
  他愉快地哼起了小调,脚步轻快地向前奔去。
第一百二十九章:扣押
  刺史府门外,苏宁翻身下马,向着大门之内狂奔,跑得太急以致于他在高高的大门门槛上一绊,竟然重重地摔进了门内,头盔脱落,骨碌碌地在地上滚动到一边。苏宁却是丝毫也顾不得,披头散发地爬起来,一边向着大堂跑去,一边嘶声大喊着。
  “姐夫,姐夫,快发援兵,澈儿危险了。”
  跑进大堂,且见李安国高坐在大堂正中,两边兵将林立。
  “姐夫,你已经得到消息了吗?太好了,兵马都调配备好了吗?快,马上,去救澈儿。”苏宁喊道。
  李安国眼中闪过一抹痛苦的光芒,摆了摆手。
  “苏宁,你累了,下去好好休息吧,其它的事情,你不要管了。”李安国沉声道。
  苏宁一怔,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李安国。
  “姐夫,你什么意思?我要去救澈儿,发兵,快发兵啊!”他往前冲了几步,双手抓着李安国面前的大案,红着眼睛吼道。
  李安国沉默片刻,才缓缓地道:“我们兵力不足,振武王沣此刻必然在半路之上等着我们出城,此时出击,便如同飞蛾扑火,澈儿,只能自救了。”
  “你说什么?你说什么?”苏宁脸上的表情有些扭曲,“那是澈儿,是你的儿子。”
  李安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知道,但澈儿一人之安危,与整个成德却是无法相比的。我不能赌上整个成德去救澈儿。”
  苏宁怔怔地看着李安国,一步一步地向后退着,喃喃地道:“澈儿,我就说过,你不听我的话,一定是要后悔的。”
  他突然转身,向着大堂外跑去。
  李安国摆了摆手,两边的军将猛然扑了出来,将苏宁扑倒在地,死死地将他按住。
  苏宁拼命地挣扎着,大声吼叫着。
  尤勇走了过来,俯身从苏宁的腰间抽出了横刀。两边军将苏宁挟持着站了起来。苏宁挣扎着还想再吼叫,嘴巴一张,却是立即被人堵上了嘴巴。
  尤勇大步走向门外,外面,还有跟着苏宁一起逃回来的数百甲士。
  李安国走到了苏宁的面前,两手搭在苏宁的肩上,低声道:“阿宁,澈儿是我的儿子,我最看重的儿子,对于他的安危,我只有比你更担心。但成德上下数十万人,还有跟着我打拼了这么多年的兄弟们的身家性命都系在我的身上,我不能意气用事。”
  苏宁死死地盯着李安国,血红的两眼竟然流下泪来,脑袋用力地摆动着。但身后的军将立即固定住了他的头颅,让他不得不正面李安国。
  “上了战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你难道忘了当年你大哥的事情吗?为了那场大战的胜利,我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你大哥被围数十天之后在突围之中战死。但最后,我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杀死你大哥的那支军队,被我们最后杀得一个也不剩了。现在的情形何其相似,我不能因为澈儿是我的儿子,就葬送了整个成德。生,是他的运,死,是他的命。”
  苏澈喉咙里发出了呜咽之声,如同濒死的狼一般地嗥叫,大堂中人闻之无不色变。
  “不出三天,王沣的兵马等不到我们出城,必然会前来攻打深州。”李安国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深州,你累了,好好地歇着吧。等身体恢复了,我还需要你出来帮着我报此血海深仇呢!”
  说完这番话,李安国摆了摆手,数名军将立即挟带着苏宁向着后宅方向而去。
  大门之外,尤勇按刀而立,虽然只是一人,却让刚刚从战场之上下来的数百甲士凛然而不敢语。刚刚他们听到苏宁的喊叫之声,立即便向大门涌来,想要冲进去,门口卫士抵挡不住,连连后退之际,尤勇大步而出。
  往那里一站,这些深州甲士立即便停下了脚步,尤勇每向前走一步,他们便后退一步,直至所有人都退下了台阶。
  站在台阶之上,尤勇淡淡地道:“苏刺史受伤了,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你们归于我的麾下,充任节度使亲兵,有什么问题吗?”
  下面的军将楞楞地看着尤勇,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尤勇也不逼着他们回答,只是冷冷地站在哪里,盯着他们。
  好半晌,一名将领才越众而出:“尤统领,我们刺史他?”
  尤勇看着他,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你们也大致有数。现在成德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最多不出三天,敌人大军必将兵临深州城下。苏刺史关心少将军性命,此时此刻如果还领军作战的话,必然对于整个深州的守卫战事不利,所以苏刺史需要休息,需要冷静。你们都是老兵,也用不着瞒你们什么,等到苏刺史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自然就会重新出来,到时候,你们仍然会回到苏刺史的麾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名将领点了点头:“如此,我们便没有问题了。”
  能成为一名甲士,首先就要是一名老兵,而能成为甲士中的将领,自然战争经验相当丰富,尤勇压根儿就不用瞒他们,将事情明明白白地道出,这些人立即便能明白这里头的含义。现在如果仍让苏宁领兵,有着极大的可能,他们这位苏刺史会带着他们冲出城去送死。
  身为甲士,他们并不怕死,但送死就是另外一件事了。现在上头这么办,不谛于是给了他们一次重生的机会,他们还有什么话说?而且让他们直接充任节度使的亲兵,就更让他们挑不出一点儿刺来。
  并不是不信任他们,也没有惩罚他们这一次的兵败,否则就不会将他们直接调任节度使亲兵了。
  看到这些甲士们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个结果,尤勇倒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些人都是苏宁的亲兵,虽然现在解除苏宁兵权的是成德节度使,李安国更是苏宁的姐夫,但尤勇还是担心有些没脑子的家伙真要闹起来,自己就不得不出手镇压。
  这些人都是甲士,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每一个甲士的战斗力都是宝贵的,如果没有必要,尤勇不想任何一个甲士白白地死在自己手里。
  “好,大家跟我来,对于这场战斗的一些细节,我还有一些疑问要问问大家。”尤勇背着手就这样走进了这些甲士之中,甲士们自动让开了一条道路,然后老老实实地跟着尤勇向着另一侧的一排房屋走去。
  李安国站在城墙之上,身边站着更加瘦骨伶仃的公孙长明。城墙上,城墙外,到处都是在忙碌的人群,城外,更有一队队的百姓在一名名的甲士的带领之下,源源不断地从四乡八里涌向深州。两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深州城抓紧一切时间备战,而离深州城比较近的一些地方的府兵也全部被动员了起来。
  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所有男丁全部都在这一次的征召行列之中。
  “最迟明天,大战就将开始了。”李安国道:“探马回报,王沣的确是在往河间府的要道之上设伏,但等了我们两天不到,便已经拔营向着深州来了。三千甲士,三万府兵,外加五千契丹兵。”
  “看起来张仲武对于契丹的整合是相当有效的,这一次尽然动员了一万契丹兵替他出征。”公孙长明叹了一口气。“这一战,对于我们而言,相当危险,就看镇州和翼州的援兵能不能尽快赶到了。现在的希望,就是横海柳成林能对石毅所部形成一定的牵制,这样我们的压力就相对要小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