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84

  作为苏宁的亲信,杜腾原本以为自己大概要与苏宁去作陪了,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居然毫发无伤,仍然做着他的别驾。
  城下,一队队打马狂奔而来的斥候,风驰电擎一般地沿着吊桥进了城内,城门也缓缓地被关闭了起来,远处的地平线上,大队的契丹骑兵出现在他们的眼中。
  “征召的府兵有多少进城了?”李安国突然问道。
  杜腾先是楞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李安国是在问他。因为他主管的就是这一摊子事。好在他也是一个干才,这些天更是提心吊胆地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事,倒也不至于被李安国问倒。
  “节帅,因为时间太紧,能够征召起来并且赶到深州的也就只有深州城周围五十里范围内的府兵,一共进城了大约五千人,还有一些百姓因为害怕也跟着进了城。”杜腾战战兢兢地道:“这些人进了城虽然说是负担,但属下考虑,这些人大都是那些府兵的家眷,所以也就放进来了,这样的话,这些府兵战斗起来,会更加拼命的。”
  这件事,杜腾的确是自作主张了,深州现在虽然储备着足够的粮草,但谁也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现在想从外面再运粮进来是想也不用想了,太多的不能作战的百姓进了城,对于深州之战来说,的确是一个额外的负担。
  杜腾本以为会遭到喝斥,但李安国沉默了片刻之后,却是出乎意料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不错。”
  “这,这是属下的本分。”
  “其它地方当时也都派出去了军官,你是怎么吩咐他们的?”李安国继续问道。
  杜腾咽了一口唾沫,道:“节帅,当时派这些人出去的时候,节帅说过,最多三天,王沣那狗贼的兵马便会逼近深州,说不定还有契丹骑兵,所以属下就想,远的那些只怕赶不来,就算赶来了,不能集结成军,也只能成为那些契丹骑兵的屠杀对象,所以属下就大胆地让他们见机行事。既可以觅地躲藏伺机偷袭敌人,也可以向周边友军方向撤退,比方说靠近翼州的,在集结起来之后先往翼州方向前进,等到曹刺史的大部队来之后再返身救援深州,靠近镇州方向的也是同样。”
  李安国赞赏地看了一眼杜腾,这位杜别驾这几天的恐慌他是都看在了眼里,但就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此人还能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理有据,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人才了。
  “安排得不错。”李安国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你心中不必忧惧,苏宁不但是我多年旧部,更是我小舅子,亲人。之所以先将他关起来,是怕他在冲动之下坏了深州防守的大局。你也知道他有多看重澈儿,眼下澈儿生死未卜,如果让他出来,不但不能帮到我们,反而会起反作用,等这一阵子过去,事态明朗了,他也冷静下来了,我自然还是要重用他的。他从十八岁就跟着我了,我岂会害他?”
  “属下明白了。”杜腾躬身道。
  “认真做事。你对深州府兵这一块比任何人都熟悉,现在城内拢共二千甲士,他们要作为突击,逆袭的主力,守城之战,要更多的仰仗府兵之力了。”李安国眼睛看着远处愈来愈接近的契丹骑兵,道。
  “属下一定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怠慢。”
  马蹄隆隆,呐喊震天,城墙之上,府兵们脸上变色,不少人两股战战,先期抵达的契丹骑兵也不过一两千人,但铺散开来之后纵马奔驰,气势的确惊人。
  看惯了大场面的甲士与城墙之上的成德军官们却是见怪不怪,尤勇等人甚至连眼皮子也没有抬一下。
  “现在我许诺什么都是空说。”李安国继续对杜腾道:“但你在成德久矣,也知我李安国不是亏待下属之人,此战若我败了,成德变成了别人家的,那自然是啥也不说了,如果我们侥幸赢了,李某人又岂能咽得下这口气去,必然要反攻出去,到时候,对你自然另有任用。”
  “多谢节帅。”杜腾大喜过望,节度使李安国的信用,那倒是有口皆碑的,现在虽然说许的诺还是空中楼阁,但总是有了一些盼头。
  翼州刺史曹信,便是他奋斗的榜样和目标呢!
  “节帅,如果没有别的吩咐,属下这便去做事了。”杜腾拱手道。
  “去忙你的吧!”
  看着此人的背影,李安国点了点头,对黄尚道:“你说得不错,此人是一个人才,起初我还担心他如果重掌了府兵,就会想着去把苏宁弄出来呢,现在看来,倒是一个识大体,知大局的,而且做事相当有能力。苏宁一介莽夫,能将深州治理成现在这个模样,看来倒是因为你与杜腾两人了。”
  黄尚躬身道:“节帅,苏刺史心思简单,不善作伪,但却能放手给属下,实是算一个极不错的长官了。”
  李安国沉默着点了点头。
  “那一夜,属下被苏刺史派的人给看住了,出不得府门半步。但杜别驾恐怕是参与了的。”黄尚想了想,还是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无妨!”李安国挥了挥手,“苏宁是杜腾的直属长官,忠于苏宁,也是他的份内之事,此事,不要再提了。二弟和曹信哪里,我自会去安抚的。”
  黄尚点了点头。
  “节帅,长公子能安然脱身吗?”
  李安国眼中闪过一丝痛苦的光芒,“不知道,可事已至此,他的死活,便只能一切皆由天命了。上了战场,面临这样的局面,谁都没有十成的把握能保全自己。你当年也是上过战场的,当知道战场之上意外何其多也!”
  二人都不再说话,只是看着已经到了城外,绕城疾走的那些契丹骑兵。这些人连云梯都没有一架,现在除了向深州示威之外,倒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城上的府兵,在军官和甲士们一顿整饬之后,倒也是安静了下来。
  公孙长明与梁晗走了过来,站在了李安国的身边。
  “这便是契丹最精锐的骑兵了吗?”李安国指着城下那些契丹骑兵,问道。这些人在绕城疾走的时候,还不忘向城上炫耀一下他们的马术,各种花样玩出来看得城上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府兵瞠目结舌。
  公孙长明摇了摇头:“这不是最精锐的契丹骑兵,其实最好的精强悍的那些契丹骑兵,在历年来与张仲武的争斗之中,已经损失泰半,那些还有些力量的大部族,都已经向北在不断地退去,以图避开张仲武。这些人,只不过是一些势力弱小的部族,没能力远走,便只能臣服于张仲武,为张仲武卖命,充当他的刀子,以此来换取部族的生存。”
  听到公孙长明这话,李安国脸上有些微微变色。眼前这些契丹兵已经强势如此,但张仲武击败了契丹人的那支军队,又该强悍到了何等程度?
  “李公不必忧心。”看出了李安国的担心,公孙长明道:“一个契丹士兵与我们的士兵相争,我们的士兵肯定不是对手,但如果双方都是十个人,则契丹人便只能有六成胜算,如果有百人,胜负之势便能倒转,一上千人,契丹人必败。契丹人对于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对于武器的利用,也仅限于弓箭弯刀这些最基本的武器,至于说战争的手段,他们就更不值一提了。张仲武这些年能打得契丹人抱头鼠窜,军力只占三分,剩下的便是经济上的控制以及各种分化离间的阴谋诡计了。论起玩心眼儿来,十个契丹人加在一起,也不是我们唐人的对手。”
  听着公孙长明这样评价对手,纵使李安国现在满腹的心思,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公孙先生这么说,我倒是放心不少。只不过这些契丹骑兵现在到了深州,只怕我深州那些来不及避走的子民,要吃大亏了。”
  “李公说得不错。张仲武驱使这些人作战的时候,从来是只给一半粮饷的,其它的,都要这些人自己去抢掠,他们粮饷不足,自然便会在深州的土地之上烧杀抢掠。”公孙长明叹了一口气道:“可现在,我们只能忍受。”
  说话间,那些呼啸而来的契丹骑兵,又分作了数队呼啸而去。转瞬之间,深州城下,除了留下了无数杂乱的马蹄印之外,便又再度空空荡荡。
  傍晚时分,振武节度使王沣的大旗,终于出现在了深州诸人的视野之中,看着这一次兵败的罪魁祸首,城上诸将,都是愤怒之极。
  “节帅,对方立足未稳,末将请求率兵出城攻击。”尤勇大步走到李安国身前,抱拳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成德狼骑
  尤勇请战,公孙长明看着他,笑问道:“昔日狼骑,尚能战否?”
  “老而弥坚!”尤勇捏起拳头,在公孙长明眼前晃了晃。
  “拭目以待!”公孙长明大笑。
  李安国倒背着双手,没有看尤勇,而是紧盯着远处振武军正在构筑的营盘外围的那些契丹骑兵,“挫敌锐气,振我威风。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更加重要。”
  尤勇用力地点头:“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去吧!”李安国沉声道。
  尤勇不再多言,迈步便行。一边的梁晗看着眼热,踏上一步道:“尤统领,我去助你。”
  尤勇呵呵一笑,摆了摆手:“不用,你去了,反而是拖累!”
  梁晗愕然止步,跟着是满脸的不服气和恼火,他梁晗什么时候会在战场之上成为别人的拖累的?
  不待他再说话,公孙长明一把拉住了梁晗,道:“成德狼骑,从来都没有超过一百骑,自成一体,自有战法,你一个外人加入进去,那不是助力,真是拖累,会破坏他们的整体性。等会儿你便开开眼界,看看名震北地的成德狼骑是怎么战斗的?”
  “当年镇州决战,我率成德狼骑为先锐,一百骑兵大破王氏中军主力甲士,为最终大获全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安国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背脊也挺得更直了一些。
  “当年那批人现在还剩下了多少?”公孙长明问道。
  “一半吧!超过四十岁的,除了尤勇,都离开了,要么因为年纪大了身上隐疾发作,不得不离开战场,要么进入军队之中成为了军官,现在其中有一半人,都是后来陆续补充进去的。”说到这里,李安国的脸色有些黯然,这其中的许多人,这一次都随着李澈去了河间,只怕回来的机会很渺茫了。
  “屠立春,当年也是狼骑中的一员吗?”梁晗突然问道。
  李安国回头瞥了一眼梁晗,半晌才淡然地道:“是!当时也就是其中普通一员吧,不过胜在年轻,尤勇当时还是对他还是很看重的。”
  梁晗咂巴了一下嘴巴,普通一员?好像这普通一员便能跟自己打一个不相上下吧!对了,当年的屠立春还是一个毛头小子,现在的屠立春可是正当壮年,当年的他,自然是不能与现在的他相比的。
  说话之间,便看到城头之下,一支不过百余人的骑兵队伍已经集结了起来,看到这些人的装束,梁晗总算是明白他们为什么叫做狼骑了?
  包括尤勇在内的所有人,每个人的头盔拉下面罩之后,活脱脱的就是一个狼脑袋模样。
  百名披甲战士,每人手中除了一柄斩马刀,再也没有其它任何的武器。这让梁晗想起了屠立春手中的那柄刀,果然是一个妈生出来的,一模一样。便连这一百匹马,也都浑身裹上了皮甲。在城下那么一站,立刻便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如果有数千骑这样的部队,岂不能横扫北地!”梁晗惊叹道。别看他跟着公孙长明到了镇州的时日不短了,但今天却还是第一次看到百余狼骑全部集中在一起。平时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大部分时间这些人都穿便装,那有现在这样的声势?
  “别看只有百余狼骑,他们一年的花费,足可养一支千人甲士。”李安国道。“数千狼骑?你把我卖了我也养不起。再说了,这百余人,便是在整个成德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还是每年都在挑选,十余年间,也只不过补了五十几个人而已。”
  梁晗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要求也未免太高了吧?
  “澈儿的那五百骑,便是狼骑的替补,如果他们能再打上几场恶仗,能活着回来的,便有了最基本的资格了,只可惜,这一战过后,也不知还能不能有人回来。”李安国痛惜地道。
  说到这个话题,城头之上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数天时间过去了,河间那边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竟然连一个散兵游勇也没能逃回来,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的极端严重性。就算河间府到深州之间,现在有着无数的敌人,但敌人总不能将所有的地方都封死,成规模地逃回来可能性不大,但做为个人来说,潜逃回来的希望其实是非常大的,但现在,却一个也没有。
  李安国其实已经在做着最坏的打算了。
  公孙长明从侧面看着李安国的脸,倒是感觉到年轻时候的李安国,似乎又在这具已经有些苍老的身体里在渐渐地复苏。眼中的神色也一日比一日坚毅,这才是公孙长明曾经熟悉的那个李安国,而不是早前那个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啥都想要,啥都不想失去的家伙。
  吊桥轰然放下的巨声,惊醒了公孙长明的回忆,双手扶着墙垛,他看到洞开的城门之中,成德狼骑飞马而出,沿着吊桥径直冲向了远处振武军的营盘。
  出城之后,这支不足百人的骑兵没有做任何停顿,径自向前冲去,而在奔行的过程之中,以极快的速度便调整成了冲锋队形。
  尤勇并不在最前列,而是在队伍的末尾断后。
  “尤勇也老了啊!”公孙长明叹息了一声:“想当年,最前面冲锋的那个人,总是他。”
  “四十有五了。”李安国也深有同感。“现在最前面那个叫闵柔。名字虽然有一个柔,但却极有尤勇当年的魄力,是下一代狼骑的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梁晗干咳了一声,此时的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屠立春。
  城墙之上,百面牛皮大鼓,在成德狼骑跃出城门的那一霎那便齐声擂响,顿时鼓声震耳欲聋,一下子将梁晗从遐想之中拉回到了战场之上。
  振武节度使王沣自然不会没有防备。大唐几乎所有的节度使都是在战场之上一刀一枪地拼杀出来的,没上过战场的人是极少数。
  军队抵达深州城下开始筑营,自然有精锐甲士列阵防备,更有陆续归来的契丹骑兵在战场之上游戈,但在看到出城的那支高举狼旗的不过百余人的骑兵的时候,他的脸色还是微微变了变。
  成德狼骑,对于他们这些与成德相邻的人来说,又怎么会陌生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