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84

  柳如烟眼睛一亮:“那是不是说,以后澹儿也能成为这个最高委员会的核心?”
  “哪就要看他的能力了。”李泽摊了摊手:“我能成为这个最高委员会的核心,是长期以来一点一滴的积存起来的,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其他的委员,都会竭力配合他。如果他不行,这个核心自然就会旁移。也不仅仅是澹儿,宁儿为什么不可以呢?要是以后宁儿特别出色,能让所有人服气,那宁儿便能成为这个委员会的核心。”
  柳如烟脸色有些不善:“难不成宁儿还能成为一个女皇帝吗?”
  “这怎么可能?”夏荷在一边赶紧道。
  李泽微微一笑道:“要想成为这个最高委员会的核心,并不见得就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啊!也许到时候宁儿能做到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呢!总而言之,在这个体系之中,谁想做这个核心,那就得比其他人都出色。皇帝必须是我们李家的后代,如果他足够出色,就能实际领导这个帝国,如果他能力平庸,那就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
  “我们的后代,自然也会成为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人。”柳如烟信誓旦旦地道。
  “那可不见得!”李泽摇头道:“出生在我们家的人,从他呱呱坠地伊始,他们距离终点线就只有一步之遥,他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可以说并不多。也许他们只需要跨出一步,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而其它人呢,则需要拼命地奔跑,努力地奋斗,才有可能接近这个终点线。而在这个奔跑,奋斗的过程之中,他们遭受的挫折,所遇到事情的复杂,绝不是我们这样家庭出生的人所能想象的,而这,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九成的情况是,我们的孩子,以后在处理繁杂的国家事务甚至于国际事务之中,其能力,远远比不上这些一步一步地从下面奋斗上来的。”
  “可我们只需要跨出去一步就能抵达目的地!”
  “话是这样话!”李泽笑道:“但其他人,心中会有一个比较的。而且,我努力建立起这样一个体系,就是要让所有人在选择这个核心之上必须慎重,因为他们的选择,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这个帝国的路,能不能走得顺利。”
  “我就不信了,我们一步就能抵达目的地的人,还能输给他们?”
  李泽看了一眼柳如烟,道:“在我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还会一步一步地完善这个体系,我要预防我们家里的这些只需要跨出一步就能接近目的的家伙们,发现他们居然要输了,就操起屠刀把这个快赢了的人干掉的可能。”
  柳如烟与夏荷对视了一眼,刚刚她们两个,倒也真是想到了这样的一个操作办法。但李泽,马上就堵死了这条捷径。
  “等到帝国一统,等到我肃清了周边,我会让出这个核心的领导地位,站在一边,静静地瞧着这个体系的运转,看看他是不是如我所期望的那样前进?如果歪了,我就把他再扶回正道上去,如果他能一直走在康庄大道之上,那我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许多其它的事情了。”李泽笑道。“这些事情,在我死之前,我是一定要做完的。”
  看到气氛有些沉重起来了,夏荷赶紧岔开了话题,“公子,那里是掖庭宫吧,听说哪里以前就是关押犯了错的宫人、太监还有犯官家属的地方?屠虎带着那么多人,为什么在哪里大兴土木啊?”
  “哪里正是掖庭宫。”李泽点头道:“屠虎正在对这里进行大型改造,这里,不会再是关押人犯的地方,一座庞大的会议大厅将会出现在这里。这里,也是我们义兴社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的所在地。”
  “我们以后不是要住在这里吗?”柳如烟问道。
  “太极宫,以后将会是整个大唐的政治中心,这里,只能是处理国务的地方。除开我的办公厅之外,其它各个委员会,都会在这里办公会议。”李泽道:“大明宫殿群,会成为我们大唐举行大型仪式,比方说祭祀,庆典,接见外国使团等的所在,而我们,将会住在兴庆宫。兴庆宫,可是这三大宫殿群中,最富丽堂皇的所在,建筑,陈设可比这两处要豪华漂亮多了。”
  “那回头我得去兴庆宫看看,挑一处好的宫殿!”柳如烟兴致勃勃地道。
  “别想得太美了。”李泽嘿嘿一笑:“我们一家子这几口人,能用到多大地方?就算再加上仆佣,警卫,也占不了多大地方,所以屠虎会把兴庆宫重新规划,当然了,最漂亮的那一片,以后就成为我们李氏家族的私产了,归皇室所有,其它的地方嘛,朝廷都会收回去的。”
  柳如烟一惊:“那这么说来,太极宫,大明宫……”
  “以后都属于大唐帝国国有。只有规划出来的兴庆宫那一片我们居住的地方,以后属于我们李氏的私产。”李泽微笑着道:“我看了屠虎的规划图,已经很大了。”
  柳如烟叹了一口气,看着李泽道:“你这个皇帝,当得甚没意思。”
  李泽大笑起来:“人活着,睡觉不过就一张床,人死了,也不过那么三尺地,要那么多的财产干什么?对于我而言,大唐帝国威播天下,那才是最让我快活的事情。再说了,真要那么大的地方,什么时候我研究出了一门好菜,先派人跑到一边儿去喊你,再派人到另一边儿去喊夏荷,等你二位赶过来的时候,只怕再好吃的菜,都不好吃罗。还是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鸡犬之声相闻更有烟火气一些,要是偶然吵起架来,也还有人在一边相劝不是?”
  听到李泽如是说,柳如烟和夏荷都是笑了起来。
  “等到一切都安定了下来,便让澹儿和宁儿都回武邑读书去。改名去那种最普通的学校,与最普通的人一起就学,一起考试。”李泽道:“想要成长,就需磨练。你不是很期望澹儿能像我一样吗?那就让他与天下英才站在同一条跑道之上竞速,赢要赢得痛快,输要输得服气。”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
  高十八米,长宽各约三十米的禅让台虽然只是以泥土夯建而成,但却极是雄伟壮观。耶律逢泽的博兴商社再次大出风头,整个禅让台以及台上的大殿等建筑,都是由他的博兴商社出资修建。由其麾下羊毛纺织作纺编织的地毯将整个夯土建筑全都包裹了起来,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整个地毯之上的花纹,竟然是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
  此时的大唐,因为远洋航行的大行其道,对于这个世界却是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再加上有李泽这样一个开挂的存在,这样的一副地图,已经极其标准了。
  李泽走上禅让台的时候,也是他将整个世界踩在脚下的时候。
  参加禅让仪式的人有数万人之多。这里面包括着大唐的文武百官,义兴社全体代表,上万士卒以及长安城中的百姓,还包括着不少来自海外的商人。高丽方面,却是高丽王李载道的心腹朴自成以及国相檀道济的弟弟檀道真双双而至。便连现今的吐蕃大论德里赤南也是派来了久居大唐的色诺布德前来道贺。虽然两国之间已经差不多撕破了脸皮,刀兵相见只不过咫尺之遥,但深知如今两国实力差距的德里赤南,仍然想最后地努力一把,希图与李泽修好,为此,色诺布德甚至带来了丰厚的条件。
  不过对于德里赤南的愿望,只能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李泽来说,吐蕃这一块土地,是必须纳入大唐的统治之下的,否则,大唐难以高枕无忧。这是地缘战略大环境的考虑,根本就没有退让的余地。
  色诺布德来到长安,四处拜见旧时那些大唐高官,他们曾经是朋友。人是见到了,但无论那一个人,在与色诺布德见面的时候,却都是只谈风月,书礼,轶闻趣事,却是绝口不提国事。绝望的色诺布德,只能在无可奈何之下,走出最后一步,与南方的那些人开始勾连。
  渠道他自然是有的。在大唐生活多年,这些准备工作,他还是做了的。
  而高丽的两位大人物,虽然来自同一个国度,但在长安,却仍然是水火不容,以至于礼部的礼宾司,只能让他们分居两处。此刻,坐在下方椅子上,正在准备着观礼的两人,却是心情各异。
  朴自成脸上殊无欢意,心事重重。檀道真却是两眼放光,兴致勃勃。李泽与檀道济何其相象也?在檀道真看来,唯一的区别就是,李泽做得太好,而他的哥哥,还差了一筹而已。
  李泽能为之事,檀道济如何不能为之?
  也许在将来某一天,自己的哥哥在汉城,亦能将此处的戏码,有样学样的地再演上一遍。坐在两人正中间的顾寒看着两人的模样,心中却是有些好笑。他知道这两人都在想些什么,不过站在大唐的角度之上,却是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如果高丽国内不是两派相争,大唐想要从中渔利,难度未免就大了一些。如今他们的状况,才是最符合大唐利益的。
  号角齐鸣,鼓乐阵阵,旌旗飞舞,蹄声得得。
  所有人一齐站了起来,齐齐半转身子,看向红毯铺就的那一条长长的道路。
  李瀚的陌刀队,脱去了重甲,长长的陌刀之上包裹上了红绸,齐唰唰地小跑着从远处而来,每隔上数尺距离,便有一名陌刀队员停下持刀肃立。
  这些人,人个都身高七尺以上,往哪里一站,端地是威风霸气。
  这支队伍,一直从远处延伸到禅让台下。
  众人的目光,除了高丽的朴自成檀道真,吐蕃的色诺布德将眼光在这些人身上停留良久之外,剩下的,却仍然是盯着远方。
  十二匹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毛的高大的战马,拖着一辆马车缓缓而来。特制的马车专门去掉了车顶,李泽第一次穿上了大唐皇帝全身的行头,有些僵硬地站在马车之上,替他驾驭马车的,是陌刀队统领李瀚,而他身侧站着的,却是屠立春与石壮两位大将军充当护卫。在他们的身后,则是跟着大群的身着盛装礼服的大唐文武百官。
  马车缓缓行近。
  “万岁!”
  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声嘶力竭地大喊了一声,旋即,万岁的呼喊之声,便响彻天地。
  不知是谁带头跪了下来。
  接下来,数万人,便一个接着一个地单膝下跪,两手交叉,放在胸前,却又昂着头,竭力想要看清马车之上李泽的模样。
  对于这数万人而言,真正知道李泽样貌的人,其实也并不多。
  马车之后的文武百官放慢了脚步,这是属于李泽一个人的荣光。
  马车之上,屠立春与石壮却是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四方。
  这里看起来花团锦簇,一片祥知,但谁也不知道,鲜花之下,是不是还会藏着毒蛇?这几天的长安并不平静,内卫一刻也没有闲着,光是抓捕的刺客,就达上百人之多。
  这里头,有南方来的刺客,也有旧唐勋贵们最后的垂死一搏。
  李泽人有些僵硬,脸色也有些僵硬,这全套的礼服套在身上,着实有些不舒服。但此时此刻的他,却也只能硬撑着。
  终于,马车停在了禅让台下,李泽在两名大将军的护卫之下,下了马车,缓缓地拾阶而上。
  他终于走到了禅让台的最上方。
  钟鼓之声再一次的响起,充当这一次禅让事官的,却是前大唐大梁中书汪书。
  这不是一个好活计,李泽也不想让自己的麾下重臣来担当这一职位,与是身份够重,脸皮够厚的汪书,便顺理成章,欢天喜地的接过了这一件事。
  台上大殿的大门缓缓开启,同样身着大唐皇帝服饰的古川缓步而出,在他身后,两名内侍捧着两个锦缎包裹的大盘子。
  台下所有人看着古川(李恪)的模样,心中却都是有些疑惑,按理说,这样的事情,旧皇帝怎么也是高兴不起来的,不说如丧考妣,脸色沉重总是免不了的。但看这位旧皇帝,却是神彩飞扬,左顾右盼,一副恨不得马上就完事了模样。
  而事实之上,古川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李泽承诺了封他为岭南王,保证他性命无忧,而且将小郑后也给了他,更让他开心的是,小郑后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现在的他,恨不得马上就完成了这些繁琐的仪式,然后开开心心地回到他的岭南王府邸当中,却与小郑后一起聆听他们孩子那微弱的胎动。
  这可比这里的事情有趣多了。
  汪书对于这些繁琐的仪制却是了如指掌,他本来就是一个博学的人,再加上为了能够重新出山,他可是又好好地补了补课的。
  移交印绶。
  燎祭天地、五岳、四渎。
  李泽亲自宣读祭文。
  当一套套繁琐的仪程终于结束,当古川(李恪)当众脱下了皇帝服饰,换上了他岭南王的亲王服饰,在一众侍卫的服侍之下走下了高台,当高台之上,只剩下了李泽一人的时候。
  一个旧的皇朝终于宣告终结。
  一个新的帝国浴火重生。
  虽然他的国号仍然还是唐。
  但所有人都知道,此唐非彼唐了。
  李泽走到了高台的边缘,向着台下的数万观礼之上,缓缓地抬起了他的双手。
  远处,传来了轰隆一声巨响。
  众人微微有些骚乱,但马上却又镇定了下来。
  因为皇帝李泽的动作丝毫未动,站在台阶之上的那些文武百官依然冷静,四周的官兵仍然肃立。
  隆隆的礼炮之声不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