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7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9/984

  “哪倒不是。我们清楚着呢,教官这是在教我们本事呢,在我们老家,学本事,那可是要交钱的,交了钱还得替师傅白干几年活呢。这是规纪。”士兵笑道。
  “还是舍不得啊!”教官叹道:“在军中过得久了,回去了一时不得适应。二来呢,如今我的家里人过得好着呢,但一想起以前的日子,心里就发毛,我可不想回到过去。所以啊,能将这点子本事教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保护老百姓,让大家不再过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就是我的一点子心愿了。等到真干不动了,再回家去,心里也坦然啊!”
  “教官是义兴社员吧?”
  “当然!”教官骄傲地道:“我的社员号,可是很靠的,在一万以内,知道不?”
  看着围坐在身边的几个小家伙都有些茫然,教官接着道:“现在咱们大唐有义兴社员过百万人,刘元刘将军都认识吧?他的社员号就在我的后面。这代表着我入社还要比他早。”
  众人恍然大悟:“这么说来,咱们的皇帝陛下,应当是一号吧?”
  “当然。”教官道。“前一阵子,我不是离开了好些天吗?那可是去了长安,去参加义兴社代表大会了,皇帝陛下还与我握过手呢!”
  一众小兵顿时便兴奋了起来。
  “教官,皇帝陛下是不是跟说书的人说的那样,身高八尺,双手过膝,耳垂到肩,眼光一扫,便精光四射,慑人心魄?”
  “我呸。”教官怒道:“你小子应该读过书吧,怎么听这些人瞎掰,皇帝陛下啊,和气得很呢,跟我握手的时候冲我笑,那时我腿肚子都在软呢,险些站不住。陛下比我要高半个头,但那里耳垂到肩,双手过膝,那不是怪物了吗?”
  “我什么时候才能跟皇帝陛下握手呢?”一人充满着憧憬道。
  “那你得先立下大功再说。”教官笑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见到皇帝陛下的。小子,当到在义兴社会议大厅里,有一千多人,要不是出生出死为国征战,要不就是呕心沥血运筹帷幄,要不就是发明创造为国立下大功,像我这样的,算是运气好才能走进去呢!”
  “教官你说话还一套一套的呢,平时倒是看不出来。”另一名士兵笑道。
  教官一笑:“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后骂我是个粗人,不过也没有说错,我的确是一个粗人,不识字,不像你们运气好,出了皇帝陛下这等人,让你们从小就读书识字,这些话我的确是说不出来的,是陛下讲话的时候说的,我可是一个字也不敢拉。当场记了一些,回来之后又央人读给我听,生生背下来的。陛下说的话,我可是一个字儿也不敢忘的。”
  “我在报纸上也读过,只不过又忘了。”小兵道。
  教官哼了一声,道:“对你们粗野一些,是让你们多学点本事,在军中不比别的地方,一点东西学得不扎实,到了战场之上,是会要你的命的。小子们,可千万不要小看敌人,再弱的敌人里头,也有能要你命的人。这些年跟我一起共过事的人,死得七七八八的,剩下来的可不多了。干我们这一行的,都是军中精英,你们肯定也很骄傲这一点,但我可跟你们说清楚,我们这一行,也是伤亡最多的。别瞧着我活得老,我身上的伤疤,只怕比你们的年龄还要多一些。因为跟我们交手的,绝大多数也是敌人那边最强悍的。我们很少有大规模的交战,但愈是这样小规模的,甚至是单人作战,风险才更大。大军作战,一般的阴谋诡计不起作用,但单兵作战,什么样的狡狯伎倆没有?”
  众人听得都是肃然起来,只剩下猛点头的资本。
  “行了。说了这么多,大家都睡吧。外面该布置的机关都布置好了吧?我可是要去检查的,谁要是出了岔子,今夜就和我一起值守!”老教官站了起来,向外走去。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决定
  看到宜春城墙的轮廓的时候,老教官勒停了马匹,对着众人道:“歇息一下,检查装备。”
  “教官,不若到宜春去歇息吧!用不了多大会儿就能到了。”一名斥候道。
  老教官看了他一眼,道:“虽然说宜城已经被刘信达梳了一遍,但他们打过就走,说不定那些被打散的兵马,在他们走后又重新聚集了起来。又或者城里还有一些官员、一些有名望的人,在刘部走后登高一呼,组织人马重新恢复秩序,我们这点子人手,可不够人家吞的。到时候一看时机不对,我们得跑啊!要是到时候马没劲,人没力,怎么办?”
  “应当不会吧?前面那些地方,也没有看到有组织的敌人啊?”
  “前面没有,不代表现在没有。”老教官摇头道:“作为一名斥候,永远保持警惕,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一个疏忽,你就没命了。”
  “明白了。”
  休息了足足一柱香的功夫,众人这才缓缓策马走向宜春城。
  城门大开着,远远地看到一些人进进出出。城门口,没有看到守卫的人,城头之上,亦没有旗帜飘扬,残破的城墙之上到处都是豁口以及焦黑的痕迹,那是被猛火油弹烧过的模样。
  听到马蹄之声,城门口的那些人抬头看见他们,惊叫声中,转头就向城内跑去。
  加快马速,向前逼近了一段距离,刚好停在城头之上羽箭的射程之外,老教官停了下来,对于他来说,这样的距离,几乎就如同本能一样,什么时候该停,眼睛一瞄就晓得了。
  没有人迎出来。
  城门洞子里空荡荡的,只能看到那些奔逃的背影,宜春,竟然连城门都没有了。
  因为城门已经被刘信达炸掉了。
  老教官并不知道上层的一些交易。
  刘信达进城之后,按照唐军的要求,杀死了所有唐军要他杀死的人,而这些人,恰恰就是老教官嘴里的有机会重新恢复秩序的人。而留下来的老百姓,反而死得很少,他们,只是丢掉了他们所有的财物。
  唐军对于早前刘部不分清红皂白的杀个干干净净的行为很是不满,因为他们不想拿到一块没有人的白地。
  所以在老教官小心翼翼地留下了一半人在城外,自己带着另外一半走进宜春城的时候,但凡见到他们的人,要么逃得无影无踪,要么就砰地一声关上了大门,躲在隐秘之处瑟瑟发抖去了。
  刘信达对于这座城市造成的恐慌,仍然没有让这里的人恢复过来。但凡看到顶盔带甲的士兵,心里早就吓得六神无主了。
  在巡视了宜春城一圈之后,老教官确认,这座城池,现在的确是无主之物了。所有的老百姓,大概是被刘信达杀怕了,成了一个个的鹌鹑,看到他们就吓得说不出话来。这样的情况之下,让他想找几个主事的人都找不到。而靠他们这几个,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这座城池运转起来的。
  “刘二虎,你马上回去,告诉将军,就说我们已经占领了宜春城,现在等着大军前来接管,把这里大致的情况,跟将军说一声。”老教官道。
  “是!”年轻的斥候答应了一声,转身策马向着城外奔去。
  “教官,我们现在怎么办?”
  “上城头,树旗子!”老教官笑道:“咱们就别在城里晃悠了,守在城墙上吧。”
  一行人离开了内城,上了城墙,片刻之后,一面大唐的旗帜,晃晃悠悠地升上了旗杆的顶端。在寒风之中迎风招展。
  十几名唐兵,就守在了旗帜之下。
  刚刚吃了午饭不久,年轻的斥候们,有的靠着城墙在打嗑睡,有的坐在哪里,百无聊赖地擦着本来就很锋利的马刀,刺枪,将弩弓拆了装,装了拆,每一个部件都擦得铮亮。
  没事儿的时候保养自己的装备,这是斥候们一踏进训练营,就被反复叮嘱的事情。临阵磨刀的事情,对于斥候而言,就是寻死之道。
  老教官却是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远方。
  不知怎地,他总是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不好,似乎要出事。作为一个在战场之上拼搏了十余年的老兵,他的直觉一向是很准的,虽然说不清道不明这种感觉的来源,但每一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最后的事实都证明了是对的。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视野之中,突然出现了一匹战马向着宜春的方向狂奔而来。老教官的眼睛眯了起来,虽然还很远,但他还是认出来了那正是他派出去的刘二虎。
  刘二虎该去找大部队的,但现在他回来了,只能说明出事了。
  隔着城墙还很远,刘二虎便拼命地挥着手。看着越来越近的刘二虎满脸都是惊惶的神色,老教官的心里不由一沉。
  马蹄声让惊起了其他所有的斥候,他们涌到城墙边,看到了刘二虎,然后再看向了老教官。
  “出了什么事?”看着气喘吁吁爬上城墙的刘二虎,老教官沉声问道。
  “敌人,江西观察使的兵马,全是骑兵,最少有三千骑!”刘二虎有些结巴,“我发现了他们转身就跑,他们就派人来追,不过他们的马没我的好,但很快他们就会抵达这里了。”
  城墙之上顿时沉默了下来。
  “教官,三千人呐,我们该走了!”一名斥候道。“这可不是我们能抵挡的。”
  老教官沉默不语,而是仰头看向寒风之中飘扬的大唐旗帜。
  其它人都紧张地看着他。
  好半晌,老教官才缓缓地低下了头,看着诸人道:“兄弟们,虽然斥候的任务,一向是打探情报,刺探军情,没有守城卫土的职责,但现在,我们占领了宜春城,大唐旗帜飘扬的地方,就是我大唐国土,现在,我们不是斥候了,我们是守土有责的大唐士兵。”
  “可是我们只有十几个人,怎么可能是敌人的对手,一个冲锋,我们就全都完了。”一名士兵脸色苍白地道。
  老教官嘿嘿一笑:“有时候啊,有些事情明知道做了没有好结果,但还是要去做。兄弟们,今儿个我们要是跑了,可就把宜春城拱手送给了敌人了,以后你们有脸跟战友们说,我们看到了敌人,却望风而遁了吗?”
  “失地存人……”
  “闭嘴!”老教官道:“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抢占这些地方吗?因为这些地方是刘信达打下来的,我们只不过是抢在江西军队之前进行了接管,没主儿的地,谁抢着就是谁的。现在我们先来了,那这地方就是我们的。我们如果跑了,江西军队就会明正言顺地占领这个地方,以后我们的军队来了,可就没有理由开打了。没有了宜春,萍乡也就没有了。”
  众人全都垂下了头。
  “所以我们不能走。”老教官缓缓地道:“也许江西人看到了我们的旗帜,不敢来打,乖乖地退走,因为他们不见得就敢惹我们大唐军队。兄弟们,如果这样,我们可就要名扬天下了。”
  “要是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打呢?”一名士兵颤声问道。
  “那我们会死!”老教官淡淡地道:“但同样地,我们也会名扬天下,区区十二个人,面对着三千敌人,保国卫土,我们一定会成为整个大唐学习的楷模。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用我们的死,换来了我们的大军能够向敌人开战,因为他们杀了我们大唐的人,抢了我们大唐的地。大军会我们报仇的。”
  所有人都垂下了头。
  “你们的父母,家人,会以你们为荣,你们的乡邻,会以你们为荣。你们的事迹,将会成为所有大唐军人学习的内容。”老教官嘿嘿笑了起来:“人,都是会死的,早死晚死都是死。更何况,一半一半的机率,我们可以去搏一搏,这一票,不管怎么算,我们都是赚的。”
  缓缓地扫了一眼众人,老教官道:“不过我可以给你们选择权,愿意跟我一起守卫这座城池的人,留下来,不愿意的,现在就走。以我教给你们的那些本事,躲开敌人的探查不是什么难事。”
  没有人做声。
  老教官说得没有错,想逃,他们肯定是逃得掉的,但这一逃,完的不仅是他们的名声,还有他们所有的一切,只怕连军藉到时候都保不住会被遣送回家,那才是真得完了,一辈子也休想抬起头来。
  想想别人的家人获得无数的荣耀,家人得到最好的待遇和照顾,而自己的家人却要顶着耻辱生活的模样,即便是最怕死的人,此刻也无法挪动脚步。
  “很好,不愧是我沈老三教出来的兵,下城,上马,我们出城列阵,准备迎敌。”老教官大笑声中,率先向城下走去。
  十二人翻身上马,到了城门之外,老教官一马当先,十二骑在他身后一字排开,恰好堵在城门之前。
  在他们的身后的城墙之上,大唐的旗帜被风吹得呼拉拉的响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