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8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6/984

  “说是这样说,但真要做到,可不容易。”刘信达叹道:“安南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打,更重要的是,打下来也许不难,但真要治理起来,就难了。我们父子,都是武人,对于治理地方,可是一窍不通。难啊!”
  “都走到这一步了,再难也要走下去!”刘布武道:“我们有时间,在我们身前,不是还有南方联盟吗?”
  “吐蕃也亡了,李泽从此可以心无旁骛地对付南方联盟了,你觉得南方联盟还可以抵抗多长的时间?”刘信达道。
  “咱们顾不了这么多了,越是如此,我们越是要早拿下安南。父亲,如果我们控制了安南之后,南方联盟还存在,那个时候,我们定然要竭尽全力地支援南方联盟才行,让他们替我们守好前方。”
  “这个自然!”刘信达道。“布武,你马上启程,率领你的部属,穿越谅山,在谅山府腾建那里获得足够的补充之后,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向升龙府发起进攻,谅山府距离升龙府只不过两百里左右,以刘谙为前导,你为主攻。”
  “父亲,何不让腾建继续进攻?”刘布武道。
  刘信达瞪了他一眼:“升龙府是安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腾建已经打下了谅山府,如果他再打下了升龙府,功劳越来越大,将来如何控制于他?接下来我不会再让腾建向前了,谅山就是他的驻地。”
  刘布武楞神了片刻,点了点头:“明白了父亲。我马上出发。”
  “拿下了升龙府,也不见得就能控制得了安南,安南的莫氏,势力大得很,不过他们,得等我们击败了黎氏之后,再去对付。”
  “黎氏与莫氏会合流吗?”
  “不排除这个可能!唇亡齿寒,他们也不傻,不过等拿下了升龙府,我们拥有了谅山,升龙两地,也就无惧于他们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未来五年
  “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的主要任务,要从军事转移到民生上面了。”李泽的目光扫过屋内的诸多大臣,道:“说白了,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大家不要以为现在我们大唐就歌舞升平,形式一片大好了。看起来好的,还只是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委员会这边做了一个调查统计,真正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只不过有三分之一的百姓而已。”
  李泽挥了挥手,陆临当即起身,将一叠表格分发到了诸人手中。
  “这份表格便是这一次调查之后作出的统计。诸位,平素我们看到的欣欣向荣,事实上就是这三分之一而已。便是这三分之一,也只是解决了温饱,手里有了那么三两个余钱而已。只不过我们的百姓很好,但凡能吃饱肚子,有几个余钱可以给媳妇扯身衣裳,给娃娃买点零食,便心满意足了,便认为是盛世了。但盛世是这个样子的吗?诸位,不是的。”
  拍着手边上的表格,李泽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开心的表情。
  “但是作为官员,作为这个帝国的最高决策人员,作为引领这个庞大帝国的高级官员们,咱们的脑袋要清醒,更要警醒。眼光不要落在这三分之一上,而是要看到另外的三分之二还挣扎在贫困线上。这些人,也许今天晚上睡在床上,还在想着明天要去哪里挣饭钱。”
  众人表情肃然。
  章回道:“陛下所说,虽然是实情,但我认为,现在说是盛世,也不为过。我看了发展委员会这边最新的人口普查,我大唐实控区域内的人丁,已经突破一万万人了,而我们的疆域更是已经开天辟地,成为有史以来地域最为广阔的帝国。”
  章回所说倒敢并不虚妄,西域回归,大东北已经建立起了切实有效的统治,再加上新归的吐蕃,眼下的大唐帝国,放眼古今,的确无人能出其右。至于现在还割据南方的那些地域,在这里每个人的眼里心中,从来都是大唐的土地。
  “能让这么地域如此广阔,人丁如此众多的庞大帝国保持平静,就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了。”章回接着道。
  李泽缓缓摇头:“不,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们要保证我们所有的子民,食有粮,穿有衣,寝有房,老有所依,少有所养,鳏寡孤独皆废疾者有所托。做到了这些,我们勉强可以说,我们已经踏进了盛世的门槛,但离真正的盛世,还远着呢。诸位,我们要造就的盛世,与历史上任何所谓的盛世都不会是一样的。你们眼中曾经的那些盛世,在我眼中,屁都不是。”
  听到李泽这么说,本来还想举几个例子的章回顿时哑然。屋内所有人也都是瞠目不语。说实在的,现在大唐能有如此成就,这屋子里的人,一个个都还是蛮骄傲的。但被李泽一瓢冷水下来,一个个的神色顿时都凝重了起来。
  “诸位,西域,东北,吐蕃,漠南漠北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现在的大唐帝国,可以说在周边,已经没有什么外来的威胁了。至于南方,不过是疥癣之疾,不值一提!”李泽道:“所以,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彻底地转向,转向国内民生,转向经济发展。大家不要认为这些事情,都仅仅只是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事情,事实上,这与任何一个部衙都脱不了关系。那一个方面出了差错,最终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这一决策。”
  看着尤勇,李泽道:“虽然说是民生放到第一位了,但军事如果不强盛,能让我们所有人安心发展经济吗?”
  “吴进,如果官员贪腐横行,地方治安不靖,我们能安心发展经济吗?”
  “章公,如果我们的百姓,九成都不识字,不了解我们的政策,无知而又愚昧,我们能迅速地推进我们的计划吗?”
  “不能。”李泽自问自答。“所以,接下来,我们每个部门都要编制未来几年的计划,你们能做到什么,你们想做什么?你们要做的这些,对于我们的国家有什么好处,统统要思虑周全,然后形诸于文字。最后我们再来讨论,综合,形成我们大唐帝国未来几年的战略。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就必须要围绕着这个纲领坚定不移的往前走。”
  众人都是默默点头。
  “从现在开始起,我们将有三个月的时间来提出自己未来几年的构想并讨论。在年底,第二届的义兴社代表大会将召开,在这个代表大会之上,我们的未来几年的计划必须出炉并接受所有义兴社代表的审核,在义兴社代表大会通过之后,便可以开始推进了。”李泽挥挥手,“今天是我们的第一次会议,大家畅所欲言,也算是彼此先沟通一下。徐想,你是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也是接下来的核心所在,你先谈吧!”
  徐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道:“诸位,正如陛下先前所言,我们的帝国,如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还挣扎在贫困的边缘,而我们平素所看到的繁荣,昌盛,只不过局限在有限的区域之内,在更为广阔,边远的地方,贫困仍然是主色调,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发展经济,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重点,便是西域,东北,以及新归附的吐蕃。这些地方的贫困人口,占据了我们帝国贫困人口的大部分。当然,南方区域,现在还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有鉴于此,经济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在东北,大力发展建设兵团,推进农庄建设。在西域和青藏行省,推进改土归流,推进基础建设,推动各类符合本地特色的工坊建设。”
  “农业,是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扶持的行业。我们准备接下来的时间内,有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诸位,现在我们大唐的粮食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我们大唐的粮食市场已经放开,所以需要朝廷推出补贴政策。”
  “最后,我们还准备大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道路,水利等大量上马,基础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为此,户部已经在做最后的调研,准备超发一部分货币投入到这一行当之中。”
  “随着我大唐信用纸币的逐步推广,超发成为了一种有效的促进经济的手段。”徐想笑看着众人:“而诸位担心超发所带来的风险,现在我们还不需要过多考虑。因为还有人替我们来承担这个风险。在高丽以及南方地区,甚至于海外,我们的货币是所有往来的最有信用的结算货币。”
  “经济发展委员会的计划是,在数年之内,确保帝国中心区域之内形成流敞的交通网络,驰道不仅要连通县、更要连通乡,村。而在东北,青藏行省诸地,要确保一条主要的驰道贯通整个辖地。以便于为第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数年之内,我们要把帝国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番,而农业科技院,将会为些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新的农作物,新培育出来的单产更高的作物将会确保我们的收益增长。”
  “大力促进商业的流通,对与农业相关的商业,采取一系列的免税、补贴政策。鼓励更多的资金涌入与农业相关方面的投资,大力推进我们的农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有更多的深加工的产品出现。这些产业的出现,将会消费更多的粮食,当然也会拉动粮食的价格上扬,从而让我们的百姓们对于种地产粮有着更高的积极性。”
  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徐想这才清了清喉咙,“陛下,诸位,这便是我们经济发展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回头,我们会形成详细的文案,送交诸位审阅。”
  “徐想说得不错,不怕想法错了,就怕没想法!”李泽笑着看向尤勇:“尤兵部,你给大家说说,我们军事发展委员会接下来的构想吧!”
  “是,陛下。”尤勇打开了面前的文件,道:“诸位,与徐主席一样,军事委员会也只暂时理清了一个大致的脉络,到底要怎么做,接下来肯定还有一些更详细的调研。但总体来说,接下来的数年之中,军队,将会进行一次大范围的变革。”
  说到这里,尤勇笑了笑:“现在我们的敌人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很虚弱,正是我们借此良机,整顿军队的时候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削减军队
  军队,一直都是大唐体制之中的花钱第一大户。严格地说,从李泽开始组建军队,到武威时代,再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军队在进行的。用先军政策来形容李泽以前的所有施政方略来说,也不为过。
  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在一个军阀割据的时候,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不管你想要做成什么事情,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生存,接着你要保证能击败你的敌人。而做到这些,毫无疑问,你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
  只有拳头够硬了,你说得话才会有人注意,才会有人随着你的旗帜起舞。你的所有的理想才会有一个尽情发挥的舞台。
  大唐现在十二卫军队,再加上游骑兵、水师等一些直属于军事委员会的部队,数量超过了五十万。而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李泽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高薪的政策。
  大唐士兵的收入是极高的。而除了高昂的薪俸之外,还有其它无数的惠及到家人的福利政策。在过去,这些政策,保证了士兵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在战场之上舍死忘死。
  但随着如今的李泽已经控制了大唐大半疆域,周边他忧虑的北方游牧民族要么远走他乡,要么臣服被逐渐同化,而吐蕃被灭国,其领土成为了大唐的一个行省,放眼周围,李泽已经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对手了。
  至于南方联盟,在李泽眼中,已经算不得什么强悍的对手了,所谓的广州小朝廷在李泽的眼中,更像是一个笑话。反倒是益州的朱友贞,更会让李泽上心一些。
  找不到对手,再维持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李泽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了。每年巨额的军费,就是压在朝廷身上的千钧重担,使得官府想要做些别的什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削减军费,降低士兵们的收入,待遇这样的事情,是想也不要想的。待遇能上去,却是不能下来,否则以前辛苦经营的所有,便会毁于一旦了。
  但是整编军队,削减军队,却是完全能做到的。
  “大唐十二卫,如今的总兵力,超过五十万人,具体的数字,在各位面前的报告之中都有。这里面,还包括了各地军事院校和其它在役人员。”尤勇抬头看着众人:“陛下的意思是,在未来,将要把我们的陆上军队裁减到三十万左右。”
  尤勇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陛下,现在我大唐的实控人口,超过一万万人,五十万军队,换算下来,便是两百人养一个兵,我觉得这个比例,并不高。相较于以往,这个数字已比大大降低了。”刚刚从青藏回来不久,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李存忠,不由自主地便站在了军队的立场之上,开始维护军队的利益了。“以前大唐最盛之时,也不过是五十人养一个兵,而在割剧之时,甚至十个人便要养一个兵。”
  “所以,民不聊生!”李泽淡淡地道。“而且那时候的那些士兵是什么待遇?是什么装备?能够与我们现在的士兵比吗?那个时候,很多士兵是吃不上饭了所以去当兵的,为的就是一口饱饭,有的甚至是被强行抓去当兵的。那些军队,比流寇也强不了多少。他们的战斗力,我想诸位在这些年的战斗过程之中,已经深深地体会过了。”
  李存忠被呛了一顿,讪讪地低下头来。实则上,他刚刚站起来就后悔了,但箭在弦上,也不得不发。作为一个刚刚荣归的将领,又得了一份体面的职务,他本来觉得自己应该藏拙的,说起来,他现在的地位,可是比他的老上司韩琦还要更强一些的了。
  李泽说得并不假,即便是当时他李存忠所在的河东军,被称为是大唐最为强大的军队,真正能作战的,其实也只是各位将领的亲兵而已。
  那个时候的所有将领,都是眷养亲兵,亲兵的待遇极好,甲胃兵器齐全,而其它的军队,也就是给一口饭吃而已。而维持军队稳定的,也就是这一口饱饭,因为在其它地方,连饭也是吃不饱的。
  而现在的军队,与那时的军队,有着天壤之别。
  “诸位,刚刚存忠将军讲到了我们现在二百个人养一个兵,从统计数字上来讲,是不错的,但如果深入实际,可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李泽接着道:“大唐的人口激增,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准确地说,是近几年来的事情。所以这两百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刚刚出生的婴儿,是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是还没有长成的少年,他们本身,就还是需要花钱养的。除了这些,这两百人的统计数字之中,还包含着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病人等等。所以,刨除掉这些水分数字之后,我们的一个士兵,其实也只有五十个人左右在养着。”
  “去年,我们大唐的整个财政收入为一万万五千万两,听起来是不是很多?但是,大家知道军队花掉了多少吗?所有的军费加在一起,是五千万两,整整占了三分之一。这无疑于是过大的,当然,这里面包含了战争的费用。但从总体上来说,仍然是偏高的。经过仔细的测算,以目前我们面临的局势,军费占比必须降到一成左右,而在我们彻底击败南方之后,军费战比,还要继续下调。”
  说到了这里,李泽目视尤勇,道:“你接着说吧!”
  “是,陛下!”尤勇点了点头:“诸位,我们大唐未来的军队,将向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准确地说,就是装备将会进一步的优化,在座的各位也都知道,我们的武器研究院,这两年来在武器的研制方面,是有着极大的进步的。这也确保了我们虽然减少了士兵的数量,但仍然会保持同样的战斗力。而士兵的挑选会更加严格,而待遇,也会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军队的数量,将会大幅度的削减。以此,在确保稳定的同时,还要确保我们军队的战斗力。”
  “其一,未来几年内,除了军事院校的毕业生之外,我们将不再招募新兵。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将会只有退役的,没有新进的。自十年之前武威节镇伊始,我们便开始施行退役机制,所以我们军队的平均年龄是相当年轻的,现在我们军队的平均年龄为二十三岁。五年不招募新兵,会使我们的军队的平均岁数上升到二十五岁,所以,不会影响到我军的战斗力。”
  “其二,增加技术兵种,增加水师兵力,削减普通陆军数量。”
  “其三,整个大唐军队,将重新整编为五个兵团负责国家的安全。第一兵团驻扎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主要是确保都城的安全以及作为其它方向上的战略支援力量。第二兵团,驻扎荆南及其周边地区,目标是益州的朱友贞军事集团以及西南方向上的敌人。第三兵团,驻扎江浙及其周边地区,目标敌人是东南方向上的向氏及其盟友。第四兵团,驻扎于东北地区。第五兵团,分别驻扎于青藏及西域。另外,水师单独编制,分驻大唐各大重要海域港口,维护我们海上远洋贸易安全的同时,亦对我们未来将要展开的统一之战作出战略支援。”
  “每个集团的编制为六万人。请注意,这六万人,包括了军队之中的非战斗人员。每个集团的军种配备,将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会议室中安静之极。所有人都明白,如此大的动作,涉及到的利益是方方面面的。不说别的,原本的十二卫大将军,可都是手握实权的,而经过这一次的整编之后,一下子便只剩下了五位,谁去谁留,这里头的学问可就大了。
  在坐的人,谁还没有个三朋四友,谁还没有一个交好的人呢?
  这一次整编完成之后,只怕大量的高级将领,将要面临着退役赋闲了。至于普通士兵和中低层军官,这个时候反倒不足为论了。
  “五大集团的野战军,除了负责保卫大唐安全之外,不得参与国内其它事务。当然,如果遇到了大的天灾除外。地方治安,秩序将由靖安军负责。靖安军的军费,也不再由军事委员会给付,而是由各地地方承担。也就是说,以后靖安军将接受双重领导,一是靖安军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二则,便是地方官府。诸位,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了李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6/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