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8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8/984

  薛平的声望,资历摆在哪里,功劳也摆在哪里,而且他还很年轻,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对于一个高官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样的人回去,必须有符合他身份的位置,而空置虚衔,无疑会对李泽的声望造成一定的打击的。
  但位子着实是有限的。
  薛平提到的义兴社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所以设置有一个秘书处,而设立的秘书长的位置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现在由杨开兼任着。义兴社代表大会的议程,全部要通过这个秘书处审定通过才能最终拿上台面。
  但这个位置必须是由义兴社员担当啊!
  薛平看着三人,慢慢地道:“陛下说,如今之大唐天下,敢跟他唱反调的人没有几个了,敢对他说不的人也没有几个了,所以,他需要有人在他的身边,不停地指出他的问题,修正他有可能犯的错误。哪怕说得是错的,但有个不同的声音在他的耳边聒噪,也能让他时刻保持着警醒。换而言之,陛下这是拿我来当一块磨刀石,或者是一面镜子呢!”
  三个顿时面面相觑。
  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自古便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而薛平去当这个专门挑刺儿的人,那得罪的人,只怕不仅仅是陛下一人吧?当时候弄得放眼天下尽是敌人,这日子,想想就可怕。
  “都护,你真要去做这件事情吗?”彭双木有些担心地看着薛平。
  “当然要去做。”薛平点头道:“陛下既然要我当磨刀石,我就要把陛下这柄刀磨得更锋利一些,既然我要当一面镜子,我就要将陛下照得纤毫必现。我将会受命组建一个新的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找毛病,找陛下的毛病,找制度的毛病,找律法的毛病。”
  见薛平决心已下,众人亦不再言语。
  这些年来,大家朝夕相处,一齐在这块土地之上奋斗,彼此之间所有的分歧或者理念上的不同,都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以及后来的发展压力之下掩盖了,众人就像亲兄弟一般精诚团结,努力奋斗向前。
  到了现在,所有人才蓦然发现,其实大家原本是很不同的。
  就像薛平,他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李泽绝对的信任,就像现在这样,即便召回了薛平,也是把薛平摆在了一个对立面的位置之上。虽然这体现了一个皇帝的广阔的胸襟,但也无疑是表明了对薛平的态度。
  薛平未来的日子会很好过吗?
  肯定是不好过的。
  但对于薛平来说,这却是最好的位置。如果给他一个什么事也不能做的位置,什么话也不能说的位置,那他才会憋屈死。而且他也能隐隐窥见这个位置以后所具有的巨大的能量以及能发挥的作用。
  自古诤臣或者在当时不会有好下场,但在煌煌史册之上,一定会留下灿烂的火花。
  李泽既然敢用他来做这件事情,他就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他相信李泽很清楚这件事情做成之后会带来的影响,也许,短时间之内这个新机构还发挥不了他应该发挥的作用,但只要一直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他的能量会被显现出来的。
  薛平绝不会做一个应声虫,一个跟屁虫,他一定要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整整八年的西域五人核心团体,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
  薛平回长安筹建国民代表大会。彭双木回长安去担任靖安军副将。
  袁潭去陕西担任总督。
  厉海率军驻扎青藏。
  唐吉将会留守西域。
  西域,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领导班子。
  袁潭和彭双木是第一批启程的。
  袁潭没有什么可带的,从一开始,他就很清楚自己将来的要做什么。
  彭双木却是遣散了家里的数十个没有孩子的姬妾,每人赠与了大量的银钱财帛然后由着他们各奔东西。
  薛平还要坚守到接任的都护抵达之后才会离任。他并不着急,他要做的事情,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情。正好借着这段清闲的时间,他好好地思量一下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发挥出他应该发挥的作用,怎样才能聚拢一批人来矢志做这一件事情。
  可以想象得到,想找到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将是一件无比艰难的事情。
  历代帝王,想得都是如何把权力更好地收拢在自己的手中,像李泽这样,一步步地向外放权的,还是第一个。
  就这一点来说,薛平认为,李泽是真有可能成为千古一帝的。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西域新都护
  一个政权在站稳了脚跟之后,接下来必然是要对自己的内部进行一些架构之上的设计,使其尽可能地保持平衡和稳定,不能一家独大,这容易造成权力上的失衡。所以架床叠屋的一系列机构也就开始慢慢地出现了。
  权力必须要套上笼子,必须要有人能在最后做到力挽狂澜。这不是为眼下准备,而是为更长远的以后准备着。
  现在大唐的官僚机构,李泽认为大体上还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想要做一番事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一个梦想。因为这个国度,是在他们的手中一点一点地发展到现在的。就像是自己辛苦养大的一个孩儿,看着他一点点的成长茁壮起来,对他的爱护之情,自然是发自内心的。也不会容许有人去破坏他。
  但是下一代呢?下下代呢?
  那就不见得了。
  那些没有吃过苦,在蜜水之中成长起来的家伙们,还会有第一代开创者们的那种心态吗?只怕到时候也就是嘴上说说,心里压根儿就没有这回事了!
  只看眼下,旧有的宗族被李泽的铁血手腕打得支离破碎,但新的利益集团,以一种更隐蔽的形式已经在慢慢地成长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李泽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只不过现在的这些利益集团,必须依附在政权之上才能生存而已。而朝廷拥有了对这些利益集团生杀予夺的大权。不像过去那种盘根错节的宗族集团,能够对朝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威胁。
  但这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
  新的利益集团会不益余力地培养他们在官场之上的代表人物。
  这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现在的李泽,已经基本上不考虑国内的经济走向了,因为这有徐想,军事上的事情他也懒得再去动脑筋,因为这有尤勇为代表的一帮经验丰富的家伙,论起打仗,这些人比他要强出来不知多少。
  他现在每日里想得就是如何构造这个全新帝国的权力架构,人事调配等等。有些事情既然不能避免,那就只能接受,同时想千方设万计地去提前筑起一些堤坝,去设计一些制度来将坏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已。
  当然,如果最后实在是不可收拾了,朝廷还有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举起刀子,不讲理了。但不到万不得已,这一招,是不能使的。
  接替薛平的人选,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人来自吉林。先前在吉林担任王温舒的副手,一个在大唐没有什么大名气的官员。
  他叫成功。
  曾经是张仲武统治下的辽国的一名地方官员,因为在集安任官之时的出色表现,在大唐全面占领了大东北之后,此人在两三年内多次被提拔,一直做到了王温舒的副手。
  在吉林,经济民生等事务,实则上一直是由成功在主管。而吉林一地的经济发展,也毫无疑问地走在了整个大东北的前列。
  这个人选,曾在最高委员会的人事讨论之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包括公孙长明和章回等人都认为西域应当派遣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主持,而徐想却持支持态度。徐想看中的就是成功在发展经济之上的能力。
  比起内地,西域等地现在的经济状况还是太薄弱了,不断地需要内地输血,现在再加上一个青藏,更让徐想挠头。如果成功过去之后,能将西域都护的经济搞起来,那么资历人望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最后,李泽拍板,成功也成功地击败了数位候选人,一跃而成为西域都护府的总督。一位真正的封疆大吏。
  有着相当不俗的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又有着与夷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而且还很年轻,这是成功最后能走到这一步的有力地筹码。
  但对于成功本人而言,这个挑战,无疑是很严苛的。成功了,他是当然的功臣,但是奖赏,却不见得有。以他的年龄,在未来的十年之内,不可能再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如果失败了,那么,他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西域与他以前呆过的地方,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但成功却依然一口答应了这个任命。
  这是一个挑战,而他却很喜欢挑战一些看起来极其困难的事情。
  接到任命之后,他先把自己泡到了档案馆中,把所有与西域相关的公开档案以及一些没有公开的秘密档案,仔细地阅读了一遍。
  地位到了他这一步,这个帝国对他也需要保密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这一呆,就是整整半个月的时间,然后,这位新任的西域都护府的总督,仅仅带了十名卫兵,就轻车简从地上路了。
  成功没有想到的是,他进入西域都护府的地界之后,前来拜见的第一个人,不是西域本地的官员,而是一个曾经在大唐声名赫赫,后来却又几乎销声匿迹的大家族的当家人。
  河东司马氏,当代家主司马范。
  与薛氏一族当年在对抗李泽失败之后,不得不去吐蕃一样,司马氏也在那一次对抗之后,举族来到了西域。
  四十出头的司马范,看起来如同六十岁的人一般苍老,斑驳的头发,沟壑遍布的脸庞,手指关节粗大而且遍布老茧,一身青布长袍再也寻常不过了,头上也只用一根木簪子挽住了头发。大街之上,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看装束,实在是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拜见成功这位新任的西域都护的时候,他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不卑不亢的应对,显示出了这位司马氏当家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本官还没有接任西域都护一职。这一路上的行程也是保密的,连地方官府都不清楚我的具体行程,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能找到我的行踪的!”对于这一点,成功还是很介意的。
  进入西域地界之内后,他一路之上都没有住过官家的驿站,一行人,也扮成了普通的行商者,他买了好些牲口用来驮一些内地的物产。做这些事情,成功是轻车熟路的,外人很难看出真假。
  就像现在,他就住在距离哈密数十里外的一个烽堡之内。这里原本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烽堡,看其规制,应当驻扎过数百人的军队。后来军队撤离,这里便成为了一个行商聚集的落脚点,官兵们以前住过的房舍,稍加改造便成为了客房,大院子可以供行人们停放货物和牲口,高大的院墙可以抵御风沙。
  在西域境内,这样的烽堡有很多,每隔上五十里或一百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大型烽堡,而许多小型的只驻守几个人的烽堡,现在基本上被遗弃了。大型的烽堡如今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客栈。
  成功在长安的档案馆中对于西域都护府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那只是档案之上。奏折之上,情报之上的所呈现出来的,或者只是西域都护的一个方面。这些来自官府的东西,是很难全面反映一个地方上的真实模样的,所以成功想要让对这个自己将要履新的地方,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所以,他选择了如今这样的行程。
  但是这个司马范居然能准确地找到他,这让成功有些惊讶,或者说还有些小小的愤怒。
  行踪被泄露出去,意味着很多不确定的事情。
  成功讨厌这种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8/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