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9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2/984

  大唐帝国的庞大,远远超出了巴尔当初的想象。初到海兴的时候,他们便被震惊了。海兴的繁华,即便是巴列维大公统治下的城邦也远远不及。
  在海兴生活数年,语言不通,行动也受到限制,他们并不能太多的了解大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直到小巴列维终于学会了一些唐语,可以正常地阅读和与人交流的时候,他们才算是对这个帝国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概念。
  而这些,却又得益于大唐周报。
  在家乡的时候,巴尔自诩为上流人士,识字,当然也是上流社会最基本的特权之一,但在海兴,当他惊讶地看到一些普通人,诸如挑着担子的农夫,赶着马车的车夫,一些饭馆中的小二,也会拿着大唐周报读报的时候,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巴尔当然不知道,从十余年前开始,李泽治下的大唐,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扫盲运动,年轻人们,现在大多是识字的,孩子们被强制进入学馆,而一旦入伍,识字更是必备的技能,很多经验丰富的军人,就是因为不识字而得不到升迁不得不退役。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识字率,在大唐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递增。
  而得益于中华文字的先进性,只要你识得了几百个上千个汉子的时候,便可以大致无碍地阅读厚厚的报纸了。即便有些字不认识,你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出一个大概来。而阅读报纸,获得消息,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大家的识字率。
  这种文化上的先进性,是那些拉丁文文字,永远也无法模仿和学习的。
  大唐周报上会刊登很多朝廷的政策,每当小巴列维嗑嗑巴巴地念着上面的这些条文的时候,巴尔都只能沉默不语。从大唐周报之上获得的信息,让他知道了这个帝国统治国家的手段,与他的家乡是截然不同的。
  从大唐周报之上,他也大略窥知了这个帝国的大致形状。大唐帝国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些,是他从报纸之上不经意之间表露出来的一些后勤运输的信息,货物抵达的速度推断出来的。
  而现在,这个帝国的南方,听说还没有臣服在皇帝的脚下,如果南方被统一了,那这个帝国将更加的庞大。
  可即便如此,巴尔在这两年之中,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帝国有多么的庞大,多么地强悍。
  当他抵达长安的时候,那雄伟的城墙压迫得他透不过气来。
  当他穿越宽敞的街道,繁华的街景让他自惭形秽。
  他忽然意识到,他引以为傲的巴列维大公的身份,在这个帝国皇帝的眼中,似乎完全算不了什么。那也就是一个县,最多一个府的规模。而这里的皇帝,对这样规模的地方官员,连任命都懒得任命的。
  这里的皇帝,好像只任命行省以上的官员。
  昨天晚上,他们被告知大唐的皇帝要接见他们,这让巴尔一夜都没有怎么睡着。是福是祸,其实就在这个帝国的皇帝的一念之间而已。
  今天早上,三个人早早地就起来,梳洗打扮,虽然衣服很旧了,但还是要弄得清清爽爽的,不能失了礼节,让人笑话。
  吃过了早饭,一辆马车便将他们送到了眼前这间美仑美奂的宫殿群之内。一进其内,巴尔就迷糊了,转了一会儿子之后,他几乎便失去了方位感,直到最后被送进了眼前的这间小客厅之中,等待着皇帝的召见。
  小巴列维几次都忍不住想要从这间房子里走出去,但都被巴尔给制止了。
  看起来这里防卫极其的松懈,门口甚至连一个卫兵都没有,但越是这样的地方,只怕越是戒备森严,要知道,这里可是这个庞大帝国皇帝居住的地方。平静之下,也不知有多少眼光在注视着他们,言行要是稍有出格,只怕就会招来灭顶之灾的。
  在他们进到这间屋子里之前,屋子里已经有了好几个官员坐在里头了,有紫袍的,也有红袍的。看到巴尔三人被带进来,也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没有任何别的表示。
  这间房子,就是等待皇帝召见的所在。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进去,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们从这里离开。
  在焦灼的等待之中,终于,从内里不时走进走出的一位年轻的官员,站到了他们的面前。
  “陛下召见!”年轻的官员对着他们三人道。
  终于站到了这个帝国的皇帝面前的时候,巴尔反而轻松了下来,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多余的想法了,或者他们在家乡还算是一号人物,但到了这里,在这里的最高统治者的面前,他们只怕就跟一只蚂蚁一样。
  “见过伟大、英明、睿智的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按照昨天巴尔教给他的礼节,小巴列维一丝不敬地摘下了帽子,弯腰躬身向李泽施礼,而巴尔与克娜亦同时深深地弯下腰去。
  “不必多礼了,起来吧!陆临,让他们坐着说话。”上头传来一个略微慵懒的声音,巴尔抬起头,看着李泽,稍微地楞了楞神。
  因为此刻的皇帝陛下,看着有些疲力,很显然是因为先前接见了不少的帝国重臣吧,而让巴尔眼睛微亮的是,这位皇帝陛下手里端着一人晶莹透剔的琉璃杯子,而杯子里装着的东西,赫然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那就是自己酿制的啤酒。
  巴尔可能有些想不到的是,真正促使李泽想要见他们一面的,正是这杯啤酒,而不是他引以为傲的什么大公身份。
  这个身份对于高象升来说或者大有利用价值,但对于李泽来说,真算不得什么,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任何想在其它大陆之上兴风作浪的念头。
  国内的问题,就让李泽焦头乱额了。
  “好酒!”看到巴尔看着自己手中的啤酒,李泽微笑着喝了一口,道。“你的手艺很地道,这让我想起了许多的往事。”
  陆临微怔,觉得皇帝在胡说八道,所以他停下了笔,没有将这几句话记录下来。
  “尊敬的皇帝陛下如果喜欢,你卑微的仆人,愿意专门为您酿制更加美味的啤酒。”巴尔抚胸欠身道:“因为资金的原因,我不能选择最好的原料,所以酿制出来的酒液,实在是差强人意的。”
  小巴列维将巴尔的话,翻译给了李泽。
  “小家伙的唐语说得不错。”李泽笑看着小巴列维:“听说你来大唐只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能将唐语说到这个程度,当真是聪慧,能写吗?”
  “能!”小巴列维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李泽笑道:“喜欢大唐吗?想在这里一直呆下去吗?”
  小巴列维怔了怔,想了一会儿才道:“这里虽然很好,但我还是更想念我的家乡。我很想回去,但巴尔叔叔说我年纪太小了,必须要长大之后才能回去。”
  “回去复仇?”李泽玩味地看着对方。
  他们两人都用唐语对答,巴尔却是听不懂了,只是有些焦灼地看着小巴死维,生怕他说错了话而引起皇帝的不怪而带来灾祸。
  小巴列维沉默了片刻,才用力地点了点头:“等我长大了,肯定要回去复仇。”
  “你可知道,你的仇人现在已经很强大了,据我所知,他已经聚集了上万的兵马,统治了近十个城邦了,比起你父亲那时候,要更强了许多。”
  “我会努力的。”小巴列维用力地道。
  李泽微笑着点了点头,重新端起了酒杯。
  直到此刻,巴尔才重于找到了机会,与小巴列维快速地交谈了几句,然后,他便向着李泽跪了下来。
  “你想要干什么?”李泽问道。
  “巴尔叔叔说,尊敬的皇帝陛下有着强大的力量,只要陛下肯派遣军队帮助我复仇,那么,巴列维家族,将会永生永世记得皇帝陛下的恩德,并且成为大唐帝国最为忠实的盟友。”小巴列维道。
  李泽大笑起来:“告诉你的叔叔,远涉重洋去作战,不符合我们大唐的利益,其实你们能给我的,你的敌人也一样能给我,巴列维,你的仇人,已经派出了使节在海兴登陆上岸了。”
  听了小巴列维的通译,巴尔脸色苍白,身体摇晃:“请陛下垂怜,不要将小巴列维交给他们。”
  “你想多了。”李泽摇头道:“小巴列维,你就在长安住下来吧,既然你唐语无碍,亦能读写,那就去上学吧,能学到什么东西,学到什么程度,要看你个人了。将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你真能亲自回去复仇也说不定。至于巴尔,你可以开一家这样的酿酒坊,嗯,我很喜欢,以后也会有更多的人喜欢,说不定你会发大财的,到时候等你有了钱,你可以组织一支雇佣军回到你的家乡去复仇,不过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第一千三百章:曹氏一家
  曹氏的宅子在长安绝对是一等一的所在,不仅豪阔大气,更是离李泽所居住的兴庆宫只隔着一个坊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代表着与皇帝的亲疏程度。而曹氏的宅子,与石邑郡王李安民的宅子,则是离兴庆宫最近的。
  昔日的首辅曹信,在上一轮的政治改革之中,与徐想竞争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失败之后,便渐渐地淡出了政坛,今年已经正式荣休,而李泽也没有亏待他,翼城郡王的封号,让曹信亦走到了人臣的顶峰。
  虽然也有过一阵子的失落,但时日一长,倒也是把一切都看得淡了一些。再加上儿子儿媳争气,曹信也觉得此生足矣。
  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今曹氏的代表人物,赫然竟是他一直以来都不大喜欢的大儿子曹璋。现在的曹璋,是义兴社的三号人物,虽然平常很少理俗务,但只要他一开口,都足以让整个天下震动。
  大儿媳李泌就更不用说了,从右千牛卫大将军的位置退下来后,重新担任了靖安军的大将军。靖安军负责全国各地的治安,是一个真正的实权位置,而且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是,长安的靖安军是一支真实战斗力绝对不逊色于任何野战精锐的部队,他们负责着包括皇宫在内的各有重要部门,重要人物的安保工作。
  虽然他没有当上经济发展委员会的主席,但儿子和儿媳各居要职,却显示了皇帝对于他们家的信任,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回到家的李泌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刚刚跨进她与曹璋所居住的东跨院,便有些惊讶地看到丈夫曹璋今日居然比自己回来得还要早。
  不动声色地走进房内,将手里握着的一叠卷宗随手塞进了梳妆台的抽屉之中,这才开始脱去身上的官服,换上家居的常服。曹璋除了在学术之上极为较真儿之外,在其它方面,却是一个最大意的。此刻他已经换好了衣物,正斜倚在一边的软榻之上看着书。
  “今儿个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换好了衣物,李泌走到了曹璋身边,挨着他坐下,问道。
  曹璋抬起头来,道:“父亲派了人过去,让我早些回家,今儿个大家一齐吃一顿饭。”
  “今儿个是什么日子?”李泌有些慌乱地站了起来,“公公怎么突然想起要一齐吃一顿饭了?还特意去叫了你回来?”
  这夫妻二人,都是身居要职,曹璋还好一些,李泌却是一个大忙人,平素更是早出晚归,忙于公务。一听曹璋这么说,下意识地就以为是自己忘了什么事情,如果是公公婆婆的生日之类的那可就惨了。
  公公婆婆倒不见得会说什么,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嘴可就有些欠了。别看他们一个个地在自己的面前毕恭毕敬,但背地里,却也没少说自己的坏话。
  “没什么大事,就是老二回来了。今年自过年之后便出了门,一直没有落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父亲便让大家聚一聚。”曹璋笑着站了起来:“没想到你去见陛下去了这么久,想来他们已经等得有些急了,咱们过去吧!”
  “二弟回来了吗?”李泌目光不由自主地瞥了一眼自己刚刚塞到抽屉里的那一叠卷宗,那是高象升在分别之际塞给她的。厚厚的卷宗的封皮之上,只写了两个字:曹暻。
  隔着老远,便能看见正堂那边灯火辉煌,仆从进进出出,内里欢声笑语不断。走得近了些,便能听见曹暻正在讲着笑话,不得不说,与丈夫比起来,这个家伙的确是知情识趣得多了,只是听到公公婆婆不时传出来的笑声,就知道这家伙讨好人,着实是有好几手的。不像丈夫曹璋,与公公再一起,都是彼此沉着脸,说得也都是一些公事,要是不说公事,两人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可说得了。
  夫妻两人并肩走进了大厅,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一身素白长袍蓄着整齐的小胡子的曹暻立时便从曹信与王氏身边站了起来,向着两人躬身道:“见过大哥,大嫂。”
  曹璋嗯了一声,李泌微笑着看着他:“二弟回来了,一路辛苦了。”
  “还好,还好!”
  夫妻两个向着曹信与王氏分别见了礼,曹信便挥了挥手道:“孩子们等不及,先让他们吃了去休息,今儿个进宫怎么谈了这么久?”
  李泌微笑着道:“今儿个是联席会议,还有监察委员会的吴进,情报委员会的高象升。”
  听到这里,曹信便不作声了,当过首辅的他,当然知道这几个人如果单独聚在一起,那就不是小事,他现在已经下野,儿媳妇既然没有主动谈起,那还是不要问得好,免得儿媳妇为难。
  “原来如此,那就吃饭吧,暻儿出去大半年才回来,你们夫妻两个也难得有空闲,今儿个正好聚一聚。”曹信站了起来,走到了桌前坐了下来。
  曹暻的媳妇小王氏赶紧从一边走过来,扶了婆婆王氏去桌边就座。王氏出自王温舒家,是王温舒的姐姐,而小王氏却是出自当初成德另一家王氏,王思礼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2/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